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的那些徒弟為什麼看不到他們說相聲?他們拜師的目的是什麼?

相聲一休哥


你還別說,姜昆還真有那麼幾個徒弟說過一段時間的相聲,而且還挺不錯

只是後來因為身體的原因他們不再會所相聲了。再有就是,他們的相聲主要展現在電視上,而不是活躍在小園子裡。當然,他們可能也不知道小園子為何物。電視相聲沒落了,你自然也就看不到他們在說相聲。

上圖就是姜昆的大徒弟唐愛國、齊立強

先來看一下姜昆有多少個徒弟吧,叫得上名號來的有唐愛國、劉惠、鄧小林、大山、劉全利、劉全和、趙衛國、陸鳴、齊立強、句號、周煒等人。其中唐愛國、齊立強、趙衛國、周煒等人都成活躍在相聲的舞臺之上。這個是不能夠抹殺的。

至於有的人說現在怎麼看不到他們說相聲了,前面已經闡述了一定的道理。除此之外,唐愛國、齊立強估計已經到了退休的年紀,周煒成了文工團的團長,句號改演了小品,趙衛國和大兵也時不時的參加一些文工團的演出,這些人也算是學有所成。

至於說劉全和、劉全利兄弟倆,人家表演的是默劇,形體語言。而且,前一段時間兩個人還都被評為了國家一級演員,這就很不錯了。

畢竟,在這個社會上,能夠留下名的途徑有很多,他們選擇了最便捷的方式。

至於說拜師的目的,這個外人也只是胡猜而已。你不能說唐愛國、周煒、句號等人沒有真本事。只是,他們在有了真本事之後還能有機會進入更主流的框架內,這是外人羨慕的原因所在吧。


蜜桔娛樂


姜昆的徒弟很多,但是真正說相聲的並不多。比較有名氣的有唐愛國、句號、劉全利劉全和,還有趙衛國等等。不過當年比較有影響還有加拿大人——大山了。

姜昆其實並不是非常地道的相聲演員。姜昆說相聲是半路出家,作為相聲的基本功可是他的軟肋。說學逗唱四門功課對他來說,可能最少折了四分之三。我們從姜昆的相聲中就能聽到,對著四門功課的運用幾乎很少,更談不上為相聲作品增添亮色,或是現場砸掛了。

姜昆之所以成名,是因為姜昆是一個好演員,只要有好的相聲劇本,他都能演的非常好。而且姜昆長的非常喜慶,也是適合喜劇表演的。不過他的相聲確實就像侯耀文批評侯耀華的相聲一樣,是“對口詞”相聲。

所以,姜昆收徒弟並不能教給徒弟們什麼相聲技藝。大部分拜姜昆為師的徒弟們其實都是“帶藝拜師”,也就是本身有一點才藝,他們拜姜昆為師壓根就沒有希冀從姜昆那裡學到什麼。

事實上,之所以他們熱衷於拜姜昆為師,看中的是姜昆的名氣和地位,作為徒弟,他們可以從姜昆那裡獲得巨大的資源。

這種資源了不得,可比一身本事值錢得多。

郭德綱先生有“三分能耐六分運氣、一份貴人扶持”之論。可見此言不虛!

那麼這些拜姜昆為師的徒弟們,本身具有三分能耐,能拜姜昆為師便是擁有了六分的運氣,師父的資源就是一分貴人扶持了。

因此,姜昆的這一眾徒弟,並不需要真的說什麼相聲(他們說的相聲也是乾乾巴巴、麻麻賴賴,需要好好的盤),照樣都能憑藉姜昆徒弟這個名號混得風生水起。

就連一個加拿大人,也能不遠萬里來到中國,苦學漢語,拜師姜昆,成為相聲演員,成名成腕,賺個盆滿缽滿,可見師父是誰的重要性。

不過話又說回來,“大山”的出現畢竟弘揚了中華文化。大家說是嗎?


郭哥81336547


說一說我的看法。

先說第二個問題,這個問題其實沒什麼好講的。

自打有相聲以來,拜師主要目的只有兩個:

學藝、拜碼頭。不多說,見仁見智。


主要是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見不著他們說相聲?兩個原因。

兼職多,是其一。

但凡一心不能二用。心思用在其他地方,必然主業就會荒廢。再天才的人都是這樣。

您看郭德綱老師,現在不也沒空說相聲了?

真是江郎才盡?好素材多的是,只不過沒心思去琢磨了。一天到晚忙這忙那的,主持、嘉賓、訪談、導師、電影、電視劇……還要捧這個捧那個,等等等等。

哪有空折騰相聲去?

題目中的“姜昆的徒弟”們,也是如此。

比如比較有名的“糖葫蘆” 唐愛國老師,人家也不止是相聲演員。

還兼著山東省文聯副主席、山東曲協副主席、濟南軍區文工團戲劇曲藝隊長吶!

各種慰問、會議、儀事、應酬也都是亂心思的事兒。

哪有空折騰相聲去?

姜昆先生的徒弟大抵也都如此。


其二: 面子

“人嘴兩張皮,反正都使著,舌頭根子底下壓死人,有會說的不會聽,跳進黃河洗不清,咱得顧全內個呀!”

姜昆先生的徒弟們年紀都已經不輕,輕點的四十多,高點兒的都六十有餘了。

(算算也是歲月不饒人吶!)

這一波人到了這個年紀,身份地位都已然不低。不是這個文工團的團長,就是那個說唱團的老大,最慫也有“相聲名家”的稱號。

也就是規模大點兒的文藝節目,或者不掙錢的慰問演出,出來露露。

這是面子問題。

至於小園子,不要考慮那麼多。掙不著錢是一回事,身份地位不能幹也是一回事。

最主要的還是掉不下來面兒!

你讓我們這些有公職、有身份的半大小老頭兒,給你們這波小年輕兒的撂地兒?

門都沒有。

更別說四五級小城市的商演了。

但凡一出現,媒體立刻就會有“某某出事兒啦!混不下去啦!飯都吃不飽啦!”等等的言論。

那真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當然慰問演出除外,那是有面子的事兒。)

這是通理兒,不止是“姜昆的徒弟們”。

適用於所有有一定公眾地位的演員,包括已經超凡脫俗的少馬爺。

再繞回來,就連郭班主也逃不出去。您現在還指望他在小園子使活掙錢?

美得你!

以上……


相當旺德福


早些年的時候,姜昆的那幾個徒弟說的也是電視相聲,所謂的電視相聲那真是按照姜昆說的那樣,非常文明,積極向上、促進發展文明的好相聲。比如《懶漢糖葫蘆》、《五湖四海是一家》等等。他們拜師的目的很簡單,希望有個靠山。那麼為什麼看不到他們說相聲了呢?我就我的觀點說一下:

一、被網絡砸了飯碗

為什麼這麼說?他們出現在網絡的時候大多都是出事了,酒駕了,這些老百姓關注的都是負面消息,在百度搜索一下他們的名詞,再加上郭德綱的相聲也是在網絡上,覆蓋了相聲、搞笑的網絡名詞,所以基本上除了視頻裡有幾個懷舊作品以外剩下的就是百度百科和同姓同名的人或者是緋聞之類的。

二、沒有新作品

從春晚都沒有相聲的時候,他們就已經轉行了,幹個體的幹個體,當演員的當演員。並且屬於半路出家的那麼幾個徒弟也是奔著幾個作品天南海北靠一兩個作品去吃飯了,沒有新的作品也就沒有新的收視率,所以逐漸退出了相聲舞臺。

三、衣食父母眼光高了

這裡不是誇郭德綱和趙本山怎麼樣,屬實要承認一件事情,經過趙本山的小品演出老百姓對語言類節目的要求提高了,這也是為什麼一開始相聲沒落,然後是相聲幹不過小品,相聲沒意思到相聲沒有人看,在到後來郭德綱佔領小劇場,郭德綱通過網友在網上看到好的作品和搞笑的作品,再然後德雲社獨佔老大的地位。老百姓願意為郭德綱和趙本山掏錢,但是不願意給他們掏錢的主要原因是老百姓眼光高了。

四、相聲裡殘酷的淘汰制

現在相聲遍地開花,做的最大的就不說了,新的語言類節目遍地開花,脫口秀、相聲、二人轉基本在大城市裡都有,但是能養家餬口的,能賺錢的就那麼幾個為什麼?買票,這個時候需要考驗的是基本功,段子以及能力和順應時代的變化以及話題。還是那句話:相聲依靠商演告訴你是否成功,你行你就上去,不行就下去,有一些人是不敢的。所以在這麼殘酷的淘汰制裡,現在的狀態他們至少還有一個平臺能賺錢養家,如果從這個平臺在跳回到相聲那個平臺他們可能就會餓死,甚至會掉到無底深淵。


盤錦淘聯盟


從理論上來講,拜師與學習相生之間並沒有直接的聯繫,之所以得出這個荒謬的結論,是因為拜師的目的有著不同的區分。而在不同的拜師目的之下,是否是為了學習相聲而拜師就有著很大的考量。如果按照之前一位哲學家所說的供需關係來看,世界上無論什麼事情都可以歸納為利益問題,拜師最主要的利益環節就在於能夠填飽肚子。可是如果拜師之後不用學習相聲就可以填飽肚子的話,會有那麼一些藝人不會去選擇持吃苦受罪學習相聲,畢竟人都是有惰性的。

拜師姜昆最主要的好處是可以與體制內搭邊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體制內與體制外這兩個詞彙,而當這兩個專有詞彙應用到相聲領域的時候,對其有最大推動作用的不是姜昆是郭德綱。好吧,對於這一對生死冤家來說,往往提到一個人就不得不去提另一個人,這並不是跑題,而是詞彙之間的合理性的聯繫。

為什麼說體制這兩個詞是郭德綱能夠發揚光大的呢?因為當郭德綱與姜昆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激烈的時候,越來越無法調解的時候,郭德綱率先拋出了這樣一個詞,我是體質外的相聲界小學生,並且這句話在之後的很多年裡都能聽到郭德綱去說。於是人們也就有了這樣的一個概念,相聲是分體質的。體制內的相聲藝人,往往比體制外的相聲藝人更好混一些。那些體制外的相聲藝人往往更需要有實力,需要憑藉了自身的力氣,才可以填飽肚子。

當這個概念一旦形成的時候,就會越來越多的相聲藝人去拜師姜昆。拜師姜昆的原因也很簡單,並不是為了說相聲,而是能夠與體制內搭上邊、簽上線。體制這兩個字往往與鐵飯碗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並不是說進入體制就一定有鐵飯碗,但拜師姜昆之後有很大概率去獲得鐵飯碗。

這也是為什麼有越來越多的藝人喜歡去拜師姜昆,喜歡去拜師體制內的相聲藝人,背靠大樹好乘涼的道理誰都懂。當你的能力支撐不起你的夢想,當你幾進德雲社依然失敗,當你去其它的非體制內相聲小劇團去演出的時候依然被觀眾嘲笑,就會有一部分相聲藝人想方設法的鑽進體制內,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填飽肚子才可以過得更好,總結起來一句話利益而已。

姜昆弟子眾多,參與相聲的其實真的不多

姜昆作為體制內相聲藝人的一把手,其實他的徒弟還是有很多的。這些徒弟當中有一部分從事了影視製作,有一部分從事的音樂,一部分從事了其他行業,但是依然有人堅守在相聲領域並不是一個也沒有,只不過數量比較少而已。

簡單總結一下,姜昆的徒弟有唐愛國、鄧小林、大山、劉全利、趙衛國、趙勇、句號、徐文、郭丹、鍾偉、安東等等等等,在這些藝人當中,唐愛國排在第1位,屬於關門大弟子。

之前有這樣的一篇新聞,曾經報道過姜昆相關的徒弟,而且這些徒弟當中最次的也是國家一級演員,可見姜昆收徒弟後,儘管他們在相聲領域的貢獻少之又少,但是他們的實力還是不可小覷的。國家一級演員這個稱號也不是誰都可以拿到,以姜昆的大弟子為例,唐愛國比姜昆小7歲,出生於湖南衡陽的他,在早些年就已經拿到了國家一級演員的稱號,再比如徐勇也是如此。

結語:人各有志,細數下來,姜昆的人品或者說社會輿論儘管不是很好,但是他的諸多弟子,也算是比較優秀亦或者不錯,而且在其他領域發展的也算順風順水。只不過比較尷尬的是,姜昆弟子眾多,在相聲領域有所建樹的卻是少之又少,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打臉行為。


相聲小蝦仁兒


作為繼侯寶林和馬季之後最具影響力的體制內相聲演員,這些年姜昆收下的徒弟其實並不少,由於這些年紅火起來的相聲演員多為體制外演員,他體制內的這些徒弟們沒趕上春晚的黃金時代,又無法在民營院團風生水起,因此就顯得沉寂了一些。就他幾個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徒弟說一說。

唐愛國和齊立強是他的徒弟。這倆人是一對搭檔,一起表演的相聲印象最深的除了“糖葫蘆”系列,就是那個《遊樂夢》,其中最響的一個包袱兒是,老大爺上游樂設施上轉一圈受罪地下來了,然後找工作人員要錢。“糖葫蘆”系列是在《曲苑雜壇》演的,也算當時比較突出的系列。這些年倆人極少公開露面。

白樺、鄧小林是他的徒弟。這倆人也是搭檔,某年春晚上曾露面仿學了當時很多女歌唱家,包括關牧村、才旦卓瑪等等,可以說惟妙惟肖。後來鄧小林跟著趙本山混,出演了《馬大帥》裡的吳總。

劉全利、劉全和哥兒倆是他的徒弟,不過一般都上臺表演啞劇而非相聲。這倆人是雙胞胎,曾經因為演出《照鏡子》在國際上獲過大獎,這些年來不溫不火。前兩年他們倆人開演出專場,姜昆題寫演出名字。

周煒是他的徒弟。他算年輕一點,當然現在也不算特別年輕了。他上過多次春晚,說過相聲,演過小品,現在人們看到他多是在中央臺綜藝頻道做主持人。

孫晨是他的徒弟。他最早是一個相聲作家,給很多人寫段子,後來也參與表演,和師勝傑還一起搭檔上過春晚。現在孫晨主要還是從事幕後工作。

另外劉惠、趙衛國、陸鳴也都是姜昆的徒弟,現在都已不太常見,但也都上過春晚,屬於半熟臉兒。

姜昆有一個徒弟比較特殊,加拿大人大山。在北大上學的他和姜昆在某年央視晚會上都演出了節目,而後經人介紹成為姜昆正式的徒弟,後來與姜昆、唐傑忠表演過多段群口相聲,《繞口令》《金剛腿》《名師出高徒》等等。

不過如今大山已經基本不說相聲了,他開始到各地表演更為自由灑脫的脫口秀。這種形式沒有相聲那麼多程式化的限制,而且是西方文化中的東西,他表演起來更為得心應手。如今的大山,已經白了鬍子。

總體來說,姜昆的徒弟其實有很多,但目前都沒有像他那樣在相聲行業形成一定影響。



鄭捕頭


大家最近很少看到姜昆的弟子出來說相聲,其實姜昆的徒弟也很多,有些甚至當初也很有名氣,不過有一段時間相聲行業並不景氣,有的已經改行,也有一些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姜昆的地位還是有的,所以拜師學藝還是會有一定的好處,面子和知名度都能提高!

姜昆的幾個知名的徒弟

外國人大山,雖然是外國人但是漢語說的還不錯,口才也很好,以前經常出現在綜藝節目裡,一個外國人能拜姜昆為師,可見當時姜昆還是很有知名度的,不過近一年很少看見大山說相聲了,這也不足為奇,就連姜昆自己都很少露面更別說一個外國徒弟了!

劉惠也是姜昆比較得意的門生,只不過相聲作品很少,似乎曾經還和郭德綱有過合作,他根本沒有固定的搭檔,所以後期乾脆改行拍電影,如今是徹底的脫離相聲的行業!



相聲演員大兵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比較搞笑,也很有天賦,至今還活躍在相聲舞臺,只不過現在作品很少,偶爾出來表演一下,估計也是沒有什麼新的作品,所以很少聽到他的消息!


傳統相聲已經沒有市場了

大家都知道,姜昆的相聲一直都是老套路,一直也沒有新意,這種傳統相聲已經滿足不了大家的需求和欣賞水平,再加上姜昆現在對相聲也是不管不顧,徒弟們也是要生存,沒有市場也就沒有收入,哪個徒弟願意白白的付出啊,現在的相聲市場競爭也很激烈,很多的綜藝節目都比較多樣化,甚至取代了很多的藝人,面對這樣的情況,他們只能放棄說相聲了!

德雲社的影響力

可以說郭德綱的徒弟都很有名氣,因為他們知道如何迎合觀眾的胃口,最主要是德雲社的相聲已經經過改良,和傳統的相聲還是有區別的,所以姜昆的徒弟根本沒有實力和他們比,現在到處都是郭德綱的徒弟再說相聲,甚至還參加很多的綜藝節目,根本就是不給別人機會啊,這就是行業的競爭力,不改變現狀就只能被淘汰!

所以姜昆的徒弟很少說相聲,第一是沒有市場,第二就是實力問題,而他們拜師只是為了給自己留個名分而已,樹大好乘涼,畢竟姜昆的地位放在那裡,肯定都自己有好處!


娛樂個神算子


不會說相聲的成了“相聲大家”了?姜狗的徒弟有哪個是奔著姜狗的能耐來的?一臉的奸相!除了開會給人使絆子穿小鞋還能幹什麼?當初馬季打了侯寶林嘴巴子!姜狗就學會這一招了吧?姜狗幾歲學的相聲?以前幹別的手藝也不靈吧……


銀蕭默聞卿語


這是中國的一大怪狀,不會說相聲走到哪卻是相聲大師,也並不是只是相聲圈這樣,各各行裡皆有,我就見過一個連半套拳都不會的武術大師,他為什麼是老師呢,據他說他師父是邯鄲什麼門的大師,所以他也是大師,真沒誇張,真是半套拳都不會喲!而且人家也真在某個武術網上排著名喲!


直男莫問


去姜昆那裡學藝為了學習相聲還有進入這個圈,

進入之後又位置了,這個團隊沒有生耕去發展更好相聲意原……所以你看看他們專業角度還有多少留下~包括老薑老師也沒有多少作品!

曲藝行業也一樣,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必須有新作品和新人不斷擁現,只有這樣才能讓聽眾記得你!

如果靠別的問題炒頭條……只是曇花一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