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坊建造時代最早的一座,被譽為湖南第一坊,湖南汝城繡衣坊

繡衣坊位於湖南省汝城縣城郊鄉益道村三拱門范家村口,距今已歷483年的歷史,是目前國內罕見專門旌表監察官員的年代最早的珍貴文物。也是湖南省石牌坊建造時代最早的一座,被譽為"湖南第一坊"。

石牌坊建造時代最早的一座,被譽為湖南第一坊,湖南汝城繡衣坊


繡衣坊座東朝西,白石結構,分主樓、次樓、邊樓,三門四柱,每樓簷下有斗拱,通高686釐米,面闊650釐米,中門高238釐米,寬291釐米,兩側門高193釐米,寬165釐米。中門門楣上方橫額內自右至左陰刻雙勾"繡衣坊"三個正楷大字,每字45×45釐米。橫額右上部陰刻上款"巡按湖廣監察御史毛伯溫,整飭郴桂兵備副使汪玉,郴州知州沈照同、魯玘、判官姚佐為邑人監察御使範輅立",左下部陰刻下款"桂陽知縣陳德本,典使張萬釜,儒學教諭吳洲,訓導李珍,大明正德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立"。

石牌坊建造時代最早的一座,被譽為湖南第一坊,湖南汝城繡衣坊


(背面形式、內容與正面同)中門上、下桁分別鏤刻"雙鳳朝陽","雙獅滾球"浮雕。雙鳳旋飛,雙獅嘶鳴。背面同一位置分別浮雕"三鳳朝陽"、"雙麒麟滾球"。三鳳飛旋繞日,兩麒麟騰躍滾球。左門楣正面浮雕鳳鳥,白鷺,荷花,背面浮雕雙猴摘桃圖案。右門楣正面浮雕老鷹山羊,背面浮雕山鴣麋鹿等圖案。各種動物形態各異,生動逼真。左右簷下靈窗鏤雕孔雀牡丹,鳳凰牡丹圖案。中門兩層飛簷,左、右各一層飛簷,次簷左、右簷高60釐米。頂簷和左、右兩簷下各斗拱出兩跳,中簷下斗拱出四跳。主樓正脊兩端置螯魚,左、右簷的左、右端只置一尾,共計六尾螯魚。中門柱腳置右獅一對,左獅昂首含珠,右獅咧嘴嘶鳴之狀。四柱前後均鑲嵌護柱石一塊,護柱石下部為石鼓,每鼓中部均有浮雕異獸。

石牌坊建造時代最早的一座,被譽為湖南第一坊,湖南汝城繡衣坊


“繡衣坊”反映了古代兩位監察官為了維護封建的統治秩序,不畏強權,敢於堅持原則、敢於堅持自己的政治主張的事蹟。系古代表彰功德的紀念性坊表建築物。2006年5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