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酒席最后都有一道“送客菜”,这菜一上就该走人了,是什么菜呢?

老张谈三农


在农村办酒席的时候,基本的菜式都差不多。比如说我们当地有一个传统的叫法叫做八大碗。虽然实际上现在农村酒席上远远不止8碗菜,但这些传统的菜式是必不可少的,只不过是增加了一些种类。在所有的菜式中,最后有一道送客菜。也就是说上了这道菜之后,意味着宴席即将结束。

可能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同,在我们当地最后一道送客菜其实是一道大菜。说白了,这道菜就是一碗红烧肉。过去农村,生活条件比较差,平时是吃不上肉的,只有到过年过节或者是摆酒席的时候,才会有肉菜上桌。

如果红烧肉摆在第1位的上的话,一般很快就不会被吃完。没办法,作为压轴的菜式端上来的。所以在我们当地一般都是等到宴席快要结束的时候,最后上一道红烧肉。上了这道菜的时候,大家都意识到宴会就要结束了,与红烧肉同时上来的还有几样,小的配菜,包括咸豆角,红辣椒和腌制的韭菜等等。

最后上一大盆米饭作为主食。其实这个时候大部分人都已经吃的差不多了,但是农村里面因为要干活,所以一定会吃主食。一碗米饭配一点油腻的红烧肉,正好下饭,再吃一点小菜。

不过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平时也都能吃上肉,很多时候在宴席结束的时候烧红烧肉,其实已经没多少人吃了,最后等吃完饭之后一碗红烧肉可能还是一碗。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现在人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红烧肉不再是最稀罕的东西了。

以上是我们当地的风俗习惯,可能跟您所在的地区不太一样,欢迎您在下面留言,说说您当地的风俗习惯,感谢您的阅读,如果你喜欢我答案的话,欢迎点赞评论关注。


止茶


农村酒席最后都有一道送客菜,这菜一上就该走人了,是什么菜呢?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过去农村的物资都比较匮乏,特别是办酒水的时候,不管红白喜事,酒席上的菜是很丰富的。

那时候的小孩子,听到还有几天谁家要办喜事,早就掰着手指头等着日子早点到,可以吃顿好的。

这个时候最热闹的就是小孩子。

那时候办酒席所用的桌子,凳子还有碗啊筷子啊,都是邻居之间借的,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邻居间众筹。

一般是村子里的人都能参加的,桌子凳子,碗筷,盆子等都是有专人负责借和还的,村子里也有做厨师的,一般能帮上忙的,大家都会来帮的。

那时候酒席上也有一人一份的菜,这个菜大家都舍不得在酒席上吃掉,都会用手绢包起来打包回家的。

酒席上如果有剩下的肉,第二天主人家会加些素菜加工一下,每户人家都过去分一碗的。

那时候大家都是很好客的,一大桌子的菜上好以后,最后上的菜我们这边是咸菜大黄鱼,大黄鱼上了以后,大家都知道还有一道汤,汤上了之后就可以走人了。

但是各地的风俗不同,最后的一道送客菜也不一样的,我们这边的酒席上可以有好几道鱼,可唯有一道咸菜大黄鱼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咸菜大黄鱼在我们这边在过年的时候,平时或有尊贵点的客人来临之际都要有的。

没有这道菜主人会感到待客不周或没有面子的,要是家里有老人做寿的话,那就还会加一大碗长寿面,上面放二个鸡蛋。

我住在东海之滨,不知道朋友们你们那的风俗人情又是怎样的呢?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农村酒席最后都有一道“送客菜”,这菜一上就该走人了,是什么菜呢?

先说下答案:最后一道菜是一道汤,通常是由鸡蛋,肉,面筋这一类的材料制作成的鸡蛋汤。

我老家是河南农村的,一般亲戚朋友家里有事的话,都会摆席。通常情况下有十几道菜,具体是看个人怎么去选,但是最后一道菜肯定是一个汤。在我们这边俗称“滚蛋汤”,寓意就是说吃完这道菜就该走了。

虽然是最后一道菜,大家吃完也不一定就要马上离开了。也是要跟主家打个招呼才会离开的。咱们来说一下这个鸡蛋汤,这一道菜通常是由鸡蛋,木耳,豆腐,肉,金针一起做成的。味道比较鲜美,很是好喝。一般上来之后每人都会呈上一碗,大家吃饱了,最后呈上这一碗汤,喝起来很是带劲。

当然每个地方的风俗是不一样的。我参加过的我们这边的席面基本上都是鸡蛋汤,不过也见过有其他汤类的。这个也是要跟风俗来走的,该是什么就是什么规矩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我是爱美食小宁,如果喜欢请点点关注,多多评论。谢谢!


小宁的萌宠


你好,我来会答一下这个问题,以前在我们这里都是在家里摆席都是八凉八热,就是八个凉菜八个热菜,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都到饭店吃酒席不管菜单怎么变化,在农村酒席酒席上最后总有一道是酸的鸡蛋汤,俗称滚蛋汤,以前有这个有趣的故事,在广州有一位当官的老爷,他在饮食方面非常讲究,为此,他经过很长时间,终于挑选了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好厨师,因此经常在家里设宴席,招待自己的客人。因为官老爷的家境也十分殷实,每天都是吃一些山珍海味,虽然美味而且养身体,但是时间久了,却也觉得有些厌烦了,自己便也觉得乏味了。

有一天,这位老爷又要宴请客人了,而且这位客人的身份也非常特别,是朝廷派来的一位钦差大臣。于是他吩咐自己家的厨师,并且对他说,今天要宴请的客人身份很尊贵,不能再做平时吃的那些菜了,要做出点新的花样来。如果钦差大人吃的开心,他一定会重重的奖赏厨师,但是如果没有什么新意,还是之前那个样子,钦差吃的并不开心,那么厨师的饭碗也就保不住了。厨师听到老爷这么说,自己也非常着急,毕竟谋生的差事不好找呀,自己虽然称不上是非常厉害的厨师,但是厨艺也是不错的,自从来到老爷家里,这道老爷对菜品的要求都很高,自己已经将会做的菜全部都做过了,如今,已经想不出还有什么新鲜的花样了。

想到这里,厨师便是很为难,但是又要养家糊口,于是干脆赌一把了,大不了滚蛋呗,到厨房里把库房里积存的菜,包括鸡、鸭、海参、鱼翅、也有火腿、生姜等这些,一共二十多种,全部放在一个锅里煮。结果,这些看起来乱七八糟的菜煮完之后,竟然芳香四溢,钦差大人吃的非常开心,连连称赞,并问及菜名,厨师支支吾吾,并说没有取名字,心里却想着,这是滚蛋菜。所以形成了这道菜,一上这个,客都会离席走人,不用说。这是传承下来的习俗,代代相传的,到最后都知道该走的意思,现在最后不管菜菜品怎么变化,农村宴席最后都会烧个酸一点鸡蛋汤,大家都知道什么意思,习俗只由它的道理存在,客人吃好了,主家满意了,双方都不得得罪,所以说存在必有原因,习俗代代相传,只有它的道理!


寻园记


大家好,我是喜爱美食,专注于拍摄美食制作视频的江山食味阿华,欢迎大家关注。

我的老家处于浙闽赣三省交界处,农村的酒席文化还是很浓重的。每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这一顿顿的酒席,从新生的满月酒,生日酒,新婚的婚礼酒到生命终结后的送葬酒。

在我老家这片,酒席分红白喜事,两者在菜品和菜色上稍有不同,但不外乎是几道凉菜、几道热菜,和最后的送客菜。红事酒席,菜数一定是双数,最后一道菜必须是积极向上含义,一般是代表着团团圆圆的汤圆、饺子。而白事酒席,菜数都是单数,最后一道菜都是代表着清清洁洁的白菜,表示对逝者的尊敬,和最后的告别。基本上只要是以上的菜上了,就证明这场酒席接近尾声了,客人们基本就散了。

俗话说得好,十里不同乡,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风俗,最后,江山食味阿华在这里欢迎大家的关注,一起和我交流,探讨不同地方的风俗文化以及美食特色!




江山食味阿华


我是山东烟台的,我们这里的送客菜是鱼,一般是海里的鱼,鱼是作为最后一个菜上桌,寓意年年有余,也意指菜都上完了,这是最后一道菜。那为什么会有送客菜呢,我们都知道家里办宴席,有点亲戚关系的人都要请假,什么素质的人都有,尤其是一部分爱喝酒的吃完赖着不走,明着下逐客令又不好,只能做一道送客菜,客人们看到后也都明白。


寻味胶东美食


其实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我山东滕州的农村,吃大席时一般最后一道菜是大肥肉,在二三十年前,家家户户还不富裕,一般就是一大碗水煮纯肥肉,这道菜几乎没人吃的下,而现在的时候最后一道菜也是肥肉,只不过加了其它的配菜制成,可还是没几个人吃的下。一般大家看到上这道菜就知道是最后一道菜了,大家就拿馒头吃饭,然后准备离席了。


风中的约定6


我去河北靠近河南那边农村吃过喜宴,朋友老家办一场,我们几个朋友从北京开车去给他捧场。那里有两样菜我记忆深刻,一样是烩菜,类似东北乱炖,里面有本地特殊食材皮渣。还有一样就是你所说的代表宴席结束的最后一道菜,是汤圆一类,我也不知道是汤圆还是丸子,反正是小小的,圆的,白色的,用小盆上来的,有汤的,我没吃,所以我不知道到底是汤圆还是丸子,反正我朋友特意给我们介绍了,说这道菜一上,就代表是最后一道菜,不再上其他菜了,所以他戏称这道菜叫“滚球”,没菜了,吃饱喝足就可以滚球了。当然这是开玩笑的说法,到底叫什么名,我朋友没说,或者说了我也没记住,当时已经被他们那边三杯赔我们这边一杯的喝法给喝大了,就记住个滚球。

还有那边喝酒的规矩我也很不适应,放眼全国,也是主家敬酒最起码要和客人平喝,甚至要多喝,喝一个,赠一个,或者连干三杯,毕竟是自己一个人敬客人那么多人。那边的风俗是一个一个敬,而且是先给客人倒一杯,客人自己喝,又倒一杯,又客人自己喝,最后给客人倒一杯,自己和客人一起喝,他们说那边就这样风俗,以前穷,有酒要紧着客人喝好。关键是时代变了,他们还那个风俗,客人去了可受不了,一个挨一个的过来敬你,每个都要连喝三杯,虽然不是满杯白酒,但也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杯,连干三个就超过半杯,吃口菜就要应付下一个人敬酒三杯,这么搞法,几个人来敬,直接就倒了,对方啥事也没有。那天我们全军覆没了,也是我有生以来喝白酒喝的最多的一次,我最起码喝了一斤半往上,在院子椅子上眯了会,那时候是冬天,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屋子外面晒太阳可以比屋子里暖和,因为他们屋里压根不烧炉子,平房还盖的跟两层小楼那么高,屋顶老高了,问他们为啥盖那么高,一点也不保暖,有点热乎气都跑上面去了,他们说是村里互相攀比,谁家房子高就是压别人家一头,我也是醉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风俗,大江南北多走走,多看看,多体会一下不同风土人情,开阔眼界,接触不同的想法,挺好的。


不太东北的东北哥


随着现在社会经济条件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在很多城市和农村地区,不管是红白喜事,还是亲朋好友聚会,酒席都呈现越来越讲究、越来越丰盛的趋势。

有书君最近参加了一些农村酒席,发现了一个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农村酒席都有最后一道“送客菜”,而且当这道菜一上来,参加酒宴的人就知道该走人了。

那么这道菜都是什么菜?为什么参加酒宴的人一看到这道菜就知道可以走人了呢?

下面让我们和有书君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我国农村的很多地方,不管谁家有何种红白喜事,随份子的礼金正在悄悄地水涨船高了。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各种酒席都呈越来越讲究,也越来越丰盛的趋势。

现在的农村很多地方大多数的酒席,尤其是类似喜庆婚宴、寿宴等,酒席的菜品都非常丰盛。

酒席上各种冷菜热菜,鸡鸭鱼肉应有尽有。

在有书君印象中,n年前农村酒席远不如现在这么丰盛。那个时候不管哪家遇到多么重大的事情,乡里乡亲的大多数都以前往主人家里帮忙为主,送的礼金也只是表示一下关心和帮助的心意。

而主人家的酒席常常也是一般水平。基本上能够让大家吃饱就很好了。

现如今,每每遇到各种有红白喜事,酒席那个丰盛,不仅菜品相当齐全,酒水也用越高档了。

像有书君的家乡湖南的一些乡村地方,各种婚丧嫁娶等重大事情,酒席也是都越来越讲究了。尤其是婚宴和寿宴等,简直是一家更比一家办得好。而且酒席上的菜大多数都以大菜为主。

首先多数举办酒席的主人家会提前摆好酒席所需酒水饮料,某些地方按当地风俗还会摆放烟和槟榔以及瓜子糖果等一些小零嘴等。然后就是会在开席之前提前摆好四小叠,比如花生米、小鱼仔、酸萝卜皮或海带丝等小凉菜。

提前赶到的宾客可以一边坐着聊天一边随意地夹一些尝尝。

接下来等宾客基本到齐了,会按照当地风俗陆续上菜。

在湖南的长沙株洲等地,第一碗一般会上一大碗大杂烩汤 。这道菜里面一般会有猪肝、腰花或瘦肉等加上木耳、香菇、肉制蛋卷和蒜子等。有料有味,以营养为主。

接下来就会按照东家的意思冷菜热菜陆陆续续都端上席。

大部分会以鸡鸭鱼为主,外加现在流行的大冷盘卤牛肉、炖羊肉汤等菜肴 。讲究一些的还会根据自家经济条件上一两道带有自家特点的菜品。

像不久前有书君参加了一个亲人的寿宴,虽然请到家的厨房班子会搞定好诸如采购食材、进行处理和烹饪以及清洗用过的碗筷等,进行一条龙全方位服务。

但那家好客的男主人特地自己赶到当地养殖龙虾的私人家里选购了一些新鲜的小龙虾。

那些活蹦乱跳的小龙虾经过大厨的精心加工后 ,看上去精致清澈,吃起来味道鲜美,确实给酒席增色不少。

现在湖南好多农村办酒席时,一般婚庆寿宴,都比较讲究,会准备丰盛的十二碗主菜。白喜事则相对简单一些,虽也会请来当地的大厨进行料理,席间也有十道菜。但相对而言会显得稍微简单粗糙一些。

而不论酒席菜品档次如何,当客人们看到那道素菜端上桌时,心里即知道这顿饭吃得差不多了。这基本上成了家乡人不约而同的一个习惯了。

这几乎也成了人们印象中的送客菜了。这道菜可能会是素炒莴笋丝、黄瓜丝,也可能小炒苦瓜或茄子豆角等当地时令蔬菜。

而且在一番大鱼大肉后,人们也很期盼着这道菜上来。这道菜往往都是一上来很快就被大家吃完了。

当然,遇到喜庆酒宴时,好客的主人会根据季节不同而送上不同的点心或水果拼盘之类来答谢客人们的到来。

送客菜上来后,如果是婚寿宴或亲朋好友聚会等,某些好客的主人会在夏秋季节会送上时令水果拼盘,而在春节或冬季则会送上热气腾腾的甜汤。

不过对于有书君来说,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平时家里也经常是大鱼大肉的,这些其实都吃得不多,往往是点到为止。倒是对素菜情有独钟。不管是在自己家里,还是外出参加酒宴,会比较喜欢那道素菜。

有书君参加前不久参加的那次寿宴,端上来的素菜,是一盘清爽可口的色彩碧绿的素炒苦瓜 。清淡且软硬适中,解油腻的功效不错。

在现在的各种丰盛的酒席中,在鸡鸭鱼牛羊等大菜之后,来一盘清爽可口的素炒,可能也是参加酒宴的人比较喜欢和期待的一道菜了。

不过这道送客菜也是因地方不同各不相同,应有尽有。据说,我国北方一些农村地方,最后会送上一道“蛋花汤”或“丸子汤”,以示此次酒席所有菜品都上完了。

而偏南方的农村则会送上一盘甜品做为压轴菜 。客人们看到这道菜就知道后面应该不会再上菜了,吃完了可以回家或进行其他活了。

当然,送客菜端上桌,并不代表着客人们马上就要走人离开主人家了。而只是说这些基本上都是当地没有成文的约定罢了。

不管怎样,如果是亲朋好友聚到一起了,找到了“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你可以继续喝,喝得尽兴而归。

如果不喜欢喝酒的宾客,看到这道菜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后面的事情了。

总之,看到送客菜上来后,客人们心里都清楚,今天的酒席吃这里已经差不多了。主人大多会挽留客人在家里玩乐。而想回家的此时可以和主人打个招呼离开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有书君家乡,不管酒席丰盛还是简约,最后一道送客菜是什么,一般情况下最好都建议一桌菜不要出现七道菜、九道菜或是十一道菜的情况。

因为当地风俗有所讲究,七道菜里的七谐音“凄”,在当地有“凄惨寒酸”之意。而九道菜、十一道菜大多数情况下,会让人感觉是祭祀祖先才用的“祭菜”酒席菜品数量。不经意间让人误解主人家的用意。

有书君此时我国对农村各个地方的最后一道菜“送客菜”越来越感兴趣了。你所在的家乡最后一道送客菜是什么菜?为什么大家看到那到菜就知道该走人了呢?欢迎大家给有书君留言告知。

在此祝愿大家多些开心和喜庆之事,吃嘛嘛香,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这个问题和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有关,我们这里也有这样的风俗习惯,而且最后一道菜一般都是压桌菜,这个菜一上桌,大家就知道菜齐了,基本就是准备结束的意思。

我们这座海滨城市的“送客菜”,一般这菜一上就该走人了,是什么菜?

因为我们这里靠海,所以不论什么酒席,鱼一般都是必备的,而且不止一种鱼,做法也不相同。

但是,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只要糖醋鱼一上桌,那么就意味着菜齐了。也就是酒席即将结束的意思,这个基本上所有的婚宴上都会出现。所以大家看到这个菜上桌,基本大家夹几筷子就等着上主食,!或者干脆就准备离席走人了!



一般酒席的主食都是一蠱子面条,这个面条都是混汤面,里面一般打个蛋花。这个面一上桌,大家就会调侃“滚蛋面”上来了,准备走了。正常情况下,再贪酒杯的人,看见“滚蛋面”上桌也会识趣的离开。这个一般在婚宴和祝寿宴上比较常见,所以也叫“喜面”。

还有一种就是送行或者散伙的酒席,这个酒席对菜的要求一般没有特殊规定。但是最后肯定会上一盘饺子,大家一看饺子上桌,也就意味着酒席要结束了!所以这个饺子也被叫“滚蛋饺子”,基本饺子一上桌,大家夹几口就开始离开了!



这个就是我们这里送客菜的习惯,一般大家都知道。所以只要参加酒席,看见糖醋鱼上桌就知道菜齐了!见到面条或饺子上桌,那么基本就是结束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