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说“八月打雷墓门开”,什么意思?八月打雷不好吗?

村姑说村事


在农村流传着很多的俗语老话,这些俗语老话是人们世代口口相传下来的话语,很多是关于农业生产的经验总结,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指导着人们的耕种收获,为了让人更深刻的理解,所以往往应用一些比较扩张的说法来形容事件的前后关系。八月打雷墓门开,看似是好像有些迷信的说法,其实仔细分析后原来这是一句关于农业生产的老话俗语。

这里的八月所指的是阴历八月,此时在二十四节气上是秋分前后,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大部分的地区已经逐渐进入了秋季,所以很难出现大规模的雷雨天气。由于古人认为秋分是阴阳相半的日子,秋分之后自然界中阴气开始旺盛,阳气会逐渐下降,这个时候的太阳光照强度小,水分蒸发也不多,所以就不会形成打雷的条件,也就很难出现雷雨的气候。所以八月秋分共分三候,第一候就是雷始收声的侯应。

而八月打雷墓门开的说法其实是说,如果在八月份出现大量的雷雨天气,就会影响到农作物的收成,特别是在古代的农耕社会,农业生产效率比较底下,农业受到自然天气影响比较大,八月下月的天气常常会导致水稻的扬花不利,也会影响到晚稻的收割和翻晒。同时八月的气温已经降低,连绵的阴雨天气会造成霜冻的现象,这样自然就造成了农业的减产,所以饿死人的现象就比较多,这就是八月打雷墓门开的原因。

同样的说法民谚还有“秋分只怕雷电闪,都来米价贵如何”都说明了八月雷雨天气将影响农民的收成,所以,在八月秋分时节农民应该抓紧时间做好秋收、秋耕以及秋种的工作,避免农作物遭受到连阴雨以及霜冻的危害。

虽然现代农业耕种技术发展了,但是农民老百姓种地依然无法摆脱看天吃法的说法,所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期盼在收获的季节,尽量少或不下雨,以免影响庄稼的收成。

农村老人说“八月打雷墓门开”,什么意思?八月打雷不好吗?欢迎大家交流,更多农村精彩,欢迎关注。

响水大米


关于老话说法,是过去人们根据长期生活经验总结的一些大白话常识,因广泛在民间传播,说明具有一定道理可言,而至于题主这句老话,是指农历八月份打雷情况,而今年农历八月份即8月30日~9月28日,一般这期间中后期也是多地秋收农忙时节,往往对于阴雨天等不利气象影响会比较明显,而打雷则预示着当地仍有很强的暖湿气流,因而会带来明显降雨并容易出现秋雨连绵不绝的情况,使得农作物后期生长和秋收工作受影响而不利于今年收成,为此便在民间会有“八月打雷墓门开”、“八月打雷,遍地是贼”等说法,下面简单聊一下:



关于“八月打雷墓门开”的理解。这句老话应该是指北方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一般当地雨季多为七月下旬至八月中上旬,基本上8月份后期随着北方冷气团南下而使得暖风气流逐渐南撤,再加上此时副高压逐渐南移却又向北抬,因而在副高压控制下多为晴朗无云天气,使得阳光照射强烈,为此会在8、9月份多的秋老虎高温天气。但每年的气象变化规律会有一些差异表现,多为两种情况:

一种:到了农历八月份,如果当地受北方冷气团控制而空气干燥,不易形成强烈的对流,因而后期雷阵雨天气会越来越少,一旦暖湿气流退出当地,则宣告今年打雷和雨季彻底结束。一般这时秋高气爽,对于农作物灌浆和收获、晾晒等工作都非常有利,更容易喜获丰收。



另一种:到了农历八月份遇到暖湿气流仍比较强势,此时因赶上北方冷空气逐渐南下,并偶有强冷气流袭来,使得当地暖湿空气被迫抬升而形成强烈对流,进而容易形成雷阵雨等强对流天气。由于秋季冷暖气流容易势均力敌,互不退让,使得当地降雨多为连续阴雨天,故而不利于农作物后期生长和收获晾晒等工作,很容易出现歉收或颗粒无收等情况,因过去农业生产方式传统并多为靠天吃饭,亩产量很低,使得一季粮食产量有限而不够家庭成员食用,就会容易出现人们饿死或被迫出去偷窃等情况,故而民间便总结为“八月打雷墓门开”或“八月打雷,遍地是贼”等说法。

要知道,在化肥和农药使用之前,因农户种植农作物主要靠人畜粪便发酵后施肥,因发酵简单而肥力有限,使得亩产量本来不高,再加上过去灌溉发展水平不高,多为靠天吃饭,而赶上老天爷不正常年份,往往农作物生长和收获便会受影响,又因过去一户人家成员较多,进而造成粮食供应不足。而“墓门开”在这里会有两层意思解读,即:一方面是指人们因粮食歉收而被饿死,自然就得入棺埋葬。另一方面则是指人们因粮食不足而为了活路不得不去做偷窃之事,可能就会冒险去一些埋藏有财物的祖坟挖掘盗墓,然后换取食物吃。

不过,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现如今靠天吃饭的比例越来越低,即便遇到高温干旱和连续阴雨天,往往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中,也可以尽量降低粮食损失,另外,现如今交通便利,国内外贸易发达,即便赶上一些当地农作物歉收,也可以通过储备粮食、进口粮食或其他地区调运粮食来缓解,并不会影响现在人们的正常生活,故而“八月打雷”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影响越来越小了!(以上为个人见解)


龙百晓生


我是涵涵,我来跟您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八月打雷墓门开”是以前农村里的老人根据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老话,虽然字不多,但是他们千百年来的经验教训,体现的是一代代的农民生活状态。

“八月打雷墓门开”我感觉总结出这句话的老人可能是北方人。因为在我们黄河流域以北地区,八月正是收获的季节。像我们胶东半岛,雨季是每年的农历七月,这个时候南方的暖湿气流比较活跃,遇到北方冷空气南下,冷暖空气交汇形成雷电,带来丰沛的雨水。今年的胶东半岛罕见大旱,一个多月了没下过一场透雨,农作物普遍受损失。七月正式农作物的灌浆期,需要雨水充实果实,这个时候农民希望听到雷声,看到下雨。

虽然因为干旱农民期盼着下大雨,但是到了八月,没有人会再希望下雨了。因为八月各种农作物陆续成熟,如果这时候再听到雷声,就代表着要开始阴雨连绵了。庄稼成熟了,收回家的没办法晾晒,刚收获的庄稼含水量较大,不能及时晾晒就可能发霉。没有收回家的粮食阴雨连绵的日子也很容易倒伏,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大,粮食容易生芽变质,一年的收成很可能就是打水漂。

以前的农村耕种条件差,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农民都是靠天吃饭。正是收获的季节听到雷声,预示着连阴雨的到来,庄稼没有收成,就没有了生活来源,没有饭吃靠什么生存?所以就有了“八月打雷墓门开”的俗语。

农民一直是农业社会的基础,也是千百年来生活在最底层的人,天气又是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现在的科技发达了,有了烘干设备,农民不会因为阴雨天气没有收成而挨饿,但是这些老话也反应了农民的不易。





王涵涵


在以前,农村生活的人要生存下去就要去种地,不种地吃不上饭,所以老人这句话“八月打雷墓开门”也是和种地有关的,种地收成好不好,天气的因素影响很大,农村种田靠天吃饭,即使现在科技发达了,可以预测天气了,但是气候在农业中的地位几乎是不受动摇的,老人种地总结出来的老话,对今天依然有一些用处。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农历八月对应的季节是秋天,秋天秋高气爽,天干物燥,应该说是比较少雨的,但是如果阴历八月打雷了,预示着阴雨天气要来了,老人有种观点是,八月打雷下雨,地里的庄稼粮食收成不好,饿肚子的人就多了,这放在以前要上交粮食的年代,收成不好,分到手里的食物自然少容易出现饥荒,难免会出现饿死的情况,而且饿死的人数还不少,人死了就要进坟墓,这不就是墓门要开了吗?


另一方面,阴历八月也是丰收的季节,雷雨季节多发在夏季,此时打雷应该说是在错误的时间出现了错误的现象,说明明年的天气应该有点异于寻常,和往年有所不同了,本来种地都期望风调雨顺,现在可能不行了,在收成的时段下雨,庄稼没晒干发霉,人吃不饱,这等于直接把人推向墓门。

直到今天,眼看要丰收的季节,我们也是很怕在八月听到雷声的,比如现在有些地方的水稻正在抽穗,雨水把花粉都打掉了,水稻授粉不好,谷粒少;有的地方种了棉花,现在刚好可以渐渐采收,雨水打湿了棉花,棉花质量不好,白里发黄的,该收的没收上。

当然,听到雷声也有开心的时候,比如我们熟知的春月的雨水比油贵,因为春耕要开始了,所以要是这时打雷下雨了,刚好可以满足庄稼的需要,是开年的好兆头。


农人春香


农村的老人每年最高兴的是什么时候,肯定是丰收的时候,自己辛辛苦苦的劳作,就等待丰收的季节,但是作为农人最怕的就是天气的变化,如果干旱,那么农作物就很难得成熟,或者达不到成熟度,没有水源的话,很难达到稻谷丰收预期。


八月雷发,干旱一百八,7月14的时候刚刚把稻谷种下去,如果8月份又开始打雷不下雨,那么稻谷的发育成长就会受到阻碍,这个时候就是稻谷的猛涨期,也是准备开始长高的时候,如果没有雨水的滋润的话,那么稻谷是很难达到达到成长预期的,如果这个时候缺水,在我们现代可以用机器设备,把河流的水或者溪里面的水抽到稻田里面,但是在古代,因科技技术水平的原因,如果干旱,无法把水引到到田里面,那么很容易影响稻谷的发育成长。

“八月打雷墓门开”,其实就是现在我们说的大饥荒,八月不管是旱灾还是涝灾,都直接影响到到农作物,以前因为收入比较单一,农作物就是农民的命,而且是看天的,和现在的养殖业是一样的道理,一场猪瘟把农村的养殖户搞的家破人亡,只是现在换一个说法而已,但是现在的经济没有像以前那么单一,猪没有了,还有甘蔗、冬瓜、西瓜、荔枝、龙眼等其他的收获,所以不会出现饿死。

八月打雷,遍地是贼,为什么这个季节的贼那么多呢!这句话中的“贼”字,不是我们说的小偷,是农作物里面的害虫,如果带干旱的话,那么蝗虫等其他虫类就特别的多,以前蝗虫多的时候,稻谷上都是虫类,而且这种虫类繁衍的特别快,大面积的存在,无法用人工去驱赶,不像现在有农药一喷,那些虫就已经死了,所以说8月份是农作物的成长发育期,和孕妇肚子里的胎儿一样,到8哥月就到猛长期,都需要很好天气。



其实从7月份到8月份这个季节,雨水是特别多的,很多农作物都会受到影响,但是我们人力又无法跟大自然对抗,雨季来临我们也没有什么办法,能把稻田里面的水沟做得更加好,把排水功能做得更加完善,这才是我们农民该做的事情,剩下的就要看天了,在农村很多时候都是看天吃饭的。


猪未书


更多农业养殖知识和种植技术,请关注三农堂广讯,诚邀您的关注,共同探讨三农知识。

在农村里,很多的农民种地都是了味了有个好的丰收,一年到头种地的话,也就是指望着能有个好的收成,然后能赚点钱,也可以说在农村里农民种地也是靠天吃饭的行当,当农民播种后,都是祈祷明年有个好的天气,风调雨顺后,也就是很多农民的宿愿,其实农民也是很简单,只要天气好,别旱了,别淹了,几乎是没有什么比这个最重要的了,那么在农村里如果到了一定的节气后,农民也是非常重视每一个节气,因为每一个节气的到来都会影响到未来的天气,那么你知道八月打雷墓门开是什么意思吗?



对于在夏天的时候,也是天气炎热的时候,这个时候雨水也是特别的多,有的地区如果经常下雨的话,那么这个农作物就可能会受到雨水的影响后造成减产,那么尤其是到了农历的8月,也是雨水比较多的时候,这个时候可能会伴有雷雨的天气,其实在农村里,有着二八月打雷的说法,比如是二八月打雷,遍地是贼的说法,对于在农村来说,二月也是春节的那个月,那么这个时候天气还是比较寒冷的,如果此时下雪还是比较好的,但是下雨的话,还有伴有雷雨的那种,那么过了二月以后,天气就不会很好,可能会影响到庄稼的收成,有的还可能造成绝收,对于农民来说二月打雷是非常让人忌讳的。


在有的就是到了八月以后,如果打雷的话,秋收的时候可能就会造成雨水过多,还有的庄稼直接在田间被水浸泡了,大量的减产,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基本是靠农业为主,以前的农村里,种点庄稼遇到颗粒无收的年景,那么很多人都会挨饿,这个也是我们刚才说的二八打雷,遍地是贼的说法了,因为很多人颗粒无收,又不能白白等着饿死,所以只能出去偷粮食吃,所以年景不好的时代,就要去偷才能维持生活,那么这个八月要是打雷下雨的话,那么更为严重,因为这个季节就是等稻谷丰收了,万一遇到不好的天气,庄稼就完了,很多人就会挨饿,甚至在以前的年景里,都有很多人被饿死,所以这个就是八月打雷墓门开的意思,饿死了就要进行埋葬,所以这些话也只是老一辈人总结的经验,对于现在的生活好了,也不会出现人被饿死的情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