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报岗到面试,8次公考总结快速上岸经验

不知不觉考公也两年了,经历了国考、省考、市考,广东一年可以考4次,今年只有3次,也算考试经验比较丰富了。

从报岗到面试,8次公考总结快速上岸经验

回顾下历程吧:

17年省考:行测54.6、申论53.5、综合54.16,排名42(后来才知道那年题目是最难的)


18年国考:行测71.3、申论58.8、总分130.1,国考没有排名


18年省考:行测68.6、申论65.5、总分67.36,排名39(学了步知半年原地踏步,看排名就知道,分数没意义因为题目难度不同)


18年广州市考:行测80、申论62,排名好像11(报了个热门岗位,继续炮灰)


18年深圳市考:行测67、申论62.5,总分64.75,排名21(1:2000的三不限岗位了解一下)

18年6月工作入职,开启在职复习生涯~

19年国考:行测68.1、申论60.1、总分128.2,排名2。面试74,排名2。


19年省考:行测84.5、申论74、公安科目65,综合77.9,排名1。面试85,排名1。


19年深圳市考:行测67、申论68.7,综合67.85,排名10。(1:900继续三不限哈哈哈)

找回来当初的成绩都觉得挺神奇,不知不觉就考了这么多次了,真是沧桑~

从报岗到面试,8次公考总结快速上岸经验

总结一下我的经验大概下面几点:

1.学习要专门针对考试特点,每场考试都是新的学习

2.报岗是门艺术,考得好不如报的好才是真理

3.步知的课程只是入门,不要太依赖,最终还是靠自己总结,形成自己套路,本质都是一样的

4.考公最重要是坚持,自信和坚持才能成功。坚持主要是笔试,自信主要是体现在面试。灵活就体现在报岗上,以及全程。

5.如果可以的话,博采众长,多去了解其他机构,以及上岸的人的一些经验和技巧,但是不要迷失自我

先讲笔试吧,后面再讲面试,面试我也很多体会(哈哈哈,报班经验丰富)。

报岗篇

报岗真的是门艺术,报岗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及客观情况来分析。

第一,自身情况。包括是否有家庭、个人意愿、个人考试能力水平、考试心态等等。

① 如果是有家庭的,那肯定优先选家庭所在地。就不要考虑路程大于开车1小时的,会很累。

② 如果是自己很讨厌的岗位工作内容,比如我不喜欢城管工作之类的,那就没必要报,报了万一考上了也是痛苦。

③ 如果是自己能力水平比较低的,那就不用报那些热门、好的岗位,要根据往年分数和岗位条件推测大概分数,看自己能力行不行。

④ 如果是考试很容易发挥失常的,那也建议报自己分数低一个档次的岗位。一般一个档次大概在2-3分左右。

作为一个英语专业生,超级苦逼。学英语的无论学的好不好,都想考公务员。然后学语言的考试能力又很强,所以炮灰了两年,太不容易了。深谙报岗的重要性。

从报岗到面试,8次公考总结快速上岸经验


岗位条件如何比较?

总体要考虑几个方面:专业、所在地、部门、性别、资格证书。(基本是按影响程度排,最后两个差不多)

1.专业。专业要看什么?

专业里面有具体的专业、专业小类别、大类别。比如英语专业,就是可以报英语、外国语言文学类、文学类。那肯定是专业招的少、限的死就越容易。因为能报的人也比较少。大类要特别注意,会遇到冷门专业的考霸,因为冷门专业考霸考习惯了三不限,所以他们很牛逼,就要小心他们哈哈。

2.所在地。

一般来说是跟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挂钩的。经济越发达,收入越高,竞争就越激烈。珠三角无疑比非珠三角高很多分,广深也比二线城市高分,市直比镇区难很多,开发区、市区也比同级难一些。

3.部门。

有钱:财政、税务等。

有权:在政务网上溜达一圈就知道了,党群机关特别指纪委、组织部、宣传部那些。

清闲无责任:具体表现在老干局、党校等。

团委其实也很多人报,群团组织,很忙但是升的快。

公安会相对好考一些,特别是男生。

4.性别。

这个不用多说,限制只要男性的分数会低个2-5分,有时候还不止。

5.资格证书。

现在很多岗位都不会怎么限制资格证书,有些证书特别能筛选人,比如:CATTI二级(英语口译二级)、注册会计师、司考、高级会计等等,具体结合自己专业。

从报岗到面试,8次公考总结快速上岸经验


如何筛选岗位?

清楚了条件之后,要把符合条件的岗位全部单列出来,横向比较。比较的标准就按照前面说的几个点,结合往年的分数,往年的报名人数,以及今年的报名人数。这个是第一层筛选。

第二层筛选,也很重要。就是放到大环境下来比较。什么意思?

就是第一层筛选后,剩下3-4个把握比较大的,如何选择?那你就要观察这几个岗位的地市今年一共招多少人,这个专业招多少人。如果这个城市今年招英语专业只招1个人,那不用说肯定竞争大,因为整个城市的英语专业都报那个岗,更别说还有别的城市的来报。如果别的城市今年招英语的有3个岗,那这个会相对容易一些。

下面是我国考的时候做的表,参考一下。省考家里城市只有一个英语的岗我就没选了。

从报岗到面试,8次公考总结快速上岸经验

把比较心水的岗位可以标绿哈~

今年的报名人数怎么看?

此处公考雷达必须要有姓名。这个APP真不错,一目了然,那些岗位多少人,官网上还要一个个翻。

从报岗到面试,8次公考总结快速上岸经验


笔试篇

首先要明确一个态度,入门要专一,提升要博采众长。【我的观点可能和大多数人不一样~】

具体就是:

1。入门——复习第一年,要专一。

也就是说要专注步知,先了解公考考什么,怎么考,以及一些一般性的技巧等等。要用一年的时间大概学两三遍,所以我推荐只要有考试就去考,因为每一次考试都是一次新的学习征程。这里要专一是指必须要学透了步知的东西,你才能打好基础。具体怎么学步知我就不说了,很多人都说过了。

2.提升——复习第二年以上,要博采众长。

这时候就基本可以抛开步知了。抛开步知看什么?

看你入门学习时候做的笔记和错题本。这时候就没必要回去看课程了,浪费时间。

这时候要看什么?相信笔记和错题本以及在入门阶段看了两三遍了,那么就提炼出来,把不熟悉或者难的易错的地方着重做标记,以后就只看这些标记的地方就可以了。

第二,就是历年真题。考什么地方,就专做那个地方的真题,总结规律和出题方向。

第三,最重要的,是你要在做题的过程当中,在看别人的经验的时候,总结出技巧,填充到自己的知识体系里面。平时有空可以去知乎看看申论的技巧,很多大神在上面分享。

从报岗到面试,8次公考总结快速上岸经验


行测

大概就是几个模块。老老实实跟着羚羊学入门就可以了,学到后面基本上就剩熟悉题型的问题。

资料分析里面,最实用最稳定的是首除法,这个不用担心状态好不好,就算你脑袋剩一团白纸,你也不会算错。宁愿多花时间。当然最好的是掌握技巧,把技巧变成习惯,这样最好了。

羚羊的课是没有病句的,所以考深圳市考的要自己刷题去做病句,挺烦的,还占很多时间正确率又低。

逻辑推理的话,如果学来学去还是觉得很困难的同学,我建议你们去学习考研的管理类联考。里面有三分之一是考逻辑,可以去听鑫全的逻辑课,那个比公务员考的难多了。当然我发现公考的逻辑题做多了,管理类联考的也不算什么了。很多技巧可以用。考研教的东西是实实在在给你一步步慢慢理清楚的,公考的你只需要训练“直觉”就好了。你的做题习惯、技巧内化成直觉,逻辑推理也就不难了,真的。

其实现在回想,行测刷题本质上就是训练自己的做题“直觉”,不是字面意义的直觉,是历经千帆后的“直觉”。

从报岗到面试,8次公考总结快速上岸经验


申论

我考了两年,最后一次考试申论才突破70分,是因为终于发现申论作文重要的是什么。

申论作文是很玄学的东西,也是最儿戏的改分。每位改卷者看一篇作文也就十几秒。看什么?

看标题、开头、分论点、结尾。

可以这么说,每一个分论点里面的内容基本不怎么看,只要你的框架没什么问题。所以啊,分论点里面的内容不需要太花心思,基本按照花花的逻辑来就可以,内容哪里来?抄材料就是了。每个分论点段落都是一个材料概括题。

广东省考来说,申论很简单,照抄材料也会很高分。真的。关键在于你作文的框架怎么搭建。

搭建的角度如何来?

从材料中来。

你要知道每个材料核心讲的是什么点。基本上一个材料一个大点,有时候是需要整合,两三个材料一个大点。这些这么多的大点就是你申论大作文的分论点方向,你只需要选择三个写就可以了。

写的内容,广东基本对策类为主,材料里面很多很多很多对策和做法,抄就是了。就是三道材料概括题。难吗?一点都不难。不需要动脑的材料概括题是最简单的。包括在说理的时候的一些问题什么的,材料也都有。

申论作文最重要的三点基本点:

1.标题表达中心

2.开头和结尾逻辑严密

3.分论点框架怎么搭建。

做到这三个基本就能达到花花说的70分。

提分点:

1.标题酷炫

2.分论点酷炫

都是语言表达上的东西,可以加一些分,前提是基本点一定要做到。

你要做的是要研究逻辑,以及从哪里得出的这个分论点,从哪里来的这个对策。推荐广东省考小伙伴用某公的真题套卷,里面的作文写的挺好,分论点的提炼不错,多钻研。

我看到社区很多小伙伴都在语言上钻研,要追求语言多么华丽。在这里我想说,请停下来吧,这不是最重要的。我相信大家都是想上岸的,请走捷径谢谢,请努力学习公务员写材料的思维和语言表达。宁要朴实,不要花里花俏。如果你不会,那就直接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只要你没跑题,只要你的分论点框架契合材料,你就不会低分。

小题也没什么好说的,找全点就是了。

从报岗到面试,8次公考总结快速上岸经验


面试篇

我共进了两次面试,国考税务部门一次,省考公安一次。

国考面试74,省考85。报过步知、华图12天、党校老师的小班。

【步知】:作为网课还说还挺不错,最起码我上完之后不怕没话讲。当然不排除我本身比较话多的原因哈哈。

【华图】:报了3万2,不过退2万2,12天班。

我主要是为了学习结构化小组的点评环节报的班。价格很贵,老师随机,很看缘分。

其实结构化小组吧,我个人感觉点评环节不是要看你找的缺点多厉害,而是要看你的情商高不高。要把整个点评环节当做一道人际关系题来处理才是对的。我们华图班上有个同学,国考补录上的,面试90+。他在情景模拟的时候说,大家都是说有的没得让对方冷静,他就很接地气,说拿出一瓶冰镇可乐让老王喝喝冷静一下。他说考官都在点头,就很让人印象深刻。点评的时候他也没有讲很多缺点,也很柔和的。结构化小组真的要找体制内有经验的人多指导才可以。

【党校老师的小班】如果你不认识体制内搞培训的,那我建议还是跟着步知老老实实对练吧。

公考并不是说你报的班越多、交的钱越多,你就越容易上岸。上岸率是跟这个没关系的。跟什么有关?跟你本身、努力程度以及对手水平有关。努力几乎是所有人的必备,无论是天分高还是一般般的。

举两个小哥哥的例子吧。我比较喜欢结合具体的案例来分析。

1.当年省考面试第一个进去,90+的大神。如果他不是前三个平衡打分,他的分数还会再高个2分。他的对手第二名报了中公10万的班,他比对手高10分以上。他有什么特点?自来熟、很自信,而且也很努力。他是怎么准备面试的呢,他跟我说他当初是没有报班,网上找的题目,没有答案,答案他自己写,每道题写7-8个要点,全是他自己想的,这样考试就算想少了两个,那也有5-6点。他当初两个星期刷了500道题,你可以算他一天刷多少题,他就找他同学、朋友对着讲。

2.当年省考面试88分,全市该系统第一的小哥哥。也是第二个面试,平衡打分的。很谦和的一个小哥哥。准备面试的时候一天5套题,不练题的时候就听新闻联播、看半月谈,全方位沉浸式学习,睡前也放新闻联播,做到什么程度?睡前最后一句话是新闻联播,醒来第一句话也是新闻联播。考前两天练到嗓子都哑了,真的说不出话了。他说面试当天他超级自信,因为他自信没有人比他更努力。

提炼出共性:努力和自信第一,自信来源于努力。面试是很不确定的东西,只有努力才是唯一可掌控的东西。你不比人努力,谈何逆袭?

从报岗到面试,8次公考总结快速上岸经验

完。原文较长,以上文章有缩减部分,原文请在步知社区查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