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國觀察:年輕女性外流讓日本地方煩惱,如何留住年輕女性成課題

日本地方自治體正在受到年輕女性外流困擾。在47個都道府縣中,15~29歲的人口2018年出現淨遷出的達到40個,在相當於8成的32個道縣,與男性相比,女性的淨遷出人數更多。年輕女性淨遷入多於男性的只有包括東京在內的5個都府縣,年輕女性正在從地方遷入一部分城市。對於少子老齡化和人口持續減少的日本地方來說,如何留住年輕女性成為課題,各地正在不斷摸索對策。


鄰國觀察:年輕女性外流讓日本地方煩惱,如何留住年輕女性成課題



觀察日本總務省統計的居民基本臺賬(各地在住居民基本信息登記卡)人口移動報告,能夠以每5歲為一個年齡段分析人口的遷移傾向。按各都道府縣來看,如果遷入人口多於遷出人口就屬於淨遷入,反之則屬於淨遷出。

升學和就職時遷出

下面觀察最新的2018年的統計結果。首先是各年齡段的特徵。從遷移最多的年齡段來看,男女均為20~24歲階段,佔整體的2成。如果擴大至15~29歲年齡段,達到整體的4成以上。年輕階層遷移較多,據稱是因為存在與升學和就職伴隨的搬家。


鄰國觀察:年輕女性外流讓日本地方煩惱,如何留住年輕女性成課題


男性淨遷入人數多的2個縣分別是愛知縣和神奈川縣。愛知縣的男性淨遷入人數是女性的2倍,屬於日本全國罕見的“年輕男性集中縣”。這是因為當地豐田等製造業企業眾多,勞動力聚集。愛知縣政策策劃局充滿危機感地表示,“男女人口的不均衡將對結婚人數和兒童數量造成影響”。

向東京集中

在日本全國範圍內最吸引年輕女性的是東京。從年輕階層的淨遷入人數來看,女性比男性多6165人。年輕女性還集中向大阪府、福岡縣、千葉縣等的城市地區。

年輕女性向東京遷出的比率高於男性的有秋田縣和山形縣等15個縣,主要以日本東部為中心。從大阪來看,則是德島縣和鳥取縣等日本西部19個府縣的女性流向此處。存在女性遷入距離當地較近的城市的傾向。

本次還調查了女性遷出者中年輕階層所佔的比例較高的地區。首位是山形縣的58%,秋田縣以57%緊隨其後。新潟縣(56%)、青森縣(54%)、福島縣(54%)等排在前列。最低的是東京(39%)。在靠近最吸引女性的東京的地區,年輕女性的遷出率果然很高。


鄰國觀察:年輕女性外流讓日本地方煩惱,如何留住年輕女性成課題


日本的年輕女性(資料圖)

如果結婚和生育機會較多的年輕女性減少,少子老齡化加速的可能性就會很高。很多聲音指出“與年輕男性流出相比,(女性流出的)問題更為嚴重”,這成為令自治體頭疼的問題。

追求工作機會

年輕女性向城市地區集中的第一大原因在於工作機會。在經濟高速增長期,地方的年輕男性通過集體就職等流入城市地區,成為勞動力。如今日本經濟趨於成熟,《男女僱用機會均等法》等也開始實施,情況發生改變。女性的升學率提高,希望尋找綜合職位和專業職位等的女性增加。一般而言,存在學歷越高,越多去大企業就職的傾向。結果,年輕女性不斷流向大企業集中、僱用環境完善的城市地區。

日本政府2015年實施的“有關遷入東京圈的年輕人工作方式的意識調查”顯示,年輕女性的獨立意識很高。詢問不選擇在家鄉就業的理由,從回答“希望離開父母和當地”的受訪者來看,女性達到男性的近2倍。日本政府的“街道·人·工作創生總部”的資料也指出,“年輕女性有可能在當地感到苦悶”。

看不到應對舉措

地方是否缺乏對策呢?日生基礎研究所的準主任研究員天野馨南子表示,“應該把目光對準就職、結婚和升遷等人生設計仍未確定的20多歲群體”。建議稱,“地方企業有必要改變以男性為主的工作方式和意識。如果具備相同能力,或許應錄用女性”。

但這並非易事。天野表示,“通過育兒支援增加年輕人口的自治體多為大城市的睡城(BedTown)。地方難以找到應對的成功案例”。

愛知縣2018年為探索年輕女性向東京圈流出的背景,對該縣的18~39歲女性展開調查。結果顯示,強烈希望提升自身職業能力的女性、希望結婚生育後繼續工作的女性因就職而遷出的情況突出。通過調查還得知,在東京圈居住的女性更加認為“能實現自身希望的工作方式”。


鄰國觀察:年輕女性外流讓日本地方煩惱,如何留住年輕女性成課題


日本的招聘會(資料圖)


愛知縣敦促縣內企業家積極錄用女性和推進意識改革,啟動了在東京都內的大學等處發放宣傳宜居性的手冊等舉措,但仍未取得效果。負責人表示,“將以長遠眼光采取行動,不斷改變趨勢”。

年輕女性向東京遷入和紮根的傾向比男性更強是最近5年。實際情況是日本所有自治體都未能應對這種新傾向。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山內菜穗子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