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熱評:我支持國產車,但我不一定會買

當產品力對等的時候,選擇自主品牌這是正確的選擇,但是當產品力嚴重不對等甚至不在一個量級時,拋棄合資優品選擇自主劣品,這不叫自持自主,這叫做賤血汗錢。

在知乎上我回答了一個網友的提問,支持自主,需要自主品牌自身也有值得支持的能力,支持可以,但不能盲目支持。


網友熱評:我支持國產車,但我不一定會買


任正非以及他的華為在風口浪尖時,對媒體這麼表達華為的觀點:我們(華為手機)只是一個商品,他不應該被上升到另一層高度,我的家人也在用蘋果手機,但我堅信我可以做得更好,我們(華為手機)不能過度消費粉絲以及擁躉者給予我們的信任。

言外之意很明顯,華為想要強大,根本基礎需要坐穩,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擁躉者。

買車,僅僅是很普通的消費行為,說句讓很多人難以接受的,如果預算充足,你不會買長城、吉利、奇瑞等等自主品牌,手握30萬乃至更高的購車預算,自主品牌早已被你拋擲腦後,你可以選擇更優越的BBA品牌,亦或者小資風格的雷克薩斯,上升到30萬購車預算時,自主品牌已經毫無競爭力,但開著BBA以及捷豹路虎雷克薩斯的車主,在十一早上10點依然可以坐在電視機前熱淚盈眶的有一種揮灑熱血的激情。


網友熱評:我支持國產車,但我不一定會買


經濟基礎高低決定了消費能力,買自主品牌是支持國產,但這不代表不買國產車就不支持國產,因為你沒有理由拿著30萬乃至50萬去買一臺國產車。

原因很簡單,消費對等是最基本的常識,自主品牌尚且沒有這種產品來服務更好的市場,這是自主品牌本身發展路徑決定的,畢竟自主品牌主流消費區間還在10萬左右徘徊。


網友熱評:我支持國產車,但我不一定會買


當然,手攥5-10萬,那麼自主品牌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長城作為河北保定企業,在哈弗H6以及別克昂科拉之間做出選擇,選擇長城這是一種非常明智的選擇, 兩者綜合產品力反超,勢力對等的情況下選擇自主品牌,這是理性的支持行動。

很早之前在貓撲論壇與網友互動:如果我有7萬塊錢,我一定會買國產車,因為它們很強,如果我有17萬,那我一定不會買國產,合資車是最佳的選擇,自主需強大,才能真正的讓市場信服,這一點,古稀之年的任正非早已洞察了一切,沒有實力單憑網絡擁躉者的輿論支持,依然無法走向時間。

汽車行業不也是如此,所謂實業興邦,為何日美歐韓能強大到極致,用戶上升量如此之快的根本原因,在於基礎產品力提升,在你無法讓每一個消費者支持你的情況下,就少說,多做。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