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多少錢算是中產階層?

懂社保


存款多少錢算是中產階層?

我始終認為,用有多少存款、多少收入來衡量是否跨入中產階層,是不合理的,至少,不夠全面,而應當用購買力。

要知道,不同的地區和人群,錢的含金量是不同的,購買力也是相差很大的。同樣是1萬元的月薪,如果單純從收入來看,可以認為已經進入中產階層。但是,1萬元的月薪,放在不同的城市,可能價值就完全不一樣,購買力也相差很大。一線城市的1萬元月薪,可能只夠勉強生活和撫養孩子,根本無力購房。放到二線城市,也只能生活比互城市好一點,購房就只能當房奴,而且是壓力十分巨大的房奴。放到三線城市,就是一般偏上的收入水平了,可以購房,也需要當房奴,只是房奴的“含金量”會比一、二線城市低一些。放到四線城市,1萬元月薪,就可能是比較高的收入水平了,生活、買房等都具備一定條件。放到四線以外城市,就可以認為是中產以上了。放到農村,則是高收入水平,現代化水平。

至於存款,就更不是衡量是否中產的主要標準了。因為,存款的形成很重要,有沒有後續來源更重要的。形成過程簡單,後續來源充足,存款的衡量價值高一點。反之,則很難說了。

相反,如果用購買力來衡量中產水平,就要準確得多。因為,無論是月薪一萬還是5000,只要購買力足夠的高,月薪高低就無所謂了。即便月薪只有3000,如果能夠購買到自己想要的物品、想要的服務、想要的生活,都是一樣的。這也意味著,只有用購買力來衡量和評判是否已經進入中產階層,就得穩定好物價,尤其是房價,就要確保收入增長能夠高於價格增長,就要不出現房價連續上漲這樣的現象。這個問題解決好了,其他方面的問題也就比較容易解決。


譚浩俊


據我所知,能否稱得上是中產階級跟家中有沒有銀行存款,並沒多大關係。因為,像美國中產階級佔比也很大,但是63%的人連1000元都拿不出來,34%沒有銀行存款,只有11%的人銀行存款在1000美元至5000美元之間。所以,存款多少並不能列入中產階級範疇。

按照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18年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我們發現國家對於收入群體是這樣劃分的。收入2000元以下的群體叫做低收入群體;收入在2000到5000元的群體屬於中等收入群體;收入在5000元到1萬元的群體屬於較高收入群體;收入在1萬元以上的群體屬於高收入群體。

但是,以上數據也存在著二個問題:一是,月收入2000至5000元算得上是中產階級,那很多人會不同意這個看法,因為這個工資標準,基本僅夠溫飽,每個月很難有結餘,要說這樣的標準,就已達到中產階級,好像門檻設得有點過低。

二是,收入1萬元以上群體的確算是高收入群體,但是他們在還完房貸以後支付各種家庭生活費用,仍然生活過得並不寬裕,這樣的人還能算中產階級嗎?僅拿一項收入標準來評判中產階級也有瑕疵。

而我們認為,評定是否是中產階級,存款多少肯定是不能作為標準的,而收入多少、投資能力、家庭負債都是衡量國內中產階級的三個標準:首先,收入門檻不能太高,但絕對不能過低。按世界銀行測算,我國家庭年收入在10萬至96萬都可以列入中產階級,這個範圍比國家統計局的標準要略高一些。

再者,中產家庭並不是要看你存款有多少,而是中產家庭基本消費支出佔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低於50%,也就是說,中產家庭除了一般吃用開銷之後,還有一部分資金要用於投資理財。否則還是為溫飽奔波的低收入群體。最後,中產家庭必須沒有房貸、車貸等負債,至多隻允許有少量房貸要償還。

一直以來,存款多少並不是衡量中產階及的標準。而什麼才是中產階層,各方統計標準和拿出的答案也大相徑庭。而我們認為,中產階級的定義,應該是家庭收入、消費支出佔家庭可支配收入百分比要在50%以下,還要家庭的負債率要低。試想即使收入再高,每月大部分收入用在了還貸款、基本生活開支,沒多少餘錢用於投資,那就很難稱之為中產階層了。


不執著財經


朋友們好!

存款50萬算是中產階級了。關於中產階級的定義實際上很多,但是一般意義上來說,中產階級跨度比較大,但是也有一個較為合理的標準的。下面來分析一下。

中產階級的標準

一般來說,處於社會中等收入水平的階級就叫做是中產階級,只是中等收入水平範圍是比較大的,一般來說,全國大部分人應該都是中產階級。

如果是按照《福布斯中國》對於中產階級的定義來說,其包括五項內容,第一是生活在城裡。第二是25到45歲間。第三是有大學以上學歷。第四是專業人士和企業家。第五是年入1萬—6萬美元。

福布斯中國的定義稍微具體一些,但是收入差別達到了6倍,最低是1萬美元,也就是年收入為6.85萬元人民幣,最高是6萬美元,也就是41.1萬元人民幣。按照福布斯中國對於中產階層的定義,全國大部分人也是中產階級。

一般心目中中產階級的標準

現在大家心目中一般都有中產階級的標準。一般來說,有車有房有孩子無房貸,然後有存款,收入較高,這樣就基本上符合中產的水準了。

先說房子,一般來說,最好是在城市中心有一套學區房,然後房貸較少或者是沒有房貸。有兩三套房子,那就更是中產靠上的水平了。

再說工資,最好兩口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家庭年收入不低於20萬元,這樣就可以過上比較有品質的中產生活了。如果家庭收入在30萬以上,那生活就會更美好了。

要有一輛車,車價值在15萬左右就可以了。

存款在50萬左右,就應該算是中產了,如果存款達到100萬以上,那麼就算是中產靠上的水準了。


綜上所述,一般來說,中產指的是家庭年收入不低於20萬元,最好有一套市中心學區房,有車無房貸,存款在50萬元左右,這樣就算是中產階層了。


如果您喜歡我的觀點,歡迎您關注我,也歡迎您加入我的免費投資圈子,可以進一步交流。歡迎大家多多評論,點贊,關注!

睿思天下


中產是以收入計算,不是看存款。

北上廣深很多人坐擁千萬房產,但是每天擠公交地鐵上下班,存款可能幾萬塊都沒有。而也有些人沒房沒車,存款幾十萬。哪一個應該算中產?

因為資產淨值和可支配財富是有著巨大差異的,所以無論國外還是國內,對於中產的判斷都是以收入為主,而不是看存款。哪怕收入完全靠利息,那也是通過利息收入判斷屬於哪個階層,而非存款額度。

中產收入分三檔,看看你在哪一檔。

中產收入階層是覆蓋範圍最大的一檔,也是最常見的收入群體。當然很多人對於中產收入的定義也有較大分歧。

以發達國家加拿大來說,2017年年收入達到$3.3萬-130萬都算中產收入家庭,跨度驚人。以當時的匯率計算,相當於22.5萬RMB,摺合每月1.87萬,疊加過去Canada過去兩年的收入增速,相當於目前每月2.02萬RMB。

那麼在我國月入能夠超過2萬的家庭,即使放在加拿大也能步入中產階層門檻。

經過比較之後,我們再看下國內對於中產收入的定義。

從數據來看,國內的中產收入範圍也是比較大的,並且將中產分為了三個檔區。

分別是:

1、新興中產:家庭月收入5200元-8300元,也就是說,夫妻雙方收入平均在2600元-4150元範圍內的都屬於入門級中產,這個也是普及度最高的一檔;

2、標準中產:家庭月收入8300-12500元,也就是夫妻二人平均月收入在4150元-6250元區間,這一檔在二線及以上城市最常見;

3、上層中產:家庭月收入12500元-24000元,也就是夫妻二人平均在6250-1.2萬元之間,這一檔在一線城市已經非常普遍。

中產在往上即為富裕階層,也就是平均夫妻人均1.2萬以上月收入。

單看數據對比,表格中的上層中產已經接近於北美髮達國家的中產門檻,入門中產則比較很貼合目前國內多數城市的實際收入情況。

畢竟中西部以及東三省地區的城市收入水平普遍不及東部沿海,月入三四千在這些區域就是最常見的收入,基本上也是人均收入。因此能夠達到人均值,也就步入了國內中檔收入的最低門檻,和中產收入是一個意思。

中間這一檔則基本上代表著東部地區的中等工薪收入水平,以4-6千為主。

相比於某些大V宣稱年入50萬才算中產的言論,這份表格顯然更加貼近於實際生活,而年入50萬才算中產家庭的計算方式更適合於發達國家。


城市發展報告


衡量中產階級的標準要看的是個人的資產情況,而不是所謂的資金存款。

而且同樣的資產在不同的城市、地區,所參照衡量的標準也是不同的。

假設在鄉鎮農村地區,有50萬存款就能算得上是中產階級的話,那麼即使在二三縣市級別的城市裡,50萬的存款也難以稱得上是中產階級。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50萬的存款在消費水平相對低的農村,十幾萬就能蓋房擁有固定的居所,而這一點在縣市裡可能只能買個10~20平米左右的小房間。

一個標準的中產階級,最主要看得是你家庭的基本消費支出是否佔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低於50%,除了一般吃用開銷之後,還有一部分資金要用於投資理財。

否則不管你有多少存款,還是處於為溫飽奔波的低收入群體。而且中產家庭必須沒有房貸、車貸等負債,至多隻允許有少量房貸要償還。

單單有存款是絕對算不上中產階級的,只有各方面條件因素都滿足了,過得上中產階級的生活了,才算是步入了中產階級。


實盤股巢


能存款多少錢,並不是中產階級的標準,而是財富的標準。按照胡潤研究院對中產階層的定義來看:

中產階級指的是一一一在除去家庭衣食住行等方面基本生活消費支出後,仍具備更高消費能力及投資能力的社會群體,中產家庭基本消費支出佔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低於50%。

從最新2019年中國小康家庭的標準來看,中產家庭要達到年收入50~80萬的收入標準,也就是說中產家庭的年基本消費支出要在25~40萬左右,才是中產階層的標準,

當然了,作為“新中產”,除了要有不錯的家庭收入和財富條件外,同時還應該具備良好的教育背景、穩定的生活環境(有房、有收入可觀的工作)等條件。

硬性指標:常住地至少擁有1套房產,有私家車、家庭淨資產在300萬以上、接受過高等教育;職業為企業白領、金領或是專業性自由職業者等。

以下則是新中產人群畫像,大家參考下:

咋一看,處於中產的階層在國內的處境可謂是相當不錯,但相較而言,處於社會的中間夾心層,中產階級往往是“往上躍遷無路”,反而容易稍不留神就使得自己陷入“中產貧困化”的困局。

  • 諸如大城市生不起娃,子女教育、投資理財、職業發展、父母養老等等方面稍不留神,都有可能把你拖入貧困化的階段。

還有,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承載得了過多數量的中產群體,以及中產所帶來的高額度的期望跟資源消耗,

所以必然會在途中消滅一部分的中產,而消滅中產有四個手段,一是財政加稅,二是通貨膨脹,三是金融危機,四是理財投資,信息差缺失下的高風險,將導致你直接掉坑裡。

最後,已經是中產的你或是即將步入中產的你,好好保重,繼續努力。看完點贊,腰纏萬貫,謝謝大家!!

股海獵人


真正的中產階級不能簡單地用有多少存款去衡量,因為中產階級評價的維度比較多,比如個人資產,收入水平等等,有些人即便沒有存款,但因為收入水平比較高,個人資產比較多他同樣是中產階級。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中產階級。

中產階級是一個相對比較模糊的概念,不同的機構對於中產階級的定義是不一樣的。如按照通常的說法來看,中產階級(或中產階層)是指人們低層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滿足,且中等層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較好滿足,但不到追求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求”的階級(或階層);

如果按照這個定義來看,目前很多人都達到了中等階級的標準,只要一個人結婚了,有一個穩定的家庭,有一個居住的地方,有一個穩定的工作基本上就可以滿足中等階級的定義。

但這個定義跟大家所理解的中等階級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在大家認識當中,所謂的中產階級應該是處於社會中間階層的那一部分人,這部分人比普通人收入更高,生活更體面,但跟那些富豪相比又有一定的差距。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理解,那麼不同的國家中等階級的標準是不一樣的,因為每個國家的生活水準,收入水平都不一樣。

在中國,什麼樣的人可以稱為中產階級呢?

至於在中國什麼樣的人可以稱為中產階級,這個也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不同的機構給出的答案是不一樣的,我們先來看一下兩個不同的版本對中國中產階級的定義。

先來看一下福布斯對中國中等階級的定義:

按照《福布斯中國》對於中產階級的定義來說,其包括五項內容,第一是生活在城裡,第二是25到45歲間,第三是有大學以上學歷,第四是專業人士和企業家,第五是年入1萬—6萬美元。

再來看一下湖人對中國中產階級的定義:

2018年11月份的時候,胡潤研究院曾經發布了《2018中國新中產宣傳白皮書》,胡潤對中產階層的定義是:

在除去家庭衣食住行等方面基本生活消費支出後,仍具備更高消費能力及投資能力的社會群體,中產家庭基本消費支出佔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低於50%,具體來說,設定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家庭年收入至少在30萬,其他城市在20萬以上。

此外,胡潤的這份報告還提到,新中產除了不錯的家庭收入和財富條件,同時還應該具備良好的教育背景、穩定的生活環境(有房、有收入可觀的工作)等條件。

綜合來看,中國新中產的規模不超過中產階層總數的30%。這些新中產在常住地至少擁有1套房產,最好有私家車;新中產家庭淨資產在300萬以上;接受過高等教育;企業白領、金領或是專業性自由職業者;80後是新中產的主力軍,其次是70後和90後。

通過對比福布斯跟胡潤對中產階級的定義之後,我們可以發現,福布斯對中產階級的定義是比較低的,只要年收入達到1萬美元以上,也就是7萬人民幣以上就可以達到中產階級的收入標準。如果按照福布斯的這個標準來看目前很多中國人都達到了這個標準。

相對來說胡潤對新中產階級的定義更符合大家的預期,綜合兩者的定義之後,我們大概可以得出目前中國中產階級的人群有以下特點:

1、接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也就是擁有大專以上學歷。

2、有房,有車。

3、一線城市家庭年收入在30萬以上,其他城市家庭年收入在20萬以上。

4、職業是金領,白領或者自己做企業。

如果按照以上4個特點進來判斷,目前符合中產階級定義的中國家庭應該有5000萬個左右。

目前有很多中等階級沒有存款,仍然過著窮人的生活。

目前中國不缺乏高等教育的人士,不缺乏年收入30萬以上的家庭,不缺有房有車的家庭,最缺乏的是有存款的家庭。

比如下圖是2018年我國各省人均存款排名情況。

從這個排名可以看出目前大部分省份的人均存款都低於5萬塊錢,即便是上海北京這些省份,人均存款也只不過10萬到15萬之間。

所以,雖然目前符合中等階級定義的人群很多,保守估計至少有1億人符合條件,但這裡面真正有大量存款的人並不多。一方面是這些中產階級當中以70後80後為主,但是這些人上有老下有小,還要揹負房貸車貸等各種發債務,比如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光月供就可以達到上萬塊錢,再加上較高的生活成本以及子女教育成本,所以很多家庭即便收入很高,但真正有結餘的並不多,有存款的更是少之又少。

目前真正有鉅額存款的中產階級家庭其實是很少的,之前我們就曾經多次討論過,目前中國真正有50萬存款以上的家庭數量只有600萬左右,真正有100萬以上存款的家庭也只不過是200萬左右。

因此,有多少存款才能稱之為中產階級,這個是沒有標準的,可能有的中等階級家庭有上百萬的存款,但也有的中產階級家庭揹負上百萬的債務,一分存款都沒有,還有的中產階級家庭,即便他們的收入很高,資產也很高,但是他們同樣也沒有存款,因為他們的錢有可能投資到股票或者幾點理財市場當中。

所以我們不能用有多少存款來衡量中產階級。


貸款教授


中產階級的定義

中產階級(或中產階層),按照官方的定義,指的是指低層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滿足,且中等層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較好滿足,但不到追求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求”的階級。

那麼中產階級的劃分標準呢?

目前中產階級的劃分標準尚沒有一個統一的數據,因為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消費水平,對中產的資金定義是不一樣的,比如有數字說,新加坡300萬人口中約90%以上屬於中產階級,新加坡年均收入普遍在3萬美元以上;而在韓國人均年收入2萬美元以上,即可稱為中產階級,可見各地的標準都不一樣。

我國的中產階級標準

按照《福布斯》中國中產定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1)生活在城裡;(2)25到45歲間;(3)有大學學歷;(4)專業人士和企業家;(5)年入1萬—6萬美元。

根據福布斯斯的這個標準,我國最少一半以上的人都是中產階級了,顯然這個並不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比如一個50歲的老頭,坐擁一千萬的資產,你可以說他歲數不符合不是中產嗎?再比如現在大學剛畢業,一個月工資3000元的比比皆是,就因為他是大學生就是中產嗎?所以福布斯的標準並不準確,甚至可以說很粗糙。

至於中產的金額,除了福布斯的年入1萬—6萬美元外,之前的《經濟學人》發佈的標準是年收入在1.15萬到4.3萬美元,權威諮詢公司麥肯錫的說法則是9000美元至3.4萬美元之間;而國家統計局則定義為年收入7250-62500美元之間。

這些標準的起點太低了,比如國家統計局的7250美元(即5萬元左右)就算中產,我感覺是略扯,畢竟一年5萬元的收入,按照現在的消費水平,能不能剩下錢還是一回事呢?我認為以上數據中的高值還差不多。

真正的中產階級

對於我國真正的中產階級,我認為最少要符合以下幾點:(1)有房有車,且房貸的額度較小,無房貸更佳;(2)有一定的存款,50萬元起步;(2)年收入在20萬元以上。滿足這三點,以目前的階段來說,基本上在我國算得上是一箇中產階級了,當然如果還有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五險一金)以及相應的重疾保險等,那屬於更優的中產了。

你心目中的中產標準又是什麼呢?大家可以一起來討論討論。


鯉行者


中產階級並不是按照你的財富來判斷的,因為,有固定資產,也有流動資產,你會看到有很多富翁,他們甚至資產為負,但是每一天的流水都非常豐富,所以你看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消費水平,也有不同資產積累的程度,不能夠通過這樣的標準來確定怎麼樣的人算中產階級。不過不管是怎麼樣的人,都需要有自己的投資理財意識。更多的人會通過投資理財來優化自己的資產組合,這樣能夠讓資產從中獲利。比如說很多人將銀行活期存款的錢轉存到餘額寶裡,獲取更高的利潤,同樣的風險,不同的利潤,這就是,不一樣的思維,這些人通過餘額寶能夠獲得比銀行活期存款更高的利潤,對於他們來說,能夠這樣投資理財就能夠有持續額外的收入。而收入的增多,就能無形中距離所謂的中產階級更近一步。

另外中產階級其實就是指人們低層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滿足,也就是說中等層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較好的滿足,這種情況才算是中產階級,但不到追求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求的階級。因為每一個家庭都是社會的組成部分,是社會的一小部分,並且大部分人的財富是以家庭為單元所擁有的,所以中產階級主要由中產家庭組成,那麼中產階級大多數從事腦力勞動,或技術基礎的體力勞動,主要靠工作來謀生。

中國近30年來,在經濟上和GDP上確實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在世界上總體還處於一個較為落後的水平。根據國外有關機構的研究,一直到2015年,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尚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5,只有世界高收入水平國家的17%。依中國實際的經濟和社會文化發展水平,一些磚家認為,比較合理的有關國內中產階級的界定,應該是人均年收入在1萬至5萬美元左右,也就是8萬至40萬人民幣左右。只有具備這樣的收入水平,中國的中產階級或許才能夠具有“相應的家庭消費能力”,才能夠去追求一定的“生活質量”,才能夠符合有關中產階級的一條條硬性或軟性的定義,否則的話,中產階級就只能是“脫貧”或“溫飽”的另一個代名詞。   

《福布斯》中國中產定義:   

1. 生活在城裡。   

2. 25到45歲間。   

3. 有大學學歷。   

4. 專業人士和企業家。   

5.年入1萬—6萬美元。   

中國人眼中的中產6大標準:   

1.是否擁有住宅,房奴不算。   

2.是否擁有汽車,豪車優先。   

3. 子女是否能接受良好的大學教育。   

4. 是否有退休保障,保持工作時80%的收入。   

5. 是否有醫療保險,要讓大病大災有保障。   

6.家庭是否有度假,每年至少兩週的帶薪休假。   

網友心中的中產階級:   

1.年收入500萬元以上。   

2.持有已經上市的股票或者期權,至少有希望於近期內上市。   

3.有三居室住房或別墅以及一輛看上去不錯的車,寶馬奔馳最佳。   

4.有豐富的夜生活。   

5.有外國身份或者至少在外國待過三年以上。   

6.知道各種禮儀,風格是美式的,但心裡崇拜歐洲。   

7. 知道最新上演的歌劇和芭蕾舞劇,藝術品懂得鑑賞,能裝B。   

8. 談話中經常夾雜外語單詞,聽眾不懂再用中文解釋。   

9.著裝隨便,但不是普通的隨便,而是一種非常刻意的隨便。

中產階級兩大劃分誤區   

誤區一:收入——收入多少算中產?5萬元還是50萬元? 三分之一收入能自由支配 。關於中產階級的定義,經濟學家們尚無定論。要定義中國中產階級是一件令人困惑的事情,而最常用的定義是以收入為標準。

按照麥肯錫全球研究所下的定義,中國中產階級是那些年收入(按購買力算)在1.35萬到5.39萬美元(約合9萬到36萬元人民幣)之間的人。而國家統計局則將中產階級定義為年收入在7250-62500美元(約合5萬-42萬元人民幣)之間。這些數字不僅差別很大,而且有誤導性。中國的生活成本與西方有很大不同。一個人如果每月賺1000美元,他在中國能過上不錯的生活,但在美國就不行。因此,在中國年收入在1萬到6萬美元,都可能當上中產,但衡量中產階層永恆不變的標準是,能不能拿出收入的三分之一進行自由支配消費。   

誤區二:職業——藍領沒有中產?   

除了以收入為衡量標準外,曾經南京大學周曉虹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對中產階級的職業定義--管理和技術行業的專業人士、企業家、私營企業主和公務員。報告稱,與美國不同,中國中產階級集中在大城市,相對西方中產階級更年輕。在一定程度上,中產階級是一個西方概念,中國人對其存在誤讀。他們認為,西方中產階級都是有房有車,能經常旅遊度假,都是有禮貌、有高品位的生活方式。其實那些低技能行業裡也有很多中產階級。工人、農民中也有中產,比如中高級技師,他們是“藍領”裡的“白領”。

煎餅認為,只要滿足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以及尊重需要,就是中產階級了。而這些需要不能夠用準確的資金來衡量,所以中產階級算是一種狀態,當達到這樣的生活狀態的時候,就算是走路的中產階級。.

以上內容部分轉載自網絡,如有轉發請聯繫原作者。


煎餅餜子嘎巴菜


以北京上海這類的一線城市而言,個人認為如果是中產階層,最基本是:城區裡有一套全款買的房子最低二室一廳吧,年淨收入不低於80萬元,固定存款200萬以上,並且沒有負債風險或是抗負債風險很高,這種才能稱為中產階層吧?而且中產階層更多是以知識型、投資金融、互聯網這類的群體居多,類似於傳統生意或是持續收入能力不強的家庭而言,這種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也會讓原本屬於中產階層的大量的降級。


其實現在中產和小康家庭的群體是生活質量最低的,都是奮鬥的群體,如果不努力就會降級,反而是大眾家庭的幸福指數高,因為慾望降到了最低,特別是在三四線城市的生活,很多人的生活質量都非常高,這裡還有一個特別大的問題就是:健康指數問題,除了幸福指數外,健康指數,其實中產階層的健康指數令人擔憂呀。失眠、亞健康、壓力大、焦慮這些都是問題。


沒有健康、沒有幸福指數,而實也是另一種的貧窮。這就是人生需要取捨,退一步,也許可能就是幸福的,所以很多人都退了一步,從大城市回到了三四線,每天特別幸福:有點錢,夠花就行;無慾無爭,健康為主。


我是孫洪鶴,以上內容只是交流,其實這個問題也是重要交流嘛,大家好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