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最后为什么选择一个带着孩子的寡妇生活?

奇奇乐见


孙少平回到大牙湾与惠英嫂子一家无关。

很多读者认为,孙少平最后是为了惠英嫂子才回到大牙湾去的,其实这观点是有悖孙少平这个人物设定的。

从孙少平的人生轨迹来看,大牙湾的生活是他努力的方向。

孙少平回大牙湾的时候,经历了人生的三个时期:学生时期、揽工生涯、大牙湾掏煤工。

读者们应该都记得孙少平躲开同学,前往学校的食堂拿属于他的那几个黑馍吃。当时他流下了自卑的眼泪。人在经历身体或心理的打击之后,会有痛彻心扉的感悟,毫无疑问的是,在对面白馍与黑馍的现实对比时,孙少平会因物质的差距而激发内心的潜力与斗志,哪怕只是为了能够站在拿白馍的队伍里。

三年毕业之后,孙少平当了老师。读书、看报,“吃了”三年的精神食粮,双水村、他哥的窑洞都禁锢不了这颗飞往广阔天空的心。

但是,那时孙少平并不知道他想要得到什么!当然肯定不仅仅是当一个揽工汉。

揽工的生活很苦,但是他的精神世界却从苦难中得到异常的抚慰,由于这种满足感,他坚持这条自己选择的路,但是路通往何方,他并不清楚。

直到他在黄原遇到了田晓霞,他们谈起了恋爱,此时他知道自己需要努力去改变一此东西。

田晓霞的家庭是他如何努力都无法企及的,但是他是一个男人,自然会有一个男人的责任心。而作为了个揽工汉,他是无法达到这个目的,所以他一直在寻找出路。

终于,阳家沟曹书记将这个机会送到了他的面前,他也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希望。

煤矿工人有多了不起吗?

要知道当时城市招工是不对农村招收农民身份的人,而当时任何一个农民都希望吃商品粮,包括孙少平,看看双水村的金俊海一家的生活便知道工人身份的好处在哪。所以孙少平对这个机会特别看重,那次他没有拒绝田晓霞的帮助。

虽然后来田晓霞死了,但是那里有他拟定好的人生,所以他不会放弃,而非因为惠英嫂子。

返回大牙湾,是他对田晓霞的承诺,与惠英无关。

孙少平给田晓霞什么承诺了?

书中并没有明写,他知道当个掏煤工是多么辛苦的事情,但是起码他有一份正规的工作。在这份岗位上,他有信心能够干出一番事业,为了自己,更是为了田晓霞。

他曾在煤矿区的招待所里,抱着田晓霞,向她诉说自己的人生计划:准备就读煤矿技术学校,重学数理化,他也将此作为一项计划在实施。实际他确实做了,而他这么做的原因便是给他与田晓霞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那个时候煤矿里读书人不多,孙少平制定的这个计划是切实可行的。

他是一个讲信用的男人,虽然田晓霞不在了,但是孙少平会按自己原先的计划,去实施自己曾经为田晓霞编织的未来。

所以他一定会回到大牙湾,这是为了田晓霞,而非为了惠英。

至于惠英一家,孙少平会像亲人一样对待他们。

惠英嫂子是孙少平的师娘,他尊重她。他的师傅王世才死了,他受到王世才一家的人照顾,作为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孙少平一定会对王世才的遗孀加以照顾,不过是作为亲人那般的。


阿珂伴读


在《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的最后,作者写道:少平在出院后给妹妹和金秀分别写了两封信,首先拒绝了妹妹和男朋友挽留他调回大城市工作的好意,其次又委婉的拒绝了金秀想与自己结合的意愿,两封信发出后,他就回到了大牙湾煤矿,因为在那里还有惠英嫂子在等他,还有明明和那只小黑狗在等他......

故事的结局似乎给人们留了一个悬念,但是又隐隐的向读者表明了少平的最终选择,那就是选择跟惠英和明明一起生活。
无疑,这个结局是很符合整个小说的大环境和人物命运背景的。因为对于少平来说,这样的生活会让他从此抛去诸多烦恼,回到实际中,踏踏实实的生活和工作。
在大牙湾煤矿当煤矿工人的这个工作见证着他的青春和奋斗的痕迹,是他不可能割舍的感情,与惠英长久的在生活中互相帮扶的经历也已经不可能再让他抛下她们,因为她们真的需要他。

而且,在长期的相处和互相照顾中,他在惠英那里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存感和放松感,尤其是每当他从繁重的井下劳动中剥离出来的时候,这种感觉更是强烈。

这事实上已经让他不知不觉的对自己的生活和命运做了选择。就像作者在书中说的:“不同生活处境的人应该寻找各自的归宿”,他的归宿此时或者以后,都是大牙湾煤矿,在这种处境下, 选择惠英是最为理智和合适的。

少平选择惠英的原因,我们可以从这些角度去看:

第一:替死去的师傅王有才长期照顾惠英母子。

少平的师傅王有才在一次煤矿事故中,为了保护矿工安锁子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在此后的生活中,师傅留下的遗孀惠英母子一度陷入了生活的绝境,在这种情况下,少平为了报答师傅一家对自己长期的照顾,就自然的承担起了照顾惠英母子的责任。

他每天都去为她们捡煤炭,然后照顾这家人的生活,还给明明买各种吃的和玩的。

在一天又一天的日子中,他们之间就慢慢的建立起了一种互相照顾的亲情关系,惠英也从一开始的绝望中,慢慢的走了出来。

在这一点上,少平的及时出现确实是惠英母子的一颗良药,长久的抚慰了惠英母子在那种生存环境下的冰冷无法托付的心,让她们能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的忘掉伤痛,坚持勇敢的活下去。

对于少平来说,照顾惠英母子,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义务。

第二:长期的互相彼此照顾中产生了相濡以沫的感情。

作者路遥先生在写惠英与少平相处的文章时,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他与惠英在一起生活的场景:每天,当少平从井下上到地面,拖着疲惫的身子洗完澡,第一时间就是先去给惠英捡煤炭,然后再把这些煤炭放在惠英家的院子里,如果水缸里没水了,他就把水缸的水挑满,然后他再带着明明在山上玩一会。

惠英则每次都给他做好了饭菜,还摆放了酒杯,等到他和明明从山上玩回来,他们三个就坐在一起,开心愉快的吃起饭来.....

这样日子一长,惠英就习惯的会在下班后做拿手的饭菜等待少平的到来,而少平如果隔上几天不去惠英那里,就会觉得有一种失落感。

这些生活中的细节,也从侧面说明了,少平已经很愿意,并且很享受与这家人在一起的日子。

在煤矿上,煤矿工人的日子本就过得很艰苦,井下一天的劳动,会让一个人完全忘了自己是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个活着的人,何况这样的日子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永远没有尽头。

在这种环境的背景下,少平能从惠英那里得到些许的温暖,对于他来说,本来就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

刚好,这家人又需要人照顾,于是在长期的这种交往中,他们都渐渐适应了这样的生活,俨如一家人在一起的感觉,少平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充当了明明的父亲这样一个角色,带着明明一起玩,照顾明明和惠英的生活,惠英也在这种情况下又急需这样一个男人从心理给自己安全感和温暖。

所以,长期的相濡以沫,让他们之间产生了互相彼此依赖不可割舍的一种情愫。

第三:浪漫爱情已在心中逝去,需要真正的回归现实生活。

在少平的几段爱情经历中,郝红梅与他青涩的初恋是让他成长了起来的一个转折点,而成熟的爱情,又赐予田晓霞的给予,对于他来说,与田晓霞的相恋才应该是一段既成熟又理想的爱情,但是这爱情又因为晓霞的离去成为了镜中花。

在经历了人生青春中这些让人期待,焦虑、失落、等待和失去的日子后,在少平的心里,立刻就明白了生活的残酷性和现实性,他也切实的明白了自己需要在感情上作何选择。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就封闭自己的内心,只是在他的心里已经没有任何人可以和他的晓霞再相比了,失去的爱人和他们的爱情故事一同埋葬了他,对待感情他也再提不起任何的精神。

与自己现在的处境相比,活着是他现在唯一的心思,所以他让自己的内心回归到了现实生活。

同时,他也把这个难题交给了现实生活,让生活帮他去做选择,于是,在身旁的惠英,就慢慢的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主角。

第四:突发毁去容颜的事情让他心灰意冷,更加深了他对生活的认识。

从师傅的离世,到自己为了救矿工而受伤毁去容貌,少平在生活的磨砺中又遭受了生活重重的一个巴掌,他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和未来,对于他来说,大牙湾煤矿就是他以后的命运,在这种命运中,选择自己的生活就只能在有限的环境中去考虑了,他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已经不可能适应大城市的生活,只有每天的挖矿,才会让他感觉到自己仅存的一点点作为人的尊严。

尊严,对于少平来说,是一个特别重要又必须重要的事情,人活着,往往有时候就是为了这两个字而生活的。

少平明白自己的处境,明白自己的选择意味着什么,此时,在大牙湾煤矿这样的一个地方,也只有惠英的处境和他一致,能接受他长期的这种煤矿工人的特点,也能接受他现在的容貌,他在惠英面前,也不会感觉拘谨、难堪或者失落,惠英像他的亲人,又有温柔的性格,可以耐心的与他陪伴厮守,他们可以彼此照顾,一直到生命的尽头。

所以,选择惠英,是必然的。

第五:职业环境下能做出的最好的选择。

我们说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往往在大范围影响着一个人的未来命运。

煤矿工人的这个职业,不仅是没有光鲜的外表,还时刻可能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在这种职业环境下,少平也明白了自己需要面对什么样的命运。而他又因为深深的热爱这份职业,对于其他的事情,就不能不为这件事情做出让步了。

本来,晓霞是他的一个牵绊,如果晓霞还活着,他很可能为了爱情,为了晓霞去做另外的选择,选择离开大牙湾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自从晓霞离开后,这种牵绊就没有了。

对于他来说,命运已经给他做了选择,他不用再与自己的思想做斗争了,他的命运,也将会永远与大牙湾煤矿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是命运赐予他的,他别无选择。

而惠英在师傅王有才死后接替了师傅的编制名额,成为了矿灯房的工人,这时候,两个人在职业背景下的相同,又一次把两个人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欢迎评论关注!


我是安苒,与你一起遇见读书的日子!



遇见安苒


《平凡的世界》里最后写道:有时候,孙少平一旦进了惠英嫂的院落,不知为什么就会情不自禁对生活产生另外一种感觉。总之,青春的激情和罗曼谛克的东西会减掉许多。他感到,作为一个煤矿工人,未来的家庭也许正应该是这个样子——一切都安安稳稳,周而复始。

田晓霞死后,孙少平不得不重新面对眼前这个真实的世界,他原本可以回城,然后选择与优秀的金秀姑娘在一起。然而,作者路遥安排孙少平一辈子待在煤矿守候着普通而平凡的惠英嫂母子,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都说文学来源于生活。孙少平的选择,暗藏了路遥的心酸。路遥短暂的一生也是情路坎坷,先是初恋的背叛,然后和北京女知青林达结合,俩人从美好的恋情到进入婚姻后的决裂,也再一次应证了“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柴米油盐的琐碎让生活充满了各种矛盾,天天吵架更是让路遥心力憔悴。苦涩的恋情和悲哀的婚姻或许就是《平凡的世界》里爱情悲剧的根源,能爱却不能在一起的润叶和孙少安;相爱但阴阳两隔的田晓霞和孙少平。

试想一下,如果田晓霞没有死,孙少平和她在一起会真的幸福吗?完全不在同一个物质世界,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的两个人居然有着命运的交集,这种交集注定短暂。爱情是激情与浪漫的同义词,而婚姻具有现实性,他们之间的美好是脱离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美好,是想像中的美好,这不是生活。生活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温暖,是一粥一饭,平淡如水的安稳。所以作者安排了孙少平与惠英嫂在一起的这个结局,也算是作者内心对安稳、平静、温暖的婚姻生活的渴望。





野百合的春天


有幸这本书和电视剧都不止一遍的看过,其实这本书有三条主线,所有故事都围绕孙少安,田福军,孙少平三人展开。三种人三种人生三种不同的结局。少安办砖厂成为万元户,农民企业家典型,田福军作为政府官员在文革期间遭到排挤,流放,后面随着文革的结束和四人帮被打倒。田福军这块金子也绽放出自己应有的光芒

而故事的主人公孙少平相比较上面两位则显得平庸不少,中学时候因为家庭贫寒而饱受羞辱和沧桑!整部小说读下来少平给人一种矛盾的感觉。时而因为家境贫寒而自卑,时而因为性格耿直而自尊心极强!但现实一次次无情的打击这个年轻的后生。在二爸奔波下谋了份教书的差事,可是被书记的儿子顶替。去黄原揽工受到好心的曹书记夫妻无微不至的关怀。却被表舅将身上的钱财洗劫一空。好不容易有煤矿的工作,有了一个日思夜想的恋人。哥哥的事业在蓬勃发展,妹妹也考取了重点大学。眼看着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可不幸却并未打算放过他。先是亦师亦友的师傅离他而去,紧接着至亲至爱的晓霞也不辛遇难。自己更是因矿难而毁容。


生活的不幸接踵而至最终生生压垮了这个野心勃勃的后生,他沉默了,认命了。不再对未来充满憧憬,不再做那种乘着火车去看看外面世界的美梦。面对金秀的求爱他断然拒绝。并直言相告秀是大学生有光明的前途。应该生活在阳光灿烂的城市。而他就是个旷工,一辈子注定呆在这个黑色的世界里。此刻!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世界崩塌了。

万幸!这个时候还有惠英嫂和明明,这两个人和那个残缺的家成了他唯一的信念。明明还小惠英嫂一个弱女子也需要人帮衬。那个家更需要一个顶梁柱来支撑。在这里少平又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回到原来的问题!少平为何选择了带孩子的寡妇。反过来想想何尝不是那个带孩子的寡妇选择了失魂落魄的少平。他们的结合虽算不上完美的结局。但又何尝不是彼此的妥协。


半痴半癫半癫痫


《平凡的世界》是我唯一一部反复阅读的作品,每次看完都会被深深震撼,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说说我的拙见,仅供一阅。

孙少平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的质朴青年,从高中时期懵懂的郝红梅,到后来的灵魂伴侣田晓霞,再到最后回归到普通生活的武惠嫂子,三个女性,三种截然不同的性格,每段感情都给孙少平了不同的情感体验。

高中时的自卑感使他与有着共同经历的郝红梅有了一丝另样的感觉,谈不上情爱,大抵是一种惺惺相惜的亲切,就像他说“有一个姑娘用这样亲切而善意的目光在关注他,使他感到无限温暖。”只是后来,由于郝红梅对自身心有不甘和对家庭的使命感,接近了顾养民,使得这份尚未萌芽的感情被扼止在摇篮里。

田晓霞,这个让孙少平感受到世间最美好的爱情的女子,是一个完美伴侣的化身,她没有因为少平的出身而有一丝鄙夷,反倒为他的自立自强深深感动,她崇拜他,毫无保留的支持他。当孙少平从井下上来,站在井口,宛若仙女的晓霞不仅感动了少平,更让读者也为之一震,世间竟有这样的女子,她温婉自立,给了少平最好的爱情。结尾她的离世让多少人湿了眼眶,连作者路遥,在写完晓霞的死后也深陷痛苦,无法自拔。晓霞去世了,孙少平的爱情也葬在了那里,她走了,他的喜怒哀乐都无人再懂。

与普通爱情发展的顺序不同的是第三个女主人公,惠英嫂子,少平对她的感情起源于感恩,在他初入矿上时,是师傅和惠英嫂子给了他家人般的关心,所以师傅遭遇横祸后,他自然而然的担负起了对这个家庭的责任,是惠英嫂子让独在异乡的少平有了归宿感,或许他们自己都分不清这是爱情还是亲情,总之,在历经生活的各种磨难与风浪后,惠英嫂子和明明给了少平温暖的家,让他回归到一个温暖又平凡的世界。




小九


在下以为,这是一个经历过生活成熟男人的必然选择!

少安曾经和润叶爱的轰轰烈烈,最终以少安对现实的妥协而结束。少安娶了秀莲,幸福地出山,搬砖,挣钱,生娃。。。润叶尽管婚后很抵制向前,但当她看到失去双腿的向前躺在病床上时,她冰封的感情一下子融化了,真正滴进入了一个向前媳妇的角色,很好!

假设当时少安和润叶不顾一切滴走在了一起,是润叶每周末回到少安住的牲口窑里缠绵呢,还是少安撂下地里的农活和一家老小去原西小学?甚至是黄原团委?还有诸如润叶的闺蜜丽丽提到的‘你的少安哥刷牙吗?’之类的诸多问题……鉴于此,我个人对这段感情的结果报悲观态度,琐碎的生活足以打败你认为坚不可摧的爱情!

如果晓霞不在那场洪水中丧生,或许少平和晓霞会结为灵魂伴侣,但现实中两人之间巨大的差距仍使我不看好这段感情的结果。个人大胆猜想,或许作者路遥也对此很悲观,只能给可爱的晓霞安排这样的结局了。

少平经过这般爱情的涅槃,使他成熟了,他清楚的知道他需要的是家的温暖,而不是悸动的激情。一个知冷知热的女人,一个让你有保护欲的孩子,甚至一个见到你就亲昵地摇尾蹭腿的黑狗,所有这些难道不正组成一个温暖的家吗?


著名用户888


孙少平到底有没有和惠英嫂在一起?在《平凡的世界》最后一章结尾,路遥并没有明确交代。

孙少平离开县城返回大牙湾煤矿,下了车,抬头就看见惠英嫂和她的儿子明明,正在向他挥手。这一具有暗示性的写法,让人觉得,孙少平肯定和惠英嫂在一起了。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谓之平凡的世界,就是为千千万万平凡之人的努力和不屈所颂之歌,人物的命运从开始就是注定的。

孙少平在田晓霞死后,又不幸遇到了矿井事故,容貌毁了,原本就自卑的内心更蒙上一层阴影。

这种情况下,在医院实习的金秀尽心尽力地照顾他,并向孙少平表露了心迹,然而少平感动之余却断然拒绝了金秀的感情。在小说结尾的时候,路遥虽未点明,但是暗示了少平最终选择了惠英嫂。

这像不像孙少安拒绝接受田润叶的爱情,选择了秀莲?

路遥出生在陕北农村一个子女众多的贫寒家庭。他自身艰难的求学经历,对饥饿刻苦铭心的记忆,对贫穷无可奈何的妥协,一次次冲刷他敏感的自尊心。他不愿意屈服于命运,不懈地努力,就是为了摆脱命运给他打上的贫穷的烙印。即使他成名之后,回忆过去自己所经受的艰难,依旧忍不住哽咽。

路遥把他的个人经历和情感,都赋予给了自己笔下的人物:孙少平和孙少安。孙少平是他渴望跻身城市的一面,孙少安是他身为农民的一面。

生而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贫困褫夺的自我认同感。那种“我不配”的自卑心态会在一生如影随形。

而路遥本身的阶级观念,更加深了这种清醒的自卑感。润叶是教师,金秀是医学院的大学生,而少安是农民,少平是煤矿工人,身份上的悬殊映照出精神地位上的不般配、不平等。深深的自我悲观,和天性里的善良,会觉得自己配不上她们,不愿意耽误她们。

同样出生贫寒的妹妹孙兰香,因为是大学生,所以她乐观自信,可以坦然地和省委副书记的儿子恋爱结婚。路遥把这种精神地位上的平等,看得很重。

可能有人会问,那孙少平为什么接受田晓霞?田晓霞这样一个优秀完美的女性,难道孙少平不自卑吗?其实少平在恋爱过程中一度患得患失的,内心的挣扎和敏感也从未平息。


田晓霞是一个美好的印记,她对少平抛却世俗观念的欣赏,是路遥所期望的爱情的模样。她和少平是平等的,晓霞的优秀也烘托出少平的优秀,少平是一个精神世界无比丰足的人。

然而,晓霞却死了,这份拥有过的美好残忍地从少平的人生割裂出去,像是雪白皮肤上的一个难以愈合的疮疤,时刻提醒着美好的虚幻和命运难以撼动的残酷。

而路遥本身,经历过两段“高攀”的感情。第一段以被利用草草收场,第二段感情虽然走入婚姻,却并未得到幸福的体验。路遥把这归结为身份上的差异,他是农村的苦孩子,而她们是城里的娇小姐。

他的个人感情经历,仿佛更加印证了门当户对、身份平等的重要性。

惠英嫂是孙少平师傅的遗孀,还带着孩子明明。同样的出生和相似的成长经历,让他们惺惺相惜,更无需面对身份差异的自卑和敏感而泰然自若地相处。惠英嫂有着像少平母亲一样农村传统女性的一切美德,让少平在和她的相处中,感受到回归家庭的温暖,那种熟悉感是长在血液里的。

同样,少平那种骨子里渗透出来的善良,让他对他人的困境有一种义不容辞的担当和责任感,所以,他会在矿难发生的时候第一个冲上去救队友,他对矿难中死去的师傅饱含尊敬,对师傅的遗孀和孩子,很自然地想去照顾他们。他对惠英嫂和明明,更多的是内心的良善和责任。

路遥具有着一种自我悲悯的悲剧情结,他对命运的挣脱和愤怒难解难分,有一种把一切苦难高尚化的斗志昂扬。

孙少平在这样的思想下应运而生,孙少平不屈的奋争和命运的打压,像极了永无止境往山上推石头的西西弗斯,命运之手的愚弄没有尽头、没有希望。读者正是被这种绝望中的坚韧攫取住内心,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他的岩石是他的事情,当所有人只看到他的痛苦时,他不不懈地奋斗使一切哑然。

我接受这样的命运,但是我不放弃。这就是孙少平的抗争。


END.


博书


在《平凡的世界》原著结尾孙少平返回煤矿,暗示其最后会和惠英嫂子一起生活。我认为这是人生理想和现实下的必然结果,也是作者路遥本人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对爱情做岀的一种诠释。

一.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是两颗心灵的碰撞,是灵魂的共鸣,非常甜美,让两人如饮甘霖。但现实是田晓霞是省报记者,地市级领导干部的女儿。而孙少平是普通农民家的孩子,只因机缘巧合,从揽工汉成为一名煤矿工人。这正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不要说在书中所处的年代,就是放在今天,如此悬殊的身份,两个人是不可能走到一起的。


二.田晓霞离世后,金秀对孙少平有了爱慕之情。金秀是医学院的高材生,前途光明。孙少平则因救人受伤毁容,尚未放下与晓霞的那段感情,与金秀同样存在身份落差。两人如果走在一起,是违返现实规律的。

三.作者路遥本人的生活经历与书中孙少平极为相似,同样的少年苦难,一段感情因身份差异无疾而终,另一段感情虽步入婚姻却输给了现实。据传作者写到田晓霞离世章节时曾伏案痛哭,但又不得不如此安排,优秀的作品必竟要来源于生活。

孙少平最后返回煤矿,也许会和惠英嫂一起生活。可能大家会感到诧异,但这才是现实中爱情的模样,因不完美而成就,爱情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


沧浪归海


  孙少平为什么最后会选择寡妇惠英嫂子,我觉得是因为,当爱人晓霞死了以后,他的爱情也死了,他选择和惠英明明在一起,一是为了报答师傅的恩情,二是想过平淡的生活了。

  《平凡世界里》,孙少平是一个有理想的奋斗小青年,他虽然出身农村,但受过高中教育,属于半个文化人,他有思想有追求。

  他和晓霞是同学,有深厚的感情基础,外出打工期间,两个人又到了同一个城市,孙少平喜欢晓霞的美丽善良有主见,晓霞喜欢孙少平对命运执着追求的精神,二人虽然出身不同,但他们俩属于灵魂伴侣,爱情很美好。

  可惜一场洪水夺去了晓霞的生命,晓霞死后,少平的爱情也终结了。对他来说,后半生和谁过都是一样了,与其去耽误别人,不如回到矿上,踏踏实实地生活,尽自己的能力,去照顾好师傅的家人。

  惠英对少平由开头嫂子式的关心,到最后也形成了生活上的依赖,毕竟一个女人,带个孩子,生活有诸多不易。有了少平的帮助,日子过的温馨很多,心里也踏实很多。

  所以,故事的结尾,她带着明明,天天盼望着少平的归来。对他们来说,爱情不爱情已经不重要,只要有这份亲情维系着,足够了!




守护天使0719


我读过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我刚读的时候特别希望成为孙少平一样的人,为了成为一个自己心中的不平凡的人而不断努力,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孙少安是我想成为的人。

针对少平为什么最后跟惠英生活在一起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晓霞的死让他对于爱情没有了任何憧憬和希望。从他的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对于爱情的美好想象除了郝红梅那一点点不算爱情的感觉,剩下的全是晓霞,晓霞是他近乎所有的精神源泉,对于未来所有的美好幻想几乎都与晓霞有关。晓霞的突然离去让他近乎崩溃,没有了任何寄托,不再憧憬美好的爱情,因为他的爱情随着晓霞的离去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二、看到了爱情的残酷,不再憧憬美好的爱情。从他哥和润叶的感情以及他和晓霞的离别,一次次冲击着他的内心,关于爱情,他已经没有了任何希望~

三、他从挫折中变得成熟了,不再渴望爱情的轰轰烈烈,而是希望平平淡淡的生活,做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从王世才活着的时候,他们一家对少平的好也感动了少平,惠英的善良也正是少平渴望的爱人的品格。从井底出来回到家吃上一口热乎饭,喝上一杯热辣辣的酒是少平渴望的生活。

他只是在平凡的生活中慢慢的成长,不再是那个畅想着爬火车出去看看的小伙子,他已经长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