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仿造调兵手谕,让胤禵成最大赢家,却不想还有高人在后

导读:皇十四子胤禵,在《雍正王朝》中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他既是皇八子胤禩的坚定支持者,又在夺嫡之争的关键时刻卓有成效的推了皇四子胤禛一把;他既数次挺身而出,举荐皇八子胤禩成为新太子人选,又在夺嫡的最后阶段和胤禩发生直接冲突,取代了胤禩成为“八爷党”的首脑和继位希望。

细细想来,胤禵虽然在剧中的直接表现并不太多,但他每次出手都几乎能够彻底改变夺嫡局面和皇子势力分布,这个在夺嫡最后阶段,唯一拥有绝对实力能和皇四子胤禛一较高低的行伍之人竟也有着非凡的政治智慧和权谋手段。

康熙皇帝热河狩猎,撞破太子胤礽和郑春华的丑事以后,胤禵通过仿写太子手谕,调来凌普军队包围康熙皇帝行宫的行为,就是他巅峰智慧的集中表现。


康熙皇帝一声“孤家寡人”的感叹,将其心中的烦闷和独孤诠释的淋漓极致,而后在图里琛、德楞泰的陪同下撞破了太子胤礽和郑春华之间的丑事,康熙皇帝虽然大怒,但除了太子胤礽外,其余皇子对于这件事并不知晓。

雍正王朝:仿造调兵手谕,让胤禵成最大赢家,却不想还有高人在后

就在胤礽前往皇四子胤禛处寻求帮助的时候,皇十四子胤禵却拿着一份自己仿照太子笔迹而成的调兵手谕找到了皇八子胤禩。

而胤禩虽然表面“拒绝”,但却听从了胤禵的建议,并靠着这张手谕,真的调来了凌普的军队,包围了康熙皇帝所在的行宫。

皇十四子胤禵仿写太子手谕的真正目的何在?仅仅是为了将太子胤礽一举扳倒?真是为了“坚定拥护皇八子胤禩上位,再大的风险自己一人承担”?

并不是!!!

胤禵此举,目的有三:

1、扳倒太子,为频频犯错、已经为康熙皇帝所不容的胤礽被废,添上最后一根稻草。

2、陷害胤禩,将当时最为受宠、最受重用、继位呼声甚至超过太子胤礽的皇八子胤禩彻底赶出康熙皇帝皇位传承的考察队伍。

3、让康熙皇帝对于皇子夺嫡之争有一个重新的认识,让康熙皇帝亲自出手打压和控制各皇子党派首脑。

也就是说,胤禵希望利用仿写太子调兵手谕一举扳倒胤礽、陷害胤禩的同时,让康熙皇帝亲自出手,替自己除掉夺嫡之争的竞争对手,并最终成为最后的赢家。

雍正王朝:仿造调兵手谕,让胤禵成最大赢家,却不想还有高人在后

01 扳倒太子胤礽背后的目的

就太子胤礽之前的种种表现,胤禵包括所有皇子都清楚,胤礽的太子之位被废只是时间问题,只是其犯下更大错误来临之时的必然结果,所以胤礽并不是胤禵真正的对手,或者胤禵根本就没有将胤礽当成自己强劲的对手。

这一点,胤禵比将胤礽视为最大对手的胤禩更有远见,更具智慧。

那他为何不惜冒着被圈禁终生甚至被杀头的风险,仿写太子手谕,用来彻底扳倒胤礽呢?

1、麻痹胤禩。

胤禵此举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将胤礽扳倒,就胤礽的表现来看,他的被废只是时间问题,不再需要任何人“帮助”。他真正的目的在于用扳倒太子的举动,来麻痹皇八子胤禩,以求赢得胤禩的绝对信任。然后利用胤禩的信任,完成自己更深一层的目标。

2、顺手扳倒胤礽

单就胤禵个人而言,他如果想要成为皇位继承人,就必须将排在自己前面的对手逐一除掉,当时的胤礽作为第一顺位继承人,当然会被胤禵视为必须除掉的对手。经过“花钱买命案”“卖官鬻爵”的荒唐罪行以后,胤礽也没有被废,这让胤禵有些着急,有了必须动手扳倒他的想法。更何况将胤礽扳倒,只是捎带脚的附加效果,何乐而不为!

3、胤礽的特殊地位,反而将其害了

就当时的具体情况而言,能够对康熙皇帝形成实际威胁、明面威胁的只有太子胤礽,拥有调兵权限的也只有太子胤礽。胤禵想要通过“军事政变”的方式让康熙皇帝重新审理众位皇子势力集团、亲自出手帮自己除掉竞争对手的目的,也只有通过陷害胤礽来实现。

雍正王朝:仿造调兵手谕,让胤禵成最大赢家,却不想还有高人在后

所以,太子胤礽只是胤禵仿写调兵手谕背后的附带牺牲品,也是必要牺牲品。单就太子胤礽在凌普叛军刚刚包围行宫的时候,胤礽的太子之位立马被废,就能证明胤禵对于胤礽的陷害规划已经完成,而且完成的很是完美。

02 对皇八子胤禩的设计陷害

从皇八子胤禩的反应来看,他对胤禵仿造太子手谕,调兵谋反的举动非常震惊,虽然也有感动,但却也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毫无疑问,这件事如果泄露,别说是继承皇位,恐怕等待他们的将是圈禁终生甚至杀头的惩罚。

但是,对于胤禵的“忠心”表现,胤禩相信了吗?

相信了!要不然,凌普的叛军也不会那么快到达康熙皇帝行宫!

刨除胤禵自己内心的谋算,一向以“精明”、“贤能”形象存在的皇八子胤禩为什么会支持并相信胤禵的“谋逆”行为?

1、

经过“花钱买命案”的审理,康熙皇帝将皇八子胤禩晋封为郡王爵位,而且在“木兰秋狝”中,将太子胤礽的特权——“代朕赐宴”交给了胤禩,这在胤禩眼中,在所有的皇子包括太子胤礽的眼中,都是康熙皇帝属意胤禩为新皇储的表现。但是经过自己“夜报胤礽罪行”后,胤礽的太子之位并没有被废黜,所以胤禩必须寻找一个绝佳的机会将胤礽一举扳倒,自己才能实现继任太子的梦想。

2、胤禩对于胤禵的仿写能力非常清楚,他所仿写的调兵手谕肯定能够起到实际效果,也就是说这份“冒牌”的调兵手谕肯定能够将凌普的军队调至行宫。而凌普叛军一旦包围了行宫,康熙皇帝的第一反应肯定不是追究手谕的问题,而是第一时间调兵防御、平定叛乱、废黜太子。就算康熙皇帝最后发现了手谕的问题,太子也已经被废,自己也很可能已经成为新任太子,大局已定。

3、就算将来调兵手谕的问题被康熙皇帝发现,认真追究起来,胤禩也完全可以将所有的罪责全部推到胤禵头上。毕竟,手谕是胤禵写的,自己还曾经“劝阻”过,这只是胤禵一厢情愿想自己表忠心的举动,与自己无关。

雍正王朝:仿造调兵手谕,让胤禵成最大赢家,却不想还有高人在后

综合看来,胤禵仿写太子调兵手谕的行为对于胤禩而言,都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举动,他没有理由拒绝。

但是,胤禩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这也是胤禵早就预料到胤禩肯定会犯下的错误,也是胤禵用此计将胤禩推向深渊的成因。

这个致命错误就是:皇八子胤禩对于太子之位的渴求已经让其冲昏了头脑,忘掉了理智,将原本很容易想明白的问题忽略了。

胤禵对于胤禩想要成为皇位继承人的渴望非常清楚,对其不择手段想要扳倒他取而代之的心思下会有何种失误和错误判断更是深为了解。所以,胤禵赌定胤禩会同意假冒太子手谕调兵一事。

就当时众位皇子的具体情况而言,太子被废,最高兴也最有希望成为新太子的就属皇八子胤禩,就算康熙皇帝发现了调兵手谕是胤禵仿写,但胤禵作为胤禩的坚定支持者,乃系“八爷党”集团重要成员,康熙皇帝盛怒之下,胤禩真能逃脱了干系?又或者,他会被认为是此次谋反的主犯!

然而,胤禵对于胤禩的陷害还不至于此,胤禵真要真心想要拥立皇八子胤禩为皇位继承人,一心做个擎天保驾之臣,只需要仿写了太子手谕以后,自行前往调兵即可,又为何非得和皇八子胤禩商量呢?

一方面,这是胤禵的后路安排,如果胤禩将来真当上了太子,得以顺利继位成为大清的皇帝,那么今日自己冒着杀头风险扳倒太胤礽的举动就会换回几世的荣华富贵,甚至很有可能换回一个铁帽子亲王的天大恩赏。

另一方面,就是将“仿写太子手谕”的巨大罪行和皇八子胤禩分摊,在胤禵完成自己既定目标的前提下,将自己所承担的风险降到最低。

雍正王朝:仿造调兵手谕,让胤禵成最大赢家,却不想还有高人在后

更重要的是,之前对于胤禩追求皇储位置的心思只是胤禵按照自己对胤禩的了解,进行的猜测,并没有确定的依据。将手谕拿给胤禩就是对其态度的试探,对其追逐皇储身份渴求程度的测算。只有确定了胤禩的心思和态度,胤禵才能用自己语言的激励、忠心行为的支持让胤禩完成除了仿写手谕以外的所有工作。而胤禩一旦有所行动,胤禵的仿写手谕的罪行就变得不再重要,而实际操作此事的胤禩就会成为最大的罪人。

而只有除掉了胤禩,胤禵才会向皇位前进一大步。毕竟,和荒唐的废物点心胤礽比起来,这个以贤明著称、政治智慧极高的胤禩更难对付、更难扳倒。

03 通过调兵,利用康熙皇帝除掉自己的竞争对手,才是胤禵仿写太子手谕的真正目的

除去对太子胤礽和皇八子胤禩的设计陷害,胤禵借太子之手调兵包围行宫的最终目的则是让康熙皇帝警醒,让康熙皇帝重新审视各皇子势力集团的具体情况,让其看到皇子势力集团对于康熙皇帝皇权的挑战和潜在威胁。

根据《雍正王朝》对皇十四子胤禵的身份设定,胤禵和皇十三子胤祥一样,乃系带兵阿哥、行伍出身。

不知道众位看官有没有和笔者一样的疑惑,那就是胤禵仿写太子调兵手谕,就不担心凌普的叛军会真的攻进行宫,政变成功吗?如果政变成功了,胤礽不就是妥妥的大清皇帝了吗?

他并不担心!

因为行伍出身的他对于皇帝出行时身边携带的戍卫部队情况非常熟悉,对于凌普军队的作战能力也非常熟悉,对于康熙皇帝手中能够掌握、能够在凌普攻入行宫之前,将其消灭的军事力量更为熟悉。另外,对于康熙皇帝口中所说的“狼覃部队”,胤禵也肯定非常清楚。所以,胤禵并不担心凌普会打乱自己的计划。

雍正王朝:仿造调兵手谕,让胤禵成最大赢家,却不想还有高人在后

也就是说,胤禵凭借着对大清军事情况的熟悉掌握,能够保证凌普不会对康熙皇帝、当前朝局造成任何伤害的前提下,还能让康熙皇帝和其跟前的决策层大臣(主要是指张廷玉)引起足够的警醒。

胤禵想用凌普派兵包围行宫的军事行动,给予康熙皇帝三个警示:

1、让太子拥有调兵之权是康熙皇帝最大的错误,更是康熙皇帝管控太子势力、消除太子对皇权潜在威胁和挑战的巨大障碍。太子拥有调兵之权,让军事政变成为可能,成为朝局动荡的潜在威胁,这是行伍出身的胤禵所看到的巨大管控漏洞。一张太子手谕,就能调来数千将士包围行宫,真到了康熙皇帝和太子胤礽之间的矛盾公开化,会不会有一场大型的军事政变发生呢?

2、太子能够调兵只是众多皇子势力集团串联朝臣、结党营私的一个典型代表,更是各皇子集团势力强大的直接体现。对于皇子势力的逐步扩大,康熙皇帝除了费心平衡,清除皇子背后有明显结党串联朝臣的举动外,对于皇子却并没有实际的打压,更没有严格的惩处。

胤禵就是要利用凌普的军事行动,让康熙皇帝对皇子集团拥有足够的警醒,并开始对皇子集团的具体打压乃至清除。而这些打压和清除的对象肯定会针对各皇子集团的首脑进行,毫无疑问,这将间接帮助胤禵扫除夺嫡之争的竞争对手,间接支持胤禵向皇储身份的进发。

3、最后一个警示,也是胤禵的最深一层的目的,就是引起康熙皇帝对自己的足够重视乃至信任、重用。

凌普的叛军包围行宫之前,众位皇子中,除了胤礽拥有调兵之权外,其余众位皇子没有任何的实权,更没有对军事力量的掌握,这对于康熙皇帝保证皇子势力平衡,维护自身皇权的稳固非常不利。有了凌普带兵包围行宫的教训,康熙皇帝肯定会注意皇子实权的分摊,注意皇子相互制约的手段使用。

雍正王朝:仿造调兵手谕,让胤禵成最大赢家,却不想还有高人在后

事实证明,康熙皇帝确实意识到了这方面的缺陷,凌普包围行宫以后,康熙皇帝立马下了两份谕旨:

“着即加封皇长子胤褆、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为亲王”

先将除太子胤礽之外的四大皇子集团首脑以亲王爵位安抚,防止在此混乱局面下再生变故。

“从即刻起,停用太子一切印信,着直亲王胤褆总领行宫宿卫;着诚亲王胤祉总领热河行宫事宜。非奉朕亲笔手谕,无论何人不得擅自向各部及各省发文调兵。所有从驾侍卫、亲兵、善扑营兵士及驻地兵马,一体由直亲王胤褆、诚亲王胤祉及上书房大臣马齐合议,请旨节制。”

给予两位年长皇子实权的同时,将所有的军事指挥权力收归康熙皇帝一人之手,并让上书房大臣马齐参与到军事指挥调动系统中来,将朝廷势力渗透到皇子势力中,从政府层面对众位皇子的实际权力予以限制和平衡。

可见,这次凌普的军事行动让康熙皇帝清楚的看到了之前管控皇子手段中存在的巨大缺陷。

但是,从结果来看,胤禵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好处,更没有得到实权啊?胤禵不等于白给别人做了嫁衣吗?

当然不是!

胤褆的“总领行宫宿卫”只是“一次性”军事指挥权力,康熙皇帝结束这次“木兰秋狝”后,就算胤褆不被圈禁,他的实权也会自动消失。康熙皇帝回宫后,行宫宿卫也就没有了意义,胤褆的权力就会随即消失。

雍正王朝:仿造调兵手谕,让胤禵成最大赢家,却不想还有高人在后

而皇三子胤祉的“总领热河行宫事宜”只是对胤褆职权的部分分摊,和胤褆一样,也只是临时性的实权。

而胤禵呢?

在和康熙皇帝正面冲突,不顾君臣之礼、父子纲常,惹得康熙皇帝大怒昏倒以后,康熙皇帝依然任命胤禵监管兵部,掌握国家全部军事力量,真的是令人意外,毫无缘由的吗?

这就是胤禵布设大局的最终结果!

另外,康熙皇帝圈禁皇十三子胤祥,用以打压和控制“四爷党”的势力发展;将皇长子胤褆永远圈禁、罢为庶人,则是直接消灭了“大爷党”;以皇三子胤祉为首的“三爷党”实力薄弱,康熙皇帝就刻意扶持。从康熙皇帝对该事件的处理结果来看,对皇子集团势力的平衡,虽然各有原因,但其根本成因在于胤禵的

“假冒太子调兵手谕、凌普带兵包围行宫”的行为。所以,胤禵的目的已经基本达成,其预设的效果也已经基本形成。

04 康熙皇帝的“配合”

但是,皇八子胤禩似乎并没有遭受打压和控制,难道是胤禵失算了?

当然不是!

这就是康熙皇帝在明知道调兵手谕是假冒的,却不立即追究的原因所在!这才是胤禵对胤禩陷害的根本所在,对胤禩的致命一击。

“知子莫若父”,康熙皇帝真不知道太子胤礽没有调兵谋反的胆量,需要张廷玉的提醒才能“恍然大悟”?

在知道了调兵手谕乃系别人仿写以后,康熙皇帝真会突然失去平时的沉稳和冷静,急慌慌的想要追查幕后黑手,非得张廷玉制止才会罢休?

雍正王朝:仿造调兵手谕,让胤禵成最大赢家,却不想还有高人在后

从康熙皇帝让张五哥提醒皇十三子胤祥的举动来看,康熙皇帝对于胤礽和胤祥之间的亲密关系非常了解,在康熙皇帝撞破胤礽和郑春华的丑事以后,胤礽会去找胤祥帮助,也是康熙皇帝料定的事情。就算胤礽有调兵谋反的胆量,也肯定会通过带兵阿哥——胤祥来具体实施,胤祥的为人处事,康熙皇帝更是了解,有胤祥在,胤礽的谋反计划肯定会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所以,从康熙皇帝得知凌普带兵包围行宫时,胤礽是和胤祥在一块,康熙皇帝就已经确定这份调兵手谕乃系有人刻意仿写的了!

敢于犯下“仿写调兵手谕,栽赃太子谋反”这等大罪,也只有康熙皇帝的皇子有胆做出。康熙皇帝对于自己儿子的具体能力又不会不清楚,所以他几乎能够断定这份手谕就是胤禵所为。但康熙皇帝并不认为这是胤禵的主谋,而会认为这是逐渐表露自己夺嫡之心,被康熙皇帝冠以“其心可诛”的皇八子胤禩大力支持下的结果。

而且,胤禵想要利用此次武装政变而达到的目的和胤禩并不相同!一个是简单的扳倒太子,取而代之;一个则是利用对康熙皇帝皇权的维护,在康熙皇帝的支持下,成为皇位继承人。胤禵和胤禩的出发点,在本质上有着不同。

虽然已经明确了幕后黑手,但康熙皇帝暂时还只能将全部精力用来对付胤礽的强大势力,如果这时候将皇八子胤禩再招惹起来,康熙皇帝的胜算将会大幅度降低,甚至会被反杀,也说不定。

但在随后的举荐新太子人选中,康熙皇帝用实际行动,彻底斩断皇八子胤禩的继位可能,才是康熙皇帝对于胤禩的彻底清算。这也是胤禵费心设局的终极目的所在了!

那么, 既然康熙皇帝明确了胤禵“仿造太子手谕”的罪行,又为何命其监管兵部,将军事大权交到他的手上呢?

雍正王朝:仿造调兵手谕,让胤禵成最大赢家,却不想还有高人在后

这就是康熙皇帝的“棋高一招”了!

其目的有三:

1、皇八子胤禩虽然被就明确斩断了继位可能,但在其“贤明”形象的影响下,其身后的朝臣势力、皇室宗亲势力、满洲贵族势力依然很是强大。康熙皇帝担心胤禩的强大势力会影响皇位传承的平稳过渡,更为影响后继之君的皇权稳固,所以他必须让“八爷党”内部出现内斗,让其自我消耗,以达到打压和控制“八爷党”的目的。

这也是让胤禵监管刑部、任命胤禵为大将军王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在。

2、胤禵能够利用仿写太子手谕调兵,说明其真实看到了康熙皇帝分配权力、分配军事掌握范围的弊端和不足。出于对军事力量的合理配备和有效管理,从大局出发,从国家层面出发,从整个大清王朝的稳固统治出发,康熙皇帝将兵部交给对军事弊端有清醒认识的胤禵,也是明智和理性之举。清朝的兵部虽然掌管全国军事力量,但其直接指挥权在于上书房,也就是在康熙皇帝的手中。康熙皇帝完全能够做到充分利用胤禵优势的同时,还能保证他不会犯上作乱、再次犯下大错。

3、胤禵仿写太子手谕调兵包围行宫,确实是犯下了该杀头的大罪,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康熙皇帝借由此次事件进一步维护了皇帝权威、进一步巩固了皇权统治,对各皇子势力集团进行了有效控制和打压,“受益匪浅”的康熙皇帝等于默认了胤禵的“罪行”,看透了胤禵背后的真实意图。最重要的是,康熙皇帝将胤禵这个直接引导自己控制皇子集团势力的人,也当成了牵制和平衡其余皇子集团势力的工具,毕竟除了皇十三子胤祥,胤禵对军事的熟悉、在军界拥有的威望和地位对于康熙皇帝而言,更有利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不可否认,胤禵作为这场“武装政变”的总导演,基本完成了自己预设的效果和自己向皇储位置的距离拉近,但在康熙皇帝的“棋高一招”下,胤禵最后也只能沦为康熙皇帝最终结局安排的利用工具,成为“感叹命运不公”“败者”

参考文献: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雍正王朝》

(本文仅基于《雍正王朝》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