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素有小南京之美称,湖南省湘西浦市古镇

浦市古镇,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素有"小南京"之美称。镇内历史古迹众多,沅水文化源远流长。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素有小南京之美称,湖南省湘西浦市古镇


浦市是一个因军事而立、因商业而兴的古镇。它居于沅江中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用兵不可忽视的水陆要津。早在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就曾在这一带征讨"南蛮"; 南宋中期浦市古镇作为军队集聚地正式确立军事机构。明清之际,这里更成为重要的军事战备要点。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素有小南京之美称,湖南省湘西浦市古镇


由于当时水路交通发达,自明清时期至民国年间,在这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古镇里,修建了三条商贸古街、六座古戏楼、十三省会馆、二十多座货运码头、四十五条巷弄、五十多家封火墙窖字屋、七十二座寺庙道观、九十多个作坊 交通便利时、商贾云集、财物聚敛的背景下,高大气魄、布局对称、雕刻精美、古朴典雅、结构紧凑、功能齐全的浦市民居逐渐得以成熟和完善。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素有小南京之美称,湖南省湘西浦市古镇


景区看点;浦市的观澜书院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辰沅水靖兵备道道尹傅鼎在其增设书院,并从屯田项拨谷420石,作为师生的膏火费。书院初名"浦阳书院",师生寄住文昌阁(今浦市医院)。嘉庆十八年(1813年)才正式在大定门(今浦市中心小学)修建书院。以"四书五经"为主要教材,上课采用大课堂。主讲者多为山长,有时成绩优秀的学生也登台讲授。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废科举,兴学堂,改为"官立高等小学堂"。

高山坪古驿道;位于泸溪浦市到高山坪段,长约10公里、宽1~1.5米,青石板铺砌,是湖南境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驿道。驿道修建于明洪武年间,源于明王朝廷"防苗,治苗"的民族歧视政策。2011年3月,高山坪古驿道被公布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浦市发现”被列为湖南省考古十大发现第二位;2016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浦市古建筑技艺、辰河高腔、菊花石雕、踏虎凿花、苗族数纱,被列为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岩门康家古堡寨、高山坪千年古驿道和50栋古民居被列为全国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