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入門,這五點泡茶細節請多掌握,能讓你的白茶變得更好喝

新手入門,這五點泡茶細節請多掌握,能讓你的白茶變得更好喝

《1》

遇者,不期而會也。

生命,原本就是場大的相遇。

很早以前,一個民歌手,在豐茂的洲渚間遇上了關關和鳴的雎鳩。

於是,產生了詩。

而當夫子遇見泰山,李白來到了長安,陳子昂臨到了幽州臺,王勃路過了滕王閣……

相遇的剎那,造就了經典。

而茶與水匯聚,相遇的一刻,成就了傳奇。

新手入門,這五點泡茶細節請多掌握,能讓你的白茶變得更好喝

一杯盈盈而立的茶湯,由此而生。

泡茶,如何讓一泡茶變得更好喝,留下香甘清活的掠影,值得認真考究!

早前,到了朋友的城市裡,老友誠意的邀請我們喝茶。

落座後,朋友自謙道,“平時泡茶沒太多講究,就是隨便泡泡。”

“剛開始練泡茶沒多久。要是泡得不好喝,還請多擔待。”

果然,那天喝到的白牡丹,朋友泡出來香氣弱了,苦澀感也更重。

相信,不少剛入門的茶友,會和那位朋友有一樣的苦惱。

那便是——該如何把白茶泡得更好喝?

新手入門,這五點泡茶細節請多掌握,能讓你的白茶變得更好喝

《2》

將白茶沖泡得更好喝,細節處最是要留心。

泡茶時,想讓茶聞起來更香,不要忘了燙壺溫杯。

對不少不懂茶,或者沒有專門泡茶習慣的朋友來說,泡茶從來是單刀直入,直接進入主題。

而有經驗的茶友們,則會選擇在泡茶前,先燙一燙茶具。

將水燒沸後,將泡白茶需要用到的蓋碗、公道杯、以及喝茶的茶杯,逐一燙洗一遍。

咖啡倒進熱的杯子裡,聞起來可以更香。

泡茶前先燙壺溫杯,不僅能多添一分衛生,還能讓茶聞起來更香。

新手入門,這五點泡茶細節請多掌握,能讓你的白茶變得更好喝

蓋碗經過燙壺溫杯後,能留有一定的餘溫。

這時,將白茶幹茶投入其中,藉助溫度,可以更好的揚起茶香。

在注水沖泡前,幹茶待在溫熱的蓋碗內,可以更多的熱身。

在有溫度的環境裡,茶葉內部的茶味物質和芳香物質可以處於更活躍的狀態。

徹底做好了準備的茶,待一注水沖泡,指令聲一響,內部的風味物質便能滾滾釋放,一馬當前。

不消一會,就能組成一杯香馥味甜的茶湯。

而泡茶前沒有經過燙壺溫杯,缺少了熱身,白茶正式沖泡時所能釋放的精彩就要更有限。

新手入門,這五點泡茶細節請多掌握,能讓你的白茶變得更好喝

《3》

泡好一款茶,投茶量是繞不過去的關鍵內容。

泡茶時,投茶量多一些,少一些,都會影響滋味。

投茶多一分,泡出來的茶湯會略濃重,偏苦偏澀;

而投茶少一分,茶味又稍有欠缺,難以達到最佳狀態。

剛入門的新手們將一款白茶泡得不好喝,問題往往出在了投茶量上。

有的,是蓋碗泡白茶不知道該放多少幹茶。

於是,只淺淺的抓了一小把茶,放入了蓋碗內。

因投茶太少,以至於泡出來的茶味總是太淡。

新手入門,這五點泡茶細節請多掌握,能讓你的白茶變得更好喝

而有的,則參照老一輩的喝茶習慣,將幹茶放得滿滿當當。

然後再悶一悶,泡出來極澀極濃釅的茶湯,喝起來體驗感自然並不美妙。

其實,按照大部分人的喝茶口味,若想泡出不濃不淡的茶湯,最為適合的投茶標準,是110ml標準的蓋碗,投入幹茶5克。

其他容量規格的蓋碗,則可以按照這個比例換算。

投茶時,為了避免出現誤差,建議買上個小巧的家庭克秤。

若不然,單憑藉外觀和手感投茶,太容易出現偏差。

投茶結束後,在往蓋碗內注水時,注水線要達到碗沿位置。

如此,茶與水的搭配,才能達到完美的比例。

新手入門,這五點泡茶細節請多掌握,能讓你的白茶變得更好喝

《4》

泡好一杯茶,泡茶的水溫,最不能將就。

泡白茶,若想讓茶香更馥郁,茶味更醇厚,那自然少不了沸水泡茶。

不論是泡壽眉,還是泡白毫銀針、白牡丹,都得用沸水。

沸水沖泡,可以對白茶內部的風味物質施加更多的壓力,從而讓其更好的釋放。

從科學的角度解釋,溫度越高,越能加快分子的熱運動。

沸水泡茶,可以讓白茶內部的膠質物、可溶性糖、氨基酸等養分物質,更好的析出,匯入湯水中。

泡茶時,燒水壺內的水剛一燒開,達到咕嚕嚕的沸騰狀態,就可以提起水壺。

將滾燙的沸水注入蓋碗內,進行沖泡。

動作不需要有任何的遲疑,也根本不必擔心沸水會將好茶燙壞。

新手入門,這五點泡茶細節請多掌握,能讓你的白茶變得更好喝

優質的高山白茶,從來不存在會燙壞的說法,不會如此不堪一擊。

看似芽葉嬌嫩的白毫銀針、白牡丹一類,更是不會被沸水燙壞。

畢竟,這些茶的芽葉上,分佈著不少細密的白毫。

茸茸的白毫,密密匝匝的攏在一處,摸起來手感會分外的柔順,像是摸質感極好的錦緞。

這層白毫,具備防水功能。

若是泡茶水溫不夠高,根本難以穿透白毫層,讓內部的茶味物質釋放出來,

芽頭肥壯的白毫銀針,便是極好的例子。

由5-7層白毫包裹起來的白毫銀針,芽頭內部結構直如嚴實的筍狀,防守嚴密。

泡白毫銀針時,若是水還未達到燒沸的溫度,那對於芽頭的影響根本就是不痛不癢,難以泡出毫香凸顯、茶湯淳和的曼妙茶湯!

新手入門,這五點泡茶細節請多掌握,能讓你的白茶變得更好喝

《5》

將沸水注入蓋碗,注水時也有著方法講究。

注水泡茶時,不能忘了環壁注水。

所謂的環壁注水,沿著蓋碗內圈,快速的繞一個圈,像畫の字那樣,快速的完成注水。

這樣的環壁注水方式,可以讓蓋碗內的幹茶,能夠被均勻的打溼和浸潤。

從而在泡茶時,能齊齊的釋放滋味,完整的參與茶香和茶味的綻放。

注水環節時,若是漏了環壁注水,直接從一處地方定點注水。

那麼,蓋碗內另一側的幹茶,容易順著水勢,輕盈的浮起來。

新手入門,這五點泡茶細節請多掌握,能讓你的白茶變得更好喝

這部分浮在表面的幹茶,由於沒被潤溼,一時之間無法參與茶味釋放。

泡出來的茶湯,整體風味就欠了一道火候。

可見,環壁注水這個細節,對於泡好一杯白茶而言,很是關鍵。

往往,平常在泡茶的時候,前面五、六沖泡茶時,都可以用環壁注水的方式。

因為,在前幾沖泡茶時,白茶幹茶芽葉還沒有被徹底的潤溼,還沒有完全泡開,

耐泡的高山白茶,在幾輪沸水的沖刷下,葉片依舊沒有徹底吸飽水分,完全的舒展和釋放。

於是,在前幾衝注水沖泡時,需要用環壁注水的方式,讓幹茶可以全面且均勻的與水接觸。

等到後幾衝,芽葉完全泡開後,再適量的根據個人喜好,調整注水方式。

泡到尾聲後,不論是環壁注水,或是定點注水,都能幫助茶味快速解鎖。

新手入門,這五點泡茶細節請多掌握,能讓你的白茶變得更好喝

《6》

蓋碗沖泡白茶,注水結束後,關鍵的要點在於快速倒出茶湯。

快注水,快出湯。

避免泡茶時間過長,才能泡好一杯濃淡合宜的茶湯。

若不然,倒出茶湯的動作太慢,會讓茶葉內部的咖啡鹼、茶多酚等物質,提前過多釋放,導致茶湯變濃變澀。

泡茶出湯的時間節點沒有掌握到位,茶長時間的與水接觸下,豐厚的茶味物質不斷釋放,濃縮於一處,茶湯滋味自然會過分濃釅。

試想,原本可以支撐三、四杯茶湯的茶味物質,因泡茶時間過長,匯成了濃濃的一杯。

這樣的茶嘗入嘴裡,滋味體驗自然有所欠缺。

所以,快出湯,對於優質的高山白茶而言,意義重大。

新手入門,這五點泡茶細節請多掌握,能讓你的白茶變得更好喝

在剛開始練習蓋碗泡茶時,要掌握好時間觀念。

前六、七沖泡茶時,從注水到出湯,時間以控制在10秒內為宜。

等到後幾衝,茶湯滋味變淡時,可以根據茶色變化和個人的喝茶口味,適當的延長几秒出湯時間。

出湯時間的快慢搭配得宜,才能讓一泡茶,呈現出最美的風采。

蓋碗泡白茶,倒出茶湯時,出湯動作除了需要快,還需要徹底。

每一衝倒出茶湯時,務必出盡茶湯,蓋碗內不留殘茶。

唯有徹底瀝乾,才能避免剩餘的少量茶湯,在蓋碗內泡得極其濃釅。

等到下一衝注水沖泡時,蓋碗底部剩餘的濃茶,兌入其中,影響整體的風味。

新手入門,這五點泡茶細節請多掌握,能讓你的白茶變得更好喝

《7》

生活當中,我們扮演的從來不是趕路人的角色。

會總也忍不住的貪看路邊的景色。

俯仰之間,有太多值得佇立的事。

比如,對待好茶,總得認真的沖泡,仔細的品味,才能瞭解和驚識當中的美妙。

新手入門,相遇一杯好茶,其實不難。

掌握好泡茶細節,自然能泡出一款茶的絕佳芳華!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