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帝陵為什麼這麼容易被盜?

像少年啦飛馳97


清代共有三處皇家陵寢,包括關外福陵、昭陵及祖陵、關內遵化清東陵及易縣清西陵。簡單介紹一下三處陵寢的被盜狀況,易縣的清西陵確認被盜帝陵只有光緒帝崇陵,其餘帝陵目前判斷未被盜掘,而關外三陵均未被盜掘。被盜掘最嚴重的是位於河北遵化的清東陵,除順治皇帝的孝陵未被盜掘成功外其餘各陵寢包括陵區外各王爺園寢、公主園寢、奶媽墳等均被盜掘一空。從各處陵寢被盜的情況看,清朝帝陵容易被盜的問題應該就是指清東陵為何容易被盜掘。


▲清東陵陵區示意圖

清東陵為何容易被盜?筆者覺得有以下主要三個原因:

地理位置

清東陵距離北京125華里,看似偏僻但其實也並不偏僻,因為陵區南面一山之隔就是一條從北京到東北的重要官道,往來人員眾多,八國聯軍侵華時一部分侵略軍就是由此進入清東陵,而民國初年軍閥混戰,直奉兩系軍閥所屬軍隊也多次在這條官道上你來我往,或是進攻或是敗退,而清東陵也自然會引起這些軍隊的關注和覬覦,所以當孫殿英的部隊駐紮在附近的馬伸橋鎮時就盜掘了乾隆裕陵及慈禧定東陵。而1945年日軍投降後,東陵地區一段時間內處於權力真空狀態,又導致大量陵寢被盜。


清東陵埋葬的人物及珍寶

清代歷史上要說最有名的人物大多都在清東陵,順治、康熙、乾隆、孝莊、慈禧等,特別是慈禧太后,生前窮奢極欲,死後更是陪葬眾多精美寶物,特別是當時流傳的一本據說是李蓮英口述由侄子執筆所寫的《愛月軒筆記》,詳細記錄了慈禧棺槨的陪葬品,且不論這筆記的真假,光是慈禧陪葬品這五個字就足以讓那些盜墓之人垂涎欲滴躍躍欲試了。正因如此孫殿英首先就盜掘了慈禧定東陵,之後又盜掘了乾隆裕陵。


清代皇帝陵寢地宮埋深比較淺

清代皇帝地宮埋深普遍都比較淺,如乾隆裕陵地宮埋深不到十米,而明朝十三陵的定陵埋深卻有二十七米,差了將近三倍。地宮埋的越深盜掘起來相對就越難,而清代地宮如此之淺盜掘起來就容易多了,這也是為什麼之後清東陵其他陵寢都被少量土匪或盜墓分子很快就全部盜掘一空了的原因之一。2015年10月31日,清東陵景陵妃園寢的溫禧貴妃地宮再次被盜,團伙為8個人,利用夜晚警衛巡查的間隙時間才幾天就打通地宮,貴妃地宮雖不如帝陵地宮深,但也不會差太多,所以地宮埋深淺確實容易被盜掘。


清東陵被盜的主要原因筆者認為就是以上三點,其他也有一些不太主要的原因,例如民國初期“驅除韃虜”的思想,使很多人仇視清朝,還有孫殿英盜掘東陵時距離清朝覆滅才不過十六年而已,很多建陵工匠都在,對帝陵的地宮結構比較清楚,甚至還有人歸咎於風水之說等等。

綜上所述,這些主要和次要的原因加在一起應該就是清東陵容易被盜的原因,當然這是筆者一家之言,大家有什麼其他看法歡迎探討。


孤竹公子


清朝帝陵容易被盜,主要有幾個原因導致,這幾個原因讓清朝帝陵比其他帝陵更容易被盜。

第一、清朝帝陵墓深很淺

這是一個比較實際的原因,也是最現實的一個原因。賊偷方便,盜墓賊也是一樣。萬曆的墓葬深度達27米,這樣的深度讓盜墓賊很絕望,一般的洛陽鏟要挖到吐才能弄出這樣一個盜洞,而且如此深度的盜洞讓盜墓者害怕進入,因為如此長度,即使出現一隻兇猛的老鼠,一直咬這個盜墓賊,恐怕都無法生還。畢竟盜洞狹窄,一旦遇到危險根本逃不出來啊一般的盜墓賊不願意選擇這樣危險的墓葬,畢竟賺錢也要有命花才行。



清朝的墓葬就不一樣了,非常淺,這樣方便的墓葬是盜墓賊最佳選擇。而且清朝的墓葬有錢,陪葬品多,危險還小,不盜它盜誰?

第二、位置好

清東陵離幹道不遠,方便盜墓賊運輸,偷完東西直接帶走,很方便,不用翻山越嶺的揹著古董,對陪葬品的損傷也小。

畢竟他們的行為見不得光,當然是快點離開比較好,所以盜墓賊願意光顧清朝帝陵。

第三、年限近

清朝滅亡離現在時間最短,他們的墓葬也比較安全,陪葬品也更新。

慈禧的墓葬又新又有錢,當然是最佳選擇。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因為古代的陵墓中都有很多機關,盜墓賊一不小心就被弄死了,古代盜墓賊沒那麼多手段和本事,有的陵墓他們根本進不去。但是清朝陵墓時代不那麼久,現代科技又發達了,所以機關的作用降低了。

像慈禧和乾隆的陵墓,機關基本成為了擺設,堅固的墓葬被孫殿英直接用大炮和炸藥給轟開了,簡單粗暴,但是不得不說很有效,雖然破壞了不少有價值的文物,但是孫殿英這種強盜根本不在乎,他只是想賣錢花而已。

清朝陵墓年代近,修得再完美,卻抵不過火藥的威力。所以清朝帝陵率先遭到了破壞。

第四、清朝陵墓是少數民族政權

這也是清朝帝陵被破壞嚴重的一個原因,因為他當時屬於外族入侵,所以清朝陵墓的盜墓賊經常會打著“驅除韃虜,為漢族報仇”的口號盜墓,這樣一來,反而成了一種“正義”行為,讓人啼笑皆非。


野史日記


那是因為清朝的距離我們比較近沒有那麼大的年代感,相比於其他朝代我們對清朝也比較熟悉。其他朝代也發生過陵墓被盜的事像唐朝的關中十八陵,只有乾陵沒有被盜。

在以往發生朝代更替的時候,新的政權往往都會保護上一代的陵墓。像明朝十三陵就幾乎沒有被盜過,因為清朝需要爭取民心。清朝入關的時候藉口是撥亂反正,是以一個臣子的身份入主的中原,所以明朝的陵墓被清朝保護得很好。

雖然清朝是個少數民族政權,但是畢竟是正統。北洋政府也同樣如此,在袁世凱還尚在的時候同樣保護著清朝的陵墓不受到破壞。在袁世凱去世之後,我國又陷入了軍閥混戰。到了蔣介石上位時期取得了表面上的統一,可是各大軍閥還是互相攻伐爭鬥。

在戰亂時期往往是誰的拳頭大誰的話語權就比較大,蔣介石是明面上的老大。只要蔣介石不管就基本沒有人管了,當時孫殿英就是這麼想的。那怎麼樣能夠讓蔣介石不管這件事呢?當然是把陵墓裡的寶貝獻給蔣介石自己還能夠留下一部分,實際上他也是這麼做的。



東陵盜寶案

清朝是一個不得民心的王朝,其腐敗程度難以言喻。在八國聯軍侵華之時,還有不少的百姓給八國領軍帶路,國之不幸即是民之不幸。

在清朝的統治下有非常多的百姓過著的苟且偷生的日子,即使到了民國人們還是難以忘記那段悲慘的記憶。

孫殿英同樣也有一段這樣的經歷,他給自己找了一個很好的藉口。孫定英是抗清名將孫承宗的後人,他的先輩們在抵抗清朝的鬥爭中被滿門抄斬只有他一人得以倖存。為家人報仇,這是誰都不能阻止的。當然這是後話,這是孫殿英想到事後被發現想的藉口其中真假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1928年孫殿英奉命前往河北剿匪孫殿英早已蓄意挖掘清東陵,藉著這個機會他把清東陵圍了起來。並且到處的宣傳和貼告示,聲稱他的部隊要在此處做軍事演習其他人不得擅入。做好了清場計劃,孫殿英就開始了他的盜墓行動。

在把土匪給擊敗之後驅趕守陵人員,此時東陵地區已經被封鎖,外界雖然有所傳聞可是誰也不敢確定。孫殿英還以運送軍糧為由,向遵化縣的知事僱了30多輛騾馬車來做運輸財寶的工具。這裡是騾馬車,不是像其他傳聞中的卡車。東陵中的寶物可以想象有很多,可是真的如傳聞中的30輛卡車的話那真的是有點誇張了。



在準備好一切之後孫殿英開始了他的盜墓計劃,這些士兵們並不知道地宮的路口只是到處的開挖轟炸。他們的運氣十分的好碰到一位曾經建造陵墓的老人給他們說出了地宮的路口,若是這麼漫無目的的尋找路口,不知道要找到什麼時候。知道地宮的入口後他們用炸藥把地宮路口給炸開了,這些士兵們在看到陵墓中富麗堂皇場的景後全都瘋狂了。


這一些並士兵們大多出身貧苦哪裡見過如此奢華的場面,他們瘋狂的掠奪著陵墓中的寶物。無論是腳下的金磚還是玉石牆都沒有被放過,他們拿走他們看到的一切。

同時孫殿英還盜了乾隆的陵墓,乾隆一生好大喜功又頗愛書法文物,可以想象乾隆墓中的寶物一定也不少。

財利本是欲

孫殿英在盜出這些寶物之後急於銷贓,他四處聯繫有關係的人員幫忙出售這些寶物。從截獲的一部分寶物就能夠看得出來,東陵寶物數量之巨。

1928年8月青島警察廳偵查隊在碼頭抓獲孫殿英部下逃兵三人,他們身上攜帶36顆珠寶。據他們交代他們在天津已經賣了10顆,幾個普通士兵就能擁有如此多的珠寶那麼等級更高的軍官身上會有多少呢?

孫殿英盜墓的事情被發現之後引起了滿族人的不滿,溥儀聯合眾多的清朝遺老向蔣介石抗議要求嚴處孫殿英,可是事後孫殿英並沒有遭受到任何的懲罰。老蔣收了他不少好處怎麼可能會處罰他?


據記載蔣介石收了孫殿英一柄九龍寶劍,這柄劍身上有9條金龍劍柄上還鑲有寶石價值不可估量。同時也給老蔣身邊的人送了東西,給戴笠送了一串掛在乾隆身上的朝珠,給宋美齡送了一顆夜明珠同時還送了價值50萬元的黃金給閻錫山。

在此之後清東陵還遭到了數次洗劫,這其中有土匪有一些想撿漏的人,只有孝陵沒有遭到洗劫。孝陵沒有遭到洗劫的原因是順治皇帝下葬從簡,陵墓中沒有什麼陪葬品孝陵因此得以免遭於難。

不是清朝的陵墓容易被盜,而是人們難以控制心中的慾望。財利本身就是一種慾望,加上到盜竊也不會受到什麼懲罰只會遭到一些輿論和非議在這樣的情況下,有幾人能控制得住自己的慾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