走近河南戲

走近河南戲

一、

公元1008年宋天子真宗改年號為“大中祥符元年”其屬下的開封縣更名為“祥符縣”而當時流行於勾欄瓦舍一種用棗木梆子伴奏的聲腔演唱藝術就被稱為祥符調。

祥符調吸取各家技長一路繁榮興盛發展,經過數百年的歷史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明朝時期朱元璋封自己的第五皇子朱橚為周王定都開封。

公元1425年朱橚病逝長子朱有燉襲封周王爵。朱有燉為避開宮廷中的明爭暗鬥爾虞我詐便韜光養晦潛心於戲劇的創作與研究當中,這一行為強有力的推動了開封戲劇藝術的發展。

乾隆年間,開封朱仙鎮著名梆子戲藝人開科授徒,一時之間湧現出了大量的梆子戲演員。道光年間黃河在開封一帶決口,藝人四散逃離向外發展又在吸收不同文化與方言的基礎上探索與創新逐漸形成了豫東調、豫西調、沙河調、祥符調多種不同的唱腔風格。

1938年開封淪陷大批演員背井離鄉,河南戲跟隨著流浪者的腳步也走向了祖國的四面八方。

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南區軍政委員會文化部為發展戲劇事業,派人在鄭州招收一批演員在武漢演出。演出結束後,中南區軍政會副主席鄧子恢說:“河南梆子是個小名,豫是河南省的簡稱,我看可以取個大名為豫劇比較恰當。”從此以後河南梆子正式命名為豫劇。

1980年豫劇流派匯演,從個人的影響力和表演風格上確立了陳素真、常香玉、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豫劇五大名旦以及鬚生唐喜成,黑臉李斯忠,丑角牛得草等人的藝術地位。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河南除了豫劇之外還有曲劇、河南越調、墜子、四平調、二夾弦、道情、南陽大調等等種類達到45種之多。

二、

在80年代人們欣賞戲劇的方式有三種,一是聽收音機,二是看電視,三是聽錄音機。

收音機是河南人民廣播電臺每天晚上七點鐘的固定欄目,男女老少圍坐在一起興致勃勃的聽戲成為鄉村一道獨特的風景,電視則是每個星期五晚上的戲劇節目。

相對於前兩者的時效性來說錄音機呈現出了它巨大的優越性。俗話說“生書熟戲聽不膩的曲藝”買上一盤唱戲的磁帶就可以反反覆覆體驗其中的樂趣。那時候河南戲的磁帶發行量是居高不下,其中一個叫做《李豁子離婚》的戲曲磁帶就有近百萬盒,這個以民國爭取婚姻自由故事為背景,誇張的人物設定,幽默詼諧的唱詞,又不失展現小人物悲涼的曲劇成為當時膾炙人口的金曲,可謂是“凡有錄音機處皆有李豁子。”

走近河南戲

三、

1923年秋天河南省鞏義市董溝村一個叫做張茂堂的貧苦農民家裡生下了一個女孩兒,那年月窮人家的女孩兒要想生存下去只有給大戶人家當童養媳。原本就是唱戲藝人的張茂堂為了不讓長到九歲的女兒做童養媳決定親自教女兒唱戲,族人們認為讓張家的女人學唱戲是一件傷風敗俗的事,性情剛烈的張茂堂一怒之下就把女兒張妙玲的名字改為常香玉。從此世上少了一個張妙玲多了一位名叫常香玉的豫劇大師。

張茂堂的教育方法就是一個“打”字,有一次他把女兒打得昏了過去以至於張氏族人認為張茂堂是人販子要把他捆起來治罪。正是在父親這種嚴苛的要求之下常香玉才練就了一身紮實的基本功,13歲名滿當時的戲劇藝術中心―開封。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帝國主義百餘架飛機狂轟濫炸倒致我志願軍某連戰士全體壯烈犧牲。知道這個消息的常香玉把三個孩子送進託兒所然後帶著她的劇團到全國各大城市巡迴義演用獲得的款項為志願軍捐獻了一架米格-15型戰鬥機。後來常香玉趕赴朝鮮為志願軍慰問演出。在朝鮮戰場上古代的金戈鐵馬與現實的槍林彈雨相互輝映,來自中原大地的豫劇之聲在滾滾的硝煙中響起。

1993年河南電視臺播出18集電視連續劇《常香玉》在那個電視機稀少的年代很多平時不愛出門的人也早早的吃過飯和大夥兒湊在一起等待著收看。這部電視劇的主題曲《你家在哪裡》直到今天還在河南人的群體中不斷的傳唱:

你家在哪裡, 我家邙山頭,吃過百家飯,走過千村路,學過百靈叫, 聽過黃河哭,敢哭敢笑敢憤怒困難面前不把淚來流。愛要愛的深恨要恨個夠,人民是親爹孃鄉親是好朋友,誰的是誰的非天在上頭,天在上頭。

你家在哪裡, 我家黃河邊,中原苦難地,紅旗變新天,雷聲天作鼓風動樹拉弦,為了父老一輩子不生氣我唱到星落月兒圓,心比天還大無私天地寬,只要你想聽我唱到一百年,誰說女子不如兒男。

這不僅唱出的是一位豫劇大師的心路歷程也唱出了舊社會藝人的酸甜苦辣。或許正是這奔騰的黃河之水賦予了河南人豪放、直爽、潑辣而又包容的性格。

走近河南戲

四、

1994年河南衛視推出戲曲綜藝欄目《梨園春》電視臺一改傳統的主持風格採用老少搭檔的方式來主持節目。為了節目的效果電視臺派兩個人遠赴北京進行最後的定妝設計。

1999年《梨園春》又進行全面的改版,很快這個以戲迷擂臺賽為基礎,專家點評,中間穿插名家名段或幽默滑稽的相聲、小品的欄目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從兩歲半的孩童到八十五歲的老人,從種地的農民到機關幹部,從在校的學生到部隊的軍人,甚至來自山東、河北、北京、安徽、新疆、臺灣的戲曲愛好者都紛紛站在《梨園春》的舞臺上。

《梨園春》迅速紅遍了中原大地它的腳步開始向更遠的地方延伸。2000年走進新疆,2001年奔向北京,2002年趕赴臺灣,2006年飛往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2007年在南美巡演13天。《梨園春》不僅代表著河南的戲劇藝術也代表著中國的傳統文化。

五、

如今行走在河南這座城市路過那些大大小小的公園或供人休閒的場地都會看到幾個人圍在一起敲打著鏗鏘的鑼鼓拉著悠揚的板胡,中間站立之人手持話筒一展嗓音。雖說不盡是科班出身但手眼身法步,唱唸作打也是有模有樣,不時贏來陣陣的鼓掌叫好聲。

在偏僻的農村扛著鋤頭走在路上的農民會突然興致所至吼上一嗓子獲得心理上的無限放鬆。那些下鄉銷售種子、化肥、農藥的推銷員也是靠在高音喇叭裡播放戲曲吸引著群眾,在影碟機剛興起的時候,買影碟機送戲劇碟片成為商家的促銷手段之一,擁有一臺唱戲機也是老人們必備的標配,在物質文明發達的今天每個村委都會建立一個文化廣場供群眾休閒娛樂。

河南戲曲的發展是千百年來歷史的積累與沉澱。經久不衰的傳統戲目有《花槍緣》《三哭殿》《淚灑相思地》《穆桂英掛帥》《唐知縣審誥命》《打金枝》《花打朝》《卷席筒》《包青天》《劉公案》《花木蘭》《諸葛亮弔孝》《桃花庵》《火焚繡樓》《風雪配》《大祭樁》《程嬰救孤》等。隨著時代的發展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應運而生,耳熟能詳的有《朝陽溝》《李雙雙》《人歡馬叫》《小二黑結婚》《倒黴大叔的婚事》《倔公公犟媳婦》《兒大不由爹》《老子·兒子·弦子》《吵鬧親家》《村官李天成》等。這些劇作是社會主義大變革形勢下新舊思想衝突的集中體現,也是劇本創作者打破傳統戲劇方式融入新元素大膽的整合與創新。

河南戲以優美的旋律,獨特的地方韻味,一代代傑出的大師,跟隨著共和國的步伐而名揚四海。

河南戲正如一棵蓬勃向上的千年古樹深深地植根在中原大地這片沸騰的熱土之中......

走近河南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