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我放棄睡懶覺的,只有武漢的過早

武漢⼈⺠管吃早飯叫“過早”,過節過⽣⽇的那個“過”。能把⼀頓早飯搞出這麼聲勢浩⼤的場⾯,必是⼤有來頭。沒錯,在武漢,過早種類之多,⼀個⽉都不會吃重;武漢⼈⺠過早的⽓場,也讓⼈頓悟“⼀⽇之計在於晨”。

能让我放弃睡懒觉的,只有武汉的过早

三鮮⾖⽪ | 拍攝 廟餅⼦

在這⾥,不僅能⻅識到這座碼頭城市的⼈⺠隨時隨地過早的⼤戲,更能欣賞到獨具特⾊的⺠間街頭藝術。所長的好朋友在十一前專門去武漢吃吃吃,快跟著她一起來看看!

能让我放弃睡懒觉的,只有武汉的过早

各家師傅都有⾃⼰的獨⻔炫技 | 拍攝 廟餅⼦

01 熱乾麵

/ 過早首選! /

熱⼲⾯是武漢⼈⺠過早⾸選,⻢路⽛⼦、公交地鐵站,甚⾄菜攤前⾯,都能看⻅端著熱⼲⾯的⼈。他們⼀邊快步⾛路,⼀邊麻利地吸溜著飽含芝麻醬和紅油的熱⼲⾯。在家帶⼩孩的⽼⼀輩相對清閒,他們圍坐在熱⼲⾯店⻔⼝的塑料板凳上,⼀邊過早,⼀邊就獲得了今天哪家超市促銷的重要情報。

能让我放弃睡懒觉的,只有武汉的过早

⼤家⼀起過早才⾹ | 拍攝 廟餅⼦

可以⻅得熱⼲⾯必講究⼀個⼲字,不⼲,端著邊⾛邊吃的⼈定會撒⼀地湯汁。熱字也講究,鹼⾯涼了調料不⼊味,芝麻醬更是拌不勻,所以別看⼀兩分鐘的製作過程,講究多著呢。

能让我放弃睡懒觉的,只有武汉的过早

常年經驗的師傅已經知道⼀次抓多少⾯ | 拍攝 廟餅⼦

熱乾麵的⾯必得是鹼⾯,而且它的製作特點是二道熟。筐裡的面都是提前煮至9成熟,撈出瀝乾後加芝麻油拌勻再攤開晾涼的。早晨要吃的時候抓起⼀把晾涼的鹼⾯到笊籬⾥,放進開⽔⾥燙一下就撈出來。

能让我放弃睡懒觉的,只有武汉的过早

師傅熟練地撣⾯ | 拍攝 廟餅⼦

盛⼊碗⾥的⾯都是瀝⾛了好些⽔分的⾯,這時候的⾯因為受熱膨脹,能夠更好的吸收各式調料,便依次放⼊胡蘿⼘丁、⾹油懈過的芝麻醬、特製⾁醬和蔥花。有的店家只需要醬油、芝麻醬,還可以⾃⾏添加別的開胃⼩菜⽐如酸⾖⻆。

能让我放弃睡懒觉的,只有武汉的过早

師傅嫻熟地給熱⼲⾯加調料 | 拍攝 廟餅⼦

趁熱拌勻芝麻醬,每根⾯條上都得糊滿了芝麻醬和紅油才⾹。邊吃還要邊拌,以防底下的⾯坨起來,當然當吃⾯速度追上了⾯坨起來的速度,就不必擔⼼了。

能让我放弃睡懒觉的,只有武汉的过早

沒拌勻就擺拍是錯誤示範 | 拍攝 廟餅⼦

02 豆皮

/ 有話好好說,豆皮慢慢吃 /

如果說熱⼲⾯適應了⾏⾊匆匆的武漢⼈,讓你從付款到開吃,在攤位前的總佇⽴時間不超過兩分鐘,那⾖⽪就是鐵了⼼要讓你慢下來,有話好好說,有⾖⽪慢慢吃,畢竟好吃的⾖⽪都得現做,放的久了就沒那個⾹味⼉了。

能让我放弃睡懒觉的,只有武汉的过早

三鮮⾖⽪ | 拍攝 廟餅⼦

取綠⾖和⼤⽶混合磨漿,倒⼊有熱油的⼤鐵鍋⾥攤成薄⽪,再打兩三個雞蛋進去塗勻、蓋上⽊鍋蓋加熱。揭開鍋蓋旋即抱住鐵鍋前後晃動,帶動⼀⼤張薄⽪在光滑的鍋⾯摩擦防⽌粘鍋,這時候不緊不慢地給薄⽪翻個身,就能看⻅乳⻩⾊泛著焦酥的那⼀⾯,⻁⽪般誘⼈。視覺衝擊帶著焦⾹的味⼉,讓⼈等不及師傅放糯⽶就想先吃了這張⻁⽪。

能让我放弃睡懒觉的,只有武汉的过早

翻⾖⽪ | 拍攝 廟餅⼦

別急,還要放鹽和餡料。師傅撒鹽堪稱⼀項街頭藝術,輕撥三兩下,鹽顆粒就能唰唰唰地均勻落在⻁⽪上,⼀點⼉也不怕鹹淡不均。

能让我放弃睡懒觉的,只有武汉的过早

瞅這輕盈的⼿指頭 | 拍攝 廟餅⼦

糯⽶是不能缺的,摞上提前蒸好的⼀屜糯⽶飯,再拎起勺⼦沿著鍋邊澆油,只能澆到⾖⽪和鍋的間隙⾥,以防⼤⽕燒的⾖⽪背⾯糊掉。

能让我放弃睡懒觉的,只有武汉的过早

想要同款糯⽶容器 | 拍攝 廟餅⼦

再倒⼊由鮮⾁、鮮菇和鮮筍製成的三鮮餡⼉,撒上蔥花,拿鏟⼦鋪勻,讓你待會⼉吃到的每⼀粒⽶都被三鮮餡⼉所包裹。

能让我放弃睡懒觉的,只有武汉的过早

丟盤⼦可⻅武漢⽼師傅的豪邁 | 拍攝 廟餅⼦

最後⼀步也考驗⽼師傅功⼒,需要讓⾖⽪翻身,糯⽶、餡料和蔥花都不能在此過程中散開。有經驗的師傅能夠⼀整塊⾖⽪直接翻轉,技術稍差一點的則會先包邊再翻轉,但精髓都是壓實⾖⽪,不給餡料懈⾛的機會。

能让我放弃睡懒觉的,只有武汉的过早

拍攝 廟餅⼦

經師傅⽤盤⼦和鍋鏟切開的⾖⽪四四⽅⽅、⾦⻩誘⼈,咬⼀⼝,糯⽶的甜⾹、蛋⽪的酥⾹和⾁粒⾹菇的鹹⾹三味⽴體裹挾⾆尖,讓⼈清醒之餘更多⼀份元⽓。過完這盤⾖⽪,就能元⽓滿滿地去⼯作了(劃掉,去吃糊湯粉)

能让我放弃睡懒觉的,只有武汉的过早

魔幻現實主義的切⾖⽪ | 拍攝 廟餅⼦

03 鮮魚糊湯粉

/ 特色的碼頭文化 /

糊湯粉在這些硬⼲貨⾯前顯得有些柔軟,但它卻真實地承載了武漢的碼頭⽂化。⼩鯽⻥被熬煮地⻣化⾁碎,放點⽶粉,來點胡椒,配上酥脆的油條,就能讓昔⽇疲倦的碼頭搬運⼯充滿⼒量。

能让我放弃睡懒觉的,只有武汉的过早

鮮⻥糊湯粉 | 拍攝 廟餅⼦

⽤⽵撈⼦取⼀把秈稻做的⽶粉,放⼊開⽔鍋燙兩下撈出,燙粉的⼿法和時⻓決定了⼀會⼉吃到嘴⾥的粉的⼝感。粉不能均勻接觸開⽔,⼀會⼉吃到嘴⾥的⽶粉就是半⽣半熟的;燙的時間不夠,⽶粉就不能和⻥糊湯合⼆為⼀。

能让我放弃睡懒觉的,只有武汉的过早

撣粉 | 拍攝 廟餅⼦

⻥糊湯是獨特⼝味的來源,以前店家熬煮⻥糊湯的材料都是頭⼀天從海市上撿回來的爛⻥,經徹夜熬製變成糊。現在為了更佳的⼝感,店家也都會買新鮮的⼩鯽⻥或者⼩⻩鱔⻥來熬煮,從⽩⾊濃湯到灰⽩⾊的⻥糊湯才算數。

能让我放弃睡懒觉的,只有武汉的过早

乘了⽶粉和⻥糊湯,還得蝦⽶、胡蘿⼘丁和⾹蔥才⾏。

能让我放弃睡懒觉的,只有武汉的过早

⻥糊湯粉的點睛之筆 | 拍攝 廟餅⼦

.

你以為這就完了麼?當然沒有!

要不怎麼能稱得上武漢“把早飯吃得聲勢浩大”的過早!

記得明天來所長這兒看下篇!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這個發酵過的“餿水”打死我也不喝!嗯,真香!

能让我放弃睡懒觉的,只有武汉的过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