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万宗室,病入膏肓的大明,灭亡岂非人事哉

导读:近几年的明粉数量呈上升趋势,鼓吹明成祖朱棣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夸赞崇祯皇帝临危不惧的气节,连唯一践行着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明孝宗,都是生活在明朝时期。不得不说,从史书记载的史料来看,明朝皇帝除拥有特殊怪癖以外,好像在大事上一点也不含糊,这一点比起清朝自诩圣君的皇帝尤为高明。不可否认的是,明朝的确存在着闪光点,但也不它在某些方面的考虑有所欠缺,首当其冲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实打实的平民皇帝,比汉高祖刘邦的“贫民成分”高得不是一点半点。

几十万宗室,病入膏肓的大明,灭亡岂非人事哉

朱元璋画像

如果说朱元璋对待功臣是雷厉风行的狠辣,那么对待他的子孙可谓是仁慈大度到了极点,在保障他们衣食无忧的前提下,将朱氏子孙的生活质量提高到最高点。

封建社会奉行的是“家天下”,统治者追求的是政治平稳,最起码不会爆发撼动天下的动乱,江山社稷的稳定性排在第一位,朱元璋在保证天下安定的同时,盘算起子孙尽可能分配到最好的资源。

让我们将目光放到1492年山西巡抚杨澄筹向明孝宗递来的奏折上,分封在山西地区的庆成王朱钟镒,其妻妾在这一年为他诞下第九十四个孩子,同时朱钟镒的子孙辈达到一百六十三人。

几十万宗室,病入膏肓的大明,灭亡岂非人事哉

明孝宗画像

当初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上添了一条关于宗室子女的抚养问题,明确表示皇族子孙的生活开支花销皆由朝廷供应。1492年,庆成王府的皇族成员达到千余人,这些都是朱元璋的后世子孙,就连朱钟镒本人都算不清有多少嫡系子孙,以至于他不断请求明武宗派人核实查明,便于向朝廷报销花费。然而庆成王府的人口盛况仅仅是明朝皇族宗室的缩影,朱氏人口的爆炸式增长,给朝廷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

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最初分封在山西的只有晋王朱樉一位,可到了明朝中后期,晋王一脉人数高达近两千人,这还只是有爵位的子孙,如果加上没有爵位的后代,恐怕远远不止两千人。

几十万宗室,病入膏肓的大明,灭亡岂非人事哉

记载皇室成员的玉牒

根据《明神宗实录》记载,朝廷收录的皇族户籍数量将近一万五千余人,但这一说法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因为嘉靖年间的皇族档案玉牒就明确表示皇族子孙高达两万多人。朱元璋总共有26个皇子,光分封为王的就有23个,按照一脉一千人来算的话,明朝中后期已然发展到两万多人。明朝皇族人口增长率已经远远高过平均增长水平,这不仅源于是皇族子孙纵欲过度,无节制的生育能力,更重要的的是朝廷提供福利待遇,只要你身上流着老朱家的血,那你这辈子就不用担心娶不上媳妇、买不起房。

蜀汉政权的建立者刘备,逢人就说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就连称帝也是喊着“匡扶汉室”的口号,然而皇族身份并没给刘备带来多少荣耀,相反的是早年刘备曾因家境贫寒,不得已编席子卖草鞋,以此作为谋生手段。

几十万宗室,病入膏肓的大明,灭亡岂非人事哉

嘉靖帝画像

如果不是生逢乱世,刘备的名字根本载入不了史册,那时汉朝奉行嫡系继承爵位的政策,旁系会随着和嫡系的关系愈来愈远,地位待遇也会天差地别。更为重要的是,刘备的祖先刘胜生育能力极强,直至西汉末年已然是两千多个子孙,刘备只不过是其中之一。况且东汉王朝和西汉王朝的联系不大,即使光武帝刘秀嚷嚷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仍旧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帮助,过去的荣光不属于今人。

明太祖朱元璋深知皇族宗室数量会逐步增多,但待遇却是层层递减,朱元璋也是个人,难免会存在私心,他不愿有后世子孙流落街头、惨淡谋生。明明有着皇族宗室的血统,却要过着和寻常人无异的生活,这是朱元璋在阅览史书后的首要结论。因此明朝皇族子孙可谓是幸福指数最高的群体,无论是房屋安置和良田税收,还是婚嫁丧娶和发放薪水,皇族后裔在物质方面甚至要远高于朝廷官员。

几十万宗室,病入膏肓的大明,灭亡岂非人事哉

朱棣画像

靖难之役后,燕王朱棣取代了建文帝朱允炆,成为大明王朝的新主人,从而他的子孙升为嫡系,朱允炆的长子朱文奎下落不明、生死未知,幼子朱文圭则被软禁了五十多年,重获自由时几近痴傻、人事不知,有没有留下后代子孙都是个谜。但朱允炆一脉的消失,并不能给日益膨胀的皇族人口带来缓解,尤其是朱棣害怕众兄弟有样学样地依葫芦画瓢,为防止藩王之间串通联合叛乱,严令藩王一生只能生活在王府里,纵使王府方圆百里,给皇族子孙带来的感觉依然是一座囚笼。

如果实在闷得无聊,想要出城好好游玩一番,必须要向京城的当朝皇帝递奏申请书,封地在京城附近的倒还好,如果封地离京城有千里之遥,就是想在春天出城踏个青,都要事先写好奏折,计划好从白雪皑皑的冬天寄出。禁锢住身体的同时也禁锢住了灵魂,无所事事的明朝皇族只能将精力发泄到繁衍子嗣上来,凭着开国皇帝朱元璋立下的规矩,藩王享受着“多子多得”的好处,既然鼓励藩王生育,那就卯足劲生孩子就好了。

几十万宗室,病入膏肓的大明,灭亡岂非人事哉

福王画像

明朝皇族的庞大数量给朝廷带来的财政负担是可想而知的,尤其是附赠土地这一条,完美地践行了二八定律,即占据明朝人数20%的皇族子孙,享受着80%的土地资源。

以明神宗时期的河南省为例,几近一半的土地属于藩王子孙,朝廷连税收都骤然缩减,倘若明朝再存在一百年,阶级矛盾会愈发尖锐,爆发农民起义是在所难免。皇族与民众争夺土地,垄断盐酒业的买卖,致使朝廷无法收取盐酒税,这更是撑炸明朝的一大因素。既然是明朝皇族,难免会具备超越法律的特权,代王府的庶出子孙,仅仅因为当地县令处罚他的仆人,就当堂对县令大打出手,“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名言,在明朝后期变得愈发空洞起来。

几十万宗室,病入膏肓的大明,灭亡岂非人事哉

崇祯帝自缢处

明朝末年,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相继爆发,进入山西、河南等地时,对朱明皇室展开大幅度的搜刮和屠杀。皇族巨额花销给朝廷带来沉重的负担,朝廷又只能向底层人民压榨索取,因此以农民为主要组成群体的起义军,无不对明朝皇族恨之入骨。

明朝灭亡以后,几十万数量的皇室子孙或逃离家乡,或过上隐姓埋名的生活,有的还改掉了当初引以为傲的皇姓。自古至今,朱姓就是人口大姓,经过明朝这段幸福时期,朱姓人口数量再一次急剧增长,尽管遭到农民军的屠杀和清军的搜捕,皇族数量得到削减,但明朝皇族仍然是个巨大的群体,后代数量不计其数,也许此时正在看这篇文章的朱姓读者,就是明朝皇族的后裔。

《明神宗实录》

《明史》,张廷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