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末三代皇帝都连续绝后?


一个王朝要灭亡的时候,皇帝的生育能力不强,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而清朝末年更加典型。从同治皇帝,到光绪皇帝,到宣统皇帝,三代皇帝都没有生育。那么,清朝为什么连续三代皇帝都没有生育呢?难道是冥冥之中有宿命。天要亡大清王朝,所以才让它最后三代皇帝都没有后代吗?

当然了,宿命论是不可信的。三代皇帝都没有生育,既是各有各的理由,同时,也有一定的共同性。

(同治剧照)

我们先来说各有各的理由。

同治不生育,主要原因,是慈禧对他婚姻的干涉。同治17岁,到了大婚年纪的时候,当时有两个皇后人选供他选择。一个是慈安太后喜欢,同时他也喜欢的阿鲁特氏。一个是慈禧太后喜欢的富察氏。慈禧要立富察氏为皇后,但是同治偏偏不干,一定要立阿鲁特氏为皇后。这样一来,同治就和他母亲杠上了。最后慈禧杠不过同治,同意了立阿鲁特氏为皇后,立富察氏为皇贵妃。

但是,结婚以后,慈禧又多次干涉同治,不准他宠幸阿鲁特氏,要他宠幸富察氏。同治气不过,就谁也不宠幸,而且据说经常在小太监的引领下,出宫去烟花柳巷鬼混,最终染上花柳病。而这个病,也要了他的命,让他在19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这样一来,他就没有生育儿子。

光绪的情况,也和同治差不多。光绪大婚的时候,慈禧一定要光绪立自己的侄女隆裕为皇后。但是这个隆裕又驼背又木讷,光绪一点儿也不喜欢她。除此外,光绪还有两个妃子,一个珍妃,一个瑾妃。光绪也不喜欢瑾妃,就只喜欢珍妃,只和珍妃在一起。但是珍妃却极不得慈禧喜欢,慈禧常常打击珍妃。到八国联军进京的时候,慈禧在西逃西安前,还把珍妃丢进井中淹死了。

也就是说,实际上光绪只和珍妃在一起过,生育的机会也就非常少。

(光绪剧照)

宣统皇帝溥仪为什么没有生育?这一点,是由溥仪的妃子文绣在和溥仪闹离婚的时候说出来的。文绣说,溥仪是性无能。文绣说了这个话,溥仪并没有反对。因此可见,这件事是真的。

至于溥仪为什么是性无能,有个说法是,溥仪在很小的时候被宫女玩坏了。至于这个说法是不是真的,已经无法考证。

以上就是晚清三位皇帝之所以不育的个案原因。不过,总结起来,其实三位皇帝都不育,还有一些共同的地方。哪些共同的地方呢?

其一,都被配以皇帝不喜欢的政治婚姻。这一点,同治和光绪最为明显。掌权的慈禧为了控制这两个小皇帝,都努力把自己的亲人配给同治和光绪。这样的政治婚姻,至少有两个方面,可能引起皇帝的不育。一方面,由于慈禧强势掌权,在两位皇帝心中产生逆反,让他们不喜欢,不亲近,因而也不可能有生育。另一方面,因为慈禧给两位皇帝配的政治婚姻,都是自己的亲人。既然他们是自己的亲人,自然也是同治和光绪的亲人。因而属于近亲结婚,生育的可能性很低。这一点,我们一会儿再详细说。

(溥仪剧照)

其二,皇帝娇生惯养让他们身体变得很差。这一点,无论同治、光绪还是溥仪,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是在年幼的时候,就被选为皇帝。因为被选为了皇帝,自然在各方面都受到了特别的保护。吃的是最精细的,同时也是营养不全的食物。害怕他们生病,穿着上都非常小心。同时,也不可能获得身体锻炼,因为小太监、小宫女们都怕小皇帝摔着碰着,不敢让他们随便跑。在这种温室中长大的身体,自然是非常差的。当皇帝们身体很差的时候,自然生育能力自然也是很差的。

其三,近亲结婚造成生育机能严重不足。实际上,对于晚清的三位皇帝来说,他们的婚姻是双重的近亲结婚。一重近亲结婚,是他们的后妃只能在旗人中选择。注意,甚至不是在满人中选择,而是在旗人中选择。而旗人也只能在上三旗中选择。而上三旗又只能在贵族中选择。这样一来,亲缘关系就变得非常近,因而生育的可能性就很小。二重近亲结婚,就是前面我们所说的,慈禧给他们选择自己的亲戚。两重近亲夹攻,他们还有什么生育能力呢?


张生全精彩历史


同治只活了十九岁,比较年轻,没子女说得过去。但其实都传说他有一个孩子,没生下来就死了。

如果是真的,那至少证明同治有生育能力。

光绪活了三十八年,无半个子女,必有蹊跷。他一生被慈禧压抑,他们之间的故事就不必多说了。慈禧死,光绪必须死,至于后代,那也是必须是不能有的。

有人说同治和光绪都是因为近亲结婚累加导致的生育能力低下。这不大可能对,同治死的太早,就先不说了。单说光绪,光绪的亲弟弟载沣,有十一个孩子,载涛有八个孩子,载洵最少,也有一个儿子,三个女儿。

这是亲兄弟,都能生,那么是确定是因为祖上遗传和近亲结婚导致的不孕不育么?

不是吧。

所以我深度怀疑,光绪没有儿女,绝不是身体原因,而是政治原因。大家对慈禧临朝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慈禧是咸丰的老婆,是同治的亲娘,从同治时就一直把持朝政,一直到带着光绪一起死。

有人还说是因为他们放纵,这里先不说宣统,只说同治和光绪。他俩是完全没那个机会出去,甚至连自己的女人都很难说怎样。譬如慈禧不喜欢同治的皇后,她平时是这么对待同治和同治皇后的:

注意,同治帝一死,阿鲁特氏立即就死了,死因不明。而在慈禧死之前,光绪帝也死了,假装死因不明。后来经过考古和化学分析,认为光绪帝的头发中有超量的砒霜成分。

溥仪和上述两位不同,他是自己造的。

溥仪自幼年起,常遭宫女捏小鸡儿取乐(一说是太监教唆宫女和溥仪在床上玩不能描写的游戏,又给他强力催春药吃)(沈醉《皇帝特赦以后》),因此过度耕耘,导致了严重的阳痿。溥仪自己回忆,“晚上几次,几乎每晚,一直睡到白天,恍惚走出房间,看到太阳都是绿色的”,这对身体是摧毁性的。

但这也不是遗传的差,而是他自己造的,譬如溥仪的兄弟溥伟,有儿子七人。溥仪是因很小的时候被玩弄,过度耕耘,导致了严重的阳痿,才没有儿女的。绝育和遗传、亲近结婚没有关系的,如果有,那么光绪的亲兄弟、溥仪的亲兄弟,也不该有那么多孩子,而单单他们没有。因此我认为,宣统(溥仪)的事,建国后很明确,就是阳痿(周总理曾推荐医院治疗)。同治帝有个夭折的子嗣,但同治帝死太早,故而没有过分讨论的必要。光绪帝无子嗣,可能与政治有关,同时他的兄弟们都有很多孩子。

如果一股脑推给他们 近亲结婚+生活糜烂+清朝国运,是很鲁莽的。


豆子人民艺术家


早就有人说过,满清时代,整个爱新觉罗皇族,自从皇太极开始,就像受到了某种诅咒。

(图:每年满族后裔都会齐聚辽宁清永陵祭祖,中着皇服者为自称乾隆7世孙的爱新觉罗·恒绍)

诅咒的表现主要有二:一,皇族成员超高到怪异的夭折现象;二,还有连带着的,是一直持续走低,到了最后,末三代帝王竟然都绝育绝后。这是极为诡异的生育能力问题,也是帝王家极端罕见的局面。

我们都能理解说,生在皇家,从来锦衣玉食,医疗条件又是最好的,妃嫔充塞后宫庭院,大部分皇子皇孙寿命,怎会如此急促?到了后来,还接连三代帝王都断绝子孙,直接导致无接班人人可选,并间接让满清垮台。

图:一度以“武功”自诩的八旗

这里面,到底是什么原因,难道真有什么神秘因素在主导这一切?


满清皇帝们,生儿育女简直就是一副股市图,上上下下然后彻底跌停。爱新觉罗皇室,他们子女的夭折几率竟然也在半数以上。

早期清帝生命力都挺旺盛,都很能生,繁殖强度一如种马。皇太极11子14女;顺治又没出家我们不知道,反正他在23岁“玩消失”前,接连生了17个孩子,这欲火一点都不像吃素的;康熙自14岁喜当爹,一直到69岁去世时还是个老奶爸;乾隆风流,自不必说,17子10女;道光也还争气,9子10女。

可是,有两大绝命难题,犹如一道驱赶不散的阴影,几乎困恼着皇室每一个人。就是日渐的短命与生育障碍。

一,以皇家的生活与医疗条件,自皇太极起,皇帝子女夭折率竟有半数以上。有好事者统计,从皇太极到道光,其家族早殇、短寿率分别高达46%、63%。比如,嘉庆5子9女,没长大的有2子7女;道光9子10女,夭折了2子5女。

皇室及帝王的寿命,也在持续走低。甚至据《清史稿公主表》记载,顺治后有生育的7帝,共封31位格格,50岁前去世的也有24人,占了77%之巨。整个爱新觉罗皇室,越来越短命,不可控制。

其二,从道光始,满清帝王们,其生育力已是超低水平. 咸丰好歹还有个2子1女,更悲剧的是,最后期的同治、光绪、溥仪三位,干脆没了生育能力,形同“天阉”。


有些人认为这是报应,满清入关后做了太多亏心事,报应应验在他们后代身上了。这迷信当然不值得一驳。

还有两个说法,也不大经得起推敲:1,故宫鎏金与红墙,严重汞超标,会产生汞蒸气,长久下来会影响人体健康;2,清帝素具的尚武传统,自嘉庆开始消失,个个都成了铁杆宅男,缺乏运动,身体不行。

图:晚清八旗子弟

可这两原因太过于臆测了,充其量只能说是有影响吧,而无法说明根本。故宫是自明就“入驻”的,何以过去没有绝育问题,到了咸丰后就突然反常了?至于少锻炼,按现在医学说法,至多就是精子活性没那么高而已,何至于搞得家族普遍生育不良?

实际上,爱新觉罗家族,特别是帝系直系一脉,到了晚期,生育问题无分宫内外,似乎都挺严重。像我们最熟悉的启功、爱新觉罗·毓鋆等皇室族人,都是结过婚但没有生育的。这样的反常例子,还有很多。

只不过事涉隐私,又都德高望重,大家不便去探究罢了。


爱新觉罗直系皇族,300多年来,高夭折率、生育不佳,且是持续走低的,三个因素综合而看,最核心的原因,当是为了保持所谓的血统纯正,长期近亲结婚导致的恶果。

满洲本就是野蛮民族,婚配习俗本身就比较原始,起初差不多就是以乱伦为尚的。比如丈夫死,妻子可改嫁叔伯乃至侄、儿,都是顺理成章之事。像努尔哈赤遗嘱交代“大福晋”于“大阿哥”、皇太极时的莽古尔泰贝勒逝后众妻都分给侄子、而肃亲王豪格正妻博尔济锦氏,就是叔叔多尔衮妻子的妹妹,他死后博尔济锦氏又分给了多尔衮,这些都是显例。

图:热播新剧《老酒馆》里的八旗落魄子弟那正红“那爷”

后来的清室,对以前历史讳莫如深,也力避乱伦,但是近亲婚配的规则并没有大的改变——虽然康熙时起也作了限制,规定选秀女时如果是爱新觉罗族系的,要事先声明。但是章程是章程,问题也没杜绝,比如康熙自己,后来就是娶的佟国维两女,论血缘就是两个同父表妹。

事实上,他们想根除,也没法办到。为什么,因为整个爱新觉罗皇室,为了血统纯正也好,为了拉拢也好,为了结盟也罢,始终都是高层结婚,这样300多年下来,那些个家族间,血缘上早已算近亲了。

这样的婚姻、生育格局,持续下来,自然基因等方面都容易出现问题,越久越严重。晚清时代,曾国藩与其幕僚赵烈文私下闲谈,就隐约扯到这个麻烦,认为是皇室“积弱”的一大缘由,可又无力改变。


可以说,始终近亲结婚,甚至间接地乱伦,这是爱新觉罗家族在婚配上的一个陋习。清末三代皇帝连续绝后,这一点最难脱干系。

这个习俗、所谓的“祖训”,甚至到了建国后乃至现如今,还是被一些顽固的爱新觉罗后裔所坚持。这些人,虽为了安全,姓氏都改了汉姓,可他们一直坚持,不与汉族等异族通婚,仅和近亲缔姻,是努力要将爱新觉罗家纯正血统繁衍延续下去。

比如,根据报道,如今的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有个偏岭镇,就有这么一个村子。村民们不说自各是“满人”,而自称“旗人”。全村人虽全都改姓为金,可还是按照“务必要保证爱新觉罗纯正血统的祖训”,不与外族通婚,而是近亲解决。

从优生优育角度讲,这个作法明显是错误的。如此一来,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整个皇室的血统,是越来越差,能选上妃子的人数越来越少,生育能力越来越差,身体素质越来越不行,所生子女早夭的比例越来越高。三朝绝后,大清帝国一片末世征兆,在晦气灰暗之中,政权也跟着木倾梁败了。

不惟满清,其实德国的哈布斯堡王朝、甚至日本皇室,都有这个现象,并出现这个困扰,只是表现轻重不同而已。只是历史似乎颇存深意:满清入关,杀人“空前”;等到败亡之际,皇室的“绝后”之状,也是前所未有的。

你说,这也算报应么?


刘愚愚


简单说,就是近亲+乱伦。满清原为部落文明,一直有父死子继的原始传统,为了保存家庭实力,父亲死后由儿子继承包括父亲女人在内一切财产,是为乱伦;其开国之初,为了制衡汉人,制定了连蒙制汉的政策,所以历代皇室都与蒙古贵族通婚,皇族只有一家,蒙古贵族也就是那么几个大族,所以几伦下来血统就乱了。


同治皇帝载淳,19岁去世,没有留下自己的儿女。同治皇帝于同治十一年九月(公元1872年)大婚,死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结婚两年零三个月的时间,竟然没有一儿半女,身体有情况是怎么也洗不清的了。

光绪皇帝死的时候38岁,也是没有骨血。光绪于光绪十四年十月(1888年)大婚,虽然他在政治上难有作为,但在婚姻中还是有自主权的,从后来的照片上他,他的妃嫔们虽然长像一般,但是身边还是不缺女人的。可是包括他宠爱的珍妃在内,都有人为他怀孕生子。

末代皇帝溥仪更是活了61岁,也是没有子女。要说溥仪青壮年时期没有治国的压力,清帝退位后的待遇又不错,整天在宫里闲游,身边女人也不少,身体的白旗高高举起,是怎么也藏不住的了。

至此,清朝已经连续三代皇帝没有生育。让人不禁发问:爱新觉罗家族到底怎么啦?

民间时期有学者研究,清末三朝皇帝不孕与满族皇族的婚姻习俗有关。按照满州皇室的婚姻习俗,丈夫死后,妻子可以嫁给小叔子,或者丈夫家其他男性。这种原始的婚姻制度,将女人视为财产。也正这一种习俗,令大清皇室的血统不断恶化。

清太祖努尔哈赤死前嘱咐:“俟我百年之后,我的诸幼子和大福晋交给大阿哥收养。”——即,他将妻子交给了自己的大儿子。不只努尔哈赤这样,其他皇室成员的婚配,都是典型的近亲结婚和乱伦。

皇太极时代,肃亲王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多尔衮是皇太极的亲弟弟,但豪格的妻子博尔济锦氏又被多尔衮纳为妻子。

之后为了对付明朝和统治中原的汉人,历代清帝都奉行满蒙联姻,目的是拉拢蒙古,共同统治中国。在大清建立后,皇太极便册封妃嫔,其中五宫后妃都是来自蒙古博尔济锦家族,还有三位后妃的百分算起来是姑侄。据统计,皇太极在位期间,满州贵族仅与蒙古科尔沁部联姻就多太18次。

顺治和皇太极一样,也是多次近亲结婚和乱伦。顺治的皇后和淑惠妃,是他同一个亲舅舅的两个女儿,都是他的亲表妹。为了政治,满族与蒙古族部落的联姻一直待续。清国皇帝、王、贝勒等贵族不但娶蒙古贵族女子为妻,同时也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蒙古部落贵族为妻,大的部家和家族就是这么几家,几轮儿下来,血统就非常堪忧了。

清末三朝的统后,给风雨飘摇的大清更添了不详和不安,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清末三代皇帝绝后的原因各有不同,同治因梅毒,光绪因梦遗,宣统因性功能障碍,但也与他们的遗传基因,生育能力确实有关。特别是同治与光绪,绝对不能回避这一点。



其实,清末皇帝的生育能力差这一点从咸丰身上已经体现出来,因为咸丰帝虽然好色,广纳秀女,却只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但次子出生当日便夭折了,连名字也没有。而长子身体病弱。到了同治和光绪,竟然没有孵出一个蛋,如果光从外部原因来分析,就很难找出病根来。

清朝统治者本是马上民族,粗犷彪悍,原本生育能力非常强。皇太极有11个儿子,并且个个骁勇善战,勇猛非常。康熙有35个儿子。其中有九个儿子曾经参加过夺嫡。



可是随着他们进入中原,逐渐消失了自己的野性。不再注重锻炼,使他们原本身上活跃着的强壮基因逐渐变弱。而且他们大多是近亲结婚,并且没有汉人的伦理观念。常常会出现姑侄同侍一夫现象。因此血源关系非常混乱。这也导致他们的生育机能逐渐下降。因此,到了嘉庆帝,只有五个儿子。到了咸丰,只存活了一个。而最后三个皇帝竟然绝嗣。



虽然最末三个皇帝绝后都有原因。可是,黄鼠狼专拉病鸡,如果他们本身身强力壮,免疫力强,精子活动能力旺盛,也许许多疾病不治而愈。比如光绪的梦遗。


萍风竹雨123


清朝最后三位帝王: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和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都未能生育子嗣,这无疑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当前很多说法认为清末三位帝王在防御能力方面的丧失主要因为清朝历代帝王“早婚早产”、“近亲结婚”的祖制导致,但笔者并不这样认为!

1、早婚早产、近亲结婚到底是不是导致清末三位帝王失去生育能力的原因?

自努尔哈赤开始,清朝帝王就为了让皇室成员尽可能的开枝散叶,尽可能的增加皇室人员数量,提高皇位传承方面的选项,为后金政权壮大力量等各种原因的考虑,就开始奉行“早婚”。

清朝入关以后,年幼君主顺治皇帝更是将“早婚”的祖制严格的奉行下来。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出生于顺治十一年,也就是说,顺治皇帝年仅16岁,就已经让孝康章皇后孕育了玄烨。

当时,注意,重点来了!

康熙皇帝25岁生育的雍正皇帝;雍正皇帝33岁生育的乾隆皇帝;乾隆皇帝49岁生育的嘉庆皇帝;嘉庆皇帝22岁生育的道光皇帝;道光皇帝50岁生育的咸丰皇帝;咸丰皇帝25岁生育的同治皇帝。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清朝帝王传承过程中,除了顺治皇帝早婚早产外,其余帝王都是成年以后,都是生殖能力发育成熟以后,才生育的后世帝王,所以早婚早产并不是清末帝王失去生育能力的原因。

另外,清朝皇室尤其是清朝帝王为了保证满族血统的纯正,保证皇权的稳固,对于“近亲结婚”的采纳程度非常严重。但自努尔哈赤开始,清朝帝王们就已经注意到了“血统相近对于后代的恶性影响”,于是在皇位传承中的皇子选择上,就有了刻意回避的倾向。

自努尔哈赤开始,皇太极的生母为叶赫那拉氏;顺治皇度的生母为博尔济吉特氏;康熙皇帝的生母为佟佳氏;雍正皇帝的生母为乌雅氏;乾隆皇帝的生母为钮祜禄氏;嘉庆皇帝的生母为魏佳氏;道光皇帝的生母为喜塔腊氏;咸丰皇帝的生母为钮祜禄氏(和乾隆帝生母的钮祜禄氏并不属同宗);同治皇帝的生母为叶赫那拉氏(和皇太极生母叶赫那拉氏也不属同宗)。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清朝历代帝王中,并没有近亲结婚制度下生育而出的皇帝。也就是说,清末三位帝王失去生育能力和“亲近结婚”制度也没有关系。

2、晚清时期,统治、光绪、宣统三位帝王未能生育子嗣,有其客观因素在内

清末时期三位帝王的生育能力,有着其主观和客观因素在内的。

首先,同治、咸丰两位帝王乃系慈禧太后实际掌握晚清政权的前提下,被慈禧太后在背后操控的傀儡皇帝,其后宫生活也是慈禧太后严加控制和掌握的内容之一。

同治皇帝,作为慈禧太后的亲儿子,虽然敢于违背慈禧太后的意愿,但其后宫妃嫔却无法正面对抗慈禧太后。自己的后宫生活乃至父亲生活都被生母更加干涉,同治皇帝便自暴自弃,开始了自己流连于烟花之地的帝王生活,而将后宫妃嫔全部放弃。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年仅19岁,未来及生育皇嗣的同治皇帝患上了花柳病,不治身亡。

光绪皇帝作为慈禧太后的侄子兼外甥,被慈禧太后操控程度更重,在一手安排了他的皇后,处死了他的妃子后,而后直接将其囚禁在了瀛台,让光绪皇帝彻底失去了生育“机会”。

宣统皇帝最为清朝继位年龄最小的帝王,自由生长在“妇人之手”,小小年龄便被宫中如云的宫女们折磨的早早失去了生育能力。

所以,虽然清末三位帝王在生育方面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清朝的灭亡,但其在于生育方面的丧失乃系他们本身主主观和客观原因造成的,和前代帝王并无关系。


我是@正说清代十二朝,专注清朝历史解析,欢迎关注!个人见解,欢迎提出不同意见和建议。


正说清代十二朝


为什么清末三代皇帝都连续绝后?我来说说我知道的吧!

清末最后三位皇帝分别是同治,光绪,溥仪,接下来让我说说他们绝后的原因!

爱新觉罗·载淳也就同治皇帝,他是咸丰皇帝的独子,他的母亲是大名鼎鼎的慈禧,所以在咸丰死后,6岁的同治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大清第十位皇帝,而也就在此时慈禧以同治年幼为名垂帘听政,从此同治的皇帝之位如同傀儡,


同治在17岁时被慈禧安排结婚,相继娶了一后四妃,然而同治对这一后四妃根本不感兴趣,却对八大胡同的青楼女子情有独钟,时常留恋于烟花之地,以至于后来染上“天花”在19岁时死去,同治因此而绝后!

同治死后由于没有后代,他的同辈4岁的爱新觉罗·载湉被选为大清第十一位皇帝,也就是光绪帝,跟同治命运一般无二,光绪即位后,慈禧仍然垂帘听政,掌控大权,光绪帝仍然是傀儡般的存在!

跟同治不同的是,光绪帝对烟花之地的女子并不感兴趣,在他成年后一心想夺回政权,这样一来就得罪了慈禧,于是慈禧处处打压光绪帝,并残忍的将光绪帝最爱的珍妃投井而死,从此光绪跟慈禧形同水火,以至于在慈禧临死前一天下毒将生病的光绪毒死!而光绪死前也没有子嗣!

总结这两位皇帝,同治没有子嗣是因为风流放纵后早逝从而导致绝后。而光绪帝绝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慈禧太后的不容,据说光绪死后慈禧连一张照片也没给他留下,更何况是他的孩子呢!



在光绪死后,3岁的末代皇帝溥仪继位,接管了摇摇欲坠的大清,2年后大清灭亡,溥仪被幽禁在紫禁城,由宫女太监看管,而这些宫女太监哪能真心对待这位末代皇帝呢!对溥仪进行身体上的催残,从而导致成年后的溥仪阳痿!以致于溥仪在有五位妻子的情况下仍然绝后!


身为帝王他们是幸运的,但是不幸的是,他们所处的时代令他们成为一个王朝的牺牲品,他们的绝后可能也预示着一个王朝的灭亡吧!


唐古看今




无聊的时候写一下,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意见不同,各位就当没看过吧!

首先满清的皇妃大都是满族家族内部婚姻或者和蒙古和亲,而且都是安排好的,根本不考虑皇帝的喜好问题,近亲结婚比较频繁,可以说从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及其儿子顺治帝的婚配,都是典型的近亲婚配或乱伦婚配。建州女真的领头人努尔哈赤,为统一女真各部落,娶蒙古科尔沁贝勒明安的女儿为侧妃,开与蒙古部落联姻之先河。后来,他的四个儿子都娶蒙古女子为妻。尤其是他的第八子皇太极,为了对付强大的明朝,积极推进满蒙联姻。



而且按照满洲皇族的婚配习俗,丈夫死后,是允许妻子转嫁丈夫的弟弟,甚至可以转嫁儿子或侄辈。这种原始的婚俗,就是把女人当做一种财富和交配工具。

嘉庆朝规定:挑选秀女时,属皇后、皇贵妃、妃嫔亲姐妹的,加恩不予挑选。



这样的滥交从而导致内部基因出现问题,从而产生生育率降低,存活率低,容貌不美观等问题,从清末老照片可以看到,满族后宫的“三千佳丽”长的都不咋地,好看的真心没几个(有些网友说是为了让皇帝勤于政事,不分心后宫,这就不得而知了!)。。皇帝也是人,后宫的女子长这样,如何提高兴趣?而且因为前任的滥交,皇子的基因也存在缺陷。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也就是光绪帝死前一年,他曾亲自探究并写下自己的病原:“遗精之病将二十年,前数年每月必发十数次,近数年每月不过二三次,且有无梦不举即自遗泄之时,冬天较甚。这就是说,他从十五六岁青春发育期起就患了遗精之病,每月多达十几次。三十岁出头,便到了几乎无精可泄的地步。这是病,得治!



然后我感觉满清权贵是信奉萨满教的,应该是提倡禁欲吧?(教义我不太清楚,如果不是就算了)。清宫有规定,大婚前要举行跨火盆什么的。上床前要到洞房西旁的神堂祭拜神灵。祭祀仪式,由一名萨满老婆子主持。大婚后皇帝皇后在坤宁宫东暖阁住满一个月,然后各人就要回到各自的寝宫。但清代的皇帝中真正住满一月的只有康熙皇帝一人。同治皇帝只住了两天,光绪皇帝也不过住了六天,而末代皇帝宣统溥仪的大婚是在退位后才举行的,不过也与其他的皇帝隆重的大婚无异,但他当晚便移居养心殿的体顺堂,感觉在洞房不习惯不舒服,致使两位同入洞房的新娘子一整夜都没能和溥仪上床。

明朝皇帝多信奉道教,比如嘉靖皇帝及其后任就非常精通道教三百六十旁门(修得皆为正果)中的“动字门”,也就是房中术(采阴补阳,炼制红铅,秋石补体) 有的地方闹洞房,竟然命令公婆二人当众教新人房中术,并叫新人复述其所讲内容。虽属戏谑之甚,却也于喧闹中加入了性教育的内容!皇帝那方面水平高,自然多子多福!明朝末代皇帝崇祯也是勤于政事,费尽心力,起早贪黑,但是子孙也有77个之多。且明朝皇妃及其嫔妃多为民间贫贱女子,不存在内部通婚问题,基因正常(这也是明朝没有外戚专权的原因)( 古代汉族女子陪嫁的时候都自带八件套的房中用具,如:春宫瓷器 ,娘家人亲手缝制带有春宫画的新鞋,等等,这样的性教育可以女子提高受精率和生育率,婴儿的成活率。也可以看出古代汉族对生育方面的重视。)。而且明朝皇帝有内阁的帮助,只需退居幕后掌控即可,工作轻松,生育率当然高!


Ant一Hunter


清朝末年的几个皇帝都比较短命,且都无后,咸丰帝如果没有同治帝这个儿子,估计还是绝后,人们不禁要问,清朝最后几十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清朝的皇位继承出现那么大的问题,但凡同治皇帝或者光绪帝活得长一点,也许中国近代史就会改写。

也有人猜测是不是清朝的皇帝的基因出现了什么问题,导致最后几位皇帝都无后,实际上这种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如果基因有问题,那么为什么前面的皇帝都没有问题。实际上仔细回顾历史后我们可以发现,最后三位皇帝无后的具体原因都是不一样的。只是三个皇帝的悲剧人生连在一起引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想。

首先来看同治帝,6岁登基,19岁去世,至于去世的原因,有的说是天花、有的说是梅毒。所以同治皇帝无后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死的太早了,还没来得及开枝散叶。但是也有野史说同治皇帝死的时候,他的皇后阿鲁特氏已经怀了孩子,但是慈禧怕阿鲁特氏生出男孩影响她操纵朝政的大业,所以逼死了同治帝皇后,后来立自己的侄儿年仅四岁的光绪帝即位。此举还引发了清廷内部的巨大争议,御史吴可读因此以尸谏的方式建议慈禧太后为同治帝立嗣。

其次就是光绪帝,光绪帝4岁登基,38岁去世,膝下也是无子,光绪帝的一生也是悲剧的一生。他为什么活到了快40岁都没有孩子,与他的身体有很大关系。由于先天成长环境的不佳,光绪帝在年轻的时候就患上了梦遗病症,到了20多岁,正值壮年的时候已经不能控制,病情十分严重,所以生育功能逐渐就丧失了。

最后一个就是清末帝溥仪,溥仪活了60岁,但是也是没有子嗣。溥仪6岁的时候清朝就灭亡了。此后十多年他就深居宫中,无法出紫禁城。晚上的时候,太监们为了自己能够睡个安稳觉,就把小溥仪交给宫女带,而那些宫女本来就非常寂寞,因此教会了溥仪许多房中事,而当时溥仪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频繁的性活动严重摧残了他的身体健康。他后来曾经回忆早上起来的时候眼睛看沙都是恍惚的。而且据清朝的最后的太监孙耀庭曾经回忆说溥仪皇帝后来还跟小太监们行过苟且之事,等等类似活动非常不利于小溥仪的身体发育,以至于后来直接丧失了生育功能。

最后几位皇帝无后的原因虽然都是不同的,但却在时间上形成了巧合,因此不得不说是末代王朝的凄凉。


青年史学家


三个皇帝一个比一个窝囊,同治和光绪一辈子都活在慈禧的阴影之下,他们的区别不过是同治安心做傀儡,在这个强势的母亲那里得不到的温情,他在八大胡同找到了,也因此得了花柳,18岁就翘了辫子,国家大事但由母亲做主,反而博得同治中兴的美誉。而光绪做出了徒劳的反抗,最后郁郁而终。

溥仪更窝囊,彻底成为日本人的玩具木偶,婉容送给他一顶绿帽子,日本人送给他一个流着日本血的皇妃,原指望大清皇室就此改血换种,却不料种马变了骟马。顺带啰嗦一句,朝鲜的末代国王纯宗李坧也是一匹骟马,不过横竖日本是要吞并朝鲜的,日本人也就乐见其成,甚至有传言说纯宗不育也是日本人的阴谋。

三个人不能生育的原因各不相同,同治是糜烂的生活淘碌空了身子,光绪是身体本就虚弱,而溥仪是小时候被宫女太监给玩坏了。孱弱的生育力也预示着大清的国运,国之将亡,其宜也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