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易樞:“代蘆服以柴胡”,慈禧“易”的是大清的國運

1884年(光緒十年,農曆甲申年),中法戰爭進行到緊要關頭,慈禧太后突然改組軍機處和總理衙門,撤換了以恭親王奕訢為首的全班人馬,是為甲申易樞。甲申易樞是清廷政治格局的一次劇變,它對晚近中國歷史的發展以及大清王朝的命運產生了深遠影響,堪稱晚清局勢惡化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一、甲申易樞背後的權力鬥爭

甲申易樞是清廷最高層的權力鬥爭的結果。

辛酉政變後,清廷形成了兩宮太后垂簾聽政、親王輔政的權力格局。在這一權力格局中,兩宮太后通過控制上諭頒發權,牢牢控制了最高決策權。恭親王奕訢則以議政王、領班軍機大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王大臣、宗人府宗令、內務府總管大臣等要職,執掌清王朝的內政外交大權,成為了事實上的政府首腦。

甲申易樞:“代蘆服以柴胡”,慈禧“易”的是大清的國運

恭親王奕訢

太后垂簾、親王輔政的格局使清王朝的政局暫時得以穩定。在奕訢、桂良、文祥、寶鋆等人的勵精圖治下,在曾、左、李、胡等“中興名臣”的奠基探索下,清王朝迎來了一段短暫的發展時期。

國內,以太平天國和捻軍為代表的農民運動相繼被鎮壓,受戰亂影響的經濟逐步得到了恢復和發展;一大批出色的漢族官僚被重用,洋務運動蓬勃展開,新式學堂、廠礦、近代軍備紛紛湧現;對外,在奕訢“外敦信睦,隱示羈縻”的外交政策的指導下,中外矛盾逐漸緩和,出現了暫時相安無事的局面。這一派蓬勃上升的氣象,被後世稱為“同光中興”

彼時,慈禧太后雖然掌握帝國最高決策權,但因久居深宮,缺乏治國理政的才能和經驗,加之奕訢聲望隆著,朝野支持者甚多,所以在很多重大事情的決策上,慈禧只能倚重和聽從奕訢。但是,慈禧又是權力慾極強的人,她對奕訢分享最高權力很是不滿。在遷就和容忍的背後,慈禧一直在等待時機打擊奕訢勢力,實現大權獨攬。

甲申易樞:“代蘆服以柴胡”,慈禧“易”的是大清的國運

晚年慈禧太后

1865年(同治四年),隨著太平天國的覆滅和湘軍的裁撤,威脅清王朝的顯性勢力不復存在,而經過4年的學習和準備,慈禧對處理政務逐漸得心應手,她認為解決奕訢的時機已經成熟。三月,翰林編修蔡壽祺突然上疏彈劾奕訢貪墨、驕盈、攬權、徇私舞弊。“臣愚以為議政王若於此時引為己過,歸政朝廷,退居藩邸,請別擇懿親議政,多任勞成,參贊密勿,方可保全名位,永荷天庥”。(大意是要求奕訢主動引退,保全名節。)

蔡壽祺的彈劾引起了大清高層的巨大震驚和混亂。慈禧趁亂出擊,先是單獨召見重臣哭訴奕訢植黨擅權,之後拿出親自擬寫好的諭旨,將奕訢的職權一擼到底。“恭親王著毋在軍機處議政,革去一切差使,不準干預公事”。此後,滿朝文武逐漸分成了支持奕訢和支持慈禧的兩派,雙方相持不下。

在醇郡王奕譞等皇室宗親的斡旋下,此事以奕訢認罪悔過、慈禧重新任用奕訢而結束。慈禧雖然沒有扳倒奕訢,卻剝奪了奕訢的議政王、宗人府宗令、內務府總管大臣等要職,還讓奕訢在自己面前

“伏地痛哭,無以自容”“深自引咎,頗知悔愧”,使奕訢的聲望和實權大減。

甲申易樞:“代蘆服以柴胡”,慈禧“易”的是大清的國運

垂簾聽政

通過試探和敲打,慈禧將奕訢從“合夥人”變成了“下級”,明確了雙方的尊卑關係。而隨著慈禧的干預和掣肘,以及反恭親王勢力的壯大,奕訢在之後的施政中漸漸瞻前顧後,不再像當初那樣意氣風發、大刀闊斧。所有的這一切直接影響了清王朝的內政外交。

二、中法戰爭失利導致甲申易樞

慈禧打壓恭親王勢力之後,清廷官僚系統逐漸分化成三個派系:頑固派,洋務派,清流派。頑固派敵視西方一切事物,主張用傳統的封建倫理綱常維護清王朝的統治,洋務派則主張引進西方先進設備和技術,“師夷長技以制夷”,實現清王朝“自強”,清流派不同於頑固派的極端保守,主張向西方學習,但它們不贊成洋務派的具體做法。清流派自視清高,以抨議朝政、糾劾權貴、對外強硬而著稱,類似於現在的“噴子”。

三派勢力表面是路線之爭,其實是慈禧對官僚集團分而治之的結果。慈禧支持洋務派主導的洋務運動,認為這能幫助大清強盛,但為了防止洋務派坐大,她又無視頑固派對洋務派的攻擊,使洋務運動發展的舉步維艱。此外,為了整飭吏治,慈禧還放縱清流派,以之為耳目和喉舌,攻擊朝廷重臣和地方實力派,防止權臣崛起。

甲申易樞:“代蘆服以柴胡”,慈禧“易”的是大清的國運

奕訢的重要助手寶鋆

憑藉高超的權術手腕,慈禧使政見不同的各派人馬相互牽制,形成了權力制衡。她還根據政局的變化,對各派有傾向地支持,完成階段性目標。當恭親王為平衡各派利益如履薄冰之時,慈禧則居高臨下,超然事外,充當著最後的仲裁者。

1881年(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去世,慈禧失去了唯一的制約力量,而在此之前,奕訢的得力干將桂良、曹毓英、文祥相繼去世,恭親王勢力得到很大削弱。此增彼減,慈禧對奕訢形成了壓倒性優勢,只不過看在奕訢還有點利用價值,搞倒奕訢時機不成熟,沒有立馬發作。

1883年(光緒九年),法軍攻陷越南首都順化,戰火逐漸向中越邊境蔓延。慈禧太后舉棋不定,態度遊移,朝廷主戰派與主和派相持不下。奕訢鑑於中法實力懸殊,主張退讓以保和局,但慈禧不下最終決斷,奕訢也不敢推行和貫徹自己的主張,幾乎無所作為。最高決策者和中樞大臣“和戰無定見”,前線清軍進退兩難,處於被動挨打的不利境地。

甲申易樞:“代蘆服以柴胡”,慈禧“易”的是大清的國運

中法戰爭(劇照)

法軍在很短的時間內攻陷了山西、北寧、太原,戰火燃及廣西邊境。敗訊傳來,舉國譁然。朝野上下對奕訢主導的軍機處和總理衙門極為不滿,慈禧也對戰事不利的局面表示震怒。1884年4月3日(光緒十年三月初八),左庶子盛昱上了一道《疆事敗壞請將軍機大臣交部嚴議》的摺子,矛頭直指清流派和軍機處:

“越事失機,議者皆謂咎在雲南撫臣唐炯、廣西撫臣徐延旭,······奴才謂唐炯、徐延旭坐誤事機,其罪固無可逭,而樞臣之矇蔽諉卸,罪實浮於唐炯、徐延旭······外間眾口一詞,皆謂侍講學士張佩綸薦之於前,而協辦學士李鴻藻保之於後,······恭親王、寶鋆久直廷樞,更事不少,非無識人之明,與景濂、翁同和之才識凡下者不同,乃亦俯仰徘徊,坐觀成敗”。

(大意:越南戰事失利,都說是雲南巡撫唐炯和廣西巡撫徐延旭的責任······我認為唐炯和徐延旭固然有罪,但中樞大臣矇蔽推諉,罪責比唐炯和徐延旭還重大,現在都說這兩個人是張佩綸和李鴻藻推薦和保舉的······恭親王、寶鋆有識人之明,比景濂和翁同和強得多,怎奈也徘徊不定,坐觀成敗。)

末了,盛昱提議對清流派領袖張佩綸以及一眾軍機大臣進行問責:

“惟有請明降諭旨,將軍機大臣及濫保匪人張佩綸,均交部嚴議處,責令戴罪立功,認真改過,諱飾素習,悉數湔除。”

盛昱的奏摺很快形成了蝴蝶效應。慈禧召見盛昱,流著淚說道:“樞臣如此,教我們如何是好?”“然則非動不可!”,對奕訢等人鬱積多年的怨憤和不滿即將以排山倒海之勢噴薄而出。

甲申易樞:“代蘆服以柴胡”,慈禧“易”的是大清的國運

晚年奕訢

五天後,慈禧發佈上諭,以“因循日甚”、“委蛇保榮”的罪名,將奕訢、寶鋆、李鴻藻、景濂、翁同和在軍機處和總理衙門的職務全部免去,同一天,又頒發上諭,任命禮親王世鐸、戶部尚書額勒和布、閻敬銘、刑部尚書張之萬、工部侍郎孫毓汶為軍機大臣。次日,頒佈懿旨,命“軍機處遇有緊急要件,著會同醇親王商辦。

之後,慈禧又對總理衙門、禮部、吏部、理藩院、都察院的一把手進行了調整,短短十天不到,就將軍機處、總理衙門和重要部院大臣換了一遍,這就是晚清著名的“甲申易樞”。甲申,指農曆甲申年,易樞,指更換中樞。自此,太后垂簾、親王輔政二元決策體制徹底瓦解。

這一次,反對的力量微乎其微。

三、甲申易樞對晚清政局的影響

軍機處是清王朝中後期的中樞權力機關,總理衙門不僅主管外交和通商,也總攬所有洋務事宜,是洋務運動的主導機構,一度被稱為

“洋務內閣”。二者皆是清王朝最重要、最具實力的部門,因此,兩部門領導班子的大幅度變動,必然會導致清王朝內政外交路線的大變動,對晚清政局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甲申易樞:“代蘆服以柴胡”,慈禧“易”的是大清的國運

總理衙門

時人李慈銘在日記中這樣評價甲申易樞:“易中樞以駑產,代蘆服以柴胡”(蘆服和柴胡都是藥材,比喻用劣質代替優質)。新的軍機和總署成員,都是不諳內政外交、不識時務的頑固腐敗官僚,其才能見識、聲望人品與之前相比遠為遜色。一些有先見之明的官員已經認識到:

“樞垣大為調動,時局為之一變,所用者似非戡亂之人,恐恣意更張,國事隱壞。”(大意就是國事可能要壞在這幫人手裡)

整體而言,甲申易樞對清王朝造成的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內政不修,外交不爭

奕訢在時,雖然經常受到慈禧敲打,但在一些原則問題上,他能據理力爭,比如殺大太監安德海、勸阻重修圓明園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對慈禧的恣意妄為有所制約。奕譞是慈禧扶上來,只會對慈禧俯首聽命,投其所好,後來挪用海軍衙門的經費修頤和園,就是奕譞一手搞起來的。新軍機處的其餘成員中,世鐸“一物不知,唯利是圖”,額勒和布“伴食而已”,張之萬“以書畫音樂自娛”,孫毓汶擅權納賄這使得晚清吏治更加腐敗,內政更加混亂。

甲申易樞:“代蘆服以柴胡”,慈禧“易”的是大清的國運

醇親王奕譞

奕訢當政時,奕譞屢次攻擊奕訢對外太軟弱,是強硬派的代表人物,但是等到自己當政後,其妥協軟弱比奕訢有過之而無不及。中法戰爭後簽訂的《中法新約》,與其說是李鴻章談判的結果,不如說是奕譞妥協的結果。委曲求全,力保和局,成了清廷的外交主基調。

2、洋務運動勢衰

奕訢是洋務運動的旗手,是洋務運動當之無愧的領袖。甲申易樞後,奕訢及其重要助手全部去職,這對洋務派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洋務派自此失去了在中央的代言人,在面對頑固派的攻擊阻撓時,愈發孤立。

奕譞主政後,雖然也繼續推行洋務運動,但他的洋務指導思想相比奕訢而言,在維護皇室和旗人利益方面更加露骨,在具體措施方面更具有侷限性。

奕譞提倡“枝弱幹強邦本固”,他推行的洋務運動首重京畿,主要圍繞加強京師及其附近軍事力量而展開,這一時期的北洋水師、海防炮臺、鐵路、電報等等,無一不是這一思想的產物。洋務運動的範圍逐漸從沿海地區收縮到了北洋一地。

甲申易樞:“代蘆服以柴胡”,慈禧“易”的是大清的國運

從左自右:善慶、奕譞、李鴻章

此外,相比之前各地興建近代化廠礦,發展軍事工業,奕譞推行的洋務運動偏重於購置船炮,加強海防,這雖然在短時間內能加強國防實力,但不利於民族工業和國防建設的長遠發展。甲申易樞後,除了張之洞在軍事工業上仍有大手筆之外,洋務派再也有沒轟轟烈烈的舉措。整個洋務運動的方向漸漸跑偏,呈衰弱之勢。

四、關於甲申易樞的評價

甲申易樞後,清廷官僚系統急劇腐敗和墮落,洋務運動也因甲午戰敗而破產,三十年富國強兵一場夢,大清王朝國事日非,江河日下。

甲申易樞:“代蘆服以柴胡”,慈禧“易”的是大清的國運

北洋水師(想象圖)

張謇在辛亥革命後,回首往事時,曾感嘆道:

“自恭王去,醇王執政,孫毓汶擅權,賄賂公行,風氣日壞,朝政益不可問。自此而有甲午朝局之變,由甲午而有戊戌政局之變,由戊戌而有庚子拳匪之變,由庚子而有辛亥革命之變,因果相乘,昭然明白。”

(大意是說甲申易樞引起了甲午戰敗、戊戌政變、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的連鎖反應)

之所以造成這種結果,主要在於清朝統治者將個人恩怨和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以三數人兩立之恩怨,眩千萬人一時之是非,動機甚微,造禍甚大。”從這個角度講,慈禧甲申易樞,“易”的是大清王朝的國運。


孔祥吉:《甲申易樞與中法戰爭》,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89年第1期

高曉穎:《從辛酉政變到甲申易樞——晚清政局研究》,遼寧師範大學碩士畢業論文

楊益茂:《奕譞與洋務》,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89年第2期

崔玉敏:《淺析甲申易樞對張之洞的影響》,蘭臺世界,2012年33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