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从遂宁解放路变迁看70年巨变 你经历了哪些?

壮丽70年|从遂宁解放路变迁看70年巨变 你经历了哪些?

在全国许多城市,都会有一条命名为“解放”的道路。解放路记载着时代的变迁,记载着人民当家做主的喜悦,记载着共和国发展强大的每一个足迹。

遂宁也有一条解放路。

1949年12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三十三师先头部队由南门入城,遂宁宣告解放,这条解放军入城的道路因此改名为了解放路,后又更名为凯旋路。

一条路上的小故事,一个时代中的大历史。从街面窄小、坑洼遍布,周围全是小青瓦穿逗房的旧街道,变为今日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大小商场林立的现代化街道。从这条具有特殊意义的街道的变化,我们看到了中国七十年巨变的一个小缩影。

壮丽70年|从遂宁解放路变迁看70年巨变 你经历了哪些?

盐市街与解放路交叉口

迎来解放军,改名解放路

沿着时间线追溯遂宁解放路的最初,可看到四川边防军总司令李家钰留下的痕迹。

事实上,它的确与李家钰有关。《遂宁县志》中明确记载,1926年,四川边防总司令李家钰部驻防遂宁后,对城市进行了改造。在拆除城墙、填平城河后的地基上,修筑了围城马路,即后来的解放上、中、下路和横城路。

1949年12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三十三师先头部队由南门入城,遂宁宣告解放,这条解放军入城的道路因此改名为了解放路。

住在解放中路背后的李家,从民国时代开始,在这里住了近80年,可谓是这条路百年沧桑的最佳见证人了。如今75岁的李世才,刚出生不到5个月,就被父母带着进了城。现在,这位身体依然健康的老人喜欢到沿河的公园去散步,将观音湖上与河对岸的秀美风景,全部尽收眼底。

而李家与解放军的渊源,比常人要更深一点点。在遂宁供销行业干了一辈子的李世才还清楚地记得,解放军进城时,是他曾为地下共产党的父亲迎进来的,他和母亲曾挤在拥挤的游行队伍里。“当时解放路比较窄,是用小石头铺的,还是比较扎实。在当时的遂宁县都属于路况比较好的。”

李世才更自豪的是,解放军还来自己家住过,是父亲亲自领回来的。因为要遵守队伍纪律,解放军坚持在李家的街沿边打地铺。因为父亲地下共产党的身份,李家待解放军更亲昵,尽管当时家里条件并不好,依旧将家里的粮食与鸡蛋拿出来与解放军分享。

就在解放军进入遂宁县城后不久,老一辈人习惯称呼的“马路”,改名成了“解放路”。这一叫,就是40余年。

壮丽70年|从遂宁解放路变迁看70年巨变 你经历了哪些?

凯旋路新市场

曾是遂宁繁华的商业街道

一提及遂宁的经济中心区,第一时间想到的或是位于老城区的中心商业区,亦或是位于河东新区的万达商城。

而在不少遂宁老人的记忆中,遂宁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经济中心路段,除去码头,解放路应是当时当之无愧的热闹路段。

这与它的地理位置有关。

直到现在,居住在上江城的老人周应德都还习惯将这条路称为“马路”。“那是条过境过路,”67岁的老人翻着年轻时的珍贵照片。那时的解放路上、中、下刚好与如今相反,上路段是接近城南车站的,下路段到田园就已结束。彼时,这条马路主要用于从城南车站发车到蓬溪、绵阳、射洪等地。因为是必经路段,原本就靠近码头的马路,店铺更是如雨后春苗“唰”地一下多起来了。

解放路上,不仅有各式的小饭馆,还有不少知名的宾馆,如多年前赫赫有名的田园宾馆、人民宾馆。甚至连当年遂宁的百货大楼与新市场,也是在这条马路上。越靠近当时的城南汽车站就越热闹,一到休息日就更闹热了,大家都喜欢去这条路找吃的,去百货大楼为家里添置些物品,用车水马龙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城市在发展,路也在变化中。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凯旋路已经从小石子路变成了三合路。这种“打”出来路,比较平整与结实,下雨天也不用特别担心泥水直往身上“跑”了。

附路而生的房屋建筑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之前,解放路周围多是砖木结构的平房,因为其中有木质结构,很多单位甚至自备消防设施。80年代到90年代,新房子盖起来,人们纷纷搬进了楼房;商场楼宇盖起来了,生活越来越便利,琳琅满目的商品彰显着生活的红火;周围的人们越来越漂亮,开始讲究起怎么穿得更时髦、更体面……

壮丽70年|从遂宁解放路变迁看70年巨变 你经历了哪些?

曾经热闹的解放路

沧海桑田依然车水马龙

1985年,遂宁撤县建市。

1988年,解放上、中、下路更名为凯旋中路。至此,如今遂宁年轻人习惯的凯旋路雏形,北起犀牛绿化广场,南接南转盘基本形成。

建市后,继遂州路改扩建工程完工后,相继对凯旋路进行了分期改扩建工作,将其沥青路面全部改建为砼路。2000年进一步对道路进行了整治与维修,铺设彩色人行道。2003年市委、市政府投资650万元,对中南段的人行道进行改造,拆除街市花园和破烂陈旧的裙房卡口;北段进行全面拆迁改造,同时将道路延修至犀牛绿化广场。2003年动工,年底完成,道路全长2200米,宽21——24米。

建材老板王志是上世纪80年代就入驻了凯旋路。这个三十多年前从蓬溪县过来的胆大年轻人,第一眼就相中了车水马龙的凯旋路,拿着217元的全部家当,在凯旋路开了一个小茶馆。

后面几十年年,他的生意一直在这条路上盘旋:开过饭馆和宾馆,还开过当时很时髦的KTV,这十年又做起了建材生意。“生意没得那么好做了,”抱着保温杯,王志有些感叹。

生意不好做,有多方面原因。随着遂宁建市,南北通透的遂宁城纵向主干道,也从原来的三条增加到如今的六条,凯旋路的“过境公路”功能被削弱乃至取消,依附而生店铺生意自然就下落了。

其次是经济圈的多元化。这些年,遂宁经济飞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中心商业区、万达广场、物流港为中心的多个商业区,无论是品牌选择还是种类丰富,对市民都十分有吸引力;而老式的凯旋路沿街门面,则因狭长的街道、拥挤的车辆和单一的品种,逐渐被大家淡忘。

王志却不打算将店搬走:“我的全部青春和所有奋斗都在这里。”就像他在凯旋路上买的经济房,尽管没有河东儿子家的房子宽敞和便利,每天还要辛苦爬到四楼,然而却承载了老遂宁人的时光记忆,在普通中包容着所有的岁月和时光。

风从东边来,吹过涪江,这里流淌着遂宁的城市百态,还有解放路上,那永不消逝的青春和梦想。

审核:周一帆

监制:杜 波

壮丽70年|从遂宁解放路变迁看70年巨变 你经历了哪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