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意識形態大分裂,國際秩序洗牌的開端

小炒注:意識形態一旦分裂,穩定便是不可持續的了。

前作:

前幾篇寫完了從地理大發現至16世紀中葉這段期間西歐的經濟、政治和思想的變化,接下來寫16世紀下半葉西歐的歷史主題——宗教戰爭

路德和加爾文掀起的宗教改革,實則是一場意識形態之爭:新興資產階級奉行的民主平等與封建舊勢力堅持的專制等級之間的搏鬥。自1517年開始,當這種意識形態分裂積累到一定程度,西歐主要國家終於在16世紀下半葉集中爆發了持續的宗教戰爭。

歐洲的意識形態大分裂,國際秩序洗牌的開端

紅色是加爾文教

我們現在可以回過頭來看看這場宗教戰爭的意義。17世紀是荷蘭和英國的時代,這兩個國家都是改信新教的國家;新教取得合法地位的法國,依然是歐洲的傳統強國。而沒有爆發宗教戰爭、天主教毫髮無損的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都是曾經的經濟中心,但個個都蕭條沒落了。

資本主義繁榮與信仰新教的吻合,並不是巧合,而是互為因果。

一、西歐的國際秩序

1、國際秩序

16世紀50年代是西歐局勢集中轉變的時期。這個時候的中國,戚家軍正在打擊倭寇。

1555年,德意志諸侯與皇帝查理五世簽訂《奧格斯堡條約》,確立“教隨國定”的宗教原則,德意志內戰平息,國家更加分裂。1558年,查理五世去世,西歐最強大的哈布斯堡帝國一分為二

:東邊的奧地利和德意志給了弟弟斐迪南一世;西邊的西班牙和尼德蘭給了兒子腓力二世。1559年,法國和西班牙財政崩盤,雙方簽訂《卡託—康佈雷西和約》結束意大利的爭端,而意大利則一地雞毛。

歐洲的意識形態大分裂,國際秩序洗牌的開端

在國際秩序上,西班牙和法國是最強大的國家,英國緊隨其後,三國都是君主專制國家,基本形成了主權意識和民族意識。意大利在法國和哈布斯堡帝國發起的持續60年的意大利戰爭中徹底沒落,秩序崩盤。德意志的諸侯更加獨立,國家一盤散沙。尼德蘭由西班牙統治。

在經濟秩序上,西班牙掌握金銀,是歐洲美聯儲,但本國資本主義經濟落後,貨幣都流向了英、法和尼德蘭等商業重地。法國是西歐人口最多、專制程度最高的國家,奉行重商主義國策,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較快。英國是弱化版法國,其最大優勢是戰爭創傷小。受惠於海運和河運便利,尼德蘭成為歐洲的商品集散地和商業中心,西歐往返亞洲、北美的商品大都是通過尼德蘭運輸。德意志和意大利是一對難兄難弟:國家分裂、戰爭破壞。

總體來講,西班牙、法國和英國三足鼎立,尼德蘭是最富裕之地和西班牙的“錢袋子”。其中法國、英國和尼德蘭的資產階級發展最迅速,日內瓦神權共和國建立後,加爾文教在這三個國家的傳播最迅猛

,16世紀下半葉的宗教戰爭主要在它們中展開。

2、宗教與政治

在日內瓦神權共和國之前,宗教改革的注意力在信仰領域。新教出現了路德、茨溫利、加爾文等神學家,他們否認天主教的教義和制度,紛紛提出自己清晰的主張。為抵抗攻擊,天主教內部也實行改革計劃,推出特倫託會議和耶穌會。雙方還尋求世俗統治者的支持,保護和擴大自己的信仰。

日內瓦神權共和國建立後,民主和平等的理念第一次得到實踐,加爾文教的影響從信仰領域向政治領域滲透。加爾文教徒開始對政治現狀進行反抗,16世紀50年代後,西歐統治者已無法阻止因意識形態分裂而產生的革命性力量,從而爆發了一系列的內戰和叛亂。

加爾文教援用上帝的意志提出民主和憲政的主張,國王則援用上帝提出“君權神授”,找到了君主專制的理由,封建貴族借用加爾文教的理論,找到了上帝支持反叛和限制政府權力的依據。

三方勢力,各說其是,在實力和理論上互不相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歐洲的意識形態大分裂,國際秩序洗牌的開端

二、法國的胡格諾戰爭,功虧一簣

1、胡格諾戰爭的世俗理解

法國與日內瓦接壤,最先受到加爾文教的影響。法國的新教叫

胡格諾教,意為“日內瓦宗教改革的追隨者”。

在此之前,經過地理大發現和文藝復興,新興資產階級發展迅速,形成了與封建貴族分庭抗禮的局面,二者競相拉攏國王,國王正好可以左右逢源,君主權力逐漸擴大,從而形成了資產階級、封建貴族、國王這三股獨立勢力的平衡局面。

宗教改革後,一部分平民覺醒,反對現有的封建秩序,追求平等和自由,站到了資產階級這一邊。國家意識形態分裂,這是君主萬分忌憚的,國王與資產階級由之前的合作關係演變成對立關係,封建貴族也想趁機削弱國王權力,希望回到中世紀的割據時代,再加上資產積極與封建貴族的先天敵對關係。因此,資產階級、封建貴族、國王,其他任何兩方都成為本方的反對力量,平衡徹底打破。

三方以天主教和新教為旗幟,展開了殊死爭鬥。

2、胡格諾教的短暫勝利

1561年,2150個胡格諾教會一起公開禮拜,約有信徒200萬,佔法國總人口10%。這些教徒大都是來自邊遠省份的中上層,不僅有商人,還有大量的封建貴族,有名的

波旁家族就是他們的“帶頭大哥”。

歐洲的意識形態大分裂,國際秩序洗牌的開端

當時的法國實權由太后凱瑟琳掌握。國家的緊張局勢令她不安,1561年,她安排了一次聯合會議——普瓦西會議,試圖擬定一個共同的教義,化解宗教糾紛。但事與願違,因為在法國天主教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他們認為自己完全可以大獲全勝,而不必委曲求全

1562年,吉斯公爵在小城瓦西捕殺胡格諾教,打開了宗教戰爭的潘多拉魔盒。雙方競相復仇,吉斯公爵和波旁家族的孔代親王均被刺殺。法國陷入不可逆的崩潰階段。為了阻止動盪,女王甚至想過通過與西班牙開戰,轉移國內矛盾。

1572年還爆發了天主教針對胡格諾教的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這就是巴黎的聖巴託羅繆日大屠殺,一夜就有3000人被殺,被稱為“巴黎史上最血腥的一夜”。然後波及全國,兩個月時間,7-10萬胡格諾教徒被屠殺。

歐洲的意識形態大分裂,國際秩序洗牌的開端

羅馬教皇卻對此非常高興,還特意發行了紀念幣,徹底撕下基督教虛偽的面具

內戰的高潮是1588年的三亨利之戰:代表天主教的吉斯公爵亨利、代表胡格諾教的波旁王子亨利、國王亨利。先是吉斯公爵攻入巴黎,國王落荒而逃。然後,國王密謀刺死吉斯公爵,並改信胡格諾教,決心瓦解天主教的勢力。但是,很快,國王被天主教復仇者刺死。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只剩下波旁王子亨利了

歐洲的意識形態大分裂,國際秩序洗牌的開端

這個時候的法國人民,對社會動亂深惡痛絕,自意大利戰爭以來,法國有將近100年沒有享受到和平了,人們急切盼望恢復穩定。鑑於法國90%的人都信奉天主教,1593年亨利在聖德尼大教堂宣佈改信天主教,1594年進駐巴黎,受到隆重歡迎。法國正式進入波旁王朝。

1598年,亨利四世頒佈《南特赦令》:天主教為法國國教,胡格諾教是合法宗教,雙方都是法國的平等公民

歐洲的意識形態大分裂,國際秩序洗牌的開端

在一場場改宗的鬧劇中,法國的政治戰勝了宗教,波旁家族成為最大贏家。胡格諾教確立了自己的合法地位,但無力取代天主教,法國的政治不僅沒能變得民主,反而在專制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為破壞力驚人的法國大革命埋下伏筆。

對法國而言,這場戰爭最大的收穫可能就是1579年出版的《反對專制君主》,是胡格諾派最重要的政治著作。書中熱情宣揚“主權在民”“人民在國王之上”的民主思想,從根本上顛倒了法國人心中的國王與人民的權利次序,從而為法國啟蒙思想奠定了基礎。

然而,法國的宗教戰爭遠未結束。1610年亨利四世被天主教狂熱分子刺死,宗教爭端重啟,1629年簽訂《阿蘭合約》,胡格諾教喪失政治影響力。1685年,路易十四宣佈胡格諾教非法。18世紀,胡格諾教被法國人看成邪教般的存在。直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胡格諾教才恢復宗教自由。

胡格諾教節節敗退的背後,是法國專制程度的逐步加強。在每一個專制國家,對於意識形態分裂,從來都是寧可錯殺一千,絕不放過一個的強勢鎮壓。

三、英國,加爾文教的勝利果實

16世紀,英格蘭與蘇格蘭還沒有合併,是兩個獨立國家。加爾文思想率先在這兩個國家落地,與在法國的命運截然不同。我們耳熟能詳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蘇格蘭和英格蘭宗教改革的共同成果。

1、英格蘭的清教徒

15世紀末,都鋒王朝建立,加強中央集權,逐漸形成君主專制國家。但與法國不同的是,英格蘭的國王更加依賴於資產階級

1534年,為加強君主專制,在資產階級的支持下,亨利八世頒佈《至尊法案》:脫離羅馬教廷,英格蘭國王為教會的最高首領。這就是英國國教,也叫安立甘宗。

英格蘭只是否定了教皇權威,但依然採用天主教的教義和教規,改革十分不徹底。愛德華六世繼位後,繼續宗教改革,制定了

更加接近加爾文教立場的《四十二信條》,逐步清除天主教成分。

1553年瑪麗一世繼位後,為鞏固自身地位,拉攏天主教勢力,宣佈新教為異端,對新教徒進行血腥鎮壓,為自己贏得“血腥的瑪麗”稱號。

1558年,瑪麗去世,她的妹妹伊麗莎白一世繼位,她的首要任務就是宗教和解。國家分裂成天主教和新教兩派,議會也是分裂的:上議院由天主教控制,下議院由新教控制。伊麗莎白採取折衷策略,將天主教架構與加爾文教教義結合起來,1563年頒佈《三十九條信綱》,重申國王控制教會的基本策略,所有神職人員簽字認可。一直到現在,《三十九條信綱》未再改動,成為英國安立甘宗的最高教義。

歐洲的意識形態大分裂,國際秩序洗牌的開端

伊麗莎白的策略與法國凱瑟琳女王的普瓦西會議並無多大不同,但效果截然相反,這就是國情的不同了:英格蘭的天主教與新教的勢力不相上下,誰也沒有把握打倒對方,其深層次原因在於英格蘭國王更加依賴資產階級。

日內瓦神權共和國建立後,瑪麗時期逃亡到日內瓦的新教徒,到伊麗莎白時期又帶著加爾文思想回到了英格蘭。教會依附國家、濃厚天主教殘餘的安立甘宗激起了這些人的不滿,要求按照加爾文“兩個國度”的思想來純潔和治理教會,這些激進的改革者被當時的保守者嘲諷為“清教徒”。類似於我們現在稱呼某些特別愛乾淨的行為叫“潔癖”。

歐洲的意識形態大分裂,國際秩序洗牌的開端

由於英格蘭的資產階級已經通過下議院掌握了較大的政治權力,所以他們對政府的反叛性和革命覺悟較弱,他們更希望從內部進行“和平演變”。越來越多的商人和貴族加入清教徒,劍橋大學成為清教徒的總部。他們通過集會、演講、發放小冊子,質疑國教,宣揚加爾文思想。

如果說主教制是政治上的君主專制在教會體制中的必然反映,那麼清教徒與國教之間的宗教矛盾就進一步演變為民主平等與君主專制之間的矛盾,而這種深刻的矛盾只能通過一種方式來解決,那就是社會革命。這樣就爆發了1640年代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在西方往往被為“清教徒革命”)。

清教徒後來還成為移民美國的主力,對於塑造美國的未來奠定了基礎。

2、蘇格蘭,加爾文教成為國教

與英格蘭溫和的宗教改革進程不同,蘇格蘭的宗教改革更加凌厲。

16世紀的蘇格蘭落後而弱小,經濟政治情況停留在中世紀的封建割據狀態,王權虛弱。為對抗英格蘭,蘇格蘭選擇與法國結盟,16世紀斯圖亞特王朝的統治者詹姆士五世和他的繼承者瑪麗亞女王都先後與法國王室締結了婚姻,蘇格蘭事實上淪為法國的一個行省。而瑪麗亞與法國國王將來所生的兒子將合法地成為法國和蘇格蘭兩國的國王。

加爾文教向蘇格蘭的輸出主要是通過諾克斯,由於宗教迫害1554年他逃往日內瓦,1555年重返蘇格蘭進行宗教改革失敗後,又回到日內瓦,1559年再次回到蘇格蘭。

1560年,法王弗朗索瓦二世去世,由於受到婆婆凱瑟琳的排擠,王后瑪利亞只得返回蘇格蘭親政。此時,國內的情況是民眾一半是天主教徒、一半是加爾文教徒。

歐洲的意識形態大分裂,國際秩序洗牌的開端

日內瓦宗教改革牆,左二是加爾文,最右邊是諾克斯

為了穩固自身權勢,瑪利亞選擇了法國和天主教。一些主張擺脫法國影響、實現國家獨立的貴族,選擇與加爾文教站到一邊,反對共同的敵人女王和天主教。宗教戰爭成為民族戰爭的代名詞。

英格蘭一直想吞併蘇格蘭,十分支持蘇格蘭反對法國統治的鬥爭。伊麗莎白一世派出軍隊到蘇格蘭參戰,法國軍隊遭受重創後撤離蘇格蘭。蘇格蘭勢力重新洗牌,改革派從此控制了議會,加爾文教成為大多數民眾的信仰。

1560年蘇格蘭議會頒佈由諾克斯起草的《蘇格蘭信仰宣言》:廢除天主教,確立加爾文教為國教

諾克斯效仿日內瓦,以加爾文民主、平等的思想為根據,建立長老制教會,使教會擺脫王室的控制。1567年,蘇格蘭正式宣佈長老製為教會的法定組織結構,在蘇格蘭延續1000年的主教制被廢止。到16世紀末,全國絕大部分教區都成為加爾文教。

歐洲的意識形態大分裂,國際秩序洗牌的開端

愛丁堡聖賈爾斯大教堂的諾克斯紀念雕塑

1572年,諾克斯去世,他的傳教事業由安德魯·梅爾維爾來繼承。繼民主制教會後,進一步提出了上帝通過人民把權力授予君主,因此人民有權反對專制暴政的民主思想,比洛克等自然法家派更早地表述了君權民授、主權在民的觀點。

由於蘇格蘭的資產階級微弱

,民主政治缺乏先進階級的指導,它的民主思想一直停留在呼籲上。直到蘇格蘭與英格蘭合併後,蘇格蘭民主思想與英格蘭資產階級結合,終於催生出資產階級革命。

3、勝利之花

1603年伊麗莎白一世去世,她終身未嫁,都鐸王朝絕嗣,英格蘭王位由她的遠親、蘇格蘭國王詹姆士一世繼承,正式形成大不列顛王國,蘇格蘭的歷史與英格蘭緊密聯繫在一起。

蘇格蘭加爾文教充分影響了英格蘭的清教徒,為抵制斯圖亞特王朝君主專制、1進行1640年的清教徒革命奠定思想基礎。1637年,英國國王將安立甘宗強加於蘇格蘭,由於蘇格蘭已經建立起較為完善的長老制教會,便引發了蘇格蘭的強烈抵制。1639年,蘇格蘭起義,英國內戰,以清教徒(加爾文教)為界形成內戰雙方,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導火索。


四、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

尼德蘭是一個地理概念,而非政治概念,指的是現在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因海拔低也叫低地國家。

尼德蘭原本屬於勃艮第公爵的領地,是一個較為普通的地方。1477年,勃艮第公爵絕嗣,尼德蘭由女婿、哈布斯堡家族的馬克西米連一世繼承。16世紀初,哈布斯堡家族繼承西班牙皇位,自此,尼德蘭便和西班牙緊緊聯繫在一起,尼德蘭因此命運大轉折。

當時,西班牙發現美洲金銀,成為歐洲美聯儲,是最強大的國家。地理大發現的商品,從世界各地到達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然後再海運到尼德蘭,經尼德蘭運送到歐洲大陸各地。尼德蘭因此成為歐洲的商品集散地,崛起為富裕之地。

歐洲的意識形態大分裂,國際秩序洗牌的開端

到了16世紀中期,那兒的商業氣氛濃厚,居民廣泛經商,頗有點改革開放時廣州的感覺。資產階級逐漸佔據尼德蘭社會的主導地位。

尼德蘭的政治環境也比較獨特。它屬於西班牙領土,但與西班牙相隔較遠,管理難度較大。所以,西班牙對尼德蘭實行太上皇式的統治:足額按時繳稅即可,管理權下放給當地。尼德蘭便形成了17個省份,各省較為獨立,通過議會進行管理。

查理五世和腓力二世時期,西班牙頻繁征戰,戰爭經費讓尼德蘭揹負了沉重的負擔。日內瓦神權共和國建立後,加爾文教在尼德蘭廣泛傳播,1566年,尼德蘭以廢除宗教裁判所、停止迫害新教徒為名,破壞教堂,搗毀聖像,反抗西班牙的專制主義和剝削。

歐洲的意識形態大分裂,國際秩序洗牌的開端

高傲的西班牙大臣輕蔑地稱呼這些加爾文教徒為“乞丐”,並於1567年率領1萬大軍平叛,強勢鎮壓。尼德蘭一片血雨腥風。

奧蘭治親王威廉成為尼德蘭爭取獨立的首領。以游擊戰形式對抗正規軍,而西班牙由於開始走下坡路,稅收滿足不了尼德蘭的軍費,軍隊動亂經常發生。

1572年,加爾文教徒組成的尼德蘭叛軍,佔領了荷蘭和澤蘭,西班牙再也無力收回,因為這個地方的海拔低於0,只需打開堤壩,就能水淹七軍。尼德蘭內部,加爾文教徒大量湧入荷蘭和澤蘭,自此,尼德蘭分裂成兩部分:北部7省份由加爾文教徒控制,南部10省依然由天主教的西班牙統治。現代的荷蘭和比利時便誕生於此。

1581年,北部7省召開議會,宣佈脫離西班牙,成立獨立的尼德蘭共和國。荷蘭是北部最發達的省,成為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尼德蘭共和國也叫荷蘭。

歐洲的意識形態大分裂,國際秩序洗牌的開端

以萊茵河為界,尼德蘭分裂成南北兩部分

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自然不能容忍尼德蘭共和國的成立。1584年,荷蘭的創始人奧蘭治親王威廉遭暗殺。英格蘭當時與西班牙的海上摩擦不斷,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決定派兵支持尼德蘭共和國。1588年,腓力二世派出巨型艦隊“無敵艦隊”,新仇舊恨,意欲剷除英國船隻,一舉平定尼德蘭叛亂。

歐洲的意識形態大分裂,國際秩序洗牌的開端

荷蘭國歌《威廉頌》,就是為了紀念荷蘭國父威廉一世

眾所周知,“無敵艦隊”全軍覆沒。1609年,有心無力的西班牙與荷蘭共和國簽訂《十二年休戰協定》,事實上承認了共和國的獨立。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宣告勝利。

以加爾文教為旗幟的尼德蘭共和國是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比英格蘭早了將近100年。沒有了封建束縛,良好的商業基礎,加上體制優勢,荷蘭的資本主義蓬勃發展,成就了17世紀“海上馬車伕”的黃金時代。

歐洲的意識形態大分裂,國際秩序洗牌的開端

五、西班牙、德意志、意大利在幹啥?

對於這三個國家而言,16世紀下半葉是“失去的五十年”。

先說西班牙。地理大發現使得西班牙“野雞變鳳凰”,依靠壟斷金銀一躍成為西歐最強大的國家,國王因為有錢也隨之擴大自身權力。然而,可能是幸福來得太突然太容易,沒有發展國內實體經濟的壓力和動力,金銀都流向他國了,本國的資本主義經濟滯後。而且頻繁征戰,國庫空虛,16世紀西歐幾乎所有的大型戰爭,都有西班牙。

資產階級的微弱,君主專制的加強,使得新教難以在西班牙落地生根。在16世紀的宗教改革和宗教戰爭中,西班牙成為徹底的天主教保守國家,不僅國內沒有宗教改革,反而自詡天主教守衛者,頻繁干涉他國的宗教紛爭。作為一個實質的封建國家,這一點很像尼古拉一世的沙俄。

西班牙的衰落與英國的崛起,我會單獨開篇。

1555年《奧格斯堡條約》確立“教隨國定”的宗教原則,路德教與天主教在德意志平起平坐,換來了諸侯國之間來之不易的停戰。在16世紀下半葉,各諸侯國忙著鞏固在自己領地的權力,朝主權國家邁進,德意志作為一個整體更加分裂。這種分裂,使諸侯國陷入一種維持權力均衡的冷戰,嚴重阻礙商業的發展,德意志陷入停滯。

意大利在16世紀上半葉的意大利戰爭中毀壞殆盡,再加上地理大發現後經濟中心從地中海轉向大西洋,意大利本身也是分裂的,意大利的商業逐漸萎縮。貴族勢力和天主教牢牢控制著意大利,這一點與西班牙相似。


小結

在西歐的這一系列宗教戰爭中,加爾文教的命運迥異,其背後反映出各國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均衡。

尼德蘭和英國的工商業發展最活躍,加爾文教取得主導地位,世界上最早的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均是加爾文思想的勝利。法國的君主專制程度最高,加爾文教未能改變天主教的核心地位,但極大衝擊了封建傳統。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資本主義經濟微弱,意大利有教皇國,西班牙有君主專制,加爾文教難以滲透。

從此以後,英法荷“新三國”快速發展,主導歐洲秩序;曾經的經濟中心西班牙和意大利、好戰的德意志,組成的“舊三國”衰退停滯,淪為二流國家。此消彼長,新舊交替,西歐開始洗牌。

作為宗教改革發源地的德意志,沒有王權,資本主義經濟緩慢發展著,在16世紀下半葉沉寂了50年後,即將在17世紀掀起宗教戰爭的高潮——歐洲三十年戰爭。這就是下篇的內容。


金融男,以經濟和人性來分析歷史,力求深度和理性。小炒出品,必屬精品!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拿破崙小炒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