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这个词对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

166284143


说起“退休“可能会被很多农民喷,农民就没有“退休”一说。


实际上,作为一个人社工作者,我很清楚虽然我们现在习惯于说退休、退休,而国家却在淡化这一个事情。

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

原先的时候退休,要有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退休费。2015年国家最后一次调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费,从此以后退休费称呼改革为了“养老金”。

《社会保险法》中,关于退休的表述是这样的: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并没有提出领取养老金的手续叫做退休手续,还是其他的定义。

关于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2009年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并没有提及退休。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在大家的普遍理解上,领取养老金就是退休了。但实际上退休本身的意思上,指的是退出工作岗位依靠单位支付的养老金或者退休金生活。

确实有很多人退而不休,领着养老金继续工作。城镇老人一般是有这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养老金对于水平比较低,满足不了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就是老年了生活比较枯燥,希望有更丰富的生活。



对于农村老人来说当然更是这样了。即使领取了养老金,田地仍然属于自己的,不照料土地能产粮食吗?现在农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2018年乡村常住人口56401万人,减少1260万人。实际上城镇人口增加1790万人,年轻人乃至新出生的孩子,几乎都涌向城镇了。

我国仍然是典型的城乡二元体制,城镇和农村生活差距非常大。201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9251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4617元,城镇是农村的2.68倍。

收入低,代表了储蓄的能力就低。2018年全国人均消费支出城镇是26112元,农村是12124元。能够储蓄的余额13139元和2493元,城镇是农村的5.27倍。

目前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的是职工本人缴纳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8%,用人单位缴纳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16%。灵活就业人员自己承担全部养老保险费用的话,国家一般要求按照20%比例缴纳,即使是这样,一年也需要七八千元。看看农民的收入,真的负担不起。

所以,目前的农村养老保险机制采取的是个人缴费、国家补贴为主,集体补助只占极小一部分(3‰),主要针对失地农民。养老金水平分为国家补贴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累积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根据人社部农村社会保险司的信息显示,2019年7月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是162元每月。

综上所述,不管是农民还是城镇职工,都没有所谓的退休制度了,都是通过缴纳养老保险领取养老金了。总体待遇方式还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要想有一份跟自己收入相匹配的养老金,还是需要自己一定比例的积蓄的。


暖心人社


放屁,要没有农民当年无偿交公粮养你父母,就不会生下你一个白眼狼来挖苦农民!我一个65后的记忆里,从小就知道各生产队收获的小麦玉米晾晒好后,一车车地交公粮,只剩下很少一部分作为口粮,每年春季早早地断顿了,杨树林刚发芽就抢光了,山中的野山榆也采来充饥,放学后结队外出邻村讨饭,78年我和妹妹跟着母亲及其余5人,刚出正月就踏上逃荒的征程,边走边讨饭,离家300多里,脚磨破了,露宿于桥下,天寒地冻大雪飘飘,直到沂蒙山区一老农家,才就.宿于饭屋的柴房中,这一次历时40多天,而父亲在家挣那可拎的工分,我有生第一次在讨饭途中过了生日,回家后学习一直跟不上,特别是数学,成了以后学习上的硬伤。今天说农民的养老金,要有所区分,特别是70以上的老农民,积劳成疾的占多数,每月不到100元,80以上不到200元,虽然他们自己从没争多争少,但作为他们的后辈,实在是感到与当年的付出太过悬殊,现在动不动冒出一些道貌岸然的畜生来污辱老农民,真不是吃粮食长大的人类!


坐拥青山绿水


退休对农民来说,无感!无感!无感!重要的事说三遍。

我外公今年86岁,他从11岁开始种田种地,当时还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他这一辈子经历了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新中国土改运动,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种了一辈子田地,也交了一辈子皇粮。直到2006年,免交农业税时,家里才开始有点余粮,而这时的外公已经种了62年的粮食。

作为一个种了62年粮食的老农民,家里的米缸从没有满过,这就是现状,农民如此贫穷,哪来退休一说?如今外公已经86岁高龄,当初那个精神矍铄的瘦高个子,现在变成了驼背皮包骨,但他还是很硬朗,喝烧酒不输任何年轻人,说话吐字口齿清晰,田种不了了,但地还在坚持种,家里吃的蔬菜都是他自己种的。

在农村走亲戚,他也从来不肯坐后辈的车,坚持走路去走亲戚。如今农村的山路长满草木,根本没人走,而外公偏偏喜欢走这些山路,说这路近,而且自己已经走了一辈子。今年正月,小舅用车载他来我家,吃完午饭,外公就说回去了,也不坐车,而且还不要任何人送,一个人走山路回去。

外公种了75年的田地,跟土地有极深的感情。也不喜欢去外地,一辈子都生活在方圆几十里之地。在他的脑海里,从来没有退休一说,只要能动,他就要去干农活,每天早上他都是四五点就起床了,等他干完农活回来,村子里的人才刚刚开始起床。

他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是这片土地养育了他,尽管如此贫穷他还是供出了两个80年代的大学生。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把一生都交给了土地,一生都在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最后再归于这片土地,与土地合二为一。即使成了地之精魄,也绝无退休之说。


潇湘笔客


真止从农村出来的人知道农民的辛苦,尤共是南方种水稻的农民。我是从农村出来的,1963年9月因上大学迁户口进了城,从1958年到1963年,我因家庭困难,每年暑假要挣工分,只有半劳力的我唯有插秧才能真上挣到正劳力的工分,因插秧是以亩计分的,我与母親两人,她拔秧,我插秧,一季双抢十多天要插十几亩秧,我曾经插秧累到有鸡毛眼,即到天黑就看不见了的一种病。我深深体会到农民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农民过去交公粮是无偿交的,所以农民为解决吃饭问题有贡献,至于给不给养老金,给多少养老金,那由政府决定,但老农民做了贡献是事实!


yzc66395


退休这个词对农民来说,只是让耳朵听的舒服点,想想啊大部分年轻力壮的,都出门打工了,留下来有劳动力的个别少数人,都是想出去打工,又离不开家的人,另大部分人都是些老了弯腰驼背的老头老太,和上学的小孩,和要人抱的小孩在农村家里,那么这农村里的农民最起码,蔬菜要种吧?大点的小孩上学,最小的还要人抱,那么这任务就是:老头老太来担当了,要退休也就是生病了,躺床上不能动就退休了,有些农村老人七八十岁了喜欢干活,叫他们休息还说,停下来不干活要生病;大概是劳动惯]的人也休不住,所以说农村里没有什么退休不退休的规律;你懒点生活跟不上人家,又被人家说闲话,只有听了不在乎能过且过,或者病在床上,也就算是退休了;不然农民职业退不了休的~是不是?




小桃16588


我也是农民,七十二岁了,老伴前几年去世了,孩子们将我广东来。为减少孩子们的压力,我找到一份保洁工作,一个月二千六佰元,加上捡的矿泉水瓶和其他的废品费,一个月近二千八百元左右。扣除生活费房租费,一年将近有两万元左右的余额(我不抽烟,不喝酒,不抹牌,很少买衣服和鞋袜)在三十多度的烈日下,确是难熬,没办法要生存,比在老家种田强得多。慢慢熬吧!死了就退休了。


麻铁930


农村人退休就意味着死亡的临近,在我们这里,只要干农活,能干的动的人,没有年龄限制,八九十岁一样干活,有的干完了一天的活,晚上或清晨就死了,有的死在回家的路上,这是我们讲的退休,我老公经常送这样退休的人最后一程,到火葬场火化,给他们办手续,当一个人死后退休,活着的都说没劲,以后不要在干了,做真的退休,过不了三天,该下地下地,该干活干活,退休扔脖子后面去了,在我们这样不下地干活的,是老弱病残,痴傻呆疯。


执着73489


小曾看来退休这个词,对于农村人来说是很遥远的存在,因为生活在农村的人根本没有退休这一说,你家庭条件好了,早早的可以停止干农活,家庭条件不好的话,七八十还在干活的人也有很多,在农村哪有退休啊,你停止劳动的那一刻或许就叫做他们嘴里所谓的“退休”吧。

其实对于生活在农村的人对身边农民朋友的日常那再熟悉不过了,小编的家就在农村,从小就是在农村长大的,后来爸妈外出打工,然后自己才有机会走出农村走进城市,但是小编的爷爷奶奶那真的是当了一辈子的农民,而且长期在农村生活惯了,你冷不丁让他去城里,那他年纪大了肯定是不愿意离开自己生活几十年熟悉的地方,所以,爸妈想要把爷爷奶奶接到城里的计划也总是失败,前几年的时候,姐姐终于说服了爷爷奶奶给他们接到城里生活,没几个月的时间,怎么也不愿意住下去了。

其实,小编相信大多的农村父母都是一样的情况,最主要的是老人在农村住习惯了,以前出门就是左邻右舍,现在楼里都是不认识的陌生人,而且年轻人居多,要是去上班的话,家里就剩下老人看电视,做做饭,实在是很无聊,买个菜还要上写楼梯走好远,而且价格高的离谱,老人肯定住不习惯,要是在农村自己家种的就有菜,想吃啥自己摘着就能吃。

其实父母要回家还有一方面是放不下自己的那片地,就像小编的爷爷奶奶,已经七十多了,已经没有能力再种地了,但是家里怎么说让不要种地了都不行,俩人也有退休金,儿女也给生活费,但就是那几片地割舍不掉,所以现在每次回老家还是有好多瓜果蔬菜,总之没有让他荒废掉,每次回家奶奶都给拿一堆自己家种的东西带走,根本没有要停下来休息的意思。

其实像这样的家庭真的很多,老人们都操了一辈子的心,只要是自己腿脚还能懂,那是肯定没有想过要退休休息的,就算身体不好了,还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根本闲不下来。

虽然说老人们都已经习惯了,但是有时候也是很无奈的,一辈子都在为儿女打拼,让儿女过上好日子,然后风风光光的结婚,一辈子的积蓄都付出出去,到老了,自己的积蓄也都空了,但是还是不想给子女增加负担依然省吃俭用,其实农村的老人是很惹人心疼的,你们觉得呢?


小曾说三农


对于农民来说,从来就没有退休之说,只要他能下地干活,那么他就会一直干下去。

退休这个词应该是对于工人来说的,到了60岁,就可以不用上班了,每天钓钓鱼、溜溜鸟啥的,早上起来了,就去公园里面陪老头老太太们打个太极拳啥的。晚上有时间了,就再去广场上跳个广场舞。这应该是绝大多数退休工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了吧!而这些对于农民来说,基本上算是不可能体会到的事情。

在农村没有什么退休之说,工人到六十岁就退休了,而农民到七八十岁的时候还有下地干活的。我奶奶也是一个农民,今年也快八十岁了,但是还是经常下地干活。金银花开了的时候,去采金银花,地瓜熟了的时候,又去刨地瓜。家里还养了很多的小鸡和鸭子,我每次回家的时候,还想着给我送点,让我带回来给她重孙吃。

按道理说她这个年龄的人在城里面早就开始养老了,而且即使是她没有退休金,我爸和我的几个叔叔完全有能力养着她跟我爷爷两个人了,根本不需要她整天的下地干活,我回去的时候也经常的劝她,让她少去地里面。毕竟年纪这么大了,太危险了,但是她就是不听,因为她感觉自己闲不住。

对于农村人来说,真的就没有什么退休之说,绝大多数人都是能干到什么时候就干到什么时候。现在农村年轻人种地的少了,所以如果你在田地里面遇到正在干活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老人,他们绝大多数年龄都在五六十岁左右,有些甚至七十多岁了。他们没有想过要退休,所以他们也不会退休。

或许有一天国家提高了农村老人的各种福利待遇之后,才能让他们过上养老的日子吧!


种花家的种花匠


退休对于农民意味着他再也不能劳动,我老家也是农村的,在我们农村对于农民来讲,就没有退休这个说法,。如果说真的有退休的话,那么可能就是这个人再也干不动活了吧!

从我小的时候到现在,除了有些当老师的人,到了退休年龄以外,其他的人,绝大多数都还在坚持只要自己能够下地干活,那么就会一直干下去。我见过太多七十多岁的老人每天下地干活的了,而且有些老人的年龄都在八十多岁了。

退休,农村的老人也想要退休,可是他们如果“退休”了,应该怎么生活呢?大家都知道城里面的老人绝大多数都有退休金。所以即使是他们不用再去干活之后,那么他们每个月也有退休金拿的。

但是农村的老人不一样,在农村百分之九十九的老人都没有退休金,所以即使是他们年纪再大了也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养活自己。当然,如果真的到了那种自己再也干不动的程度了,这个时候可能才会让儿女去赡养他们。

对于老人们来说,只要是自己能干得动的情况下,他们都不想让自己的儿女去养着自己。因为担心自己成为了儿女的负担,对于农村老人来说,在自己六七十岁的时候可能正好是自己的孙子需要成家立业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一般的农村家庭经济都会比较的紧张,所以在这个时候,老人都不大想去麻烦自己的孩子。

虽然说现在条件好了,农村老人们每个月也有一部分补助了,但是这些钱其实也就刚够他们平常买点油盐酱醋啥的!如果真的想要去改变农村老人的现状,很的很难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