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斯兰教产生之前,阿拉伯人就开始谱歌了

在伊斯兰教产生之前,由于阿拉伯人爱好诗歌,因而有许多诗歌被谱成了歌曲,包括宗教歌曲、商队歌曲、战争歌曲、爱情歌曲等等,当然这些歌曲是非常原始的。这时从靠近拜占延的加萨尼和靠近波斯的希拉地区传入了一些原始的乐器,如铃鼓、长笛、双簧管、皮面琵琶等,成为阿拉伯人常用的乐器。

在伊斯兰教产生之前,阿拉伯人就开始谱歌了

伊斯兰教产生之后,先知穆罕默德轻视音乐,宜布乐器是恶度的宜礼员,它发出的声音正是召唤人们去崇拜恶魔。所以正统而保守的伊斯兰教教义学家和教法学家大多不喜欢音乐,他们认为,酗酒、赌博等活动与音乐和诗歌有关系,还引证一些圣训来证明,这些娱乐是魔鬼用来诱人的工具。因此,即便到第二代哈里发欧麦尔当政的时代,大多数阿拉伯人的歌唱也仅仅是骑在骆驼背上,用近似歌曲的声音哼着“赶驼调”作为消遣而已,大概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劳动号子之类。

在伊斯兰教产生之前,阿拉伯人就开始谱歌了

然而,人民大众却非常喜爱音乐,他们认为:“酒是肉体,音乐是灵魂,快乐是二者的产物。”音乐和歌唱的爱好者也引证一些所谓先知的话来反驳宗教学者,认为音乐和诗歌不是引诱人们去干坏事,而是对于改善社会交际、纯化男女关系都有好处的事物。因此,在第三代哈里发鄂斯曼当政后,音乐开始在阿拉伯半岛的居民中流行起来。

在伊斯兰教产生之前,阿拉伯人就开始谱歌了

以前的职业歌唱家一般是女性,伊斯兰教产生后,出现了男性的职业歌唱家。如麦地那的突韦司(632年~710年),绰号“小孔雀”,被认为是阿拉伯歌手的开山祖师。通常的看法认为,是他首先把节奏应用于伊斯兰音乐,而且率先在手鼓的伴奏下用阿拉伯语唱歌。阿拉伯的音乐,是在波斯音乐和拜占廷音乐的影响下逐渐发展和提高的。最早创作阿拉伯歌曲的是倭马亚朝第一代哈里发穆阿维叶时的一位黑人释奴赛德·米斯哲哈(约714年卒),他第一个把波斯歌曲和拜占庭歌曲翻译成阿拉伯语介绍给穆斯林。

在伊斯兰教产生之前,阿拉伯人就开始谱歌了

后来他又到叙利亚学习拜占廷的音调,到波斯学习音乐弹唱,同时他还从哈里发雇佣的波斯工匠那里学习波斯歌曲。他把学到的东西摘取精华,去其糟粕,用阿拉伯诗词和波斯曲调谱写出歌曲。然后他亲自带头歌唱,许多人就跟随他、仿效他歌唱,遂成为一歌唱流派。米斯哲哈被认为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把古典的阿拉伯音乐系统化的音乐家。

在伊斯兰教产生之前,阿拉伯人就开始谱歌了

音乐艺术受到倭马亚朝大多数哈里发的保护而迅速发展第二代哈里发叶齐德一世(680年~683年)本人就是一位作曲家,他把歌唱和乐器引入了大马士革的宫廷,而且首创在宫廷中举行盛大典礼的惯例,典礼的主要内容就是饮酒和唱歌这种作法与哈里发经常举行的歌舞集会一样,显然来源于波斯,模仿了波斯萨珊朝帝王的生活方式。萨珊朝的波斯帝王常常举行音乐集会,每当集会时,必然悬挂帐幕将皇帝与他人隔离开。

在伊斯兰教产生之前,阿拉伯人就开始谱歌了

倭马亚朝的不少哈里发也时常举行这种有帐幕隔离开的音乐歌舞集会,外面的臣下虽然看不到哈里发和艺人们,却听到歌手们在帐幕内纵情歌唱。后来哈里发干脆不再挂帐幕而与臣属一起歌舞娱乐。王公大臣也仿效哈里发,经常举行一些较小型的音乐会自娱。哈里发阿卜杜勒·马立克(685年~705年)曾是米斯哲哈的保护者,他的继任者韦立德一世曾在首都热情欢迎素赖只和麦尔伯德。哈里发欧麦尔二世由于非常严肃,使音乐在倭马亚朝一度消沉。但他的后继者叶齐德二世(720年~724年)却十分宠爱歌妓海巴伯和赛腊梅,通过她们使音乐重新在倭马亚朝流行。

在伊斯兰教产生之前,阿拉伯人就开始谱歌了

倭马亚朝时期的乐器也有了一定的改观,如原来的皮面琵琶变成了板面琵琶。另外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乐器,如瑟、号角、手鼓、大鼓、响板(快板)、饶钱等。在伊斯兰教产生之前,阿拉伯人就开始谱歌了,而在倭马亚朝得到了推广,可见阿拉伯人有多么喜欢音乐。而现代阿拉伯地区的女人一个个也是能歌载舞,想必也是遗传了先人的音乐基因。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