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超400亿资金投入、服务社会全场景的电力行业机遇正加速而来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先进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具有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特征的智慧服务系统。这一系统将会使电网变得更“聪明”,也能够带动更多相关产业产生协同效应,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

举个例子:手机交电费,手机查看企业用电信息这样的场景都是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基础应用,未来泛在电力物联网会覆盖生活生产的各方各面。

现在停电次数减少、停电时间缩短,都得益于科技的发展和电力互联网建设。

不仅如此,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还将在未来解决现存的电动汽车充电难、综合能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

我国正大力推进各类能源设施与电网广泛互联和深度感知,可以促进能源高效转换利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通过聚焦工业企业、园区用能特征,构建可调负荷及用能优化模型,可为用户提供智慧用能服务。

合作、共建共赢是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特点。去年,国家电网公司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开启“共享铁塔”全新合作模式,标志着电力、通信两大行业间资源共享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综合能源产业方面,国家电网联合南方电网、华能集团、大唐集团等20余家单位,发起成立了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联盟。

在电动汽车产业方面,国家电网依托车联网平台和广域覆盖充电网络,广泛接入各类社会充电桩,聚合电动汽车企业、城市出行、车辆维保、金融保险等资源,构建起“充电+产品”一站式服务运营体系,累计接入充电桩31万个,服务客户超过193万。计划到2021年,接入充电桩120万个、用户500万户。

不仅如此,未来国家电网在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范围内的资本开支有望从100亿元至200亿元上升到400亿元至600亿元,包含云平台、终端采集、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电力信息通信相关行业。

每年超400亿资金投入、服务社会全场景的电力行业机遇正加速而来

10月18日,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工控发展与智能制造论坛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邱爱慈指出,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全息感知、泛在连接、开放共享、融合创新的平台,它是“三流合一”能源互联网的重要支撑力量。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构成能源流、业务流、数据流“三流合一”能源互联网的重要支撑力量,有望成为未来人类社会全场景服务的载体。

专家表示“这是一个全息感知、泛在连接、开放共享、融合创新的平台。”

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还是社会生活方面来说,都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部分,电力系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是全行业关注的大事,一定要提前布局基础性、核心技术研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成果;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分阶段实施策略;加强开放共享力度,增强服务意识;统筹考虑安全问题。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