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张氏的起源与迁播《华夏张氏统谱》编委会办公室

第一章 中华张氏的起源

中华张氏起源于上古的黄帝时期,是中国最大的姓氏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姓氏之一。关于中华张氏的源流,在全国许多张氏宗祠内都悬挂着这么一幅南宋时期的楹联:上联:得姓自轩辕,大儒一人,铭垂二篇,辅汉三杰,功高四相,将封五虎,博物六史,貂蝶七叶,原是清河流脉;下联:扬名昭祖德,位列八仙,鼎甲九成,平戎十策,书忍百字,金鉴千秋,青钱万选,道德亿尊,依然文献宗风;横批:清河堂。这幅对联可称经典,上联嵌入了一、二、三、四、五、六、七一组数字,下联嵌入了八、九、十、百、千、万、亿对仗工整;全联又汇集了十八个与中华张氏有关的历史典故,历数张氏先贤,仿佛一部张氏简史;关键是又巧妙点出中华张氏的源出之地——清河,令人击节赞叹!

一、张氏始祖挥公

中华张氏的始祖是轩辕黄帝第五子,名叫“挥”,为黄帝第三妃彤鱼氏所生。

关于挥公最早的记载见于《世本》。《世本》是由先秦时期史官修撰的一部记载上古帝王、诸侯和卿大夫家族世系传承的史籍。在《世本·作篇》中记载“挥作弓,牟夷作矢”,汉代学者宋衷注“挥,黄帝臣也”。可见挥与黄帝生活在同一时代。

从汉代到唐中叶的学者或是张氏族人的墓志铭都认为“挥”是张氏的始祖,挥为黄帝之子。东汉末年应劭著《风俗通·姓氏篇》记载“张氏,黄帝第五子挥,始造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隋炀帝皇后萧氏母舅张轲的《魏郡太守正议大夫张府君》墓志铭记载“自景(井)宿垂辉(挥),实惟得姓之始。威弧为用,爰自命氏之初。”隋大业年间的《隋故贵乡夫人张氏(妙芬)墓志铭并序》记载“华胄承姬,挥弧命氏”。唐代名相燕国公张说所撰《唐赠丹州刺史先府君神道碑》有“张祖曰挥,帝轩(轩辕)之胤(后裔),肇勋弦木,锡(通“赐”)姓上矣”。唐天宝年间的《唐右龙武军大将军张登山墓志铭》记载“其先轩辕第四子,……,从居赵地,世为冠族”。始修于唐代长庆四年(公元824年)的巴县云篆山石马乡《张氏族谱》中讲:“张本姓姬,出自轩辕黄帝第五子也。三妃彤鱼氏生挥,始造弓矢,正主祀弧星,赐姓张氏。”

“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的说法出自唐林宝的《元和姓纂》是比较晚的说法。《元和姓纂》说“张氏,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元和姓纂》仓促成书,其中错误百出,宋代学者洪迈等早有指出。但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引用该书,因为欧阳修在道德文章上的影响力,“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的说法泛滥。

坚持“挥为黄帝子”的说法在宋朝以后仍是主流,而且被张氏族人所认可。北宋邵思《姓解》:“张氏出自轩辕第五子挥。始造弦弧,以张网罗取禽鸟,世掌其职,遂以为氏。”北宋官修韵书《大宋重修广韵》也记载“张氏出自轩辕第五子挥。始造弦弧,以张网罗取禽鸟,世掌其职,遂以为氏。”。北宋刘恕《通鉴外纪》记载“黄帝第三妃彤鱼氏之女,生挥及夷彭”。南宋罗泌在他的《路史·后记》说:“黄帝子挥封于张为张氏。”始修于元代的浙江山阴白鱼潭《张氏重修族谱叙》记载“张之受姓昉于轩辕之子,天下之张厥实无不本于一人耳。”明张浚等《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其“得姓郡望”记述:“吾张氏之得姓者,自轩辕黄帝第三妃彤鱼氏之子曰挥,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官封弓正,主祀弧星;居尹城,国于青阳,后改清河郡。此张氏得姓之由,而望清河郡者独最。”“挥为黄帝子”的说法在各地张氏宗谱、族谱中记载很多,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经过辨析我们可以发现“挥为黄帝子”的说法出现较早,普遍被各地张氏宗族所认可;“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的说法出现较晚,认可度不高;“挥为黄帝子”的说法更为可信。

二、挥公的事迹

传说中华张氏始祖挥是弓箭和网罟的发明人。他的生平事迹主要有三个:一是发明弓箭,在逐鹿之战中帮助黄帝打败蚩尤;二是打败荤粥人的入侵;三是被黄帝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氏,封在青阳,主祭祀弧星。

(1)弓箭的发明

弓箭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在西安半坡遗址就出土过的骨制箭头,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挥公发明弓箭的功绩。

挥的母亲彤鱼氏是炎帝之女,她经过反复试验发明了石烹技术。彤鱼氏也作肜鱼氏,“彤”在古文字中作“冓”形。著名历史学家徐中舒先生在《汉语古文字字形表》“冓”与“冉 ”字条注解说“冓象两鱼相遇之形,象以举鱼之形。我们可以理解为太极图阴阳鱼的早期形象。彤鱼氏与风后氏是胞族。风后氏相当于黄帝的宰相,是伏羲、女娲的后代。风后氏知识渊博,精通天象和奇门之术。传说他创制了“风后八阵图”,还根据北斗星指北的原理发明了指南车。

中国著名古代文明史专家王晖教授在《试论舜从妻居形态与虞、妫两族财产争夺案》中说,在上古五帝时期“从妻居”是一种常态。所以,挥最早应该是和母亲的部族生活在一起的。因此,受到母亲彤鱼氏和舅舅风后的教育是可想而知的。挥聪明睿智,应该比较精通上古的天文学知识,而且实践能力很强。这为他后来发明弓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原始社会,弓是一种重要的渔猎工具。陕西历史博物馆张维慎研究员在《中国古代的毒鱼及其与川泽的环境保护》就提到原始社会用弓射鱼的问题。彤鱼氏部族肯定也存在着用弓箭射鱼的现象。但是原始社会射鱼和鸟雀的弓非常简陋,不能用来射杀较大的动物,更不能用来作战。而挥公用他发明的弓箭射杀了蚩尤,说明挥发明的弓是可以用来作战的战弓。

另外,根据河北省地质研究所对河北地区的地质考察中发现,在今河北涿鹿、保定一带分布着许多距今约4、5千年的陨石坑。说明当时此地曾出现流星雨的现象。“挥观弧星,始制弧矢”与流星雨出现在同一时期难道仅仅只是巧合?

因此,我们相信挥公发明弓箭是在长期实践和天文现象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挥公夜观弧矢星而发明了弓箭,而弧矢星带有反曲状,我们有理由相信挥公因为得到弧矢星的启发在射鱼、射鸟的原始弓的基础上,发明了可供实战的反曲战弓。

(2)战蚩尤与败荤粥

在上古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神农氏炎帝部落逐渐衰微,“诸侯相侵伐,蚩尤最为暴”。蚩尤原本为炎帝臣属,居住在东方少昊氏的旧地,后来反叛炎帝榆罔,自立为炎帝。《逸周书·尝麦》记载:

“炎帝参卢,是曰榆罔,居空桑。政束务乘人而斗其捖,于是诸侯携贰,乃分正二卿。命蚩尤宇于小颢,以临西方、司百工。德不能御,蚩尤产乱,逐帝而居于涿鹿,顿戟一怒,并吞亡亲。”

炎帝部落本来居住在曲阜一带,被蚩尤驱赶到了河北涿鹿一带。

黄帝和炎帝本为兄弟,炎黄各有天下之半。炎帝部落原居东南,黄帝部落原居西北。汉代贾谊《新书》中说:“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血流漂杵。”河北涿鹿一带本为黄帝部落的领地,因此迁徙到河北涿鹿的炎帝部落与居住在该地黄帝部落双方发生矛盾,爆发了阪泉之战。阪泉之战后,黄帝收留了炎帝部落,让其在涿鹿定居。炎黄联盟逐渐形成,黄帝摄政天下。

蚩尤不顾黄帝警告,追击炎帝来到了涿鹿之野,炎帝战败,向黄帝求助。“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蚩尤部落有81个氏族,传说为81个兄弟,其生产力水平较高已经能够制作青铜器,实力强劲。《龙鱼图》云:“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管子·地数篇》所言“蚩尤受庐山之金而作五兵”。黄帝亲率风后、邓伯温、应龙等与蚩尤交战,双方采用了战阵、火攻、水攻等多种战争方式,战争进行的异常惨烈。黄帝九次作战都没有获得胜利,风后甚至战死沙场。

这个时候黄帝之子挥挺身而出,用弓箭重创了蚩尤,扭转了战局。《世本》说“挥作弓,牟夷作矢”。挥所用的弓箭不同于先前渔猎所用的弓箭,而是可以用于实战的反曲战弓。

挥经过不断摸索,发现质地坚硬韧性比较好的桑木、黄榆木等作弓身较合适;用鱼胶将牛筋黏在弓背上,并用丝线把弓缠紧,可以加强弓的弹力;在弓面上装上野山羊角,可以增加韧性;他还特别在弓臂的末端装上了弓弰,增强了弓弦的蓄势及减低需要拉弦的力,使经复合弓发射的箭有更强的杀伤力;最后用丝线拧成弓弦,并用动物油脂浸泡,使得弓弦更有韧性。经过反复试验挥制作的弓可以射到百步开外。

牟夷,又称夷牟,是炎帝部落的成员,原本生活在山东牟平一带,是挥的合作伙伴。挥发明反曲战弓以后,弓箭的射程是远了,但是准头却不能够保证。牟夷所属的部落崇拜鸟图腾,了解鸟飞翔的形态。挥与牟夷接触中,也明白鸟之所以飞的稳健,是因为它有翎羽能够控制方向;箭矢要想稳定,也应该在尾部加上翎羽。这样箭矢就能够象鸟一样飞的又快又稳。所以,在牟夷的参与下,挥又对箭杆进行了改进,他们选择质地坚硬、平直的木料来制作箭杆,并利用浮力的原理来检测箭杆的稳定;打磨抛光箭杆后,又通过火炽的办法使箭杆表面碳化;最后再给箭的两端装上箭头和翎羽,终于把威力更大的箭制作出来了。

经过不断地练习,挥和牟夷用自己制作的弓箭在百步之内甚至可以射穿狼这样的野兽。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在金大定年间所编的《后山宝卷·禘祖经》记载着这样两则故事:

一则是:涿鹿决战中,蚩尤率大军猛攻黄帝所率领的部落联盟军队,蚩尤身先士卒,勇猛异常;黄帝率部节节抵抗;双方相持不下。这时候挥取下了挂在身上的弓从背囊里抽出一支箭瞄准了蚩尤。也许双方谁也没料到挥的弓有如此强大的威力。一箭射去正中蚩尤的眼睛,蚩尤愈加疯狂;再射又中蚩尤的右臂,蚩尤的动作渐渐慢了下来;三射又中蚩尤腿部,蚩尤倒地。黄帝部将冲上去砍下了蚩尤的头颅。蚩尤部落顿时群龙无首,乱做一团。炎黄联军趁机追亡逐北,获得大胜。

另一则是:战胜蚩尤后,炎黄部落联盟在涿鹿山召开庆功大会。性格淡泊的挥悄悄退出来。他来到后山祖庙,仰望星空,怀念给予自己谆谆教导的舅舅风后,不禁泪流满面。后山的守备战士也因为刚刚获得大胜的缘故,放松了警惕。挥这时突然发现有一队黑影偷偷潜伏到了后山。挥心想不好,于是悄悄地藏在了一块巨石后面。待到黑影临近挥才看清楚原来是北方荤粥人前来偷袭。挥大喝一声,连发三箭,射断了犬戎人的大纛,并将一位荤粥首领射杀。这个时候,大家都反应过来,经过一番激战,犬戎人落荒而逃。从此不敢再犯。

这两则流传近千年的故事,虽然不一定完全符合历史事实,但是挥发明弓箭在战胜蚩尤中产生过重要作用,应该是肯定的。托名周文王师鬻熊所作的《鬻子》说:“夫黄帝垂衣……作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周易·系辞下》说:“(黄帝)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乘黄龙升仙而去,“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後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

刘向《列仙传》中也有相同记载。

晋张华《博物志·佚文》说:“挥造弧,夷牟作矢。”

宋代张君房《云笈七签·轩辕本纪》也说:“(黄帝)有臣挥始作弓,臣夷牟作矢。所谓弦木为弧,剡木为矢也。”

(3)封国青阳

《史记》记载黄帝击败蚩尤后,“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因为天下还未完全平定,所有黄帝继续带领自己的部族征战天下。他“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天下初定,“举风后(新一代风后氏)、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同时,黄帝子挥因为发明弓箭,在击败蚩尤、驱逐荤粥的战争中立有大功,因此被封“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封国青阳。因姓张氏。”

“青阳”是星象与春天之神的名称,又地名,还是人名,后世又作“清阳”,对应的是今河北清河县一带。

《说文解字》有“青,东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丹青之信言象然”,“丹青之信言必然。俗言信若丹青。謂其相生之理有必然也。援此以说从生丹之意。”《尔雅•释天》曰:“春为青阳”。每年农历三月中旬末,当井宿开始运行到天穹的正中央时,意味着春天的到来。《史记·天官书》说:“南宫朱鸟权衡,东井为水事。”《博雅》说:“东井谓之鹑首。”《晋书·天文志》说:“南方东井八星,天之南门。”

中国古代皆是以国都为坐标观察星象的,黄帝都涿鹿,井宿在南,对应的是河北邢台。邢台古称邢,从井,从邑。“邢”通“井”,《易经》曰“井,德之地也。”“东井为水事”,一是指春天到来坚冰消融,二是因为邢台中部曾经存在过中国北方最大的湖泊——大陆泽。春天,井宿东南的弧矢星最先运行到天穹正中,而清河正对应着井宿东南的弧矢星。弧矢星又名天弓,意为“(射天狼的)弓箭”与挥公“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封国青阳”相吻合。

黄帝子玄嚣最早也被称为“青阳氏”。《史记》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山海经》则记载“青阳降居泜水”。明代以前的学者普遍认为“江水”就是长江,这种说法缺乏先关文献和考古资料的支持,从地理方位的角度而言也是不太可能的。清代乾嘉时期的学者考据认为“‘泜水’说”则比较可信。“泜水”在河北省南部,源出内丘西北,东流入滏阳河。《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记载“(汉三年)遣张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斩陈馀泜水上。”因此《史记》中的“江水”应为“泜水”在传播中因字形相近造成的抄录错误。与之相印证的是“若水”。“若水”应为河南淅川的若水。淅川若水位于南阳盆地东部,渝、陕、鄂交界。屈原《离骚》讲楚人先祖为“帝高阳之苗裔”。《史记》“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这些就都能够讲得通了。

玄嚣也被称为青阳氏、金天氏、穷桑、云阳氏、少昊氏或朱宣。从青阳氏、金天氏、穷桑、云阳氏这些称谓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玄嚣部族的迁徙路线。穷桑、云阳皆在今山东曲阜。上古时期从涿鹿到曲阜先需要经过太行山东麓和大陆泽西的今邢台地区,然后东折经今清河地区进入山东,然后南向抵达曲阜。这进一步印证了“青阳降居泜水”的正确性。《读史方舆纪要》说青阳在泜水在滏水的交汇处。清河恰好正位于泜水与滏水的交汇处。因此,我们可以推断玄嚣部落曾经在青阳生活过,但是之后又迁往了曲阜。

经过反复考证,我们发现无论是从星象,还是地名、人名三方面哪一方面考虑,“青阳”都是指今天的河北省清河县一带。

至于“青阳”什么时候开始称作“清阳”、“清河”?我们就要从大禹治水说起。

尧帝和舜帝在位的时候爆发了大洪水。尧任命鲧来治理洪水。鲧采取筑堤堵水的办法遭到了失败,后被舜帝处死。但是清河至今仍留有鲧堤的遗迹。舜帝又任命鲧的儿子禹来治水。禹勤勤恳恳,“三过家门而不入”,采取疏导法平息了水患,被尊称“大禹”。《禹贡》说大禹治水“至于大伾,北过降水”,就是说大禹治水将洪水引入邢台地区的大陆泽,后又“播为九河”入海。“水土既平,万民乐业,怀帝之德,念禹之功”。人们为了纪念大禹的功绩,将大禹所疏导的黄河被称之为“禹河”。今天清河县的清凉江就是“禹河”故道的一部分。据谭其骧先生考证,大约在公元前500年到400年之间黄河在宿胥口决堤东流,原黄河故道形成了黄河的一道分支——黄河北流。因为黄河东流的干流河水浑浊仍称为“河”或“浊河”,北流的支流河水清澈,因此也被称之为“清河水”,即“清河”。“清河”流经青阳,“清”和“青”读音一致,因此到了汉代人们就逐渐将“清阳”和“青阳”混用了。

后来有些人认为“清阳”指的是清水之阳,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清河是一条南北向河流,不存在“山南水北为阳”的说法。“清阳”就是青阳,即今天河北省清河县,仅此而已。

三、悠悠清河育张氏

挥公受封后,来到青阳,开始建设自己的部落,张氏逐渐开始发展壮大。从此以后清澈的清河水,肥美的清河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张氏人。直到今天绝大部分中华张氏后代仍然将清河认作中华张氏的发源地。

清河位于泜水、滏水、“禹河”及大陆泽的二级阶地上,水源充沛,土地肥沃是上古时期人们繁衍生息的宝地。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说:“由已经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看来,当时人们所选择的居住地址就已显示出他们对于地理环境的适应和善于利用的情况。时代虽然不同了,但是人们在选择居住地方的时候,依然要注意到饮水的来源。……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遍布全国各地,大体说来,总是临近于当地的河流与湖泊。”他还说:“古代的人们所以喜欢居住于河流的近旁也不仅是为了饮水的方便。河谷中林木茂盛,禽兽众多,可以进行狩猎,对于他们的生活有很多便利的地方。尤其是河谷中的土壤多是冲积层土壤,肥沃疏松,当古代的人们已经知道经营农业之后,他们可以利用原始的农具在这些肥沃疏松的土壤上从事耕作,就是粗放的种植也可以有所收获。就这一点来说,古代人们选择河谷附近为他们居住的处所,正是善于利用自然环境的又一例证。这种情形在古代显然是相当普遍的。”

上古时期包括清河在内的大陆泽地区较之现在,气候更为温和,雨量更为充沛,土壤肥沃,物产丰富。

大陆泽,又名大麓、泰陆水、沃川、沃洲、巨鹿泽、广阿泽、大陆陂、杨纡、杨薮、阳华、阳纡、杨坞、西海、小南海、张家泊、小东湖等。“大麓”之称表明大陆泽地区林木茂盛;“巨鹿”之称表明当地有比较多的大型食草动物,比如梅氏麋鹿(即“四不像”)等。“张家泊”表明当地是张氏族人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直到明清大陆泽亦然非常富饶,清代周铃曾说:“若乃规模宏远,品卉繁富,群众类聚,璀璨辉煌。其木则有枢榆杞梓,樗柳槐杨,梧桐椐柽,柞柘木樟。或丛生而茂郁,或行植而成行。其草则有:菱茨荇藻,萍芷蘅菖,蒹葭荻苇,蓠藓莆蒡。或依乎曲沼,或绕乎回塘。其鸟则有:凫殴、鹫鹭、鸳鸯、鸿鹄、鹅鹳、鹑鸽、鸹鸪,载飞载止,时集时翔。其鱼则有:鲤鲂、鳍鲔、鲈鲫、鲢鲕、鲟鳇,扬髻鼓髻,仰沐春光。”除了有规模比较大的鹿群以外,本地区还有大象的存在。徐中舒先生的《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指出殷商时期在华北平原南部有大象活动。

清河在大陆泽地区也是比较富饶的。清河县境内及周边县区的新石器时代遗物出土很多,其中杜村遗址最具代表意义。杜村遗址位于清河县西南部杜村村东,距今县城约15公里,包括新石器时代和商代文化遗址。1989年9月,在该处出土了多件文物,其中,石器有石斧、石镰、石钺、青石斧、青玉佩等;骨器有骨质甲片、骨镞、骨簪、鹿角化石、贝币等。另外,还有青铜器类文物,有双翼园铤镞、横栏直内戈、虁纹平底爵、虁纹直耳分档三足鼎、虁纹觚、虁纹平底三足斝等。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物经C14测定距今天约在5000——7000年以上。根据出土的文物形制及纹饰来看,杜村遗址主体的出土器物和河南郑州二里岗文化上层器物十分接近,因此考古专家判断杜村遗址为商代前期遗址,甚至有可能是夏代晚期遗址,可能是祖乙迁邢前的临时都城。

从夏朝到西周,清河的交通优势也在不断地显现。夏代,华北的诸部落去阳城朝拜大禹,一般经由清河的“禹河”前往登封。商的先王亥服牛,作牛车去有易氏贸易,也须经过清河,可以证明清河存在着一条车马道。西周建立后,周人拓展了这条车马道改为车马大道,直通邯郸。张国的君主张仲也许就是经由这条车马大道,穿越滏口陉,驰援周宣王的。

从安全的角度讲,清河也有重要优势,保证了张氏族人生活的安定。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讲:“凡聚众据险者,因欲久支岁月及给养能自足之故,必择险阻而又可以耕种及有水泉之地。其具备此二者之地必为山顶平原,及溪涧水源之地,此又自然之理也。”清河众水环抱,东有浿水(后又改称汲水),西有清水,北为二水交汇地,两河在上古皆为巨川,就是两道天险,能有效阻隔来自北部及东、西两侧敌军来犯。南部朝向中原交流便利。

上古时期,挥公率领部族在此披荆斩棘为张氏部族创下了大好的基业。一代代的张氏先祖在这里伐大麓之木,或为弓矢,或为舟车;开河湖之畔的土地,发展农业种植;在这片安逸祥和的土地上一步步走向壮大。后来一些张氏族人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这片孕育张氏的热土,在更广阔的空间叱咤风云,但是他们不会忘记自己的祖源在清河!

第二章 中华张氏的迁播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生活在清河的中华张氏族人人口日繁,日益众多的族人向周边扩散。除此之外,在历史上还曾经出现过数次大规模的向外迁徙。到如今中华张氏族人已经遍布全球,声闻于外。张氏族人从清河大规模的向外迁徙主要有四次:一、尧舜时期;二、春秋早期;三、两晋时期;四、宋靖康之变时期。明清到近代,东南的张氏族人又随着下南洋的浪潮迁居东南亚各地,乃至欧美各地。

一、尧舜时期张氏族人的迁徙

到距今约4300年左右的尧舜时期,地球上出现了一个小冰河时期。极端气候再次出现,中华大地洪水泛滥。尤其是黄河、淮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片土地被洪水淹没,民不聊生。《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

因此,生活在东部地区的中华先民陆陆续续向中西部晋南、秦东、豫西等地势较高的地方迁徙。“晋南-秦东-豫西”地区的优势主要有三:一是汾渭平原由地堑式构造平原汾河平原、渭河平原及台塬阶地构成,地势相对较高,不易受洪水侵扰;二是汾渭平原是黄河中游区光热水土条件匹配最好的区域,有利于农业发展;三是在晋南的运城拥有丰富的池盐资源。这些有利因素使得这个地区成为这次大迁徙的首选目的地。

经过这次大迁徙,在晋南、秦东、豫西成为了中华文明的聚集地,中华文明也由“满天星斗”形态转变到了以黄河中游为中心的形态。“晋南-秦东-豫西”华夏文明的“黄金三角区”正式形成。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发现的陶寺文化遗址,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与之相匹配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观象台、气势恢宏的宫殿、独立的仓储区、官方管理下的手工业区等。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陶寺遗址就是帝尧都城所在,是最早的“中国”。

《通志》谓:“帝尧,高辛氏第二子,母帝喾四妃陈丰氏曰庆都,感赤龙之祥,孕十有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名放勋,育于母家伊侯之国(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带),后徙耆(河北省顺平县),故名伊耆,年十三佐帝挚受封于陶(山西省襄汾县),十有五封唐(山西省绛州翼城县),为唐侯,合翼与浮山南为国,而都浍南之尧都,后迁于平阳,年十有六以侯伯践帝位,都平阳,是为陶唐氏。”“浍南之尧都”当指翼城县南唐乡河澐村南的尧都。《通志·都邑略》则云:“晋都唐,谓之夏墟,大名也,本尧所都,谓之平阳。……其地正名翼,亦名绛,而平阳者是其总名。”

《通志》给我们清晰展示出了帝尧部落的迁徙路线,从河北省中部的保定经山西中北部,到山西南部的临汾、运城一带。《左传·哀公四年》引《夏书》云:“唯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当时的山西也属于冀州分野。与帝尧相类似,东部地区的很多部落都向晋南、秦东、豫西一带迁徙。原本生活在淮河流域的帝舜所在的有虞氏部落,也由淮河流域迁到了蒲阪(山西省永济县一带)。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华张氏大部分族人西迁到了山西太原境内。

明嘉靖年间,由张浚等人会修的《张氏统宗世谱》是张氏最全面系统的宗谱。真正负责该谱编纂工作的主修是张宪和张阳辉,张宪是庠生,张阳辉是处士,二人学识和能力都很有限,使得该谱的质量大打折扣。此谱确实存在许多错误,在世系方面也有大量攀附现象,但其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忠实于所搜集来的各种张氏家谱、族谱。我们不能因为其中的错误就给其冠以“伪谱”的帽子。李学勤先生在《走出疑古时代》中曾说冯友兰先生提出了“信古-疑古-释古”方法,我们释古不能只局限于考古物质文化研究,还要重视精神文化研究。因此我们对待《张氏统宗世谱》也应该存有这种态度。

在《张氏统宗世谱·得姓郡望》篇说:“挥,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官封弓正,主祀弧星,居尹城国之青阳,后改清河郡,此张氏得姓之由。”这段文字中挥公“居尹城国之青阳”本身是矛盾的,“尹城国”在山西太原,“青阳”在河北,两者为何被弄混了呢?如果我们了解尧舜时期的历史就会明白,大洪水来临时张氏族人曾经一度从清河迁到了太原。

《张氏统宗世谱·本源纪》说“尹城派始祖挥公,受封之国在山西太原府属之地,挥生昩,为玄冥师。昧生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掌水旱,属疫之职,即山川之神也,世飨其祀,今太原南有庙存在。”“尹城派始祖挥公”是没有错的,但是“受封之国(青阳)在山西太原府属之地”就不对了。大洪水时期张氏迁居太原附近,并在此重新定居,时间长了部分居住在太原的张氏子孙只知道祖地是“青阳”,但不知“青阳”在何处,因此造成了误会,认为青阳就是太原周边的地方。事实上张氏是在大洪水时期从“青阳”迁居到太原“尹城国”的。按照《张氏统宗世谱》的说法“挥生昩,为玄冥师。昧生台骀,能业其官”,从黄帝到台骀是第四代,从黄帝到尧是第五代,因此台骀为帝尧的玄冥师,主持汾河的治水工作是完全可能的。《张氏统宗世谱》只是在受封地出现了矛盾,在世系传承方面符合一般人类传承规律。

等到洪水逐渐减弱,大禹采取疏导法平息了水患。一部分张氏族人回到祖居地“青阳”,一部分则继续留在了太原尹城国。因此祖居地“青阳”被称为“东张国”,太原“尹城国”称为“西张国”。

二、春秋早期张氏族人的迁徙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坏乐崩。诸侯间互相征伐天下混乱。齐国国君齐桓公在著名政治家管仲的辅佐之下,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成为了春秋的第一位霸主。《论语》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寡人(齐桓公)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九合诸侯”只是虚指,实际上齐桓公曾经十六次主持会盟。其中的第三次会盟就是发生在公元前659年的“柽之会”。

前659年,位于今邢台地区的邢国遭遇狄人的进攻。邢国是周初分封的53个姬姓封国之一。西周初,周成王封周公的第四子姬苴于井方之地,建立邢国。邢国是具有代行天子对太行山以东殷商故地诸侯,及戎狄进行征伐权力的元侯之国,地位很高。西周青铜器铭文曾多次记载“邢侯搏戎”,最为著名是“臣谏簋”。

张国是以先代贵族后裔的身份被封为诸侯的,是邢国的附庸国,也是西周抗击北方猃狁人的重要力量。《路史》说“张,邢之任也。”《广平府志》说“张,在广平府东北”。考虑到古今地名的变化张国应在今清河、威县一带。《诗经•小雅•六月》就记载了张国国君张候仲率师参加抗击抗击猃狁的“太原之战”的故事。

张国和邢国及周王室关系密切,可以说同气连枝。邢国遭到敌人进攻同时也波及到了张国。邢候向当时的霸主齐桓公求救,但毕竟远水难解近渴。齐桓公联合宋、曹两国国君出兵援助赶走了狄人,但是之前邢国也已经被攻破。在“柽之会”上三国决定把邢国迁离狄人,并将其都城定在靠近齐国的夷仪(今山东省聊城市西南)。

邢国东迁山东,一部分张氏族人也随着邢候东迁山东。前659年,狄人大举攻卫,卫懿公被杀。齐桓公率诸侯国替卫国在楚丘(河南滑县东)另建新都。前635年,卫灭邢。张氏族人或入宋卫、或入齐鲁。东汉王符《潜夫论》卷九,“志氏姓第三十五”就曾记载“至春秋时,宋有张白蔑矣。”迁徙到宋卫之地的张氏族人他们怀念故土,或许将故乡的一些事物名称带到了新的居住地,但不能因此而认为它是族源地。

三、两晋时期张氏族人的迁徙

西晋永嘉之乱后,晋朝统治集团南迁,定都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部分北方士族跟随琅琊王南迁,史称“衣冠南渡”。清河张氏族人一部分留守北方,一部分也随晋室南渡。

东晋王朝在江南采取“侨州郡县”的办法安置南渡士族。所谓“侨州郡县”是指“东晋永嘉南渡之后,因战争频繁,人民流徙,南方地区为安置流民而在其聚居地设置的州、郡、县。仍沿用其旧壤州、郡、县之名,故在名前加“侨”,故称侨州、侨郡、侨县以区分。计有州郡至百,县至数百,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清河士族被安置在了今江苏镇江境内,称为“南清河郡”。《南齐书》卷十四·志第六·州郡上记载:(东晋)南清河郡,南徐州(今镇江)领冀州东武城、清河、贝丘、绎幕。建武二年(317年)省。

公元409年,南燕皇帝慕容德死,其侄慕容超继位,纵兵肆虐淮北,掳去晋两郡太守,驱掠百姓千余家。刘裕因此上表北伐。三月,他统领晋军向北挺进。南燕大将桓遵兄弟及徐州刺史段宏相继归附,尚书郎张纲被俘。最后拿下南燕都城,活捉了慕容超,齐境克服。

公元420年,刘裕灭东晋,建南朝宋(420-479年),疆域北扩,山东之东南大部归属南朝宋。在江南侨置的山东郡县纷纷回迁。刘宋在山东境内再次侨置清河郡,称为“东清河郡”。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一于“淄川县”下记载:“刘宋侨置清河郡及贝丘县,后魏因之,曰东清河郡。”《山东通志》卷十八《疆域志第三》记载:

(东清河郡)领县七:(侨)清河(注云:当在济南府境)、(侨)武城(注云:今济南府淄川县地)、(侨)绎幕(注云:在济南府淄川县境)、(侨)贝丘(注云:济南府淄川县地)、(侨)零县(注云:在济南府境)、(侨)鄃县(注云:当在淄川县与益都县接境)、(侨)安次(注云:当在济南府境)。

“东清河郡”设立后,南迁的清河张氏大部回迁到了“东清河郡”。

北魏统一北方,在汉清河郡旧疆恢复清河郡。此时河北、山东皆有“清河郡”。北齐保留河北清河郡,废“东清河郡”仍称齐郡。部分迁居到“东清河郡”的清河张氏回归河北与家族汇合。

此次“衣冠南渡”迁往江南的清河张氏主要集中在南徐州(镇江)一带。也有部分散居在江淮地区的徐州、扬州、淮阴等地。例如张奫(yūn)。

张奫,字文懿,父名双,家于淮阴,自云清河人也。好读兵书,尤便刀楯。起家州主簿。平陈之役,颇有功焉。进位开府仪同三司,封文安县子,邑八百户。后征入朝,拜大将军。历抚、显、齐三州刺史,俱有能名。仁寿中,迁潭州总管,在职三年卒。有子孝廉。

张奫的家庭应该出身清河张氏庶支,迁居淮安,事隋有功任潭州(长沙)总管,其后迁居湖南。

清河张氏的分支范阳张氏南迁后,居住在湖北襄阳。《梁书 卷十一 列传第五》记载:“(晋室南渡)张安之任青州主簿,徙居襄阳。其子弘策,字真简,是文献皇后(张弘籍之女,梁武帝之母)之叔父。”张安之是为襄阳张氏之始祖。其子张弘策与梁武帝萧衍自幼一起长大。至梁武帝登基,张弘策已为梁武帝朝的要员,初任辅国将军,迁卫尉卿,加给事中。天监初,加散骑常侍,洮阳县侯,邑二千二百户,威震梁朝。大唐名相张柬之就出自襄阳张氏。张柬之发动“神龙革命”,拥立中宗,恢复李唐王朝,名垂青史。襄阳张氏遂扬名天下。

范阳张的另一支后裔迁居广东韶关曲江,开曲江张氏一脉。此支最为出名的为大唐开元名相张九龄。张九龄的曾祖父张君政,曾任韶州别驾,举家迁往广东韶关。张九龄的祖父张子虔任窦州(治所在今广东信宜县)录事参军;父亲张弘愈,曾为新州索卢县(今广东新兴县南部)县丞。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历任南康郡赣县令、南康郡别驾,殿中大监,襄阳郡太守兼山南东道采访处置使,南海太守兼五府节度经略采访处置使,摄御史中丞。赐爵南康县开国男、益封开国伯。张九龄之子太子右赞善张拯任伊阙令。

四、宋靖康之变时期

五代时期及宋,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数次南侵,贝州(清河)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清河张氏族人不断南迁,散居在江南各地。北宋末年金人南侵,贝州遭到毁灭性打击,清河张氏族人或四散于北方各地,或大举南迁。

后晋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从此北方地区失去了燕山屏障,北方游牧民族数次肆虐中原。五代到南宋初,北方游牧民族比较大规模侵略有三次。

公元947年,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将兵五万骑,号二十万”南下。八月,为后晋败于燕长城(今河北涿州固安县南)北。绕道破贝州、博州、澶州。十二月,大败后晋兵,陷汴京(今河南开封市),俘后晋出帝。次年,改元“大同”,改国号契丹为辽,耶律德光为辽太宗。

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破瀛洲、贝州、魏州,兵锋直抵澶州城下。在宰相寇准的极力劝说下,宋真宗御驾亲征。宋军在澶州城下以八牛弩射杀了辽军主将萧挞览(一作凛)。双方均无心再战,遂议和罢兵,史称“澶渊之盟”。

公元1126-1127年,金兵分两路,第二次南下侵宋。西路军仍以完颜宗翰、完颜希尹、完颜娄室三大将为主副帅,率军12万余。以8万人兵围太原,5万人堵住潼关宋朝西军。东路军8万人在完颜宗望的率领下兵围汴京(今开封)。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汴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史称“靖康之变”。

“靖康之变”后,金兵肆虐中原,甚至一度攻到浙江宁波。北方民众纷纷南迁。北方各地的张氏族人也在此列。

明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东南沿海的中国民众开始下南洋谋生。明清两代,东南诸省人口日繁,日地矛盾日益突出,民众下南洋谋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尤其以广东福建为最。生活在东南诸省的张氏族人也加入到了下南洋谋生的潮流之中,从此在南洋也有了“清河张”。

明朝末期,福建沿海的民众开始渡过台湾海峡,去台湾垦殖。生活在福建、浙江南部的部分张氏族人也随着这股潮流迁往了台湾。随着清代台湾设府,去台湾垦殖的民众越来越多。新中国建立前夕又有部分张氏族人随蒋介石国民政府迁到了台湾。

注:本文为中华张氏族人迁徙的大体线索,只是梗概并不完全。有很多内容还有待未来补充。比如:

1. 春秋战国时期“东张国”与“西张国”都归属了晋国,因此张氏族人多仕于晋,也有部分仕于郑。三家分晋后,张氏族人又分别仕于韩、赵、魏。

2. 公元前375年,韩灭郑。原本生活在郑国的张氏族人一部分归韩,一部分南逃至楚汉中郡、南阳郡。陕西汉中旧有“南张城”。汉博望侯张骞应出自改支。汉中郡、南阳郡张氏后形成了张氏“南阳郡”郡望以博望侯张骞为祖。

3. “京兆张氏”原为三晋张氏后裔,自秦统一后三晋部分张氏后裔迁往关中,是为“京兆张氏”。京兆张氏最兴盛的一支为与留候同祖的御史大夫张汤-富平侯张安世一支。富平侯张安世封地在今山东平原和河北清河,其部分后裔留居关中,部分后裔回到了张氏祖地清河。

4. 关于“吴郡张氏”起自汉侍中张肱,到东吴太子太傅张温时期崛起,为江东四大家之一。白居易《唐故通议大夫和州刺史吴郡张公神道碑铭》则云:“(汉侍中张)肱避地渡江,始居于吴,故其子孙称吴郡人。”辅吴将军、娄侯张昭为彭城张氏非吴郡张氏。

5. 宋代之前生活在祖居地清河的张氏族人是中华张氏的最大支脉,各地张氏也均以“清河族”自命。

(执笔:张印普 王博)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