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养秋鱼年年赚钱!他的投料手法和养殖管理,值得一学

近期,生鱼价格波动较大,但生鱼后续市场是值得期待的。通过大数据的统计分析,虽然目前很多地区的价格受新鱼,其他品种等等原因的冲击,暂时价格上不来,大家相对会比较焦虑。但是从今年新放苗的养殖量以及存塘鱼情况来看,未来生鱼机会是明朗的。那么,我们一起跟着陈老板探寻生鱼养殖,看陈老板是如何做到,专养秋鱼年年赚钱的。

专养秋鱼年年赚钱!他的投料手法和养殖管理,值得一学

经典案例分析

2018年11月22日,专养秋鱼的广东佛山顺德杏坛养殖户陈老板一塘秋鱼干塘,这口6亩的塘共出鱼117190.2斤,平均每亩产量19531.7斤,卖鱼规格5斤头、7.5成1.8斤上(约合计6.5成2斤上),塘头价10.25元/斤,全塘纯利润(未计杂鱼利润)533000元;养殖投喂普通生鱼料3800包,饲料系数1.29,不超1.3,这在秋鱼养殖里算是很不错的成绩。

专养秋鱼年年赚钱!他的投料手法和养殖管理,值得一学

秋苗养殖模式是广东生鱼四大养殖模式之一,一般在7-8 月份下黑芝麻(尾批苗),春节前养至0.2-0.5斤/尾,次年7-9月出鱼,12月之前清塘,可根据行情出鱼,适合资本有限、养殖经验丰富、养殖技术很好的人。

陈老板的这塘秋鱼是去年8月26日的黑芝麻,养至100多尾/斤的时候分2塘养殖,在冬至后长到2.5两左右定塘,定塘时筛去部分鱼脚,每塘留下7万多尾鱼苗过冬。选择这么小的鱼苗过冬,陈老板主要考虑过冬期间鱼苗死亡和掉膘损耗,从而影响料比。他认为选择2-5两规格的鱼苗过冬损耗会比较小,而选择1斤左右的鱼苗过冬损耗会比较大,“鱼苗本身就那么小,就算掉膘、死鱼,损失的成本都不会太高”,因此他年年都养殖尾批生鱼苗,在鱼苗2-3两是过冬。

在过冬期间,有些养户看到天气暖一点、生鱼还有开口就喂料,喂一包是一包的心态比较多。然而,陈老板在过冬期间极少投喂生鱼,这样有利于降低料比。6月开始就慢慢把料加上来,喂料一般按照什么季节、什么规格的鱼,1万尾鱼该吃几包料的模式精准计算投喂,即使喂完当天的量鱼群还围在料台不肯离去,他也会果断不再撒料。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二天生鱼还是照样抢食凶猛,投料跟得上,而且长速也不落下。

陈老板投喂生鱼还有一个特色,料台建在鱼塘中间,投喂时生鱼群聚集在料台四周,可以全方位投喂,比建在池边的料台照顾到的生鱼更加多一些,吃料更均匀,生鱼规格也会均匀些。

据介绍,从10月底冷空气开始,陈老板已经从2餐转为1餐,每天投喂总量不变,训练生鱼吃食习惯,为过冬做准备,预计天气再转冷,就要停料了。据了解,目前还有一些养殖户在投喂两餐,但因为气温降低、天黑早、天亮晚,生鱼吃料不是特别好,搞到养户也比较辛苦,建议养户不凡可以试试陈老板的方法。

秋季生鱼综合管理

根据近期情况,10月下旬南海、顺德等地已经发生了因为反底导致生鱼大批死亡的现象,损失较大。结合陈老板介绍的养殖经验,要做好冬季生鱼的养殖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水质调控

净底调水、肥水过冬。随着生鱼的规格逐渐增大,鱼塘亩存鱼量越来越大,加上每天投喂的饲料达到20-30包,相应的鱼的排泄物也就越多,经过长期的积累,池塘底部的水质已经恶化,水中有机质浓度高,这样的鱼塘管理不善很容易出现反底、疾病的爆发,引发生鱼死亡。很多养殖户采用换水的方法来改善水质,一般10-1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20-30厘米,这样可以缓解水质的恶化,但是由于生鱼每天的摄食量较大,鱼塘底部积累的有机质较多,光靠换水是不行的,还要加强水质的调控。

对于水质较差,藻类不多,水面浑浊,表层有泡沫或气泡的池塘,调水可以采用改善池塘底部环境,氧化塘底有机质,同时泼洒乳酸菌等微生态制剂分解水中的有机质,把藻类培养起来的方法。

合理使用改良剂。依据池塘水质、底质、生物环境等,对症使用水质改良剂、底质改良剂和生物环境改良剂,有效调节水中浮游生物的数量和组成,增氧净化水质和调节PH值,生物制剂以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复合菌为主。

事实证明,在冬季保持鱼塘肥水,不但可以提高水中溶氧,促进生鱼摄食,还可以减少明年2-3月份生鱼烂身病、水霉病的发生。对于搭冬棚养殖生鱼的情况,上述调水方法同样适用。

专养秋鱼年年赚钱!他的投料手法和养殖管理,值得一学

2、投喂管理

进入冬季水温逐渐降低,根据以往的记录,12月至次年2月份之间珠三角冬季气温在10-20℃,水温在15-20℃,这个温度范围生鱼是可以摄食的。由于水温较低,鱼体内的消化酶活性降低,延长了对饲料的消化时间,可根据鱼的摄食情况由每天投喂2次调整为每天投喂1次,同时打开增氧机增氧。

增氧机的使用。很多养殖户在喂料前开启增氧机增氧,却不注意在喂料后开启增氧。喂料前开启增氧机可以提高水中溶氧,促进生鱼摄食;喂料后再开启增氧1-2个小时,可以有效促进生鱼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料比。

对于搭冬棚养殖的情况,水体温度在25℃以上,生鱼可以正常投喂,但也要注意定期内服保健,减少肠胃病的发生。

专养秋鱼年年赚钱!他的投料手法和养殖管理,值得一学

3、内服保健

为了更好的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可以经常拌料内服一些维生素、胆汁酸和微生态制剂。

具体拌料方法为:多维+胆汁酸,多维1包/包料,胆汁酸1g拌一公斤料,连用7天,每月2次。胆汁酸可有效增强生鱼肝脏功能,保肝护胆。在越冬期间加强了生鱼的体质,可以有效减少3-4月份因水温剧烈变化而引发的鱼病爆发。

四、疾病防治

秋冬季是寄生虫病的爆发期,这个时候要注意杀虫,如车轮虫等,可以在水温降到20℃时用乐畅桉树精油预防性驱虫1次,主要驱除纤毛虫和蠕虫等,可以避免生鱼感染寄生虫。在这里要注意尽量避免使用硫酸铜等重金属杀虫药物。

与此同时,如果价格合适可以适时卖鱼,减少存塘量,这对于避免集中上市鱼价走低和资金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养秋鱼年年赚钱!他的投料手法和养殖管理,值得一学

做到以上几点,生鱼的越冬养殖基本不会出现大的问题。总结起来就是净底培藻、内服保健、预防杀虫、适时出鱼。各位养殖朋友,希望的是通过本文,对您的养殖有所启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