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郑州老店铺,不只有“老三记”

也许是吃货太多,也许是当年的老店如今难觅踪迹,提及郑州的老字号,人们想到最多的,还是“老三记”:老蔡记、葛记焖饼、合记烩面。

其实,上世纪初自开埠以来,在郑州德化街大同路一带,兴起了许多知名的店铺,涵盖餐饮服务、百货商业、中医中药、银号典当等各个行业。


老郑州老店铺,不只有“老三记”

大同路今昔对比

老郑州老店铺,不只有“老三记”


后来,因为社会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些老店所剩无几,曾经的民国范建筑也消失殆尽,只留下一片中低端商业形态……

不禁唏嘘。要知道,当年郑州最高端的商业,都是在这两条街道上分布。

当年都有哪些知名店铺呢?听郑说。

瑞丰祥呢绒绸缎庄

这家老字号,早在1912年以前就开门营业了,店铺设在大同路西侧路北,三层楼,门脸高大,外立面考究,十分气派。

瑞丰祥效益颇丰,顾客络绎不绝,营业时间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店员每天工作长达16个小时,因此待遇在当时同行业中算是比较好的。

瑞丰祥还十分讲究经营手法,堪称当年的“海底捞”。他们把顾客视为财神,看到有顾客进店,人人点头鞠躬,笑脸相迎。对看似有身份的顾客,要先在店堂里让座、看茶、递烟,稍事休息后,一般由柜头接待。

对于只看不买的顾客,照样殷勤迎送,不会表现出丝毫不耐烦,这也使其信誉日增。


老郑州老店铺,不只有“老三记”


抗战时期,瑞丰祥被迫迁至西安,1945年迁回。到1948年,瑞丰祥资本已十分雄厚,经营品种达到200种,还开设了加工服装业务,这也是它的全盛时期。

1954年,在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瑞丰祥、三义长、宏胜久三家大店将其他小店并入,成立了三家代销形式的公私合营中心店。


老郑州老店铺,不只有“老三记”

80年代的瑞丰祥

后来,又因“吃大户”的定额税制等种种缘故,这块老牌子经营受阻,渐渐从人们视线中消失了。

精华眼镜

精华眼镜行是由李竹轩创办的,1930年3月26日在德化街开业,门店不大但装潢别致。

精华眼镜店是老郑州第一家曲光验光眼镜行,取精华为名意为取其精华之意!

民国期间,该眼镜行讲信誉、重质量,配镜技艺高超,深得当年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赞誉。

老郑州老店铺,不只有“老三记”

这一时期,创办人李竹轩逐步将店铺的工作交给了侄子李钦殿。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轰炸郑州,精华眼镜店也未能幸免,抗战胜利后才逐渐恢复老店模样。

1956年公私合营,精华眼镜行归属郑州市钟表眼镜中心店,李钦殿任私方代表。wg初期,精华字号被视为“四旧”,红木匾额被砸,顾祝同的题字被烧。


老郑州老店铺,不只有“老三记”


90年代德化街改造后,李钦殿的女儿李雅娟,在纬二路重操旧业,传承家族老字号。

老郑州老店铺,不只有“老三记”

老天成金店

老天成金店创办于1933年,在德化街中段开业。创办人何鸿祥,老天成取自“老天助我成就功业”。

由最初的为顾客加工一些金银首饰发展到后来前店后厂、工商合一的经营模式。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公司以黄金珠宝为主营,保留收购寄卖业务,增加家电分销业务,期盼三项专营都得利,遂改名为三得利。

华美工艺社

1933年,华美工艺社在德化街开业,是当时郑州最大的百货商店,也是最早的化妆品店,由王履之创办。

工艺社有三间门面,整个店铺占据一座两层楼房,是当年德化街最高最风光的建筑。

华美是前店后坊格局,经营范围主要是化妆品的制造和零售,产品包括生发油、头蜡、雪花膏、香水、香粉、肥皂等。华美店门口还设了专用柜台代销干电池。


老郑州老店铺,不只有“老三记”

当年的化妆品广告

由于是当时郑州规模最大、品种最齐的化妆品店,华美的风头一时无两,生意兴隆,最畅销的雪花膏是论斤两用秤称着卖,逢年过节,店门口更是要排起长队。

“抗美援朝”期间,华美因回避美国的“美”字,更名为“华华百货商店”,经营范围转为以零售日用百货为主。

1955年,华美作为第一批参加公私合营的店铺,全部资产折算成8000多元,并入国营郑州百货公司。社会主义改造时,并入德化街百货商店,华美腾出的地方转而经营钟表,成了郑州市钟表眼镜专业店,但在1967年被拆掉。

70年代末,德化街百货商店更名为妇女儿童用品商店,2002年德化街改造步行街时全部拆除。

以上部分资料参考《图文老郑州:老店铺》,中州古籍出版社

德化街大同路能重现往日风光吗

时过境迁,上文提到的那些老店铺,恐怕再也难以回到从前。

城市改造,民国那些考究的老建筑,早已被拆的灰飞烟灭。

老郑州老店铺,不只有“老三记”


往日的高端商业聚集区,如今因靠近火车站这样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早已变成各类批发市场的大本营。


老郑州老店铺,不只有“老三记”


大同路德化街公交站

服装城、皮具城、箱包城,城城相觑;

老郑州老店铺,不只有“老三记”



老郑州老店铺,不只有“老三记”

烤面筋、烤冷面、热干面,面面俱到。


老郑州老店铺,不只有“老三记”

好在相关部门,也意识到了这个城市脸面的重要性,也于近日花大力气进行街区的外立面改造。

老郑州老店铺,不只有“老三记”


但外立面改造,毕竟属于治标不治本,改头换面的箱包城,依然是批发箱包,民国范建筑里面的森马,仍旧是森马。

周边的商业大环境不改,这里的业态就不会变。

许多老郑州的朋友经常打趣道,想让二七德化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唯有炸了,推倒重来。

这恐怕是天方夜谭,或许只有在电影里畅想一下了。

老郑州老店铺,不只有“老三记”


老郑州老店铺,不只有“老三记”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