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人育有3男2女,如今在養老政策和孩子的照顧下,安享晚年


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香河街道範家河村,93歲的王家榮老人把一段10多米長的膠皮管接到自來水管上,擰開閥門,澆灌起院子裡的幾壟蔬菜。1分多地的小菜園,種滿了小白菜、豆角、韭菜等七、八樣蔬菜,除了自己吃,每逢週末,孩子們從城裡回來,她都會準備好新鮮的蔬菜,看著孩子們捎帶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歸去,老人家喜滋滋的。

王家榮老人的老伴遲令君是一位老復轉軍人。遲令君1946年參軍, 1947年在奎山的一次戰鬥中右腿負傷, 1958年春天在副指導員位置上轉業到臨沂鋼鐵廠大鍊鋼鐵,1959年帶病返鄉。圖為老人王家榮1954年和丈夫遲令君拍的結婚照和王家榮近照拼圖。

丈夫回鄉後,在家鄉范家河村擔任黨支部書記,雖然身體傷殘,但他和社員們一樣,推車運土整理田地搞生產,漚肥、積肥提高糧食產量,養豬、放牛搞副業,村裡的各項工作有聲有色。圖為老人王家榮在大門口和村民聊天。

丈夫遲令君除了帶領社員大幹快上,還要經常外出開會,家務活基本落在王家榮一個人肩上。大女兒出生在部隊,條件相對好一點。大兒子遲名西1960年農曆五月二十一日出生時,正值忍飢挨餓的年代,因不方便到食堂打飯,一家老小4口人,每個月只分發到20斤糧食。用石磨把糧食粉碎,再加上方瓜紐子、地瓜葉做成糊糊,稀稀流流一頓能喝四、五大碗,但一泡尿又餓了,生兒子的時候,一點勁都沒有。當時的情景,王家榮老人記憶猶新。

夫婦倆育有3男2女5個孩子,還要伺候年邁的婆婆,忙完家務,王家榮就像個男人一樣,早出晚歸幹農活掙工分。和男同志幹一樣的活,按規定男同志一天10分工,婦女只有5分,但要強的王家榮從來沒有拉下過。


1972年後,丈夫遲令君不再擔任支部書記職務,但對家庭成員的嚴格要求一直沒有改變。1993年,勞累了一輩子的丈夫因病離開了她和孩子們。

孩子們疼愛一生操勞的母親,要接母親到城裡享福,但都被老人家婉言謝絕了,沒把法,小兒子遲名周把老房子翻新,好讓老人有一個更舒心的生活環境。圖為老人王家榮在補充兒子給他配製的藥酒。

如今,九十多歲的王家榮老人耳聰目明、思維清晰、村裡老人都願和她一塊聊家常。老人的5個孩子都有幸福家庭,她自己也在新的養老政策和孩子的照顧下,安享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