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金油校长”唐自银

“汉中市优秀教师”“陕西省师德楷模”“全国模范教师”“国家’四有好老师’启迪教师奖”……勉县新铺镇板庙教学点教师唐自银、一个偏远山村的小学校校长近年来突然名噪乡里,各种荣誊和鲜花接踵而至,引起了省、市乃至国家教育部门的广泛关注。

“万金油校长”唐自银

新铺镇板庙教学点位于秦巴山区的汉江上游,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设一、二年级和学前班,现有81名孩子,来自本镇四个村和宁强县观音村。37年来,55岁的唐自银默默坚守大山,一个人精心呵护着这里的孩子们,妻子是他唯一的帮手。

早上6点,唐自银起床后,先烧好六暖瓶开水,给山区孩子泡方便面、冲奶粉饮用。7点半,学生上课,妻子忙着为学生准备午餐。10点,“营养午餐”开饭了,妻子打饭打菜,他盛汤,照顾孩子们吃完后,再帮较小的孩子洗碗。山区孩子没地方理发,他就自备工具,定期为学生理发,妻子用热水为孩子们洗头。

“万金油校长”唐自银

下午3点,学校放学,唐老师就骑摩托车直奔三公里外的汉江边,拉着、背着学生们安全过河。那里的便桥每逢洪水就被冲走,汛期一过,乡亲们在河岸最窄处,用十几个沙袋支起四根木头,几把稻草铺就的桥面不足一米。长期的坚持形成了惯例,放学时间忙于农活的家长们几乎都不再来接孩子了。江水暴涨时,他就安排学生住在自己的办公室里。2012夏天,六个孩子睡在他床上,唐老师和妻子就在椅子上靠了整整七宿。学生唐旭志的家长太忙,唐老师让孩子与自己同吃同住整整一学期。

短短两个小时的采访,被事务缠身的唐老师数次中断,他不好意思地自嘲道:“我就是一个万金油啊!”大事大小事都要亲自过问,妥善处理。

“万金油校长”唐自银

国庆前夕,连日降雨,汉江水位不断上涨。这天下午放学后,唐老师将3名学生背过江去,此时,江水已没过唐老师的大腿;之后,又遇到在中心小学、中学就读的9名学生,他又一一送过江去;返回途中,又遇到1名初中男生,在江水漫腰的情况下,唐老师不得不脱掉长裤顶在头上,护送学生淌过汉江,返回时,上游忽然漂来一团荆棘,在岸上百姓和学生的惊呼喊和指引下,他急忙躲避,被冲到下游一里多后,才艰难地游上岸来。

每天从江边返回,他就直奔农贸市场采买蔬菜,回校后帮妻子准备第二天用的食材,再批改作业、备课、记录校务,然后在校园里到处修修补补,每晚要忙到11点多。学生少,经费紧张是山区学校最大的症结。请不起别人就使唤妻子,哪儿缺钱就先拿工资垫付。妻子总埋怨说,“全家的开支就两项:摩托车加油和母亲看病,这些年按说也该攒了一点钱,可就是见不到钱”。2011年底,在校园硬化资金尚不到位的情况下,他前半天上课,后半天采购材料,能赊的赊,没钱先垫,晚上看管工地。那次唐老师身患重病急需手术,但忍痛坚持到工程结束。寒假里,他在医院做完手术伤口还没拆线,春季又将开学。他就急着出院领取课本,忙碌在新学期的各项工作中。开学三天,伤口挣裂,他贴个创可贴,口服芬必得止疼,再用毛线勒紧大腿跟,不能站就坐着讲课。五天后,伤口感染,在迷迷糊糊中被架进医院。这次,他住院3天,也是教书30年以来第一次缺勤。

“万金油校长”唐自银

为了让孩子们早日吃上营养餐,2012年9月,学校改建食堂,唐老师有空就搭手,一月时间完成改建并顺利通过验收。他垫资1万多元及时支付工资,又垫钱买了冰箱、太阳能热水器,方便师生洗漱和洗碗。利用周末和假期值班,他修水池,装电路,换顶棚,刷墙壁,修缮屋顶,做餐桌,节约了大量经费,他分文不取。学校铁大门锈蚀,他借来焊机焊好,却因没戴眼罩,双眼灼伤感染,治疗一个多月才恢复。

几年前,唐老师的父亲因病做了一次大手术,花去家中的两万多元积蓄。后来,病情不断加重,老父亲怕给儿女增加更重的负担,坚决不同意做第二次手术,兄妹几个拗不过老人,遵从了父亲的意见,在家保守治疗。谁料两个月后,父亲不治身亡。谈到这里,唐老师禁不住潸然泪下:“作为堂堂七尺男儿,没能尽力延缓父亲的生命,这已成为我此生最大的遗憾和伤痛!”

“万金油校长”唐自银

在山村,丈夫有工作的媳妇大多是洋气富足的。而唐自银的妻子却是个例外。在校管着学生、围着灶台;周末,家务活忙里忙外,陪老人上医院,还要经常照料回家不便的学生,只有在暑假才能回娘家休息10来天。妻弟在西安开的大型超市人手紧缺,每月4000元的工资把妻子留在了西安。开学临近,学生吃饭、照顾老人等现实问题迫使唐自银硬着头皮去西安,“死缠硬磨”加耐心“开导”,让媳妇回到学校,工资每月才300元。

唐自银老师的事迹陆续被多家媒体报道,但他深藏荣誉,奉献依旧。

“万金油校长”唐自银

“我是一名普通的山区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我甘做秦巴山区一株小草,点燃孩子梦想,献身美丽山乡”他自豪地说。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