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十大建築”建設紀實——人民大會堂

70年,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70年,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出了今天中國的樣子。而藝術,見證了祖國70年的發展與變遷,見證了一個又一個重要歷史節點。

1年時間,10座建築,34個設計單位,17個省市的30多位頂級建築師,全國各地10萬建設大軍,400個方案,67.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人民日報專門發了社論,盛讚這些建築是“我國建築史上的創舉”,這是60年前人們為慶祝建國十週年創造的奇蹟。

新中國“十大建築”建設紀實——人民大會堂

人們常說的新中國“十大建築”,這十大建築是哪些你知道嗎?

1959年9月,歷時一年建設的十大建築全部竣工並投入使用,毛澤東給人民大會堂取了名字,也給北京火車站題寫了站名。最後完成並確定為首都國慶十大建築的是:人民大會堂、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全國農業展覽館、民族文化宮、北京工人體育場、北京火車站、民族飯店、華僑大廈、釣魚臺國賓館。

新中國“十大建築”建設紀實——人民大會堂

1、人民大會堂

1955年底,當時的劉少奇主席為了準備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代表大會上做工作報告,要求中央各部委向他做一次彙報。 同年12月15日,作為建築工程部部長的劉秀峰,帶領部長助理潘紀文,計劃司副司長肖桐,來到中南海向劉少奇主席做了彙報。這時,剛從外地進行調查研究回到北京的毛澤東主席,聽說劉少奇在聽了各部門彙報後大有收穫,也來了興趣,要求各部委也向他做一次彙報。


新中國“十大建築”建設紀實——人民大會堂


天安門廣場改造前尚未拆遷時的情景(鏡頭由南向北)

新中國“十大建築”建設紀實——人民大會堂


人民大會堂開始施工後,天安門廣場尚未完成拆遷時的情況

1956年2月20日,劉秀峰帶領有關人員,到中南海毛主席辦公室向毛主席做了新的工作彙報。他向毛主席彙報了我國推進建築工業化的情況,以及第二個五年計劃我國建築業的規劃和預想指標。毛主席肯定了建築工程部提出的建築工業化的方向,並要求建工部以後向他做出更加詳細的報告。 最後,毛主席問他:“你們能不能建十層以上的樓房?”他爽快地回答:“能。”毛主席又問:“建20層以上的行不行?”他停頓了一下說:“行。”毛主席接著問:“能不能建造容納一萬人的大禮堂?”他思考了一下說:“我們的設計能力和施工能力可以建造萬人大禮堂。”(選自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劉秀峰風雨春秋》”185頁)(《劉秀峰風雨春秋》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年,185頁)


新中國“十大建築”建設紀實——人民大會堂


人民大會堂方案透視圖

新中國“十大建築”建設紀實——人民大會堂


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北京市規劃管理局設計院)張鎛總建築師(左三)向周總理彙報,左一萬里,左二鄭天翔,右二張開濟(建築師)

人民大會堂是以北京市建築設計院為主設計的,由建工部組織全國各地各部門的設計力量參與設計。最終選定的是北京建築設計院趙冬日的方案。建工部請包括梁思成.楊廷寶等著名建築學者和設計大師參與了方案的討論。劉秀峰還邀請了不少中央領導同志觀看各種方案的模型,並聽取了他們的意見。當時,建工部不僅要負責工程的全面領導和協調,還要負責工程的設計安全性審查。

1959年暑假期間劉秀峰家中,辦公桌旁的專線紅色保密電話鈴聲響了,劉秀峰急忙去接電話,是毛主席打來的,毛主席問劉秀峰:“萬人大禮堂能不能按時完工?”劉秀峰迴答:“通過努力能夠完工。”毛主席又問:“是不是一定能完成?”劉秀峰迴答:“通過努力一定能完成。”(據劉秀峰兒子講,當時他母親激動地說:你爸爸就愛這麼講話,不夠乾脆。)


新中國“十大建築”建設紀實——人民大會堂


國家領導人審查天安門廣場及人民大會堂方案

工程浩大的大會堂工程,共需挖掘土方430000立方米以上,澆鑄鋼筋混凝土127000多立方米,鋼結構使用型鋼3600多噸,使用大理石、花崗石、水磨石和剁斧石170000多平方米,琉璃瓦23000多平方米,鋪設通風管道26公里,動力電纜和電線45公里,照明電纜和電線670多公里。

用如此短暫時間建造這樣浩大的工程,設計團隊只好邊設計邊施工邊備料。約到過各種各樣的困難,比如現在我們看到的大會堂內部兩層挑臺設計效果,就是周總理提出來的:“水天一色”設計,此外,萬人禮堂是大會堂的主體(包括附加建築結構空間),總體積達181000立方米。禮堂的頂子是用12榀鋼骨架做成,跨度60.9米,高7米,每榀鋼骨架重55噸。禮堂的三層挑臺外挑22米,二層挑臺外挑29米,每層挑臺都有12根鋼樑構成鋼架,挑臺根部由12根鋼柱支撐,鋼結構共重2625噸。


新中國“十大建築”建設紀實——人民大會堂


人民紀念碑已落成、天安門廣場尚未改造時的歷史照片

新中國“十大建築”建設紀實——人民大會堂


大禮堂吊裝後的場景

新中國“十大建築”建設紀實——人民大會堂


現在的人民大會堂

在建設中,起吊鋼樑出了問題,最終經過三天三夜的設計製作,設計團隊用菱形鋼架解決了這一問題,從地面上順利提高到45米的高度就位。直到1959年5月17日,共用了57天的時間,才把總重量2625噸,的鋼結構安裝完畢。這時距8月底交工期限只有三個多月的時間。(以上資料綜合“人民大會堂建設紀實節選”與田野寫的“紀念人民大會堂建成六十週年 ——那些少為人知的事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