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後的農村最缺什麼?

現在,農村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全國農村人口越來越少,這是社會發展的經果,也是經濟騰飛的必須性帶來的結果,至於說這是好事還是壞事,這就要一分為二的方法看待。作為在農村出身長大,到城市漂泊的打工族一員,現在的農村就是我們滿滿的鄉愁,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年輕人逐漸長大,更多的都崇尚所謂的都市生活,那五年後的農村最缺什麼?我想是以下三點。

五年後的農村最缺什麼?


一、勞動力缺失

我國農村土地三分之二仍是分散經營,留守老人是種地主力,“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提種地。這就是中國農村的真實現狀。很多農村都是一些老弱病殘才願意從事田裡工作,大部分的農村勞動力外流,這就讓農村勞動力呈現了青黃不接的地步,年輕人更願意遠赴大城市尋求發展。

五年後的農村最缺什麼?

二、農戶地缺失

現在年輕外出越來越多,村中戶口也逐漸減少,各家農戶地就更少了,全國很多地方已經試驗村鎮合併一起住樓房,可用土地將減少更多了。

五年後的農村最缺什麼?

三、親情缺失

這一點大家現在很多都感覺到,子女外出打工,農村人越來越少,大多數在外定居,老人有不願離開家鄉,子女一年回不了家幾趟,老人們很缺少關愛,老人們孤獨。

各個地區對留守老人們的保障都將不同,例如;內蒙古地區60歲以上老人國家給補助和上保險,貧困戶各種都有保障。

五年後的農村最缺什麼?

五年後的農村最缺的,除了缺人外,更是缺少了人情味,缺了當年的那種農村本色。一個村莊裡再也沒有了那種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感覺,缺少的是那份人與人之間的情誼。我想說的是,現在的年輕人和長輩的思想有所不同,追求也不同,但是‘家’終究還是‘家’!可能也是我們最希望改變的,“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同時別忘了“鄉村讓生活更美妙”。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