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四县,建国后因县名太生僻而改了名,你知道其原名吗?

江西地处我国东南部内陆、长江中下游南岸,自古为“形胜之区”,因唐设江南西道、北宋有江南西路而得名,又因省内最大河流赣江而简称“赣”。现在,江西省共辖是一个地级市,其中有一地级市就以江西简称“赣”为名,赣州市地处赣江中上游,是江西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

赣州四县,建国后因县名太生僻而改了名,你知道其原名吗?

赣州,古称虔州,又名虔城、赣南,是江西南大门,不仅历史悠久,近代也是我国著名红色老区,其所辖瑞金更为“红色故都”,有“共和国摇篮”之称。现在,赣州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共辖有3区15县,这15个县中古县众多,其中有四个县因县名太生僻而在建国初改了名,现名分别为大余、于都、全南及寻乌,你知道其原名吗?

赣州四县,建国后因县名太生僻而改了名,你知道其原名吗?

大余县,位于江西省西南端、大庾岭北麓,西、南两面分别与广东仁化、南雄相邻,自古为粤赣之间交通要道,历史上也曾与赣州并置,现为赣州市辖县。大余县,其地历史上曾为南野县、始兴郡、安远郡等所辖,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设大庾县,大余建制自此而始。

赣州四县,建国后因县名太生僻而改了名,你知道其原名吗?

唐朝时期,大庾县隶属于虔州,北宋时升为南安军,辖大庾、南康、上犹等县。两宋时,南安军、虔州(后改赣州)均属江南西路,赣南地区自此分为两个政区。元朝时,南安军升为南安路,明清则为南安府,治所均为大庾县。建国后,大庾县先后属赣州专区、赣南行政区,1957年因县名生僻而改称大余,1964年复属赣州专区,1994年为赣州市所辖。

赣州四县,建国后因县名太生僻而改了名,你知道其原名吗?

于都县,位于江西南部、赣州东部,为赣州市辖县。于都是人口大县、资源大县,也是具有两千多年建县史的千年古县,更是万里长征的集结出发地。于都历史悠久,为江西最早的一批县制之一,其西汉初就已置县,因北有雩山而称雩都县。

赣州四县,建国后因县名太生僻而改了名,你知道其原名吗?

雩都设县初县域广大,今瑞金、会昌、石城、宁都、安远和寻乌等县地当时均为其所辖,也曾为赣南地区政治中心,三国时设南部都尉,晋时设南康郡,治所均曾在雩都。1957年,雩都因县名生僻而改称于都,现为赣州市辖县。

赣州四县,建国后因县名太生僻而改了名,你知道其原名吗?

全南县,位于江西省最南端、粤赣两省交界处,为江西南大门,历史悠久但设县较晚,现为赣州市辖县。全南,历史上曾为南壄、南野、南安、信丰、龙南等所辖,1903年析信丰、龙南两县地置虔南厅,因地处虔州(今赣州)之南而得名,隶属于赣州府。民国初,虔南厅改为虔南县,1957年因县名生僻而改称全南,现为赣州所辖。

赣州四县,建国后因县名太生僻而改了名,你知道其原名吗?

寻乌县,位于江西东南端,地处江西、福建、广东三省交界处,隶属于赣州市,为“鸡鸣三省”之地。寻乌县域,历史上曾为雩都、安远等县所辖,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析安远县地取“长宁久安”之意设长宁县,民国初因与四川长宁同名而改称寻邬。1957年,寻邬县因县名生僻而改以现名,现在,寻乌县隶属于赣州市。

赣州四县,建国后因县名太生僻而改了名,你知道其原名吗?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