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鄭棉能否打開13000元

【一家之言】鄭棉能否打開13000元/噸關口?

以下為個人觀點,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中國棉花網,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否則一切後果由個人承擔!

10月中旬以來,鄭棉CF2001合約在上破12800元/噸後進入回調盤整期,日成交量與持倉量較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期間明顯增長,其中10月14日成交量達到135.8萬手,創近幾個月新高,表明有資金、投機力量入市。

對於鄭棉上漲的原因,筆者分析不外乎三個:一是中美貿易磋商達成階段性協議,業內對有望月底展開的第二階段談判充滿期待;二是隨著收購資金到位及中期花陸續上市,軋花廠搶收導致籽棉收購價走高,皮棉成本持續上漲,推動棉花期現貨價格上漲;三是貿易商紛紛入市採購倉單,以及棉紡織產業鏈下游產銷形勢有所起色,支撐棉價階段性走高。另外,一些機構、投資商認為,新年度北疆棉花單產可能低於預期,這也是資金佈局CF2001、CF2005的重要原因。

從棉花貿易商及加工企業的反饋來看,目前各企業的方向感並不強。一方面疆內籽棉收購價已基本達到軋花廠承受的上限,補漲空間狹窄,預計11月上旬有望掉頭下行,從而為棉企留出減壓機會;二是截至2019年9月底,全國棉花庫存較2018年同期增長超60萬噸,疊加內地庫陳棉價格優勢明顯,預計短期內國內紡企仍以消化陳棉、儲備棉為主。據中國棉花協會棉花物流分會統計,截至9月底,全國棉花週轉庫存總量約171.32萬噸,較上月減少29.54萬噸,同比仍高64.04萬噸;其中

新疆區內43家倉庫商品棉週轉庫存為112.55萬噸,比去年同期84.06萬噸增加了28.49萬噸。

筆者判斷,鄭棉短期內有再上12800元/噸、13000元/噸關鍵點位的動力和衝勁,但13000元/噸很可能成為多空雙方的分水嶺,棉花企業應抓準時機套保避險。

筆者認為,一是中美貿易磋商階段性協議有望簽署,短期利好繼續釋放;二是中國承諾進口400-500億美元美國農產品將刺激ICE、鄭棉再次駛入上漲通道。根據進口金額測算及美出口能力,包括棉花、大豆、豬肉、玉米和DDGS等必將在中方採購清單中,一旦中國大規模採購2019/20年度美棉將大幅增加全球棉花供應壓力,產銷或逆轉,刺激ICE等“風向標”上漲;三是隨著美聯儲10月份降息的推進,及中國三季度GDP上漲乏力,因此央行再次降準甚至降息已經在路上,金融、股債市及商品期貨或將迎來反彈。(胡言)

【一家之言】郑棉能否打开13000元/吨关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