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市烈士陵園: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英烈精神

綿陽市烈士陵園: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英烈精神

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綿陽市烈士陵園(南山公園)是全國、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裡長眠著為了新中國的建立、建設和改革事業作出奉獻與犧牲的綿陽英烈。他們有的為了捍衛祖國領土完整壯烈殉國,有的為了維護世界和平獻身異國他鄉,有的為了保護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英勇犧牲,有的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而以身殉職。每年南山公園接待參觀祭掃英烈群眾達5萬餘人次。

绵阳市烈士陵园:讲述红色故事 传承英烈精神

烈士紀念館

廣場公墓前緬懷英烈寄哀思

仲秋時節,記者從正門進南山公園,看到大門正對著林蔭大道兩旁,一塊塊展板正進行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新中國成立70週年綿陽英烈事蹟展。兩排展板盡頭,“綿陽市烈士紀念館“幾個大字映入眼簾。

來到烈士紀念廣場,四周蒼松翠柏環繞,呈幾何塊狀堆積的烈士公墓上的五角星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墓後刻“浩氣長存”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墓前雨臺安埋著為解放綿陽犧牲的17名烈士遺骨,墓後室內安放烈士骨灰48個。墓體正面25塊白色大理石上鐫刻著51位烈士的姓名和生平簡介。其中有四川馬克思主義運動先驅,四川黨、團、工會組織創始人王右木烈士,傑出的馬克思主義宣傳鼓動家袁詩蕘烈士,抗美援朝中犧牲的黃繼光式的戰鬥英雄陳開茂、蔡朝興烈士,珍寶島戰鬥英雄王慶容烈士,愛民模範劉少林烈士,維和英雄餘仕利烈士等。

南山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劉國莉介紹,每年清明節、國家公祭日、烈士紀念日,社會各界成千上萬的群眾,來到紀念廣場裡的烈士公墓前舉行悼念活動,深切緬懷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

绵阳市烈士陵园:讲述红色故事 传承英烈精神

烈士雕塑

紀念館裡感受英烈愛國情懷

從紀念廣場往前走去,沿長梯逐級而上,就是南山烈士紀念館,館內陳列著烈士們的衣物,牆上和展櫃內展示著英雄們的事蹟。

賴寧烈士,祖籍綿陽石塘,為了搶救大火而英勇就義,年僅15歲;吳勇烈士,綿陽普明鄉人,1979年2月在對越反擊戰中犧牲,年僅22歲;陳開茂烈士、蔡朝興烈士朝鮮戰爭中犧牲,年僅22歲;2008年汶川地震中為保護孩子們而犧牲的幼兒教師張紅梅……這些烈士們為了保家衛國,為了新中國的成立,為了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南山烈士紀念館外掛著一副對聯:“丹心輝蜀土,魂歸故里,豐功偉績著千秋;碧血染涪江,氣壯南山,大節英名傳萬世。”

記者看到,南山烈士紀念館外觀為八角仿清古建築,由前廳、展示大廳、後廳三部分組成。以紅、白、米黃三色為主色調,採用圖片、文字、雕塑、實物展櫃等形式,全方位、多層次表現綿陽近、現代革命史。烈士紀念館在2008年5·12地震中受到嚴重損毀,於2010年重新布展開放。佔地面積5485平方米,建築面積1090平方米,展陳面積570平方米,鐫刻了綿陽近九千名英烈的姓名,主要呈現了綿陽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2008年5·12特大地震期間70餘位革命烈士的事蹟,館內展出烈士遺物90餘件。烈士紀念館為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平臺,成為服務於綿陽精神文明建設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遊南山公園英烈故事代代傳

漫步南山公園,只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個字鐫刻在紅色底板上,安放在人口密集區域、主要幹道及廣場上,體現著時代感厚重感,也寓意公園紅色文化的內涵,以圖說形式,增強宣傳的傳播力感染力。

南山公園在英烈事蹟宣講中,著重圍繞“愛國”的核心價值理念,把先烈的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結合起來,著重宣講英烈們為了民族的獨立、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幸福而前赴後繼甘灑熱血的愛國精神,並不斷豐富挖掘烈士的動人事蹟,抓好未成年人的愛國主義教育,發揮市委黨研室、市教體局等部門資源優勢,著力針對未成年人編寫學生版講解詞,增強宣講對未成年人的吸引力感染力,培養廣大青少年愛國愛家情懷,增強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

今年1-9月,烈士紀念館共計為參觀者提供免費講解100餘場,接待300餘個參觀團隊。烈士紀念館成為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和生動課堂。如今,南山公園裡常年開展著紀念、瞻仰、宣傳綿陽重大革命歷史事件和著名革命烈士、英雄模範的活動,為我市各級黨組織提供學習教育平臺。(綿陽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田明霞 文/圖)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