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阿里系和腾讯系的火拼愈演愈烈?

49973812


<strong>

一直以来,中国互联网行业格局存在着“BAT”一说,但随着其中三家之一的百度逐渐开始掉队,无法与腾讯和阿里巴巴相抗衡,过去的“三国演义"也由此变成了“两国争霸”,近年来逐渐产生了“阿里系”和“腾讯系”的阵营站队说法。

一、饿了么和美团

二、天猫和京东

四、哈罗单车和摩拜单车

五、优酷视频和腾讯视频

六、UC浏览器和QQ浏览器

七、飞猪和携程

根据最新财报显示,阿里巴巴目前市值4846.6亿美元,位居全亚洲市值第一位,而腾讯则为4637.7亿美元,落后阿里。不可否认的是,两家互联网科技巨头的实力都十分强大,这几年各自都通过大量的投资在国内互联网各个方面都出现过激烈的竞争。

电商领域:阿里胜出,腾讯无奈另辟蹊径

现在,世人只知淘宝、天猫,却忘记了拍拍、QQ商城等平台。毫无疑问,腾讯在电商领域的发展是极其惨败的,早期的拍拍、QQ商城等购物平台均逐渐消失在历史当中,而阿里巴巴的淘宝天猫至今还主导着国内电商市场,无人能避其锋芒。

因此,腾讯无奈只好找寻京东。当腾讯发现自己的购物平台发展不下去的时候,它迅速看准了刘强东的京东,进行了大量的资本投资,是京东背后的重要股东,可以说没有腾讯的支持,京东不可能这么快发展成国内第二大电商平台。另外,腾讯近期还投资了新兴电商平台——拼多多。

社交领域:阿里心中的痛,腾讯的核心

众所周知,阿里心中一直都存在着“社交梦”,但是无论是在支付宝软件中三番两次的尝试也好,还是其他方面的注资也好,结果都得到了惨痛的教训。大家还记得当初支付宝上线“白领社区”么,随着大量低俗、涉黄信息的注入,“社区”功能的上线曾经直接让支付宝口碑急剧下滑。还好,如今阿里的“社交梦”还有企业聊天工具钉钉和微博在勉强支撑。

而腾讯则不必多说,如果没有QQ,腾讯或许便不复存在。大家都明白无论是腾讯的游戏业务还是微信等其他业务,一切根本基础都是凭借着企鹅QQ大量的用户流量而发展起来的。

文娱领域:阿里持续亏损,腾讯蒸蒸日上

这几年,文娱领域逐渐是双方共同发展的重点。为此,阿里还专门成立了阿里文娱大集团,但事实证明截止到目前,阿里在文娱领域还需努力。首先,在此领域表现亮眼的有,阿里影业、阿里UC浏览器、优酷土豆视频等;其次,在游戏产品方向、音视频方面,阿里还远远不及腾讯,比如说虾米音乐比不过QQ音乐,腾讯视频用户国内数量第一、游戏更是不必多说,阿里最近才刚出《旅行青蛙》中文版,而腾讯在游戏方面可以说全球范围内都是无敌的存在。


智能技术领域:阿里冠绝群雄,腾讯默默无名

在云计算业务、人工智能层面上,阿里已经做到了国内老大,远远地超越了所有对手。据统计,阿里云目前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接近46%,领先第二名五倍之多,比其他所有对手的总和还要多。最近,阿里更是全资收购了中天微、先声互联等国产芯片系统厂商,成立了达摩院,市场前景广阔。

而腾讯虽然也在云计算业务方面略有发展,但是基本只是服务于自身内部,很难听到有关腾讯在人工智能方面的重要新闻。


新兴产业领域:线下新零售、外卖、出行、移动支付等,两者激烈抗衡

除了上面主要的已经分出明显胜负的领域,在当下互联网新兴领域内,阿里巴巴和腾讯也时刻在进行着抗争。

线下新零售,阿里将华联超市、高鑫零售、居然之家等众多连锁商超纳入麾下,而腾讯一样毫不示弱,将沃尔玛、步步高等超市也划为自家阵容。前段时间闹出的“不支持支付宝支付”就是最好的例子。

外卖出行领域,阿里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全资收购饿了么,与腾讯支持下的美团相竞争;大规模斥资几十亿资金扶持淘票票业务,只是为了让这一业务超越猫眼电影。

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无时无刻不再变着花样吸引用户流量。

以上就是阿里巴巴和腾讯曾经有过以及至今仍在进行的大大小小的战役,看完不知道你支持哪一家呢?

<strong>


指微金融


还记得12月的乌镇互联网大会嘛,这场“东兴”饭局,也就是刘强东和王兴共同组的饭局。有意思的事是当时刘强东和王兴左右陪坐,C位坐的是马化腾。

还有很多互联网领军人物都在,唯独没有的就是马云和阿里的团队成员。这次饭局被网友称之为——反阿里联盟。

从这几年这样的饭局和各种商业活动就能看出他们的明争暗斗早就是大家心知肚明的。而且早就开始站队了。

这场互联网的帝国之战随着线上线下红利瓜分的所剩无几,有句话是:80%的红利掌握在20%的人手中。这就很好的形容了目前国内的市场。

阿里阵营有新浪微博,腾讯也不甘示弱的有腾讯朋友、腾讯微博。从用户粘性和活跃度来看,这一局,阿里胜。

腾讯在聊天软件领域有QQ,微信,阿里拿陌陌、来往与之抗衡、分流。腾讯的通讯优势在这局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局腾讯胜。

阿里在购物平台有强大优势,天猫、淘宝,完全不是京东、拍拍网能抗衡的。

后面的更是如此,他们两家就像是在玩一个“我有这个,你有吗”的游戏。

其实,这也是因为他们两家在国内各具顶级的优势,而这个优势又是彼此无法取而代之的。所以他们只能在不断发扬自己的优势领域的同时,PK别的领域。或者说是拿别的领域来装备自己,越是优秀的企业之间的距离和差异往往是很小的。首富不首富只在他们的细化的比拼上。

所以,他们的比拼在将市场瓜分到极致后也不会停止。因为一家倒下后,必然会有另一家在与存活得那家抗衡。

这就是商场,如战场。


镁客网


未来3-5年的主战场还是阿里系PK腾讯系,它们基本已形成围绕消费的生活服务,涵盖“衣、食、住、行、娱、育”的产业生态,两家市值超10000亿美金的互联网巨头,已经统一了中国互联网江湖。阿里在电商领域占据领先优势,腾讯在社交游戏领域一家独大,除自身优势外,两家巨无霸还对处于风口的行业不断投资,企图在各自青睐的领域抢占一席之地,自然免不了正面交锋。

1、移动支付领域竞争最为激烈。

支付渠道能拥抱巨额市场的同时,还是一切商业行为的入口,阿里与腾讯对于生态支付入口必然是寸土必争。阿里最早开始布局网络支付平台,后期推出的余额宝一举打破银行多年来的垄断地位,在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份额中,阿里的支付宝已经占据了53%的市场。而腾讯推出财付通与微信平台对接,不断侵蚀支付的市场份额,2017年终于突破了40%,直逼阿里。

2、新零售之战愈演愈烈,两家目前在新零售领域的布局都是超重量级,靠买买买广泛布局。

阿里:O2O平台端(饿了么、口碑)、电商基础(淘宝和天猫)、进军线下商超(盒马鲜生、银泰、入股高鑫零售、欧尚、大润发)、完整的物流基础设施(菜鸟系统、点我达)

腾讯:O2O平台端(美团点评、滴滴,流量优于阿里)、电商(拼多多、京东)、进军线下商超(每日优鲜、永辉、沃尔玛等)、物流体系偏弱(京东物流)、社交平台优势(微信、QQ等)

3、布局交通出行平台。

阿里投资ofo、哈罗并自创永安行单车,以支付宝为入口渗透地铁、公交、高速收费站等交通领域,阿里投资滴滴、高德、小鹏汽车、车来了、立刻出行等,在地图数据造车领域企图占得一席之地。反观腾讯投资摩拜、滴滴、蔚来汽车、特斯拉、四维图新等,布局出行市场,与阿里一一抗衡,不过双方的投资目前都处于前期布局,尚未进入收获阶段。

4、外卖战役。阿里放弃美团转投饿了么,饿了么与百度外卖联手合并,扶持自身品牌口碑,腾讯投资新美大,几大风口上都是阿里和腾讯的身影。


天方燕谈


因为互相都动了对方的蛋糕,腾讯系的拼多多,社交电商动了阿里电商的蛋糕,此外还有京东天猫618二选一,微信给京东大力扶持,微信屏蔽阿里淘口令,阿里的内容电商也在瓜分腾讯公众号的生态流量。移动互联网碎片化流量入口的生态环境下,腾讯和阿里的生态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似乎谁也无法圈地自萌,让自己的用户乖乖地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


1、社交电商动了社交的蛋糕,还是电商的蛋糕?

社交老大腾讯曾经坚定地抱着电商梦,先有拍拍后有易迅,本以为自己拥有数量庞大的社交用户,能够轻松堆砌社交电商的壁垒,结果反而被淘宝围追堵截,利用qq和微信的社交流量发展着淘宝客业务和淘宝用户维系业务。

电商梦碎之后,腾讯投资了京东,把拍拍,易迅电商事业部打包出售给京东,并在微信九宫格上给了京东入口,可以说很大方了。

就这样,阿里和腾讯双方过上了,你看不惯我,你也干不掉我的塑料兄弟人生,结果出现了个变数拼多多,靠着微信的社交流量玩裂变,拼多多发展得实在太快,据说连阿里都感受到了它的威胁,专门成立了淘宝特价版客户端应对。

不管怎么说,搅局者拼多多一头撞破了电商和社交的界限,让腾讯看到了社交电商的巨大想象空间。

在《财经》杂志的一篇采访中,拼多多创始人黄峥表示,相对于越来越重的淘宝,拼多多千人千面的信息流商品推荐以及社交裂变,优势明显。

随之而来的618电商节,京东天猫二选一,腾讯微信在搜一搜给京东开了流量入口,搜索直达商品页面,顺便又屏蔽了淘宝淘口令,双方摩擦再次升级。


2、内容电商截糊公众号、小程序电商流量

最繁荣的内容生态要数公众号了,卖货的内容创业者,靠着公众号文章导流,搭建商城,再加上小程序的助力,实现了自己的商业闭环。当然,这只是少部分人的选择,更多的人仍然选择开淘宝店,也就是说,他们正在把自己的微信粉丝用户导流到淘宝店里,以往,社交和电商是两个互不干扰的场景,而如今,则变成两个相互依托的场景。


看到了内容电商的繁荣,淘宝也紧跟着推出淘宝头条,实现内容引流,并上线淘宝群功能,截流了公众号和小程序的部分用户。


3、二者的战略布局大致趋同,竞争在所难免

比起all in ai 独自孤独玩耍的百度,阿里和腾讯的战略布局大致趋同,腾讯有腾讯视频,阿里就买下优酷土豆,腾讯投资美团,阿里买下饿了么,阿里系的美团买下摩拜,阿里投资ofo和哈罗单车,微信重启短视频应用微视,阿里宣布发布短视频应用独客,连阿里最引以为傲的支付宝,腾讯也养出了微信支付这个强敌。


大家彼此彼此,各不相让,市场就这么大,用户就这么多,互联网发展了二十多年,移动互联网也发展了6、7年,流量红利已经在消退,线上线下获客成本都在增加,往后的每一步发展都至关重要。


我是吴怼怼,虎嗅、36氪、钛媒体、产品经理等专栏作者、前澎湃新闻记者,专注互联网科技文娱解读,更多深度解读,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吴怼怼


未来3 - 5年的主战场是阿里PK腾讯部。他们基本形成了围绕消费的生活服务,涵盖了“服装,食品,住房,交通,娱乐和教育”的产业生态。这两个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互联网巨头统一了中国互联网。阿里在电子商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腾讯是社交游戏领域的重要角色。除了自身的优势外,两大巨头还继续投资于引人注目的行业,试图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自然不可避免地要对抗。 。

阿里的电子商务和腾讯的社交。腾讯的最佳领域是社交,主要产品是微信,QQ和阿里的最佳区域是电子商务,主要产品有淘宝,天猫。在最好的地区,

主要是社交的微信基本上已经传播到中国大陆,但腾讯社会化国际扩张的可能性不大,阿里的电子商务在国内和国际扩张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阿里和腾讯都希望插入对方的领域,阿里一直被钉死,腾讯从拍拍到微博,阿里和腾讯部门背后都没有停止战斗。

众所周知,社交沟通一直是腾讯生存的基础。从QQ到微信,由于巨大的流量和社交世界 的寡头,腾讯一直处于音乐,游戏等领域,直到这个字节成为头条新闻。一旦颤音的产品试图进入社交领域出现,被动通过奶酪的腾讯逐渐感到受到威胁。

但是,我认为作为中国最成功的互联网技术公司,应该投入更多资金进行研发,积极应对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


智慧城市研究


在美团、头条、滴滴三家互联网小巨头不断崛起之时,小米、美团等纷纷递交 IPO 申请书,阿里在电商领域占据绝对优势,腾讯在社交游戏领域一家独大。不管是主要的业务上还是投资的公司上,双方都想在对方的擅长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那为何阿里系与腾讯系的火拼似乎愈演愈烈?

我们不妨简单以下几个方面简单剖析一下:

1、阿里的电商和腾讯的社交。腾讯最擅长的领域是社交,主要产品是微信、QQ,而阿里最擅长的领域是电商,主要产品是淘宝、天猫。在最擅长的领域上,主要做社交的微信基本已经普及中国大陆,但腾讯社交的国际化扩张的可能性是不大的,而阿里的电商在国内和国际化扩张都具备很大潜力。

阿里和腾讯都想在对方的领域的插一脚,阿里从来往到钉钉,腾讯从拍拍到拼多多,背后无一不是阿里系和腾讯系的火拼。

2、阿里和腾讯都旗鼓相当的支付领域。阿里掌控着支付宝,腾讯则掌控着基于 10 亿左右用户的微信支付,某种程度上来说,蚂蚁金服略占优势,主要是蚂蚁金服市场份额稍大,但微信支付用户量大也是不容小觑的。

阿里系的支付宝在腾讯 QQ 和微信上可谓是褥了不少羊毛和流量的,而微信则忧于庞大用户量的流失,封杀支付宝后,支付宝也是直接做了一个复制打开粘贴持续引流,腾讯也是毫无办法。毋庸置疑,背后仍然是阿里系和腾讯系的火拼。

3、阿里的社交和腾讯的电商。腾讯拥有微信这个社交巨无霸,于是阿里投资的微博和陌陌这两个在社交领域稍微有点名气的产品,但目前看来基本没有机会撼动微信的地位。阿里拥有淘宝的这个电商巨无霸,于是腾讯投资了京东,并且京东因其特有的自营模式,颇有对飙淘宝的气势,当然,借助于微信的熟人社交关系链,如今在三四线城市正如火如荼的拼多多对淘宝来说慢慢的也有了一定的威胁。

因此,目前来看,在对方战场的火拼上面,阿里系在社交上的钉钉用户破 1 亿,而腾讯系在拼多多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阿里和腾讯的外卖战场。在外卖领域,腾讯投资的美团外卖与阿里控股的饿了么和口碑外卖,两者的市场份额相差不大,但目前来看,还是腾讯的投资的美团外卖略胜一筹。外卖领域背后的烧钱,无疑仍然是阿里系和腾讯系的火拼。

5、阿里和腾讯的出行领域战场。在网约车领域,阿里投资的快的和腾讯投资的滴滴合并后,快的基本目前基本不复存在,形同虚设,目前滴滴是网约车老大,阿里完败腾讯;在共享单车领域,腾讯扶持摩拜,ofo 站队阿里,阿里在网约车市场前车之鉴的思虑下,另外还投资了一个哈罗单车。

目前情况,在摩拜被美团收购,ofo 呈现强弩之末的迹象之时,阿里蚂蚁金服投资的哈罗单车强势崛起,连续融资,颇有共享单车之农村包围城市的气势。因此,阿里系和腾讯系在出行领域的火拼上,阿里系前车之鉴,略占优势。

6、阿里和腾讯的娱乐游戏战场。视频领域,长视频领域竞争态势已经形成,阿里系有优酷土豆,腾讯系有腾讯视频,短视频领域阿里系有大鱼号,腾讯系有企鹅号,在不考虑今日头条的情况下,腾讯投资快手,扶持微视,略占优势,但今日头条似有倒向阿里的倾向。游戏领域,腾讯系毫无悬念秒杀阿里系。

综上所述,不管是从衣食住行的角度看,还是从电商社交游戏的角度看,毫无疑问,阿里系和腾讯系的火拼愈演愈烈的背后,一是商业的驱动,二是竞争力的驱动。


stormzhang


6月12日,抖音首次公布了自己的用户数据:截止目前,抖音国内日活用户突破1.5亿,月活用户超过3亿。

在互联网红利消退之际,抖音以其迅猛的增长的态势在短视频领域杀出一条路来,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日活从0到1.5亿,不断创造高峰又超越自身。抖音的成功带动了整个短视频行业,更是让传统的互联网巨头看红了眼。其中,反应最明显的就是腾讯。

被动了奶酪的腾讯

从今日头条、内涵段子,到抖音、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张一鸣在不断开拓疆域扩大边界的同时,难免动到了腾讯桌上的奶酪。

众所周知,社交一直是腾讯赖以生存的根基,从QQ到微信,因为占据着巨大流量,又是社交界的寡头,使得腾讯在音乐、游戏等各个领域都顺风顺水,直到字节跳动旗下的头条和抖音试图打入社交领域的产品一出现,被动了奶酪的腾讯逐渐感到了威胁。

Questmobile3月份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数据库》报告显示,即时通讯行业占比明显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8%;而短视频却呈现爆发增长趋势,从去年的1.5%快速增长到了7.4%。

短视频行业正在蚕食市场份额,这一点从互联网女皇的报告中也可以得到印证,其数据显示,传统社交媒体的市场比例已经从2016年的60%下降到2018年的47%,视频媒体则从13%增长至22%。传统社交媒体每一点消失的市场比例都能从视频媒体的比例上得到反映。

不仅如此,今日头条的月度有效时长过去一年里,不仅赶超了腾讯新闻,甚至将差距越拉越大。

一个是抖音的疯狂发展,一个是今日头条的超越,资讯平台和短视频大量的用户和流量累积使头条系随时有可能进军社交界,这让腾讯感到很恼火,被动了“奶酪”的腾讯终于坐不住了。

腾讯反击 从“口水战”到“真刀真枪”

要说战争真正开始,还要从微信封闭外部视频链接开始讲起。

今年4月,以短视频相关政策为由,拒绝抖音、快手等APP的链接在朋友圈、QQ空间直接播放。不过,腾讯承诺会对所有产品一视同仁,这自然也包括腾讯自家的微视。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微信封闭外链的理由是“外部链接不得在未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等法定证照的情况下,以任何形式传播含有视听节目的内容。”,而腾讯旗下的微视却早就拿到了合法证照,这也是微视目前能在朋友圈分享的原因。

这一做法看似是针对了“抖音”,但似乎也做到了一视同仁。张一鸣有苦说不出,开始将矛头转向腾讯重金扶持的微视,称其抄袭抖音。

今年6月,腾讯以今日头条“不正当竞争”和推送腾讯“负面新闻”为由,将其告上法庭,并且名正言顺地终止了与今日头条系的合作。

从“口水战”到“真刀真枪”,腾讯这一套组合拳打的抖音措手不及,只能以“弱者姿态”在互联网上频频发声,期盼得到舆论的同情。

腾讯抖音三枪对垒

目前腾讯进入公众视野最多、并且投入资金最大的产品就是微视。被放弃过的微视卷土重来后,不仅增加了视频跟拍、显示歌词字幕、AI美颜、秒变大长腿等功能,并且在流量上实现了与QQ空间、微信等腾讯自身流量入口的打通。

最为关键的是,微视还与QQ音乐、酷狗音乐达成合作,并且投入30亿元扶持内容创作者。加上最近腾讯视频自制选秀综艺《创造101》的大火,微视在下载用户上的增长已经初见成效,8号登上了App Store榜首。

微视从投入和流量获取上来说,都已经可以抗衡抖音,但日活和渗透率却远远比不上抖音。或许就是考虑到这点,腾讯在扶持微视的同时,5月推出了“下饭视频”、“速看视频”、“时光小视频”三款短视频APP,从而与头条系的“西瓜短视频”“火山小视频”对垒,在短视频领域全面开战。

现如今,腾讯在短视频领域不仅关闭了外链在微信的流量入口,也有了足够对抗的头条系的产品。腾讯和头条这场战役打的如火如荼,流量和资金扶持双管齐下,最后谁能胜出还真不好说,不说腾讯系能完全打败头条系,但起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腾讯全方位的压制会让抖音不大好过。


牛科技


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这代表着蛋糕也是有限的,有限的蛋糕里,谁争的越多,谁的获利更多,谁就更能站在第一,掌握最终的话语权,腾讯系与阿里系是互联网的两极,目前除头条系和百度,其余的互联网企业基本上都各自划归两者的阵营。

腾讯与阿里之战

1、社交领域:腾讯目前拥有QQ以及微信,阿里虽然有钉钉以及收购了陌陌及入股新浪微博,但是这两者目前跟腾讯没法比,社交领域阿里完败。


2、金融领域:在金融领域腾讯目前拥有微众银行、微信支付、财付通、理财通等等;而阿里系的布局则有网商银行、支付宝、花呗、借呗等等,在金融领域(含第三方支付市场上)阿里更甚一筹,但是腾讯也不弱。

3、在传媒领域:腾讯目前旗下拥有及腾讯视频、天天快报、腾讯网、QQ浏览器、微视、起点读书等;阿里与之对应的拥有优酷视频、第一财经、华数传媒、阿里影业、虎嗅网、UC浏览器、书旗网等,并入股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以及万达影业等,这方面两者不相上下。

4、在新零售领域:新零售领域是两者的目前的战争焦点聚集点,阿里自己线上拥有淘宝和天猫,线下先后入股联华超市、新华都、三江购物、苏宁、饿了么、居然之家等等,而腾讯在线上入股了京东以及拼多多、蘑菇街等等,在线下则入股了步步高、家乐福、用户、中百、海澜之家、沃尔玛以及美团等等,两者犬牙交错,战争异常激烈。

此外两者之前还在共享单车、网约车、导航地图以及云领域等等都爆发过大战,可以说两者碰撞无处不在,因为一旦不进则退,故两家的战争也就越来越激烈了,毕竟目前互联网已经基本发展到瓶颈了,市场容量差不多到顶,此时分毫不得让。

这个从去年的乌镇的互联网东兴饭局(刘强东以及王兴组的局)上就可以看出了,里面一个阿里系的人都没有,除了张一鸣和雷军外,其余的企业基本都是有跟腾讯关联的,而马华腾也坐在了正C位置。否则一个互联网大会的饭局,在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漏掉马云这个大佬。


鲤行者


一个市场只有一个王!所以二虎相争,打的必然是惊天地泣鬼神。

无论是马云还是马化腾,其实他们两个并没有个人恩怨,只不过双方各代表的利益体系不一样就产生了非自愿性的竞争,对抗。这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就拿最简单的外卖来说,美团和饿了吗?各自起家的地方是不一样的。但是他们要在中国竞争外卖市场,就必须要亲直接面对面的火拼。因为谁都想做老大,谁也不想做老二。当美团找到腾讯的大树,进行疯狂扩张市场的时候。饿了吗,也必然需要找到大叔进行相应的对抗,能干得过腾讯的也只有阿里。所以腾讯系和阿里系就必然成为一个针锋对麦芒的竞争关系。

如果ali不接受饿了吗外卖的话,是否可以呢?答案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如果外卖市场被腾讯系一手把持的话。一旦美团宣布只接受微信支付,那么将对支付宝是一个极大的打击。所以阿里绝对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

这只是简单的外卖市场,其他的很多市场都是因为这样的关系而造成今天的局面。




威哥有店


因为他们在扩张啊。扩得太宽太广,进了别人的后花园,那必然大打出手,基情四射。

对于这一体量的企业来说,扩张是必然的,上游下游前后左右,只要可以扩张的领域,它们的触角就必然延伸到相应的领域。

为什么扩张?

首先当然是资本的要求。这两家的背后都是众多的资本,而两家的现金流都很好,账上趴着巨量的资本。让这些资本躺着睡觉💤,吃利息,显然不符合资本贪婪的本性,那样的收益率太低了。

其次则是有贪欲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不安全感。人在这个社会最缺乏的是安全感,而企业、组织其实都有很大的不安全感。对于腾讯、阿里来说,他们同样缺乏这种安全感。而他们的应对就是不断的扩张,伸展自己的边界。边界越大,基础越广,他们内心的安全感就越强。

但能够扩张的领域就那么多,进入对方的领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而一旦进入彼此的边界,短兵相接,必然就会火花四溅,让人窒息。

微信与阿里的竞争已经是全方面的,微信在电商方面做过无数探索,QQ网购、拍拍贷和易迅,可以说,这方面的探索是无穷无尽,但最终这些都一股脑卖给了京东,然后又入股京东,现在京东的第一大股东不是刘强东,而是腾讯。

而现在另一个当红炸子鸡,拼多多,更是寄生在微信体内的。

同样的,马云在社交方面也是花了很大功夫的。比如投资微博,投资陌陌又退出,旺旺上花了很大的功夫,在钉钉上更是费了无数功夫,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些都没戏,挑战微信和QQ的社交霸主地位,没戏。

可以说,双方为了对付彼此这个最大的可能的潜在竞争对手,都是花了不少功夫的。

但有些潜在的东西是无法改变的,这个所谓的潜在的东西就是各自的基因。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做社交的做不好电商,做电商的做不好社交,这是完全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

其实,马化腾和马云,都是人尖子,到了这个层次的人,不会想不清楚这些问题。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资本的裹挟,自身的不安全感,好胜心,各种社会、人群的期望,这个层次的公司,很多东西已经不是他们个人能决定的,背后都负着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东西。比如,他们甚至成了民族自豪感的一部分,因为他们是世界第二和世界第一比拼科技实力的一部分,都是十大互联网公司之一。

社会已经不允许他们失败。

为了资本的利益,为了股东的利益,为了自身的安全,为了其它可能莫名其妙附加的价值,已经没有退路。

这些年,小马哥出招,马云必然跟上,你给我一白鹤亮翅,我必然回你个黑虎掏心。

我攻击你的大本营,比如你想做社交,那我必然投资电商;相应的,你涉及电商,马云必然四处出击,所有带社交属性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产品,我必然插上一手,比如投资微博。

其实这些投资未必一定会产生多大的价值,甚至根本不是二马真正关注的。

但另辟蹊径,却一定有他们这么做的理由。比如腾讯投资拼多多,最开始并不一定想要得到多大的收益,但最终的结果确实给了马云一记闷棍。

这些不一定能干死对手,却能恶心对手,而使得对方无暇冲击自己的主渠道。

我攻击你的大本营,你的注意力被吸引而无暇进入我的领域,我的大本营就安全了。

那马云的个性,是那种退缩的人吗?你给了我一棍子,我自然会还你一记扫堂腿。

一开始也许双方还会有所克制,但时间久了,火气上来,那还磨叽什么呢?抄家伙上呗。自然竞争就愈发激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