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从西方的悲剧:乌克兰报废12000吨巨舰,“换来”美国168吨小艇

乌克兰从阔少沦落为乞丐本已是一出悲剧,对自身命运的麻木与对西方的盲从更令人深思。最近基辅当局成为关注的焦点,主要就是涉及美国内部的政争。但乌克兰又能怎么办?只能学鸵鸟,其实际应对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什么也不敢说。”而据美媒的消息,白宫之前已经撂了狠话:如果乌克兰不配合白宫打击其竞选对手,就不会得到任何军事援助。

盲从西方的悲剧:乌克兰报废12000吨巨舰,“换来”美国168吨小艇

人穷志短。美方证实,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受到压力的情况下同意调查拜登父子后,白宫才同意“施舍”3.91亿美元(约合27.7亿人民币)的军事援助。为了这么一点残羹冷炙,乌克兰付出的是尊严的代价。虽然其内政已经被西方把持,主权也被践踏得体无完肤,但现在连最基本的脸面也顾不上,实在是令人唏嘘。

荒谬的事情不止于此。俄媒10月23日报道称,乌克兰方面把一艘在内河活动的小型装甲汽艇称之为“护卫舰”。这艘排水量50吨的汽艇是无辜的,但也引发群嘲。

乌克兰是无奈的,国势之倾颓,现在看来还没有逆转的迹象。别人家是鸟铳换炮,乌克兰过去一直是用金条换牙签。

美国援助乌克兰的2艘“岛”级巡逻艇于10月21日抵达敖德萨港。这种巡逻艇没有辜负“岛”这个命名,排水量只有168吨,长度也仅有34米,火力输出主要就靠一门25毫米火炮。而且这2艘巡逻艇还是美国海岸警卫队已经不要的玩意儿。

盲从西方的悲剧:乌克兰报废12000吨巨舰,“换来”美国168吨小艇

而形成对比的是,就在不久前,乌克兰决定出售满载排水量1.15万吨的“乌克兰”号导弹巡洋舰。这艘在苏联鼎盛时期专门为了猎杀美国航母而建造的“撒手锏”曾经让很多国家艳羡。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伺候这个娇贵的“公主”,因此一度想将其出售。这种考虑其实比较实事求是。当然,在乌克兰的寡头和精英看来,只要有利于自己和背后的集团,没什么不能谈价钱。既然可以轻易放弃手中的核武、洲际导弹、战略轰炸机等“大国标配”,一艘巡洋舰也没啥大不了。

1992年刚刚引进苏-27战机的东方大国也曾有意娶了这位“公主”。如果那时“乌克兰”号导弹巡洋舰能够顺利嫁到东方,无疑能够让人民海军成长的速度更快。

但没有意外,西方出手阻止。乌克兰的政客们从来不嫌赚钱多,但怕得罪美欧。此事告吹。俄罗斯在2010年左右曾经试图挽救这艘巨舰,提出由乌克兰继续制造完毕,然后付款购买的建议。但乌克兰危机的爆发让最后的希望也泡汤。

盲从西方的悲剧:乌克兰报废12000吨巨舰,“换来”美国168吨小艇

现在这艘接近完工的巨舰虽然能够勉强将发动机开起来,但已然无法连续工作。2019年7月,乌克兰新总统泽连斯基视察尼古拉耶夫造船厂,乌克兰防长波尔托拉克建议拆除该船,因为其设计寿命已经接近终点,性能已经远远落后,没有改进的空间和挽救的价值。国土都顾不上了,还要啥自行车?即便“乌克兰”号导弹巡洋舰可以服役,乌克兰也没有需求了。仅剩的黑海和亚速海狭小水域不能容纳这样的大型舰艇。再说维护和保养这样的大型军舰,需要不菲的支出,捉襟见肘的基辅维持运转尚属勉强,还哪有余钱?

泡在水里30多年的“乌克兰”号导弹巡洋舰犹如它的名字一样,是乌克兰国运的写照。昔日在全球排名第三的核武器拥有国,如今成为任人宰割和吆喝的货色。

回想1992年与俄罗斯分家时,乌克兰获得前苏联黑海舰队约18%的资产。尽管这个比例看起来有点吃亏,但其中竟然包括苏联时代规模最大的黑海造船厂,以及正在建造的航母和核动力巡洋舰。可坠落的速度从来都出人意料。2014年之后,乌克兰失去了克里米亚半岛和塞瓦斯托波尔港,其海军总部不得不搬到敖德萨港。

盲从西方的悲剧:乌克兰报废12000吨巨舰,“换来”美国168吨小艇

如今乌克兰海军旗舰“格特曼-萨盖达奇内”号排水量只有3600吨,已经是王牌主力,只拥有一套近程防空系统。剩下的20多艘军舰和70多艘辅助船只也老的老,小的小。匪夷所思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海军还在2018年11月主动向俄罗斯挑衅,酿成了“刻赤海峡对峙事件”。基辅像泼皮一样弄点小伤就恨不得抹满头的血,打着滚向西方哀嚎和求援,换来的只有口惠而实不至的声援,以及藏在背后的蔑视。

让二熊和大熊斗,这是西方所乐意看到的,也是20多年来一直执行的策略。二熊原本是西方非常忌惮的强国,可现在却几乎沦为向西方讨饭的小丑。怨谁?

当然,现在乌克兰如果能够避免战乱、实现和平,当一个“欧洲粮仓”还是没问题的。但把一个在全球名列前茅的工业国折腾成出口农产品和美女的农业国容易,把一个农业国建设成工业国却难比登天。更何况,乌克兰现在已经不是卖血换粮了,而是割肉求生。咋办?

媒体在2019年8月报道,有“动力沙皇”之称的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已经向中企出售了50%以上的股份。或许在东方保留本国精华的备份,留下一份火种,未来才有振兴的希望。乌克兰走到这一步也警醒世人:西方给的“药”未必对症,只有摸索符合本国发展模式的道路才能闯出一片天地。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