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罪狀之一是家裡用了楠木,為什麼明清兩代皇帝都喜歡用楠木?

前幾年,大街上流行手串兒的時候,避暑山莊裡面的澹泊敬誠殿後門上的蝙蝠被人偷走了兩個,只是因為這整個大殿全部是楠木做的,這是2011年的事。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本來,好好的一個蝙蝠刻在門上,沒招誰沒惹誰,可就是因為它是楠木,被偷了。

素質呀!

楠木,不但小偷喜歡,皇帝更喜歡,不但活著的時候喜歡,死了也還喜歡。

這楠木究竟有多好,讓普通百姓和帝王都喜歡?

和珅罪狀之一是家裡用了楠木,為什麼明清兩代皇帝都喜歡用楠木?

澹泊敬誠殿的被盜後的蝙蝠痕跡

1.

天生楠木,似專供殿庭楹棟之用......楠木十數丈餘,即高且直,又其木下不生枝,止到木巔方散乾布葉,如撐傘然,根大二丈則頂亦二丈之亞,上下相齊,不甚大小,故生時軀貌雖惡,最中大廈尺度之用,非殿庭真不足以盡其材也。

這是明代文人王志性所撰《廣志繹》裡描述的楠木。按照王志性所描述,楠木上下一般粗,下面不長樹杈,生來就是為殿庭所用。

其實,這麼好的木材,最早的時候是被用來做船用的,“初,陳文帝以湘州出杉楠,使營造大艦金翅等二百許艘,並諸水戰之具。”這是《三國典略》裡記載的南北朝時代的陳文帝,這應該是我國比較早的海軍艦隊了。

陳文帝的艦隊質量應該好於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到明朝時,鄭和的船隊主要用松柏製造,明朝皇帝把楠木造宮殿用了。

和珅罪狀之一是家裡用了楠木,為什麼明清兩代皇帝都喜歡用楠木?

北京故宮太和殿

2.

按理,明朝皇帝朱元璋出身於社會最底層,應該是最知道節儉。可惜節儉是美德,不能永流傳,1416年(永樂十四年),明成祖頒詔遷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皇宮營建北京宮殿。

被老百姓成為金鑾殿的太和殿,共有七十二根大柱支撐其全部重量,其中頂梁大柱最粗最高,直徑為一米零六,高為十二米七零。所用的楠木,採自川、廣、雲、貴等地,要採取這種木材十分艱難,楠木往往長在深山老林之中,為此官員百姓不顧性命安危冒險取材。

明代人說:“寒暑飢渴、瘟疫瘴癘,而死者無論矣。仍一木初臥,千夫難移,倘遭艱險之處,跌傷壓死,常百十人。蜀民語日:‘入山一千,出山五百”。苦可知也。

金鑾殿幾次失火,幾次重修,和所有的朝代更替一樣,朝廷奢侈,百姓受罪,時間長了,百姓就開始造反。

和珅罪狀之一是家裡用了楠木,為什麼明清兩代皇帝都喜歡用楠木?

終於,1644年(崇禎十七年),李自成軍攻陷北京,明朝滅亡。

農民起義對歷史的進步有推動作用,但每一次起義都會給社會財富造成巨大的破壞。

李自成在北京沒站住,向陝西撤退前放了一把火。

清軍前來接收的幾乎是一個廢墟。

整個紫禁城,僅武英殿、建極殿、英華殿、南薰殿、四周角樓和皇極門未焚,其餘建築全部被毀。

順治皇帝到北京,此後歷時14年,將中路建築基本修復。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玄燁為了營建紫禁城的太和殿,“命刑部郎中洪尼喀往江南、江西,吏部郎中昆篤倫往浙江、福建,工部郎中龔愛往廣東、廣西,工部郎中圖辣往湖廣,戶部郎中齊穡往四川,採辦楠木。”

康熙二十二年,開始重建紫禁城其餘被毀部分建築。

和珅罪狀之一是家裡用了楠木,為什麼明清兩代皇帝都喜歡用楠木?

3.

康熙三十六年,太和殿告成,剩餘的部分楠木,在乾隆初年,又經灤河拉縴運往塞外熱河。

乾隆皇帝拆掉了康熙皇帝用本地松木修建的澹泊敬誠殿,修建了現在這座全部用楠木的大殿。澹泊敬誠殿殿面闊七間,周圍廊,歇山捲棚頂,地面和合基用紫豆瓣(間用黃豆瓣、綠豆瓣)大理石鋪砌,殿內天花和隔肩板上有卍字、壽字、蝙蝠、卷草等雕刻,工藝極為細緻。前簷正中懸掛著玄燁題的“澹泊敬誠”的匾額。

據袁森坡著《避暑山莊與外八廟》說:康熙題寫的原匾早已不存。現在的匾額原屬王家營行宮,上面刻有玄燁題的“引流成溪”四字。解放以後,避暑山莊的工作人員將這四字覆蓋,又模仿玄燁的筆體寫了“澹泊敬誠”。

在澹泊敬誠股的門額上,懸掛著乾隆時期的三塊貼金雲龍地硬木錫刻的黑字匾額,都是弘曆八十六歲至八十八歲退居太上皇時的詩作,這三塊匾不是楠木。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的時候,本來與山莊整體建築非常和諧的原色楠木,被刷成了紅色。八十年代的時候,被工作人員用一種蠟的技術,恢復成了原來的本色,有的導遊帶著遊客過來,偶爾還會說起這件事,讓遊客看廊柱木縫裡偶存的紅色。

現在很少有人說起這件事情了,當做一個教訓吧,有權力也不能亂用。

和珅罪狀之一是家裡用了楠木,為什麼明清兩代皇帝都喜歡用楠木?

明長陵祾恩殿

4.

皇帝不但活著的時候用楠木,死了也用。

現存最大的楠木殿是明成祖朱棣在1409年修建的長陵,用於祭祀用的祾恩殿,大殿面闊九間,66.56米,進深五間29.12米,佔地總面積達1956.44平方米,祾恩殿突出的特點是其梁、柱、枋、檁、鎏金斗拱等大小構件全為清一色金絲楠木加工而成,殿內的60根金絲楠木整材大柱支撐著全部殿頂重量,其中明間的四根金柱最為粗壯,左一縫前金柱的底徑竟達1.12米,兩人合抱,不能交手,高達12.58米,實為罕見的奇材佳木。

這樣粗大的楠木,這樣宏偉而歷時五百餘年仍安固如初的楠木建築物,在全國是非常珍貴的。

和珅罪狀之一是家裡用了楠木,為什麼明清兩代皇帝都喜歡用楠木?

其實,比這粗壯的楠木過去也有過。

《元史• 祭祀志》載蒙古皇族用獨木棺做葬具“棺用香楠木,中分為二,刳肖人形,其廣狹長短,僅足容身而已。”,這樣的楠木,估計也不會太細。

和珅罪狀之一是家裡用了楠木,為什麼明清兩代皇帝都喜歡用楠木?

清東陵

5.

有一個笑話,說兩個人叫板。一個人說:我上面有人!

另一個說,我上面沒人。

上面沒人的,只有皇帝。

皇帝這東西沒有人監督他,什麼都要用最好的,包括生老病死。《新語•資質篇》說,

楠木樟木為棺,其色澤舒展,紋理清晰,氣味芬芳,蟲不能蛀,水不能傷,木製柔軟(便於加工),入地堅強,尤得帝王公卿及富家豪族的寵好。

可畢竟,再好的棺木也禁不住炸藥。

和珅罪狀之一是家裡用了楠木,為什麼明清兩代皇帝都喜歡用楠木?

裕陵

1928年,孫殿英炸開了清東陵,扒開了慈禧、乾隆等人的棺木,其慘狀不忍描述。

可在乾隆皇帝的裕陵裡,卻有一個謎,至今無解,徐廣源著《解讀清皇陵》:

孫殿英的人打開第三道門以後,無論如何打不開第四道門,無奈用炸藥炸開,發現原來是一口巨大的棺槨在後面頂住了第四道石門。經後來考證才知道這口棺槨就是乾隆帝的,帝、後、妃的棺楟四角都用巨大的龍山石(卡棺石)固定,龍山石與石床之間用鉚榫方式相連。龍山石的下稜壓住槨的下橫邊,龍山石的豎向凹槽卡住槨的豎稜。這樣棺槨既不能前後左右移動,也不能上下,使棺十分穩固,絲毫不能動彈。再者棺內除屍體外裝滿奇珍異寶,異常沉重,加之有龍山石的固定,棺槨被水漂起談何容易?裕陵地宮中的六具棺槨,以乾隆帝的為最大,最沉。地宮裡的水是靜止的死水,不流動,為什麼偏偏最大最重的乾隆帝的棺槨浮起,漂到棺床下面,頂住了石門?至今還沒有令人信服的解釋,成為難解之謎。

和珅罪狀之一是家裡用了楠木,為什麼明清兩代皇帝都喜歡用楠木?

和珅修建的恭王府

6.

乾隆死了,帶著楠木棺槨沒得安生,他最信任的寵臣和珅,也沒得到安生。

乾隆死後,和珅被查,其二十條罪狀的第十三條也和楠木有關:

昨將和珅家產查抄,所蓋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寶閣,及隔段式樣,皆仿照寧壽宮制度,其園寓點綴,與圓明園蓬島瑤臺無異,不知是何肺腸,其大罪十三。

嘉慶皇帝和善,脾氣好,等到他罵和珅“不知是何肺腸”時,估計鼻子也是氣歪了。

楠木,從來就不是普通人用的。

規矩!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