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智能音箱研究分析報告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入發展與應用,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產品已經進入了我們的生活中,併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為核心的智能音箱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日常的生活中,她不僅可以幫我們播放音樂、播報新聞資訊、上網購物、事件提醒等,還能夠幫我們能控制智能家居設備,例如打開窗簾、設置洗澡水溫、管理掃地機器人等等。

一、智能音箱行業概況

1.什麼是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是音箱智能化升級的產物,家庭消費者可以用其上網,比如點播歌曲、上網購物,或者瞭解天氣預報,它可以對智能家居設備進行控制,比如打開窗簾、設置冰箱溫度、提前讓熱水器升溫等。

其核心非常簡要——要讓機器在語音對話這一環節擁有近似於人的能力。智能音箱成為小家電一般的存在,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空間。

2018年智能音箱研究分析報告

2.智能音箱的核心技術

智能音箱的核心是擁有語音交互能力,同時,語音助手也是人工智能應用的具體表現。

阿里、百度、小米、蘋果等公司智能語音技術的創新帶動了智能語音市場的飛速發展,中國智能語音市場的主要份額也被這幾家公司所佔據。

2018年智能音箱研究分析報告

3.為何智能音箱能成為新風口?

聽音樂是年輕人重要的休閒方式:78%的人習慣每天收聽音樂;52%的人每天聽音樂1個小時以上;71%的人擁有2個及以上的音樂APP。

語音交互式最自然的交流方式:作為家庭的發聲設備,更容易被賦予情感,產生依賴

與家居環境相配:外觀設計延展性,使形態更為豐富,創造出更多使用場景

2018年智能音箱研究分析報告

二、全球智能音箱行業發展

1.全球智能音箱發展簡史

2014年11月,亞馬遜推出首款智能音箱Echo,引發全球智能音箱熱潮。隨後谷歌、蘋果、Facebook等巨頭紛紛入場佈局。

2018年智能音箱研究分析報告

2.全球智能音箱市場規模

全球智能音箱市場快速爆發,2018年第三季度出貨量達到2270萬臺,同比2017年第三季度的770萬臺增長了197%。其中,中國市場功不可沒,阿里巴巴、小米等中國智能音箱廠商是中國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

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出貨量中,亞馬遜雖仍佔據市場份額第一位,但已經從一年前的64.8%腰斬至31.6%,除了競爭對手Google大舉進入智能音箱市場,阿里巴巴、百度和小米等中國廠商也瓜分了不少市場份額。

2018年智能音箱研究分析報告

3.智能音箱鼻祖-Echo

亞馬遜2014年推出首款智能音箱Echo,除播放音樂之外也是家庭設備(兼容Nest/IFTTT等產品)控制樞紐,可連接第三方服務。隨後亞馬遜不斷豐富Echo家族產品,拓展智能音箱,截止到2017年年底,全美共有超過4000萬臺智能音箱正在使用中,其中亞馬遜佔到3000萬臺。

2018年智能音箱研究分析報告

三、中國智能音箱行業發展

1.中國智能音箱發展歷程

2014年3月,Deep Brain團隊發佈了全球首款智能音箱小智超級音箱,隨後中國智能音箱市場沉寂很久,至亞馬遜發佈Echo智能音箱引爆市場後,中國開始發力。

先是“中國版Echo”的京東叮咚發佈,隨後酷狗、阿里巴巴、小米、百度、華為等企業紛紛佈局。

2018年智能音箱研究分析報告

2.中國智能音箱市場規模

國內智能音箱市場起步較晚,但是發展迅速,2017年銷量已經突破百萬,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火爆。2018年二季度,隨著天貓精靈、小米、百度等巨頭推出低成本Mini款產品,智能音箱迎來第二波爆炸式增長。

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從2017年開始爆發,2017年市場規模約為3.1億元。2018年以來,熱度不減,特別是雙十一之後的期間的降價,又引起一波智能音箱熱潮。

2018年9月,國內智能音箱銷量約為46萬臺,天貓精靈以35%的份額佔據9月銷量冠軍,隨後則是百度小度的22%、小米小愛的20%以及京東叮咚的20%。

百度自2018年3月進場後,便打破了京東、天貓、小米三足鼎立的局面,成為智能音箱市場最大黑馬。

2018年智能音箱研究分析報告

3.國內主流智能音箱產品

天貓精靈-小巧靈活

2017年7月,阿里巴巴發佈了天貓精靈X1,2018年3月推出天貓精靈M1曲奇和支架,6月推出天貓精靈方糖,持續探索更多音箱形態,憑藉AI技術、圖像識別、人臉識別、物體檢測及情感反饋等能力迅速搶佔市場,同時提高產品性價比,緊守音箱低價衝量的戰場。依託阿里強大的電商網絡,天貓精靈已成為國內銷量最大的智能音箱品牌。

小愛同學-低價爆款

小米於2016年底開始研發虛擬助手小愛同學,並在2017年9月正式發佈了智能音箱小愛同學,除了強大的小米家居生態背景, 小愛同學還因其機智的人設獲得極高關注。2018年小米推出Q萌版小愛同學mini加入國內低價衝量大戰。

2017年2月百度全資收購渡鴉科技,11月發佈了Raven H智能音箱,形狀新奇色彩絢麗,帶有可拆卸點陣觸控板,售價1699;以及聯合老牌音響製造商DOSS(德仕)推出的DOSS智能音箱,2018年3月、6月陸續推出國內首款智能音箱599元的小度在家、89 元低價小度智能音箱,在京東和天貓發售,憑藉極高的性價比,迅速佔領全球智能音箱8.4%的市場份額。

4.智能音箱挑戰

滲透率低

中國智能音箱起步晚,各領域廠商雖然快速佔領部分市場份額,但是全球佔有率與海外巨頭相距甚遠。且國內智能音箱滲透率不足1%,而美國滲透率約16%,差距明顯。

標準亟待完善

智能音箱領域尚未建立完備的生態體系,能連接的終端設備非常有限,而且智能音箱等新式智能終端產品尚無性能測試標準,安全標準,品控標準等,產品質量堪憂。

語音交互技術有待提高

遠場識別差、誤喚醒率高、語義理解能力差是目前智能音箱消費者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智能音箱的語音交互技術仍需完善,改善用戶體驗。

AI技術較落後

智能音箱的語音技術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噪聲抵消、語音識別和語義識別。相對於國外,我國在於AI智能語音助理上的發展水平暫處於相對落後的狀態。

2018年智能音箱研究分析報告

四、智能音箱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1.行業發展趨勢

音質和優質內容相結合

智能音箱極大拓展了傳統音箱的其能力範疇, 就音樂這一特質而言, 智能音箱不僅保留而且進行了加強。從消費者購買原因的調研來看,聽音樂仍然是首選選擇,佔比高達90%。通過智能音箱用戶當前的主流訴求,未來的智能音箱要音質與優質內容相結合。

各個廠商積極合作

音頻廠商與科技類公司合作,如哈曼卡頓與微軟、JBL/Sony與京東,相繼推出性能較強的智能音箱,會帶動一波主打音質的智能音箱產品。

完善平臺佈局,市場快速增長

隨著智能音箱產品的增長,產品之間互聯互通成為後續發展趨勢,接入多方產品的平臺佔據優勢地位。而小米、華為等大廠商的加入,憑藉品牌影響力、粉絲效應、線下渠道等優勢推動智能音箱市場的加速增長。

智能化和語音技術成為競爭核心

智能音箱的實質是語音交互式產品,語音交互技術直接影響用戶體驗。在智能音箱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具有智能化、個性化的智能音箱產品更能獲得用戶的喜愛。智能化與語音交互技術或將成為智能音箱行業的核心競爭技術。

2018年智能音箱研究分析報告

2.產品發展預測

Canalys預測,到2018年底,全球智能音箱的規模將達到1億臺(高於2017年年底的5000萬臺);到2020年,全球智能音箱市場規模將翻一番,達到2.25億臺。2023年智能音箱市場價值最高可達230億美元。

2018年雙十一,智能音箱成為最大賣點,eMarketer估計今年中國將有3420萬人使用智能音箱,比前一年有大幅增長(350萬)。隨著中國製造商積極競爭,這一增長將繼續。到2020年,預計中國將有1.12億智能音箱用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