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社交更重要的一項能力是獨處,世界正在獎勵喜歡獨處的人

比社交更重要的一項能力是獨處,世界正在獎勵喜歡獨處的人

比社交更重要的一項能力是獨處,世界正在獎勵喜歡獨處的人

比社交更重要的一項能力是獨處,世界正在獎勵喜歡獨處的人

叔本華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

誰要是不喜歡獨處,那他也就是不喜歡自由,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是完全自由的。

這是因為置身於人群中必然要求人們相互遷就和忍讓,社交聚會不可避免地伴隨著拘謹、掣肘。而大多數人在獨處的時候,又不可避免地伴隨著孤獨、寂寞,甚至無聊。因為無法享受獨處,所以寧願遷就而拘謹的社交,也不要真正的自由。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自己也經歷過很多獨處的時光,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感受。幸好,在最應該喜歡熱鬧的年紀,我就學會享受獨處了。

基於自己有限的經驗,我認為,充實而豐富的獨處,沒有太多時間去感受孤獨,也沒有太多空間催生寂寞,除非你無所事事,除非你沒有豐盈的精神世界。後者最為根本。

俞飛鴻曾在訪談節目中,接受對方的追問:“一個人待著會覺得煩嗎?你會覺得需要吃點東西,跟人聊聊天嗎?”

俞飛鴻回答:“我覺得不需要。你如果自己精神世界足夠豐富的話,不需要通過聊天,這是一個表達和溝通的方式。”

獨處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讀書是一種,寫作也是一種,做一切喜歡的事,或者什麼也不做,只是讓自己靜一靜,靈魂沉澱一會兒。

獨處,其實是完全住到你的精神世界裡。人經歷得多了,就會發現,真實和長久的愉悅,永遠在你的精神世界裡,在你的內在,而不是外求。

一切由心造。佛家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心乾淨了,透徹了,一切煩擾也就消散了。但世人做不到,所以需要修行。

而獨處,也是一種修行。

比社交更重要的一項能力是獨處,世界正在獎勵喜歡獨處的人

比社交更重要的一項能力是獨處,世界正在獎勵喜歡獨處的人

人們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種能力,事實上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為重要的一種能力。

不擅交際固然是一種遺憾,不耐孤獨也未嘗不是一種很嚴重的缺陷。

具備獨處的能力並不意味著不再感到寂寞,而在於安於寂寞並使之豐富,併產生力量。

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和別人在一起時,我們往往不屬於真正的自己;獨處時,我們才回到了自己。這時候,我們面對自己,開始與自己的心靈對話。

據說,一切嚴格意義上的靈魂生活都是在獨處時展開的。

周國平說:“和別人一起談古說今,引經據典,那是閒聊和討論;唯有自己沉浸於古往今來大師們的傑作之時,才會有真正的心靈感悟。和別人一起遊山玩水,那只是旅遊;唯有自己獨自面對蒼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時,才會真正感受到與大自然的溝通。”

“唯有自己獨自面對蒼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時,才會真正感受到與大自然的溝通。”這一點我體會過,而且終身難忘。

2016年3月,和幾個朋友去西藏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羊湖邊獨處了兩個小時,面對雪山和碧湖,坐進畫裡什麼也不做,只是用眼、用心,沉浸在當下,不著心事,不念過去,不想未來。

我彷彿感受到和大自然的某種連結,還會從心底生出喜悅來,那種喜悅絕不是看到美景的激動和欣喜可以描述的,難以言喻,像是一次洗禮。

下次旅行,不管是不是有人同行,都建議你試試獨自面對大好河山,那種感受美妙至極。

比社交更重要的一項能力是獨處,世界正在獎勵喜歡獨處的人

比社交更重要的一項能力是獨處,世界正在獎勵喜歡獨處的人

是否喜歡獨處,與一個人的性格完全無關。喜歡獨處的人同樣可能是一個性格活潑、喜歡呼朋喚友的人,只是無論他怎麼樂於與別人交往,獨處始終是他生活中的必需。

我也是一個喜歡獨處的人。當然,我也喜歡社交,喜歡讓人精神更加豐富、更有營養的交往。

世上沒有一個人能夠忍受絕對的孤獨。但是,絕對不能忍受孤獨的人卻是一個靈魂空虛的人。

有一種說法我很贊同:一個人只能與自己達致最完美的和諧,而不是與朋友或者愛人。

因為人與人之間,在個性和脾氣方面的差異肯定會帶來某些不相協調,哪怕這些不協調只是相當輕微。

所以,叔本華說,完全、真正的內心平和和感覺寧靜——這是在這塵世間僅次於健康的至高無上的恩物——也只有在一個人孤身獨處的時候才可覓到。

如果一個人既能與外界和諧相處幹成一番大事,又有足夠豐富的精神世界,也就是既偉大又豐富,那麼,這個人就能享受到在這一貧乏的世上所能尋覓得到的最快活的狀態。

比社交更重要的一項能力是獨處,世界正在獎勵喜歡獨處的人

比社交更重要的一項能力是獨處,世界正在獎勵喜歡獨處的人

哲人說孤獨是幸福、安樂的源泉,這不是沒有根據的。

西塞羅說過,“一個完全依靠自己,一切稱得上屬於他的東西都存在於他的自身的人,是不可能不幸福的。”

從一切事物中感受到自身,回到自身,才有完全、真正的內心平和與寧靜,也才有可能感受到來自生命內裡的喜悅,我認為這是最高層次的幸福。

拉布葉說過:“我們承受所有不幸皆因我們無法獨處”。

在燈紅酒綠的大城市裡,世界如此繁華,有人倍感空虛。在粗茶淡飯的小城鎮裡,世界如此簡單,有人卻如此豐盈。這就是精神的力量,也是獨處的力量。

喜歡獨處的人,更懂世界的豐盈。

廈九九:生活在廈門的廈大人,職場二寶媽,上市公司品牌總監,頭條號簽約作者,寫作教練,已出版《撐過去,你終將成為更好的自己》。

從月薪3000到月入2萬,破除職場迷茫,快速成長提升,瞭解我的職場成長經驗,歡迎訂閱我的職場專欄

更多職場問題與迷茫困惑,歡迎加入我的職場答疑圈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