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父亲林如海担任的巡盐御史,并非区区七品官那么简单

在《红楼梦》第二回中,曹雪芹曾写到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所担任的官职是兰台寺大夫以及巡盐御史。根据脂砚斋的批语以及史料的查阅,我们发现所谓的兰台寺大夫一职历史上并不存在,系曹雪芹杜撰,而这巡盐御史一职则确确实实存在于明清两朝。史书上记载,隋文帝时期开始设置监察御史,到了明代发展为十三道监察御史,而巡盐御史就位列其中:

十三道监察御史一百十人,正七品。浙江、江西、河南、山东各十人,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各七人,陕西、湖广、山西各八人,云南十一人。巡盐,两淮一人,两浙一人,长芦一人,河东一人。

那么,这林如海算来只是一个七品小官,贾府的史老太君又是怎么看上他的呢?要知道,荣国府的贾赦世袭一等将军,贾政再不济也是一个工部员外郎,五品官。而且宁荣二府找的亲家通常都是有权有钱的世家子女,比如贾琏的妻子王熙凤,贾珠的妻子李纨等。可是贾敏作为史老太君最疼爱的小女儿,为何独独嫁给了林如海这一区区七品小官为妻呢?由此可见,巡盐御史一职必然十分不简单。

林黛玉父亲林如海担任的巡盐御史,并非区区七品官那么简单

巡盐御史的设立

在我国古代,盐作为一样生活必需品,始终被朝廷牢牢的管控。《新唐书·食货志》中说:

“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宫闱服御、军饷、百官俸禄,皆仰给焉。”

因此,历朝历代对盐政的管理都十分严格,盐官制度从汉代就开始设立,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其作用便是保证官盐的正常运作。由此可见,盐与全天下百姓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当中所存在的巨大利益也被不少人觊觎着。有的人铤而走险贩卖私盐,有的人官商勾结,从中牟利,所以,巡盐御史的出现便是加强这一方面的监管。

林黛玉父亲林如海担任的巡盐御史,并非区区七品官那么简单

巡盐御史虽然是专管盐政的,但它依然属于监察御史的范畴。监察御史最早出现在隋朝,唐朝开始设立御史台,监察御史隶属御史台。到了明朝,御史台被改为都察院,下设都御史、副都御史、监察御史。根据监察种类的不同,监察御史一共分为巡盐御史,巡漕御史,巡农御史,巡关御史,巡茶御史,巡城御史,巡江御史,巡田御史以及寻仓御史,它们统称十三道监察御史。

巡盐御史的任命

关于巡盐御史的任命主要有两个要求,进士出身或监生出身。《明会要·职官五》中记载:

永乐七年,召御史张循理等二十八人至,问其出身,皆由进士及监生,惟洪秉等四人由吏。帝曰:“用人虽不专一途,然御史为朝廷耳目之寄,宜用有学识通达治体者。”

进士自不必多说,就是通过科举进入到最后一关的殿试环节,最终赐及第出身的皆为进士。自隋朝首创科举制度后,进士始终是中国官场的主角,无数的寒门学子苦读数十年,只为一朝及第,鱼跃龙门。而殿试的创立则要追溯到武则天时期,后来该惯例也一直延续到了清朝。

由此可见,进士及第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明清两朝通常会在会试结束后选出二百到三百名中选者,是为贡士。然后这些贡士进入最后一关殿试环节,殿试结束后揭晓最终排名,共分为三甲,皆为进士出身。因此,光进士出身这一个要求就已经难倒了一大批人了。但是,巡盐御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职位,若是不能挑选出“有学识通达治体者”,于百姓于国家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不过,凡是都有例外。没有进士出身也没关系,监生出身也是可以担任巡盐御史的。所谓监生其实就是在国子监读过书的人,这个国子监是明清两朝的称呼,通常被认为是封建时代的国家最高学府。也就是说,只要你能够进入国子监,也就相当于有了一张为官通行证了。监生资格的获取相较于进士而言容易很多,主要分为四种方式,据《清史稿·选举志一》中记载:

“监生凡四,曰:恩监、廕监、优监、例监。”

“恩监”指的是皇帝特别准许进入国子监的人,“荫监”指的是依靠父、祖官位入国子监的人,“优监”指的是科举落榜者中的优等生,“例监”则是指的用钱买入国子监的人。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监生制度对于那些才学一般但家底丰厚或者祖父为官的人有着巨大的优势,不过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仍然是难如登天。

林黛玉父亲林如海担任的巡盐御史,并非区区七品官那么简单

根据《红楼梦》原文中的描写:

“起初只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到了如海便从科第出身。”

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知道,林如海实则是通过前者也就是科举及第赐进士出身才得以被皇帝钦点为巡盐御史的,因此他的学识和能力必然是非常高的。

巡盐御史的职权

首先,巡盐御史本身就是监察御史的一种,所以它享有监察御史本身的职权,根据《明史》记载:

“主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师行则监军纪功,各以其事专监察。而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按临所至必先审录罪囚,吊刷案卷,有故出入者理辩之。”

由此可见,监察御史享有察纠百司官邪,监督风气之职责,无论为官者是何职位,只要发现有渎职的行为,就要立即弹劾并上奏都察院。

而巡盐御史在本身具备以上职权的情况下,外加一项监察盐政。上文已经提到,盐在中国古代属于国营,只有官府才可以经营盐业,因此这中间产生的巨大利益导致很多人铤而走险,甚至官商勾结。《清史稿》中就曾记载:

时天下盐课两淮最多,困亦最甚,赖巡盐御史刘锡、魏双凤多方抚恤,输纳忘疲。至是海内殷富,淮南宁国、太平、池州等府,及两浙、山东、广东、福建,先后增引,利获三倍。

所以,巡盐御史对于这样的行为必须起到监督和巡捕的职责。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很多的巡盐御史是经不住诱惑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事件在古人眼里实在太过平常。

结语

通过对巡盐御史的设立,任命以及职权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林如海所担任的这一职务远非七品小官那样简单。他所拥有的权利其实与本身的官阶是不匹配的,甚至远高于七品。无论是京官还是地方官,只要犯错都将面临御史的监督和弹劾。并且巡盐御史还兼有对地方盐政的监察和管理之职,盐作为一样生活必需品,贩卖私盐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也预示着这区区七品小官实则是一个肥差。

林黛玉父亲林如海担任的巡盐御史,并非区区七品官那么简单

所以,贾府的史老太君愿意把贾敏嫁给林如海,想必与巡盐御史这一官职本身具有的权利,以及它所能带来的巨大利益有着莫大的关联。当然,林如海家族三代世袭爵位,再加上他自身的进士出身也为这段婚姻增加了不少筹码。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新唐书》

《明史》

《明会要》

《清史稿》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