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蘭和蘇格蘭曾經是“死對頭”,是什麼力量促使其合二為一?

直到距今三百多年前,英格蘭和蘇格蘭還是兩個不同的國家。居住在大不列顛島北部的蘇格蘭人,多源於凱爾特人。島南的原住民來自伊比利亞半島(今西班牙、葡萄牙),後來歐洲西部的凱爾特人、盎格魯—撒克遜(日耳曼)人相繼來到這裡,並融合為如今的族群。

公元43年,羅馬帝國征服不列顛(今英格蘭部分),並將其作為一個行省。同時也給不列顛島南部帶來了文明和先進的技術,當他們繼續向北時,卻因蘇格蘭部落英勇反抗而放棄。當時的羅馬帝國因為過度擴張,自身已出現很大問題,反遭蘇格蘭部落屢次進犯。於是哈德良皇帝下令,在今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分界處,修建“哈德良長城”作為防禦。

英格蘭和蘇格蘭曾經是“死對頭”,是什麼力量促使其合二為一?

哈德良長城遺址

在羅馬人眼中,長城以南是已受羅馬文明教化的“文明人”,以北則是一群原始的“野蠻人”。

在公元409年,不堪重負的羅馬人撤離不列顛島。繼之而來的日耳曼部落,接管了英格蘭的權力真空,並且建立大大小小的國家,進入了“戰國時代”。

在公元九世紀,蘇格蘭建立了統一的王國。直到十世紀,英格蘭方才逐漸形成整體王國的雛形。

英格蘭和蘇格蘭曾經是“死對頭”,是什麼力量促使其合二為一?

英格蘭也不容易,又被海峽對岸法國的諾曼底公爵惦記上了。1066年,發生了著名的“諾曼征服”,由此英格蘭的封建化得以加速和貫徹,並建立了統一的王國。之後的兩百年時間,與北方的蘇格蘭大體相安無事,而且兩國王室經常聯姻。

到了1296年,因為英格蘭和法國發生衝突,便無禮要求蘇格蘭一同出征。這激怒了蘇格蘭人,他們不僅對此予以拒絕,還同法國簽訂盟約:法國每年提供蘇格蘭5萬英鎊資金,作為回報,蘇格蘭每年中必須有4個月同英格蘭作戰。

英格蘭和蘇格蘭曾經是“死對頭”,是什麼力量促使其合二為一?

這導致英格蘭王愛德華一世,衝入蘇格蘭燒殺搶掠,並佔領其全境,繼而引起蘇格蘭人的激烈反抗。影片《勇敢的心》中,威廉—華萊士的橋段就來自這一時期。隨著英法百年戰爭的到來,英格蘭軍隊主力都上了抗法前線,再也無力控制,蘇格蘭得以復國並幫助法國進攻英格蘭。

由此可見,英、蘇兩國在真正合二為一之前,關係是較為緊張的。

英格蘭和蘇格蘭曾經是“死對頭”,是什麼力量促使其合二為一?

威廉—華萊士劇照

總體來說,在對抗中,蘇格蘭落於下風。用一組如今的數據,可以反映出當年的實力差距:英格蘭面積13萬平方公里,人口5500萬。蘇格蘭7.8萬平方公里,人口540萬。

不僅地狹人少,蘇格蘭無論在制度還是同歐洲大陸的緊密聯繫上,都要比英格蘭“弱半拍”。也正是因為這種事實上的差距,促成了兩國的統一。

英格蘭和蘇格蘭曾經是“死對頭”,是什麼力量促使其合二為一?

英格蘭、蘇格蘭畢竟同處一座島嶼,之間關係並非一直對立,也是或有合作、或有利用的。1603年,英伊麗莎白女王離世,王朝血脈斷絕。當時的蘇格蘭王詹姆士六世,是最為合法的繼承人,於是經過一番討價還價,英議會迎立他成為國王詹姆士一世。當然這只是制度上的需要,兩國依然是貌合神離,各過各的日子。

不過詹姆士對此非常高興,在貧困的蘇格蘭,他一年只能得到6000英鎊的收入,擔任英格蘭國王,則要豐厚的多。而且這位兩國共主,還將國旗也“二合一”,形成了如今的“米字旗”。

英格蘭和蘇格蘭曾經是“死對頭”,是什麼力量促使其合二為一?

說來好笑,在英格蘭發生議會派、保王派內戰時,蘇格蘭趁機勒索:提供一支兩萬人的軍隊,但需要英議會交付40萬英鎊酬勞,一半預付,剩餘的兩年內結清。而且還把“共主”查理一世,交給了克倫威爾。由此引發一句民謠:“蘇格蘭人黑心肝,出賣國王換銅錢”。

窘迫的經濟一直是蘇格蘭“心中的痛”,當英格蘭闖蕩四方大發其財時,蘇格蘭卻面臨貿易萎縮、國內歉收的困難局面。

英格蘭和蘇格蘭曾經是“死對頭”,是什麼力量促使其合二為一?

蘇格蘭戰士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蘇格蘭建立蘇格蘭銀行,仿照英格蘭極其紅火的東印度公司,成立“非洲和遠東蘇格蘭貿易公司”,準備“搞一個大項目”——開挖巴拿馬運河。全國東拼西湊籌集了40萬英鎊,派遣數千人前往中美洲殖民。但此舉觸犯了當地霸主西班牙的利益,名為“新愛丁堡”的殖民地剛剛建立,就被西軍果斷摧毀。加上中美氣候悶熱疫病流行,回到國內的殖民者僅存幾百人。

更令蘇格蘭人沮喪的是,當他們向沿途英格蘭控制的港口求援時,遭到無情拒絕。

英格蘭和蘇格蘭曾經是“死對頭”,是什麼力量促使其合二為一?

事實上英格蘭如此“不近人情”,就是為了逼迫蘇格蘭就範。1706~1707年,兩國議會先後批准《合併法案》,正式合併。兩國國民享有共同國籍,蘇格蘭可以自由同英格蘭及其殖民地進行貿易。

自此,“兩蘭”同心協力,共同走上了“殖民擴張的康莊大道”。

英格蘭和蘇格蘭曾經是“死對頭”,是什麼力量促使其合二為一?

殖民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