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入門:自行車輪胎選購指南

新手入门:自行车轮胎选购指南

你是個獨來獨往的公路行者嗎?還是個馳騁山野的越野車手?或是偶爾參與騎行的“小菜鳥”?面對著不同的騎行方式,你需要學會選擇不同類型的單車。同樣,挑選合適的輪胎也是你需要的必備技能之一。除了要了解自己的車輛需要用什麼尺寸的輪胎外,輪胎的種類也大有門道。

無論你是哪種類型的車手,避免輪胎的過度磨損都是非常必要的,被磨平了外胎在騎行中會提升爆胎的概率,及時檢查輪胎磨損情況並及時更換掉嚴重磨損的外胎,將有效提升你的騎行體驗。

輪胎的規格——直徑和寬度

如何知曉你的輪胎規格?很簡單,看外胎的側壁。

新手入门:自行车轮胎选购指南

山地車:在山地車的外胎上你會看到一個27.5x2.0的字樣,這表示著輪胎寬度(2.0英寸)和輪徑(27.5)。通常來說,普通山地車的輪胎寬度在1.9~2.25之間。小輪車和全地形山地車的輪胎寬度在2.25~2.4之間,當然還有更寬的,DH自行車配備的是寬達2.5英寸的輪胎

公路車:在公路自行車的外胎上,你看到的數字字樣和山地車外胎有所不同,比如700x23。第一個數字(700)代表車輪的輪徑,這以毫米為單位。第二個數字(23)表示實際輪胎寬度,同樣以毫米為單位。

例外的情況包括650S規格的外胎(便於更快的更換前輪或是給小個子車手使用),還有就是27英寸的外胎,這主要供老式車使用。

你可能會經常見到公路車外胎上寫著700c的字樣,末尾的字母c是什麼含義呢?過去在法國標準裡,他們將不同的車圈直徑通過a,b,c三個字母來標識。現今,任何700尺寸的外胎基本上和過去的700c外胎相同,你也可能看到過650b,這和現在的27.5寸山地車外胎尺寸相同,以及650c,其內徑略小於650b外胎,你可以在一些公路車上找到這樣尺寸的輪胎

現在大多數公路車使用700c的輪胎,寬度從18到23毫米不等。那些騎著旅行車的人們,通常會選擇25~28毫米寬度的外胎,以提升穩定性和舒適性。

通常,今天任何700輪胎的尺寸基本上與舊的700c輪胎相同。你可以看到650b,這與今天的27.5“山地自行車輪胎相同,以及650c,其內徑略小於650b輪胎,並且可以在幾輛公路自行車上找到。

公路越野車:有著和山地越野胎類似的紋路,但是會設計成700的尺寸以保證輪胎可以適應車架形狀。

29ers:相對於越野公路來說,29寸山地車外胎有著更為寬泛的胎寬和更多的紋路變化,但總體看起來和普通的山地車外胎沒有什麼區別。29寸外胎設計理念是能在技術路段和泥沙路面上降低滾阻,由於和路面的接觸面增加,使用29寸山地車時在轉彎和爬坡中更利於掌控車輛。

BMX:外胎直徑通常為20英寸

輪胎的直徑是由你的車型(輪圈的直徑)決定的,是很簡單的“非黑即白”的問題,大部分人都不會搞不懂。相比之下,輪胎規格的另一個參數——胎寬,就有更多的學問了。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僅僅是胎寬的不同,就能大幅改變騎乘的感受。這個話題我們暫且不展開。

胎面的選擇

複雜的胎紋意味著更好的抓地力,但是同樣帶來了更大的阻力。所以你需要把握在追求速度和擁有更好抓地力之間的平衡。

新手入门:自行车轮胎选购指南

光胎:一般專為公路車、城市/通勤車、旅行車和一些山地車設計。光滑的胎面幾乎沒有花紋,這樣可以帶來更小的滾阻。光滑的表面設計用於光滑的路面,如泊油路,乾淨而且平整的路面,這會讓你騎的更快更輕鬆。一些光胎在側邊設計了凹槽,以提升轉彎時的抓地力,特別是你騎過被水浸泡過的路面時。

半光胎:這種輪胎的設計和全光胎相比,在側邊加上了橡膠塊,輪胎中央的光滑胎面在降低輪胎的滾阻的同時可以便於加速,側邊的齒塊進一步提升了轉彎的抓地力。這樣的外胎一般用於輕越野路面。

淺齒胎:較淺的齒胎紋路兼顧了低滾阻和抓地力,這樣的紋路設計可以適應多種騎行場景,是初學者最適合的外胎之一。

新手入门:自行车轮胎选购指南

齒胎:根據不同的越野路面,齒胎也有不同的選擇。較小的齒塊可以降低滾阻,適合比較平整的輕越野路面。大齒塊外胎可以在有許多樹根盤繞以及通過石塊路面時提供更好的抓地力,齒間距更大的外胎適合雨戰,它可以更好的幫助你排掉卡在外胎上的泥巴,沾滿泥巴的外胎容易導致側滑摔車。選擇更寬的輪胎在越野路面可以幫助你更好的控車。

前後胎的胎面選擇

通過前後胎不同的搭配,可以為你帶來更多不一樣的騎行體驗。對於山地車來說,前胎主要用於在轉彎時提供更好的抓地力來提升操控,而後輪外胎要傾向於提供最佳的動力傳輸。在購買外胎後,請按照車輪滾動方向來正確的安裝外胎,在外胎側壁通常會標註滾動方向。

相比于山地車,公路車的外胎通常是成對出售,所以也幾乎沒有前後胎之分,而且由於公路車的騎行場景不像山地車那般變化多端,所以你幾乎看不到公路車胎的胎紋有過多變化。

氣嘴的選擇

眾所周知,自行車內胎的氣嘴一般有兩種,分別是美嘴和法嘴。

新手入门:自行车轮胎选购指南

法嘴的特點是細長,而且有可以擰緊的氣閥,法嘴內胎通常出現在高檔的自行車上,尤其是公路車使用的比較多。如果你的車圈是美嘴規格的話,不要嘗試裝法嘴內胎,由於開孔大小的不同,使用法嘴內胎會導致氣嘴處發生過多移動,從而導致氣嘴處橡膠的開裂,但你真的想在美嘴規格的車圈上使用法嘴內胎的話,可以嘗試使用轉換頭來固定內胎。

新手入门:自行车轮胎选购指南

美嘴的特點是粗短,一般出現在比較廉價和中端自行車上。如果你只有法嘴規格的輪組的話,那麼還是請使用法嘴內胎吧,因為美嘴內胎根本塞不進車圈的閥門孔。

不同的輪胎特點

摺疊胎

新手入门:自行车轮胎选购指南

和普通外胎不同的是摺疊胎的胎唇用韌性更強的材料(如凱夫拉材料)取代了普通外胎使用的堅硬材料,這也使外胎的重量大幅度減少同時可以摺疊便於攜帶。公路車和山地車都可以使用摺疊胎,這樣輕便的外胎可以帶來更好的騎乘體驗。缺點是摺疊胎的價格要比普通外胎貴得多。

真空胎

新手入门:自行车轮胎选购指南

真空胎近幾年越來越受到大家的推崇,前段時間甚至出現在了世巡賽的賽場。以往真空胎多用於山地車,通過真空胎和真空輪組的配合可以為車輛進一步減重,而且由於灌有補胎液的緣故,騎行中基本可以忽略細小的破損。

缺點?大概是安裝的時候比較麻煩,而且如果你想使用真空胎系統,需要購買與之匹配的支持真空胎的輪組,當然你也可以購買一些廠商的改裝件。

鉚釘胎

這樣的外胎通常會在胎面加上硬質合金製成的鉚釘,以便提升在雪地和冰面騎行時的抓地力。

防刺胎

爆胎的問題始終會伴隨著你整個騎行生涯,輪胎廠商也拿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在輪胎中添加一層防刺材料(通常是凱夫拉編織物)來避免外胎被尖銳物品刺穿,也有一些廠商會把輪胎厚度加厚,但這樣往往會導致輪胎非常的沉重。

新手入门:自行车轮胎选购指南

複合橡膠外胎

通常來說,自行車外胎都是使用一種類型的橡膠。軟的橡膠外胎可以帶來更舒適的騎行體驗,但是不耐磨而且價格偏高。硬質橡膠外胎就非常耐用,但是由於太硬會給騎手帶來不太舒適的騎行體驗。一些高端玩家會採用複合橡膠製成的外胎,這種外胎由不同硬度的橡膠製成,在提升騎行舒適度的同時兼顧抓地力。

TPI是什麼?

新手入门:自行车轮胎选购指南

自行車輪胎的tpi數值是指,每英寸外胎長度內的襯數目,即襯線密度。TPI數值越高,意味著輪胎重量可以更輕,可以得到更高的彈性和舒適性,更小的滑動阻力。常見的自行車輪胎從30tpi到120tpi不等,他們之間最直觀的區別就是重量和厚度,30tpi的輪胎很厚重,60tpi的相對於30tpi的輪胎輕薄一些,120tpi的相對於30tpi的輕薄很多。輕薄的同時價格也會提升很多。高TPI數意味著更低的滾動阻力。輪胎大部分滾動阻力是由橡膠變形引起的。因為高TPI數外套橡膠含量更少,它能夠將騎行者的能量更多地轉換成前進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