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如果要問,去年做的最不後悔的一件事,應該就是帶著潼潼去英美遊學了。

倒不是為潼潼真的學到了多少知識,也不為她的英文水平有了多大的提高,僅僅為能走出去看一看不一樣的教育風貌,就足夠值得了。

(推薦閱讀:《帶娃遊學的價值在哪裡?倫敦回來,孩子的這些成長讓我找到了答案》)

分享了那段遊學的經歷之後,身邊許多朋友都計劃也這樣去走一趟,但也有不少留言說礙於種種條件所限沒法成行,可也真的對其它國家的教育方式非常感興趣,特別想多瞭解一點。

最近有部熱播的紀錄片《他鄉的童年》,或許就可以滿足大家對別處教育方式的好奇與求知慾。在記者周軼君的帶領下,一起到日本、芬蘭、印度、英國和以色列,去探尋教育的不同姿態。

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1

到底哪裡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很多人都抱著一比高下的心態,來看待這部紀錄片,最初的我也不例外。

那到底答案又如何呢?我們不妨先來看看這幾個國家的教育都有什麼特點吧。

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第一集講日本,選了兩間幼兒園進行體驗觀察。

大阪蓮花幼兒園的孩子,以晨練開啟了一日的園內生活,孩子們光著腳在沙地上追逐、奔跑,玩著各種各樣的體育器械。

在園長看來,感受身體中生命的甦醒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尤為重要的事情。

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不論是劍道課上的腹式呼吸

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還是課堂上的大聲應答、操場上的邊動邊喊;

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都是為了讓孩子燃燒能量,喚醒生命。

而另一家非常出名的來自東京的“藤”幼兒園,則在學校的設計上做到極致。

操場旁消失的水槽,是為了時刻提醒孩子要隨手關掉水龍頭。

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關一次關不緊的門,不斷教導著孩子要去學會將一件事做到徹底和極致。

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吃飯的時候,園長甚至還會故意搶孩子的食物,教育孩子要學會自我保護。

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儘管我無法確認,這兩所幼兒園能否代表日本幼教的整個面貌,但我在那本《日本國立小學365天》中,也確實感受到了日本教育的兩大特點:

集體性和細節化。

這樣的教育好不好呢?它的確讓日本成為一個有秩序、做事嚴謹追求細節的國家,但這種教育之下的問題也是真實存在的。

比如過分強調服從集體的日本,校園裡有著頗為嚴重的霸凌現象;強調歷練的狼性教育讓人們充滿了無從釋放的壓抑感。

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2

第二集,我們跟隨著主持人的腳步來到了芬蘭。

關於芬蘭的教育,小暖曾在《旁觀了魔都和香港的小學生的生活,再看看這個少作業不考試的小學,想哭…》一文中詳細記錄過。

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而《他鄉的童年》,通過芬蘭三年級學生的“現象學習課”和“森林課”給了我們更為直觀的體驗。

比如,在“現象學習課”上,老師與孩子們探討“時間”這個頗為抽象的概念。

從拿出ipad給自己拍照片開始,時間被稀釋為一個充滿感情和具象的東西。孩子們通過藝術、數學、生物、文學等多角度去了解和認識時間。

這種打破了學科分類的教學模式,讓孩子感受到知識的“實用性”。

“森林課”也是如此。與自然相伴的過程中,孩子們認識了顏色、打通了五感、學習了語言,也知道了該如何與自然相處。

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芬蘭的課堂,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將知識與生活相連,用靈活的教學方式激發孩子的好奇與探究欲。

他們關心的不是孩子學會了什麼,而是他們怎麼學,以及學了之後怎麼用。

比如芬蘭老師教英語,不是簡單的abc、句型、語法,而是用英語來教授各種科目。

再比如芬蘭的孩子學數學,可能是通過一堂好玩的體育課來學習。

在芬蘭,教育不鼓勵競爭,而追求平均。就像片中所說,芬蘭最好的學校就是最近的學校。

這樣近乎理想化的教育模式,讓教育迴歸本質,變得更加純粹。

在我看來,最好的教育也不過如此。

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但這樣讓人羨慕的教育,卻也有著它的短板。

片中,芬蘭一所小學的校長表達了他的擔憂。他認為,芬蘭現在的生活太過容易了,孩子們都失去了應有的鬥志。

他甚至希望,自己的國家也能多一些競爭。

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而另一方面,芬蘭在教育上對平均的極度追求,也可能會讓天賦秉異或者非常優秀的學生得不到與之相匹配的教育資源。

3

和芬蘭的平和、平等恰恰相反,印度就是一個看上去就相對混亂、落後、階層森嚴的國家。

但神奇的是,它卻培養了許多管理、經商和科技方面的人才。這也讓我們很好奇,是什麼樣的教育理念,造就了印度的今天?

在紀錄片中,一位採訪者提到了印度的“Jugaad”文化。因為這個國家資源有限,所以就迫使大家養成了一種“尋找替代方案”的思維。

比如家裡的花灑壞掉了,就在鐵桶上戳幾個洞,來代替花灑。

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儘管不能百分百的解決這個問題,但印度人認為只要能解決20%,也要想辦法去解決。

植根於這樣的文化之下,印度教育展現出它善於接受學生表達見解的一面。

在印度的課堂,學生們不接受標準的答案,喜歡和老師辯論,而老師也歡迎學生們的意見表達。

片中一位印度人對中印兩國人進行了對比:

“中國人很擅長‘完成事情’,但印度人更能言善辯,即便這些意見只考慮一半,印度人不會等待自己有了完美的想法,才會去做,而是在做的過程中去完善它。”

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但我們也知道,印度基本上採取的應該算是精英式教育,它將有限的教育資源集中在高種姓孩子們身上。所以在那些貧困偏遠的地區,教育又呈現了完全不同的樣子。

只不過,在這種混亂之中,印度人也依然沒有放棄對秩序的追尋。

比如有的村落,利用互聯網資源尋求教育的出路,建立了“雲中學校”,採用SOLE(Self-organised Learning Environment)自我組織的學習環境教學方法,主導學生們的自主學習。

在如此懸殊的兩極分化下,大家都在努力的尋找著適合自己的出路。

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4

上週更新的一集,講述的是英國的教育.

記者走訪了幾所當地的知名私校,其中還包括了潼潼去年遊學去的那一所Kensington Wade。

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英國的精英式教育,對學業的要求自然是相當高。但同時,他們也並沒有僅僅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幾大基礎學科以及學業成績之上,有不少的力氣花都被在了很多在我們國人看來並不重要的地方,比如體育、戲劇、詩歌、藝術等等。

他們思考的,是未來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他們的目標,是培養那些可以推動社會改變的人。

比如倫敦德威公學的戲劇課,可以讓孩子們感受自我、培養自信、學會與他人合作與溝通。

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就像德威公學的校長所說:

“上大學並不是一個學生的終點,我們看重的是孩子們大學之後的人生。”

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而威斯敏斯特公學校長認為,“鼓勵年輕人全面參與社會”是英國教育的精髓。

所以,教會孩子批判、獨立思考,避免機械式的學習,是英國教育最重要的目標。

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這一點在我陪潼潼去倫敦遊學時,就已經有切實的感受了。校方對責任感、友善這些品行的強調,體現了紀錄片中受訪者所表達的觀點。

英國教育體驗這部分,之前已經寫過不少,大家有興趣也可以找一些鏈接來看看。

(推薦閱讀:《從英國私立小學探訪回來,發現這項品質才是孩子行走世界的通行證》、《在英國私立小學課堂上,這4個小細節最打動我》)

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5

看過這幾個國家的教育之後,似乎很難回答哪一種才是最好的教育。

你會發現,脫離了社會的思想、文化、歷史、生活方式、思維習慣、歷史等因素去談教育,就像空中樓閣一樣失去了意義。

教育的出發點不同,它的目標就不同。

就像紀錄片的第一集所展現的日本那樣,在這個國度,個性不被主張,每一個人的生活,都需要依附集體、融入社會,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所以他們的教育,也必定是圍繞著這樣的文化強調集體性與紀律性

教育並不僅僅關乎於經濟,在滿彈幕都在羨慕芬蘭、英國甚至印度精英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形態時,想要去變革我們的教育,也並非簡簡單單一句“向他們學習”這麼簡單。

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教育的不同,本質上是文化的不同、思維的不同、價值觀的不同。

記得在《怎樣才是最好的學習》一書中,作者曾這樣總結道:

“東方人對於他人的眼光或者評價較為敏感,也執著於自己在社會中的存在地位是否在標準之上,學習不是探索真理,而是保障手段。西方人更重視學問本身,能夠享受其中的快樂,認為學習是有興趣和潛力的人才會做的。”

由此可見,隨制度改變的,也許還有我們骨子裡最根深蒂固的某些東西,這將會需要幾代人的更迭與努力才可以實現。

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6

但即便如此,這樣的紀錄片也依然充滿意義。

它讓我們放眼世界。

當我們知道了還有那麼不同的生活方式,還有那麼美好的東西值得學習,才會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讓我們在養育孩子的時候不盲從、不迷茫

未來的孩子,是世界的孩子。我們需要這樣的紀錄,幫我們建立更為長遠的全局觀。

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當然,在這樣的對比中,我們也難免會失望、會疑惑。特別是像我這種,抱著滿腔熱血跟孩子一起投入到小學生活中的“理想主義者”,在實際深刻體會了現今體制教育中的種種弊端和不盡如人意之後,也難免會對未來之路產生彷徨和抱怨。

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這部紀錄片還可以做到更好的原因。

如果它的紀錄與展現還能更加深入一些,去探究這些優質的教育從何而來,去探究優中有劣所需要的改革和應對措施,去深挖每一種教育背後利弊權衡的努力與過程,也許會對我們當下更充滿借鑑的意義。當然,這是更高的期待而已。

就算不完美,我們仍需要有人幫我去展現“可能的生活”到底是何種姿態。就像《他鄉的童年》中印度那一集所說,要在“混亂中尋找秩序”。

好在當下,也有越來越多的選擇展現在我們面前。比如要是我們有條件,可以選擇高品質的短期夏令營,去彌補體制內學校所缺失的

自然教育、通識教育;我們還可以走出去,到紀錄片中的那些國度去體驗當地令人羨慕的教育模式。

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從自己做起,至少先去改變我們的家庭教育,讓孩子能在一個充滿了愛與尊重的氛圍中成長,這個“安全島”已經很難得。

我很喜歡紀錄片中,周軼君說過的一句話:

“好學者殊途同歸。”

這句話,本來的意思是指,不論你是否能在最名牌的學校讀書、不論你是不是已經過了成為學生的年紀,所有好學之人其實都走在同一條路上。

我想,用這句話來結束本文也同樣合適。

當孩子擁有學習力,不論他在何種教育體制下,也一定能成為那個推動改變的人。

畢竟,孩子的未來,從來都不是隻有一種可能。

-END-

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小暖說

不為對比和吐槽,只想多一些參考和探討。

當我們能看到更大的世界和更多的選擇之後,或許我們反而能夠多一些思考。

比如,我們到底想要什麼?我們又在焦慮什麼?哪些部分值得我們在家庭教育中參考?

而我們現今的學校教育思路,在未來,又是不是可以從固有的思維中脫離一點,嘗試更多的可能?

教育是本源,孩子們未來值得更好,也應該更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