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宝鸡戏剧【于世宏】

抗战时期的宝鸡戏剧【于世宏】

抗战时期的宝鸡(图源:网络)

抗战时期的宝鸡,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文化方面虽不如工业、商业发展迅猛,但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宝鸡作为西北的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过往商旅,沦陷区内迁的工厂、学校职工及眷属、学生、商人,政府机关单位人员,流落至此的难民,在宝养伤休养的部队伤病员,一些戏剧界人士也云集宝鸡,带来了四面八方的文化,看戏遂成为当时人们娱乐的主要选择。此时的宝鸡戏剧演出市场十分活跃,异常火爆。

抗战时期,宝鸡的戏剧演出市场繁盛一时,不仅有本地的秦腔,也有来自北方的京剧、评剧、话剧,还有来自山西的蒲剧,更少不了来自中原地区的豫剧。

每到夜晚,宝鸡中山路、汉中路、三马路、二马路一带的戏园夜场就开始了,抑扬顿挫的唱腔,高低起伏的锣鼓,震天的叫好喝彩声,此起彼伏,上演着一幕幕战时大后方的市井百态。

1937年3月,陇海铁路西宝段正式运营,1941年初,宝鸡成为陕西省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所在地。从此,宝鸡成为关中西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西北的交通枢纽。随着文化活动的交流,许多外地戏班也先后流入宝鸡进行巡回演出。1937年,眉县齐镇山西同乡会曾出面组织山西蒲剧演员王秀兰等名流,成立“晋风社”活动于眉县一带,使蒲剧进入宝鸡。

陇海铁路的通车,使大量的河南籍人口流落宝鸡,为宝鸡豫剧活动奠定了发展基础。1937年5月,河南豫剧名流宋淑云首次在宝鸡“新新戏院”搭台演出,受到河南商界的支持,并于1940年修建一座有500多个座位的简易剧场,邀请名流陈素珍开台演出,轰动了宝鸡城区。此后有宋登科开始于新新戏园成立了豫剧班。1941年,河南旅宝同乡会黄志芳等人集资创建“河声戏园”,由豫剧著名演员常香玉演出达2年之久。其时,宝鸡还有国军76师举办的国声剧团,从此豫剧开始频繁活动于宝鸡。先后有著名豫剧演员崔兰田、马金凤、牛得草、曹子道等率戏班来宝鸡驻扎演出,使豫剧成为宝鸡主要活动剧种。1939年,在豫剧流入宝鸡的同时,刘金亭的京剧班活动于宝鸡“南园大舞台”,宝鸡城防司令部第2旅先锋京剧社,亦在宝鸡活动演出。

抗战时期的宝鸡戏剧【于世宏】

常香玉(图源:网络)

1941年,中国左翼联盟演出三分团来宝鸡县城演出《秋海棠》《野玫瑰》等剧目。另有晁盛秀、马最良、徐碧云、孙盛辅、刘奎官、杨玉华等人所率的京剧班,孙玉芳所率的评剧班,话剧方面,在宝鸡组织成立的话剧团体先后有:三青团主办的“青年剧社”,西北文化名人冷波主办的“军官话剧团”,荣军第三教养院主办的“宝鸡荣军业余剧团”,陈影萍领导的“宝鸡业余剧人”,西北工合主办的“宝鸡工合业余剧团”,国军特种兵宝鸡联校主办的“太白业余剧社”,张雪鹤领主办的“中流剧社”,青联会主办的“凯声剧社”等,都在宝鸡进行过演出。这些外地剧种的频繁交流演出,把宝鸡戏剧活动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这些话剧团社以“青年剧社”“宝鸡业余剧人”“工合业余剧团”“凯声剧社”较有影响,且大多数为业余性质,演出活动时间较长。这些剧社除主办负责人本身就是演员外,还有诸如吴戈、崔超、王荪、齐婷、黄宗熊、郑快人、任定儒、刘惠君、田野、李浩、杨觉民、黄敬等都是一些颇有影响的话剧演员。有些还是国立艺术院毕业的高材生,他们从事演出,宣传抗日。演出的剧目有:《雷雨》《日出》《北京人》《杏花春雨江南》、《风雪夜归人》《赵一曼》《桃花扇》《黄金万两》《谁先到了重庆》《小人物狂想曲》《重庆二十四小时》《升官图》等。以上话剧或正面,或反面,或借古讽今,或讽刺揭露。各有侧重面的反映了抗战时期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生活面貌,歌颂了抗日民族气节,鞭笞了投降卖国汉奸等无耻败类。对推动宝鸡的抗日救亡运动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抗战时期的宝鸡戏剧【于世宏】

抗战时期的宝鸡(图源:网络)

军政部宝鸡第一战俘收容所,一些思想转变过来的日军战俘主动组成“大同学园反侵略战争同盟会”他们组成一个“大同学园反战剧团”,编演了反战话剧和歌曲,剧目有《觉醒吧,同志》《侵略战争的罪恶》《正义血战》等,还教唱了根据地的歌曲《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游击队之歌》等。1939年7月7日,是卢沟桥事变两周年纪念日,“大同学园反侵略战争同盟会”与“大同学园反战剧团”举行成立大会,剧团进行公演,在民众中反响极大。随后又在西安鼓楼、三原、富平、武功、临潼、宝鸡以及西北农学院、黄埔军校第七分校巡回演出。1939年秋,宝鸡抗敌后援会举办反日宣传大会,邀请收容所组织战俘化妆登台宣讲,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行。

宝鸡传统的戏曲演出活动,主要以配合民间各种神会、庙会、乡会、丧葬、婚嫁、寿诞等活动而从中娱乐看戏,这类活动场所,旧为西府秦腔传统阵地,在长期实践中,密切配合,形成许多习俗与西府曲子、西府道情、西府木偶戏、西府皮影戏等艺术活动融为一体,成为一种默契配合的配套文化活动,中路秦腔与外地剧种流入宝鸡演出,虽技艺水平高,剧目新颖,但与当地习俗有隙。故这类活动多不邀请。但外地剧种则以其技艺高超之长,采取售签(票)或包场,团体票等方法,在戏场、戏园进行专业性演出。这些外来剧种的大量演出,促进了宝鸡城区专业戏园的建设。

抗战时期的宝鸡戏剧【于世宏】

抗战时期的宝鸡(图源:网络)

抗战时期的宝鸡,由于工商业的快速发展,人口骤增,电影院、剧院等文化服务设施也随之增建。宝鸡城区内除原有的城隍庙戏楼,位于中山大街的开明戏院等18座露天戏楼外,1937年至1942年间,又相继建起了3座电影院和8座戏院,即大光明电影院、平安电影院、新宝电影院和南园舞台、大光明大戏园、升明戏院、大地戏园、新新戏院、大华戏院、河声戏院及青年堂等专业剧场。随之,宝鸡以外一些繁华县城、集镇也开始出现了专业售签(票)的演出场地。民国时期,宝鸡各县有专业戏团、戏场22座,戏曲活动成为各县必不可少的重要文化活动。抗战后期,由于中西路秦腔争艳,西府曲子戏出现于舞台,外地剧种豫剧、京剧、话剧、评剧等大量流入宝鸡,使宝鸡戏曲活动呈现出繁荣兴盛的局面。在城镇有频繁的戏曲巡回交流演出,使专业戏园、戏场十分兴盛;在农村则有大量的传统宗教祭祀活动。维系着传统戏曲活动的繁荣,促进了古戏楼(戏台)大量的兴建。据统计,民国时期,宝鸡各县有古戏楼906座,几乎大部分村社都有一座或多座戏楼。其中戏楼最多的宝鸡县就有328座,可谓称之为全国戏楼最多的县,从戏楼的多寡可看出宝鸡戏曲在民间的普及状况。

众多的戏园舞台,四季演出不衰。高贵的包厢,常被富商达贵所占据,戏场座无虚席。遍布城区的个体曲艺茶社,亦十分活跃。据资料记载,宝鸡县城南渭河滩,由沦陷区来宝的各地民间艺人100多人,组成“游艺市场”,演出相声、弹词、京韵大鼓、河南坠子等曲艺节目和魔术、杂耍等。所有这些,无不向人们展示,战时的宝鸡文化气氛的浮华和旺盛。

——于世宏写于 2019年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