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為什麼要提升南京的首位度?

知行合11


隨便瞎說說,千萬別上綱上線的,

1.南京不上,南京老大很沒面子,作為副省級城市,和蘇州無錫比居然有些吃力。所以南京必須成為省內第一,這是省內需求。

2.江蘇省已經全國第二了,已經大大超出意料之外,因此不能再加強了,下面就得集全省之力反哺南京,再通過南京向西擴張帶動隔壁安徽高速發展,把安徽抬起來。這點對國家長江經濟走廊政策有實質上的幫助,這是省外需求。

所以,結果就不必多說了。隨著東部城市的一些具有排外政策的實施,有不少企業會被動選擇遷移。


歲月如梭49207191


提升南京的首位度迫在眉睫!長期以來,南京作為華東地區第二大城市,總是甘做老二,面對大上海也總是甘拜下風。缺少王者之氣,丟掉了曾經國都的霸氣!隨著經濟向高層次發展,江蘇的經濟總量,經濟形勢都已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必須尋找新的突破口,建立起自己的經濟王國,應該看到國家對南京是寄以很大期望的,給南京定位是特大城市。杭州都沒有這個待遇。中央批評南京的首位度意識不強不是空穴來風的,主要是江蘇自身沒有意識到此舉的重大戰略意義。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必須要有質的飛躍,不能滿足於十三市都進百強,但發展缺乏領頭羊!南京作為全國經濟發展最活躍,最發達地區的省城,應擔當起更大的重任,有更大的作為。現在不能跟成都,武漢,鄭州等新貴城市比高低,要敢於向上海,北京挑戰!這才是中央所希望看到的局面。作為二京之一,要超越臺灣的臺北,壓倒性勝出,不僅經濟上成就,更是政治上需要!所以作為江蘇人不要糾纏以往的舊帳,以南京為中心全力支持,全力配合,精心打造。南京要拿出王者的姿態,引進選配一流,頂尖的人才,不僅要加速快進,還要照顧好自己的兄弟姐妹。要有雄心大志,要有萬丈豪情,甘當老大,勇爭第一!

目前要科學的設計,把一手漂亮的好牌打精彩,發揮到極至,為論是區域調整,還是資源整合都必須是大手筆,高站位!以一個全新的姿態迎接挑戰,向中央,向全省人民交上一份令人振奮的答卷!


手機用戶坭瓦匠


提升南京首位度是為了增強南京輻射帶動能力,關係到江蘇的今後發展,也關係到國家的戰略實施,是長三角經濟一體化和發展長江經濟帶的關鍵。

一,江蘇發展需要。投資都是趨利的,知名度越大的地方,給人的感覺是機會越多,得到的投資當然就越多。江蘇和廣東是全國經濟兩強,江蘇經濟總量稍稍落後,人均GDP和收入領先較多,而且江蘇最落後的宿遷也能排進廣東前八,為什麼廣東知名度高,引資多?因為有廣州和深圳!球隊也一樣,水平差不多比的是明星,很少會把所有球員比較一番。蘇州經濟能進全國前六,卻成不了明星,一是地級市的身份,二是太依附上海,自身輻射能力差,帶動不了其它城市。南京是副省級省會,華東唯一特大城市,歷史文化、教育交通是優勢,經濟在全國不算差,但是在省內佔比不足15%,只要提高1-2個百分點就能甩開杭州、成都和武漢,省會城市緊跟廣州排第二。

二,國家戰略需要。長江經濟帶龍頭上海的輻射範圍至常州,合肥又沒輻射能力,那麼包括鎮江、揚州、淮安、滁州、宣城、馬鞍山、蕪湖等自發形成的南京都市圈必須提升壯大,才能上接上海,下聯武漢,串聯長江中下游,中心南京必須提高首位度。

三,規劃實施。1.交通。規劃建設寧淮、寧宣、南北沿江高鐵和通往所有都市圈城市的城際輕軌,建成後,全省各地級市以及都市圈城市可全部納入1.5小時經濟圈。2.快速推進寧鎮揚、寧滁全面一體化,和常州溧陽、鎮江句容、揚州儀徵成立全國第二個特別合作區。3.打造國家級江北新區為華東第二科創中心,完善華東第二金融中心河西CBD中央商務區。






漂飄12


近年來,南京多了一個“提高南京首位度”的關聯詞,國家和省內一直要求提高南京首位度。我認為提高南京首位度對國家、對江蘇省都是一件必要的事情。

第一,國家在確立中心城市,中心城市未來可以得到很多好處,提高南京首位度可以提升南京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可能。

第二,目前,中國進入了“大省會”的時代,每個省份都需要一個領頭羊帶動省內其他城市發展,省會南京是最全面的城市,提高南京首位度可以促進整個江蘇省的發展。

第三,江蘇省是國內比較均衡的省份之一,優勢是十三個市實力都很強,缺點是缺少爆發點,提高南京首位度可以提升江蘇省與廣東省競爭的能力。

第四,南京是首位度倒數第二的省會,加之難兄難弟濟南吞併蓬萊,南京已經接近倒數第一,作為提高南京首位度迫在眉睫。


很多江蘇人認為不需要提高南京首位度,因為南京地理位置特殊,對省內輻射能力較差,但是我認為省內可以有競爭,促進城市發展,但是惡性競爭是不對的,作為揚州人,我也希望南京首位度得到提升,省內站出來一座一線城市。


水寒qaq


說白了江蘇為什麼gdp 追了廣東這麼多年,差距反而大了,就是因為江蘇沒有廣州深圳那種一線城市的帶領,所謂群山綿綿,沒有山峰,這種帶來了一個問題,就是沒有一個城市可以吸引全國的資源人才,導致全省都拿不到資源,所以江蘇跟廣東的差距就在一個一線城市上,而能夠代表江蘇參與全國競爭的,只有南京,加上南京首位度倒數第二,現在濟南合併了一個市,南京估計變倒數第一了,所以提高首位度更加迫在眉睫,站在政治的高度,去年中央巡視組點名批評南京首位度不夠,省會功能發揮不夠,所以站在政治的高度也是要迫在眉睫的要發展南京,還有現在競爭激烈的國家中心城市名額,一個城市沒有實力,拿什麼去拿國家中心城市這個名額,而如果拿到這個名額會得到國家資源分配上的支持,二者相輔相成,所以看最近政府工作報告,提及好幾次南京首位度的,南京2018到2035規劃提及了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南京在內的江蘇自貿區,市委書記張敬華說國務院已經同意,就等1月24號以後公示結束報批了,



milk馥芮白


提升南京首位度是中共中央與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決定,也確實是關乎江蘇省未來經濟發展增強江蘇省國內外競爭力的關鍵決定。

①長三角一體化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區域內競爭加劇,南京有被邊緣化的趨勢。

②作為gdp第二大省,江蘇省一直處於追趕狀態,但是近些年差距又增大了,江蘇急需南京帶動蘇北發展,實現反超。

③國家中心城市的評定,武漢,成都,鄭州,西安等城市的入選,深深刺激了南京,作為全國有數的大城市卻落選了,南京感覺到了壓力。

④在都市圈發展大趨勢下,大上海都市圈呼之欲出,蘇州無錫南通,江蘇經濟半壁江山都在上海都市圈覆蓋下,這對於江蘇省不是一個好消息,江蘇急需一個城市與上海抗衡,南京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南京提高首位度不能單單靠著簡單的兼併地盤攤大餅來擴大gdp,南京應該加快改革步伐,高質量發展!!!


記錄record


很多人調侃南京是最不像省會的城市,不說別的,單從GDP來看,蘇州就超過南京不少。但是很多人都只看到表面,沒幾個人分析最重要的原因是什麼,

南京的GDP=南京主城區+六合+高淳+溧水

蘇州的GDP=蘇州主城區+崑山+張家港+常熟+太倉

再看看下面的排名前幾的百強縣,就知道南京總的GDP為什麼不如蘇州了,這樣比真的太不公平了吧,如果把附屬的縣級市去掉,單比南京和蘇州的主城區,南京可以輕鬆勝過蘇州



Wellthanks


省會城市的首位度一般是指該省會城市在省內的綜合地位,也可以反映對省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請注意,是省內!

然而尷尬的是,南京的地理位置在江蘇省邊緣,再加上離上海很近,最主要的是省內有蘇州這個經濟強市,這幾點就造成了其實南京發展很快綜合實力很強,但是城市首位度全國倒數第一!

我倒覺得南京比較冤。放眼全國,具有南京這樣的地理位置的省會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南京處於安徽江蘇兩省的中心位置,其實是肩負著帶動兩個省的重擔。然而,江蘇蘇南地區經濟實力很強,根本不需要南京的帶動,他們不待揚鞭自奮蹄或者是依附上海的帶動。蘇北地區亟需南京的帶動,奈何鞭長莫及,南京到蘇北地區連一條直達的高鐵都沒有。有趣的是,南京對於安徽的影響非常大,這一方面是因為南京實力很強且與安徽交通便利,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安徽沒有一個實力很強的龍頭城市。所以這麼多年南京一直揹負“徽京”的名號。

我想表達的是南京不用在意這個省內首位度倒數第一的位置。南京更應該在意的是區域首位度,視野要放開,大力推進南京都市圈建設,破除行政區域壁壘,為南京的發展拓展廣闊的空間的同時帶動臨近區域的發展。

這是南京的出路也是它應該擔負起的歷史使命!




鏡像綠植


國家層面是南京作為特大型城市和長三角副中心城市。從這二個層面都要求南京市擔負起撐起江蘇省西部並承擔起國家長江經濟帶經濟輻射的歷史重任。所以說南京迎來一個自身崛起的歷史性機遇,並且這個機遇是與國家戰略相匹配的。南京的崛起自然不是為了帶動蘇南區域經濟,而是通過自身發展確立一個次級經濟中心,從而帶動蘇北和皖東 皖南的經濟發展,把長三角經濟蓄積的能量向北向西傳遞出去。這個功能也只能由南京來完成。這才是南京江北新區設立開發的歷史意義所在。濟南“吃掉”萊蕪之後,南京終於淪為全國省會城市首位度排名的副班長——倒數第一!省會城市地位與經濟強省地位極其不匹配,不免尷尬。所以當前以及今後幾年江蘇省的工作重點就是提高省會南京的首位度。


rich


中國歷史,揚州南京蘇州三駕馬車,互相依賴互相競爭,交替領跑,雄霸天下一千五百年。洪秀全時代,揚州飽受13年戰火,幾乎被毀城。三駕馬車中間一架拖後腿,這才有了上海的崛起。所以揚州不能復興,江蘇省不可能再次雄霸天下,絕無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