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購買農機有補貼,有些農民為什麼不購買?

老梁話三農


不是農民不購買農機,而是購買農機的少了。

主要有3個原因吧。

一、農機的保有量高:

隨著實施了十幾年的農機購置補貼,很多地方的農民享受了補貼政策,都購買了農機。從拖拉機到收割機、插秧機,可以說是農機基本滿足使用了。但是部分地區已經出現了農機的飽和,導致農機的平均作業量下降,甚至出現了農機作業中的壓價競爭現象,你犁地50元,我犁地就40元,由此,農機作業收益下降。

二、農民的理性消費:

現在農民種地成本高,自己再養一臺農機,也得好幾萬,反而增加了種地的成本。加上現在農機多,一個村子好多臺拖拉機和收割機。請農機作業更方便、更省事,農機作業隨叫隨到,犁地也就40-50元。所以很多農民考慮種地成本問題,就不再購買農機了。

三、農機補貼的價格:

回看農機補貼前的價格,和目前補貼後的價格差不了多少。按道理應該是補貼後的農機更便宜,最起碼便宜30%。但是有些農機反而價格上漲。農機補貼的實惠,不少被農機廠家和經銷商享受了。由此,很多農民就沒有溝通農機的動力了。


拖拉機跑得快


80後農村小夥,來談一談,經過我這麼多年的觀察體會,為什麼即使有補貼,農民也不購買機械了。

大約在七年前,農村買農機是最瘋狂的時候,當時水稻,玉米的價格已經開始增長,就是有兩晌水田地的農戶,也要買一臺農用車。

我就是那兩年買的,買了一臺約翰迪爾的484,當年的價格是51000元,補貼後是41000元,但要全款買車,補貼要等一年才能拿到手,當時補貼的錢,還要打到經銷商的手裡。

我也是倒黴,碰到無良經銷商,其實補貼錢半年就下來了,我給他打電話,問補貼錢,他老說沒下來,結果他花了半年才給我,我去取補貼錢,他從包裡給我拿出兩打50元的,很破舊。

農民有補貼也不買農機,最主要的一點是,買二手農機更便宜,更合算,一臺好品牌的農機,用三年一賣,連半價都不到,而且配套設備,基本都是廢鐵價給人家,農用車約翰迪爾484一套水耙輪,大犁,大耙,新的要6000元,現在賣的時候也就1000多元錢。

車,買回家花1000多元修修,就能用一年,而且配套設備都有了,要是出去乾點活,至少能掙個幾千元,這麼幹個一兩年,就回本了,買新車也得這麼幹,回本後車也快不行了,賣還不值錢,不如買舊車。

好品牌的車,補貼就少,雜牌的補貼就多,可雜牌車不耐用,賣也不好賣,買到手就砸到手裡了,一旦壞了,配件還不好買,有的配件甚至要自己去車床廠做,就算有,也是獨盈,配件多少錢,全看賣件的心情,不過再貴也要買,不買車就修不上,很無奈。我有一臺插秧機,就是雜牌的,明明150元的皮帶,他就賣300元,當時著急插秧,再貴也得買。



現今的情況是,車越大補的越多,越小補的越少,可農民耙地,像約翰迪爾484,554 ,這樣就行了,最多到樂星704,再大,稻田池子就不夠大了,還費油,維護成本也高,完全合不上。

這二年又不讓燒荒,地裡的稻草,只能打包處理,而目前,我們看見最先進的打包機械,只能打半喂入收割機的稻草,全喂入的收割機,一定就不好賣了。這兩年,糧食又處於掉價期,大多農民,都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就不種了,買農機,看不到回本的一天。



新型的農機,都是電噴,以環保為主,就是車沒勁,電路板怕燒,現下的修理師傅也不會修,車件也不普遍,買車後,農活也不好找,在外掙錢,怕車壞了修不上,耽誤地主,也耽誤自己。

綜上所述,農民有補貼也不買車,都是經過自身實踐,權衡利弊後的最佳選擇。我是田俊超白,喜歡請關注哦!


田俊超白


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我家鎮上賣農機的。不知道你從哪得知農民不買農機的?作為四川人,四川地區作為丘陵地帶,山多,大型農機沒有實用性,而且價格貴,補貼後也貴,最主要是用不了,比如收割機,我們這裡水田多,又是梯田,收割機收不了,相比小型耕田機,購買的相當的,基本每戶一臺,還有小型的打穀機,好用又輕巧,一千多的現在補貼600,還可以吧!


人人都是史學家


現在購機買農機有補貼,農民為什麼不夠買?

我覺得農村的農民不夠買農機有以下原因:

第一,農村的農民普遍土地不多,而現在的拖拉機都是大馬力的拖拉機,耕作面積廣,農村的農民手裡沒有這麼多的土地來耕種,買稍微大一點農機並不適用,田和耕地都是小塊地,所以即使是小型的拖拉機也顯得太大!所以這是農民不買農機的一個原因,不適用!



第二,農用拖拉機大多是昂貴,如果是用8-20匹馬力的手扶的拖拉機是沒有補貼,有補貼的都是大型的拖拉機!

大型的拖拉機普通農戶買不起,必須是要有一定的經濟出的農戶才會有能力購買大型拖拉機,所以即使補貼農戶依然買不起!



一臺新的小型拖拉機至少需要7-9萬元不等,補貼2-3萬元!依然至少需要5萬元左右,在耕地不多的情況下,更多農戶寧可花幾千買個手扶式8匹馬力或者12-20匹馬力的特別小型的拖拉機或者微耕機,經濟實惠,還省油!也不會花5萬去買這種五萬40-60匹馬力的拖拉機,原因很簡單,種地難賺錢,很難回本!如果是大型拖拉機更加不適合,算上補貼下來至少8-10萬!要幹多少年才能回本!到時候拖拉機都壞了,本錢沒賺回來,那就尷尬了!



第三,有專門從事打地的人群組織,農民只要出一定的打地錢就可以,不用自己動手,省事省力,高效!所以不是每戶農民都有需要自己有農機,所以沒有必要買!

我們這種植甘蔗的地都不是自己打的,村裡也沒人有這樣大的拖拉機,都是請別人打的地,我們只要種和施肥就完事了,省去一個環節,沒這麼累!而且價格還可以接受150-200元每畝!關係戶可以有優惠!經濟實惠效率高!



就算你自己有大型拖拉機,種個20畝甘蔗,自己要出力,還要油錢,也是麻煩,還不如給點1000多給別人,叫別人打完,自己直接種,方便高效!

總結:特別是微耕機沒有補貼的,補貼的農機農民農戶又買不起,也不一定適用,所以很多農民為了節省成本,只願意購買3000-5000的手扶式的拖拉機或者微耕機,但是這裡類拖拉機有沒有補貼!所以有了農機補貼沒人買的情況!

在我們這買大型農機的都不是自己要種地的,是做打地生意的才會買!普通農戶只會選擇微耕機!

如果幫助到您,幫忙點個贊!關注小菜說三農!瞭解更多農村、農民、農業知識!


小菜說三農


惠農圈為你答疑解惑!今年國家已經下發了70億元,用於農機購買的補貼,讓大家在購買農機上的花費會更小一些。但從3月份的市場銷售量來看,農機的銷售記錄並不是太好,行情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樂觀。這就意味著農民的購買積極性並沒有被調動起來,僅靠著種植大戶並不現實。


從文件中可見,國家給137種農機提供著補助福利,滿足著農業生產的各個方面,不管是進行主糧的種植還是進行農產品的深加工,或者開展著經濟作物的採收,都可以享受著農機的報銷補助。而在文件中也提到,最高的農機補助價格達到了60萬元,可以看出報銷的力度之大。而那些常規的農機,只要是符合國家標準的條件,那就可以享受著30%的補助福利,當然各地也在引導著舊農機的報銷,這樣也可以讓農民購買新農機的成本減少。

就算是這樣,我國的農業機械化程度和歐美等農業大國來看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其實農民之所以不購買,還在於不划算。要知道我國70%的種植者都是小農戶,這些小農戶一年的收入才不過幾千上萬元,而一臺大型農機的價格都在好幾萬元,這樣的話農民要忙活好幾年才能賺上來。 農民本身的土地並不是太多,這樣一來購買農機也就不能將其最大化的利用起來,大家都會用上傳統的拖拉機,這些機械雖然工作效率低一些,但因為農民的承包地少,所以還是可以滿足生產需求的。

如今的糧價低迷,很多人已經放棄了種地,大家都會在城市裡打工,家裡的土地承包給大戶,而大戶多半已經購買農機了,自然也不會重複購買農機。不管怎麼說,想要走農業強國的道路,還需要進一步提升機械化才行!


惠農圈


現在購買農機有補貼,農民為什麼不購買了?

購買農機一直有補貼,不是農民不購買農機了,而是購買農機的農民越來越少了。出現這樣的原因,我覺得主要是有下面的幾個原因,會導致農民購買農機的意願與數量在減少。

1、種田的人越來越少。國家一直鼓勵城鎮化,希望農民到城裡安家,提高農業生產的集約化與規模化,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到城市謀出路,農村種田的人越來越少,需要購買農機的自然也就會減少。


2、農機利用率不高。剛開始推行農機下鄉的時候,每家每戶都巴不得自己家有一臺農機,一是為了顯擺,二是的的確確用到的地方也多。但是很多買回來的農民才發現,買回來一個鐵疙瘩利用率實在是太低了,又要建車房,還不如現在流行的租農機方便,如今很多農戶家裡的農機估計都是停著在“吃灰”。

3、農機價格貴了。剛開始鼓勵農機下鄉的時候,物價也便宜,補貼的價格還可以,一臺聯合收割機也就是現在一臺小車的價錢。現在不但補貼少了,價格也是漲上去了。再加上還有很多二手的農機在買賣,估計這也是不買農機的原因吧。

4、農機服務方式多了。現在用農機不一樣需要買農機,很多農民都選擇租農機用,像北方一些地區還有專門成立農機服務公司的。幾臺農機組成一個小團隊,大家集體約活,服務的範圍也大,一般的普通農戶根本就不用自己買農機了。


新農小夥


農機購置補貼自2004年以來,已經是第十五個年頭了。近幾年,中央農機補貼款都在180億元左右,有的地方還有省補、市補。在多年補貼拉動下,該買農機的都買了,甚至不該買的也買了。所以,雖然農機購置有補貼,農民購買意願並不是那麼強了。說起來原因大概有以下幾個。

首先,目前農機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

農機同質化競爭是多年來形成的,很多廠家都生產幾乎相同的農機產品,很少有差異,也很少出新品。同樣的產品,銷售多了,當然很快就飽和了。農民購買農機是要掙錢的,不會買來當做擺設的。

其次,農民需要的農機產品,市場上沒有,或者不成熟。

農機產品需求不足,實際上是結構性的,某些農民需要的農機產品,不是市場上沒有,就是產品不成熟。例如,一些經濟作物,如芝麻、油菜、薯類等收穫機械;不少蔬菜種植和收穫機械;一些水果套袋類的果園機械等。農民想買,但市場上沒有,即便有也可能不成熟,農民不敢買。

第三,多年來的購機補貼,造成用戶提前消費。

購機補貼十五年來,該購買農機的早就買了,買不買兩可的也買了,剩下的就是根本不想買的了。開始購機補貼時,主要是買子農機搞農機作業服務掙錢,後來種田大戶也買了農機自用,搞農機作業服務的賺錢少了,所以購買農機的意願也淡下來了。

第四,雖然購機有補貼,但畢竟還要花不少錢。

儘管農民購買農機國家給補貼,但農民還是要花不少錢 的。農民掙點錢不容易,如果花了錢買了農機賺不到錢,農民肯定不會買。目前擁有農機的農戶越來越多,購買農機不如租用農機划算。所以,即使購買農機有補貼,農民也不買了。

第五,目前國產農機產品質量和性能還不能滿足農民要求

由於補貼的拉動,國產農機雖然產量大,但質量不好,性能不高,開始農機量少時購買農機還能掙錢,農機數量多了,就掙錢困難了。目前大農場都用進口或者外資品牌,中小農戶也開始購買外資產品了。國內農機產品如果再不升級換代,可能農民買得越來越少,市場會越來越小。

個人見解,供參考。


清閒老農劉振營


關於農機,種地不多的普通農戶沒有買的必要,而且隨著大馬力農機的出現,很多沒過時幾年的農機也正逐漸被淘汰,如果你經常在農村生活的話,應該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目前買農機的農戶越來越少,而想處理自己家農機的農戶是越來越多了!下面根據自己所見所聞的情況簡單聊一下:



現代農機價格越來越高,很多農戶消費不起!

雖然現在購買農機會有補貼,但即便如此,購機成本還是特別高!例如一個農戶轉讓才使用三年的雷沃1000拖拉機,而且還加上旋耕機、犁、秸稈還田機、花生摘果機等配套極具,即使二手打包出售,還要價6萬多元!那麼新車加上這些配套極具應該更貴了!

而我們這邊農村人均耕地面積並不多,一戶四口人的的家庭可能有8~10畝地而已,如果是自己買可能就得花費10萬元左右,而僱農機一畝地才幾十元而已!比如一臺玉米收割機可能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不包含油錢、人工成本和維修保養費用,而收割一畝地包送到家為110元,10畝地一年才1100元,即便種地20年,才2萬左右這方面成本!所以說,成本相差太大了!



現代農機使用頻率太低!而僱傭機械很方便

其實我們可以從農業生產時間變化上來看農機變化!過去農忙季節時間很長,在我們這邊會有夏收小麥和秋收玉米兩大農忙時節,以前光夏收小麥就得耗費半月以上,而現如今隨著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夏收小麥只需要幾天就搞定,可能一個地區的夏收農忙只有10天左右吧!以至於很多農機在本地只能使用10幾天而已!

另外,目前農機市場已經趨於飽和狀態,尤其是農機更新換代太快了,一旦新的農機出現,很多以前買的農機還沒掙錢就面臨淘汰或沒活接的情況!例如現在的聯合收割機,這幾年更新太快,去年很多玉米收割機不僅速度快了,還帶有打碎秸稈、玉米剝皮等功能,使得農戶更親睞使用!

目前,對於普通農戶來說,過去常用的農業機械也面臨淘汰,例如我們這邊農戶過去常用的農用三輪車,由於這兩年夏收和秋收時,聯合收割機都帶有配套服務,會有專門車隊送村入戶,一畝地僅需要多加10元即可,就不需要農戶自己開車拉糧食了!



因而,現如今一些農戶開始將自家農用三輪車也賣掉,這樣一來,農戶家基本上沒有農業機械,大多靠僱傭社會型農機服務即可搞定!

如果在清明節會農村祭祖上墳期間,可以留意一下農村一些鎮上或縣城郊區,就會有很多停放路邊或急轉讓的農業機械,有些已經停放了很長時間卻仍無法處理掉,這其實也說明目前農機市場基本上已趨於飽和狀態,農戶此時再投錢購買只能是賠本而已!以上僅為個人見解!


龍百曉生


很高興能為您解答!

第一、就算現在有補貼,買農機也不是買著玩的,還得花不少錢。

第二、想買農機的在幾年前就已經大多都買了,就算有補貼也不能再買一臺啊。

第三、補貼的都是一些大型農機,在農村山高路陡很多地方機器都不能到達,沒必要買,還是人力實在。

第四、小家庭作業,種地跟本沒多少收入,很多都選擇外出打工,廢舊機器都堆成山呢。





小余在農村


今年農機補貼力度很大,一些地區大馬力拖拉機啊光補貼就十幾萬,如果用幾年轉手賣掉的話,基本上賠不了多少錢,可很多農民對此並不買賬,一些經銷商表示,即使有農機補貼,一年出貨量也不超過50臺,再這樣下去就堅持不下去了。

照理說此次的農機補貼力度這麼巨大,並且還捎帶開通了貸款業務,只要是信用不差,用不了多少錢就能提一臺新農機,即便自己不用,在農村進行農機出租也是不錯的選擇,一年下來也有幾萬塊的收入,可事實卻是農民對農機的購買慾望很低,經過跟農村機手的交談,總結出以下幾點。

首先是經營模式的改變,過去農村耕種模式大多為小組種植模式,並且農產品多以經濟作物為主,可近年來這種單一的耕種模式,完全跟不上農村的消費水平,就有了農村青年外出打工,婦女老人留守農村的情況,可老弱婦孺對農機的操作大多非常生疏,因此衍生了很多農村車隊。

比如播種車隊、運糧車隊、收割車隊、切杆車隊,這些車隊大多由沒有離村的青年組成,利用很少的人力完成大面積的農業作業,既省工又省力,這樣一來,農機的需求群體,從全部變成了局部,加上國產車輛質量過硬,一輛農用拖拉機用個30年還是沒有問題的,車輛更新這一塊自然就比較滯後。

而那些更新換代比較快的收割設備,雖然有一定的補貼,可加上配套設備總價並不便宜,就有了這些年農機斷代更新的情況。

而所謂的斷代更新,也就是不購買最新式最新款的收割設備,而是從其他地區購買二手的準新機,這些設備大多用了一個季度,設備還比較新,加上二手的緣故總價也要低很多,打個比方,東北大豆成熟期是在國慶節以前,而華北地區的玉米成熟期在國慶節以後,很多朋友在東北購置新的收割機,完成作業以後,單價降低一兩萬直接售賣給華北地區,進行玉米收割,這樣既穩定了收益,還為雙方共同降低了風險,這種操作對當地農機市場必定是一個衝擊。

雖然當前局勢如此,可就長遠來看,購買大馬力農機定是明智的選擇,近幾年來農村由於勞動力流失,土地大多不能合理利用,加上各地合鄉並鎮和城鎮化的推進,可以預測將來我國農業定會向集體化、連片化發展,而土地連片化的同時,對大型農機的需求定會非常巨大,而今年農機補貼力度非常大,如果藉助此次機會,可能在將來土地大範圍承包的時候,有硬件上的優勢,贏在起跑線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