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灣”不在廣州,卻是許多名人的第二故鄉

“廣州灣”不在廣州,卻是許多名人的第二故鄉

聞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廣州灣》描寫的廣州灣在解放後改名為湛江。要了解湛江的百年曆史,位於湛江赤坎老街的廣州灣歷史民俗館是不可錯過的一站。它是一座典型的嶺南騎樓,分上下兩層,圓拱形門廊加上蛋黃色外牆,讓人彷彿回到昔日廣州灣。此館堪稱袖珍館,上下兩層而已。每天免費對公眾開放,中午是閉館休息的。在湛江這座熱帶城市,午睡是必須的。

“廣州灣”不在廣州,卻是許多名人的第二故鄉

裡頭的展品來自民間收藏家,大都是清末民初時期文物,1898年-1945年法國租借地廣州灣時期的生活器皿、商業器具和法軍使用過的裝備及娛樂設施等歷史文物......。

“廣州灣”不在廣州,卻是許多名人的第二故鄉

入口處一臺設計精緻、頂上有一匹奔騰駿馬雕塑的西洋鍾尚能清脆地整點報時,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原來這是 廣州 灣時期的馬牌西洋檯鐘,而今還走得很準呢!人世滄桑,這檯鐘已經走過近百年的歲月了! 廣州 灣開放較早,東西方文化不斷碰撞、交流。尤其在抗戰期間,大量中外人士湧入,當年的生活用品等很多都是中西結合、標新立異。

“廣州灣”不在廣州,卻是許多名人的第二故鄉

“廣州灣”不在廣州,卻是許多名人的第二故鄉

當年民間其它地方的照明主要還是用蠟燭和老豆油燈時,廣州灣當地居民已普遍使用煤油燈了。這裡所展示的就是廣州灣當年所用的法、英、德、美等外國生產的各種煤油燈,還有一些跟風生產的國貨。

“廣州灣”不在廣州,卻是許多名人的第二故鄉

“廣州灣”不在廣州,卻是許多名人的第二故鄉

“廣州灣”不在廣州,卻是許多名人的第二故鄉

“廣州灣”不在廣州,卻是許多名人的第二故鄉

這裡還有專門展區介紹“法租借地廣州灣的賭博、娼妓業”,甚至有實物的“鴉片床”,看了令人觸目驚心,令人深省。

“廣州灣”不在廣州,卻是許多名人的第二故鄉

“廣州灣”不在廣州,卻是許多名人的第二故鄉

由於抗戰爆發後,中國沿海口岸相繼淪陷,廣州灣作為法國的殖民地,曾經一時呈現畸形的繁盛,館內展出很多當時商號的各式商業牌匾。

“廣州灣”不在廣州,卻是許多名人的第二故鄉

“廣州灣”不在廣州,卻是許多名人的第二故鄉

“廣州灣”不在廣州,卻是許多名人的第二故鄉

“廣州灣”不在廣州,卻是許多名人的第二故鄉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南京、上海、廣州、香港等港口城市相繼淪陷, 中國 的海上交通基本被切斷,“ 廣州 灣”由於是 法國 租界,於是,全國各地包括港澳的難民千里迢迢,如潮水般湧入。 廣州灣是當時 中國 唯一可以自由通商的對外港口,此外,“廣州灣”是中國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海上通道(與空中通道“駝峰航線”,陸上通道“滇緬公路”齊名),是戰時中國軍事物資和生活物資的重要補給線,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略的重要門戶。所以館內還有專門的區域介紹那些曾因戰亂流落至此的名人。

“廣州灣”不在廣州,卻是許多名人的第二故鄉

“廣州灣”逃難的路上有許多著名人物。1941年,著名京劇家梅蘭芳送15歲的四子葆琛,13歲五子葆珍逃出日寇佔領的 香港 來到“廣州灣”。1942年6月,著名政治家、華裔女傑陳香梅(抗日時期 美國 空軍援華飛虎隊隊長陳納德的夫人),與姊妹6人一起由 澳門 從陸路逃往“ 廣州 灣”。陳香梅在自傳的《一千個春天》、《青春歲月》等著作中,敘述了她逃亡“廣州灣”的生涯。

從 香港 逃難而來的影劇界名流,如鼎鼎 大名 的薛覺先、譚蘭卿、吳楚帆、馬師曾、張瑛等一行人為了節省開支,不敢住旅店客棧,住進大德路二橫巷一民居,二十多人平鋪而擠躺睡一處。

1942年,著名粵劇界泰斗馬師曾帶著全家大小11人逃到“廣州灣”時已42歲,到埠後立即與歐陽儉、羅麗娟、紅線女、梁冠南、馬師曾、甘燕明等組成抗日劇團。馬師曾當年回首往事,曾賦詩記述此段逃難 廣州 灣的苦難歷程:“銀線絡流瑩,憑欄聽雨聲。可憐翠袖溼,風舞淚痕輕。”

著名科學家高士其,歷盡艱辛到了“廣州灣”,深感“灣民”生活水深火熱。解放後,高士其重遊舊地,一踏上湛江故土寫下了一首感懷詩:“上次到湛江顛沛流離,九死一生;今次到湛江,當家作主,三生有幸。”

陳寅恪教授帶領家眷也是從香港逃難到“廣州灣”,他的女兒陳流求在回憶錄上陳述:“當年在西營上了碼頭,並在大排檔吃上瓦缽蒸飯分外香,是逃亡路上第一次吃上熱飯。”

著名劇作家夏衍曾在“廣州灣”近郊農村當私塾老師。著名嶺南派大師高劍父、高其峰、 關山 月、趙少昂、楊善琛等人逃難到“廣州灣”,在“中國大馬路”(今九二一路)的大排檔聚首慶幸逃離虎口,舉杯洗塵。

著名書畫家沈定庵的父親書法家沈 華山 帶著一家人逃到赤坎中興路居住,後被飛機轟炸,家人多數罹難。劫後沈定庵回憶當年每每悽然淚下,他難忘“廣州灣”,將湛江視為第二故鄉……

“廣州灣”不在廣州,卻是許多名人的第二故鄉

朋友,到湛江,千萬別忘了到和平路51號,在此讀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