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登月计划进行的怎么样了?

DdSDaddy


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叶培建在南京演讲。期间,他表示,中国载人登月计划可能在2025年前后实现。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人凭借“阿波罗”计划率先登上月球。时隔半个世纪,为什么中国还一定要登月?叶培建表示:“联合国月球公约上说:‘月球是全人类的’,这很好,但后面还有一句话叫‘谁开发谁利用’。我相信一句话,如果今天不去,将来想去都去不了,所以在能去的时候一定要去,所以中国一定要去。”

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共有“三步走”,第一步是从“神舟一号”走到“神舟七号”,前4个载人飞船是无人的,“神五”时杨利伟上天,实现中国人第一次进入太空的梦想,虽然比“太空旅行第一人”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晚了几十年,但两个不是一个数量级。加加林只飞了一个小时,是伞降;杨利伟飞了一天,是软着陆,返回舱已达到“容3个人7天往返”标准。加加林落地偏差达400公里;杨利伟落地时,落在中国内蒙古,当时设计“100乘以90公里着陆”都算准确着陆,但最终落地偏差只有10公里,后来“神六”、“神七”落地误差只有1公里,3条飞船实现了第一阶段的全部任务。

计划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

第三步就是建立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先向太空打出核心舱段,再打很多舱口与其对接,用太阳翼进行发电。2020年,中国将建立60吨级的空间站,并且,不需要宇航员那样严格的身体条件,只要有基本身体条件就可以去,有钱大佬突发奇想上天空转转,也可以去。好像到2020年,天上只有中国的空间站,美国的、国际的都没了。这是因为,到时候,现有的空间站寿命到了,新兴国家还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只有中国的。”

中国登月计划取消的内幕:没有取消,大约在2025年中国会登月。





小琦看新闻


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伴随着美国载人登月计划的成功进行,全人类的太空梦都被点燃了。可是,几十年过去了,目前世界上除了美国之外,再无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登月,按理说,世界整体经济实力和科研水平都在这几十年中发展神速,很多国家,比方说俄罗斯、中国等等,在天文领域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那么,对于中国来说,究竟何时才能够真正的送宇航员登上月球呢?

其实说起来,早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便正式开始了,当时伴随着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时任国防部五院院长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便提出中国已经开始开展自己的载人航天事业,在1971年4月的时候,这个项目被命名为“714工程”,由钱学森先生主导,正式启动。

不过,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714工程”后,因为当时中国的整体实力较弱,想要短期内实现载人航天非常困难,所以这个项目很快便搁浅了。再次启动是在改革开放以后,1992年9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再次启动,这一次,伴随着中国的日渐强大,这项计划也如火如荼地展开。

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2003年10月15日这一天,很多人都会终身难忘,那一天中国自行研发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也光荣的在太空中代表中国完成了将近22个小时、6万公里的飞行任务,圆满返回了地球。此后,我国又陆续开展了多项载人航天项目,均取得了圆满的成功,那么,距离中国登月还有多久呢?

在2014年的时候,中国载人登月计划便正式启动了,预计一切顺利的话,在明年(2020年),中国将成功在太空中建立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天空站,并且在2020年之前,将之前发射的飞行器成功从月球上取回来,同时,计划在2030年的时候,正式送宇航员登上月球。

其实,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认为,其实目前的中国是完全有能力开展载人登月的,不需要等到2030年那么久,在国内,也有很多专家认为明年我们便可以送宇航员登上月球,不过为了安全起见,载人登月工程的科学家们还是决定一切按照计划来,稳扎稳打,在2030年的时候,再送宇航员上月球。

不过,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其实还是更期待中国的空间站一点。因为中国这次建造的空间站的吨位是60吨级别的,并且采用太阳翼发电,在技术上绝对是世界领先水平的,所以对于进入空间站的人员来说,并没有什么过硬的身体要求,只要基本身体条件没问题,那么都可以进入太空中之中。如今,很多有钱人都在憧憬在中国空间站建成后,自己可以到上面看一看太空。可以说,中国太空梦的实现时日可待,让我们共同祝福并且期待吧!



小Qi的生活记


近几年,中国的探月、登月计划受到世人的关注,但依然掩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中国人何时在月球上留下第一行脚印,在这里插上鲜艳的五星红旗?何时建立月球基地?这都成了许多人急切想知道的问题。 根据中国已经确定的探月工程的计划,整个探月工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期工程为“绕”,二期工程为“落”, 2017年进行的三期工程为“回”。

目前国防科工委仅仅启动了“嫦娥工程”第一期“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CH-1)卫星选用东方红三号(DFH-3)卫星平台,并使用运载能力为地球同步转移轨道2600公斤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这颗月球卫星的在轨飞行一年。星上搭载7种有效载荷,分别是用于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的CCD相机和激光高度计,用于月表化学元素与物质探测的成像光谱仪和γ/X射线仪,用于月壤厚度探测的微波探测仪,用于地月空间环境探测的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太阳风粒子探测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