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会算利息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办理一些贷款——按揭房贷、房产抵押贷、信用贷、信用卡分期……甚至还会花呗分期、白条分期等。如何理解这些贷款的资金成本呢……是高、还是低?

利息很贵

买房时的按揭贷款,其利息成本贵不贵?有些人会说:“贵!真贵!”不信?看下图啊:

买房贷款100万、贷30年,按照4.9%的基准利率来算得话,总共利息支出多少?91万!

有人一听顿时懵了:利息和本金几乎一样多,相当于贷款100万、利息支出就要100万,总共要还款200万啊!

但是在行内人士来看真不贵。

说贵的人,是因为没有货币购买力的时空概念——现在的100万和未来的或延续三十年的100万,其购买力是不一样的,当然是现在的100万更值钱啊。

还没理解?想想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万元户吧,那时的1万是笔巨款,能买很多…很多东西,而现在的1万块能买多少东西呢?说它贵,是因为错把未来的、延续三十年的100万等同现在的100万。

贵不贵不是看利息总额,而是看利率。按揭房贷的利率年化约为4.9%左右(有时利率打折、有时利率上浮),请问:你从哪里还能找到如此低利率的贷款?

把利息总额多等同于资金成本贵,还有一个常犯的错误: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月供越来越少)比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月供月月相等)更划算。

为什么呢?

因为整个30年下来,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利息总额要大于等额本金的利息总额啊。

还以上面贷款100万、贷30年,利率为4.9%来计算,等额本息总利息为91万,而等额本金总利息则约为74万,前者比后者多付了17万的利息,谁划算、谁便宜不是一目了然吗!?

其实你又错了,二者的成本是一致的。

等额本息之所以总利息多,是因为使用的资金时间长——100万贷款,用一年和用三年,其利息支出能会一样吗?还有就是使用的资金金额多——100万贷款和50万贷款,同样使用一年,其利息支出能一样吗?与之对应的就是,等额本金之所以总利息少。

5000元分期,每期手续费37.50元,那月费率就是0.75%了(37.5元/5000元×100%),然后再根据期数的不同,按照上面的公式计算出真实的年化成本。

其实信用卡分期真实年化成本都在15%以上

银行也知道直接说费率,大家能直接计算出资金的真实成本、同时也好直接比较各家费率的高低,所以就变着法子把费用说复杂些,那些稍微算术不好的人……就交了智商税。

嗯……这些银行,为了多赚钱也是用尽了心思、操碎了心。

你真的会算利息吗?

我们该如何看待资金成本的高低呢?所有的高低否、划算否、适合否……没有绝对标准,都是比较出来的。

怎么比较呢?以谁为标准呢?

1.跟资金的投资收益比。贷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投资、为了赚取收益,只要收益率大于资金利息,就是划算的。

这种情况下贷款越多越好、杠杆越高越好,过去这些年之所以大家敢贷款买房,就是房价涨幅超过了贷款的利息,所以债务杠杆才能撬动财富啊。

月息两分(年息24%)的钱高不高、能不能用?不知道——如果你的投资收益能达到24%以上,月息两分当然可以用啊。

2.跟同等成本的贷款比。目前房抵贷的利息一般在年化7.5%左右——这可是有房产作为抵押物的情况下哦。

那没有任何抵押物、全凭一张脸就能获得的信用贷,其利息若也只有7.5%左右就是划算的——按银行的风控标准来说,没有抵押物风险更大、理应利息更高,可它的利息竟然跟抵押贷的利息一样,当然就不贵了。

3.跟附加权益的贷款比。

有两种信用贷,额度差不多、利息也差不多,但一种办理完贷款就必须使用、并开始计息,另一个是给的授信额度——使用就付息、不使用就不付息,且能随时支取、随时归还、按日计息,请问哪种成本低呢?

当然后者了——它附加了一个选择权,而要获得这个期权、这个便利本来是要花钱买的呀。

那如果一种贷款三年,每月等额本息还款,而另一种是每月还息、到期后一次性还本,哪个便宜呢?后者啊——它能把更多的钱留在手里,也是附加了一个选择权。

愿各位能拨开利息的迷雾,分析出正确的资金成本。

很多人经常问我:都有哪些便宜的贷款呢?其实这就根据你的资质来选择。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