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碩士只有一年,又“水”又“貴”?

英國碩士只有一年,又“水”又“貴”?

很多人特別喜歡說英國一年制碩士很水

每次看到這個觀點都會很困惑

判斷水不水的項目難道是時間長短嗎

英國一年制碩士,水?

英国硕士只有一年,又“水”又“贵”?

英國碩士主要分為兩種:授課型(Taught Postgraduate包括MSC、MA等)、研究型(Research Postgraduate,包括MPhil、MRes)。

研究型碩士多為兩年制,學術要求相當高,是為讀PhD做準備。

一年制碩士一般指的是授課型碩士,主要針對就業導向的學生,希望在本科學習之後獲得更多的行業知識、社會企業資源。

英国硕士只有一年,又“水”又“贵”?

今天,就來聊一聊,英國留學真的很水嗎?

"水不水"指的是什麼——教學水平,學校排名,還是學生本身?客觀地來說,如果水不水只是拿國外學校的教學水平來鑑定的話,那好像全世界都有很水的學校,無非就是有些地方水的時間久一點,有些地方短一點。很多水不水的誤區真的該好好解讀一下了。

1、英國課程自由開放 ≠ 水

在英國,可以掛科,你可以有一次補考機會,但如果補考也掛科了,就算你其他成績都是滿分,那麼不好意思,你最後只有一紙diploma,證明你讀完了課程,但是你是沒有degree的,也就是沒有學位,換句話等於沒畢業。

同樣的,如果你出勤不夠,學校會找你談話,下個學期繼續如此,短時間內不改過,那麼就會請回家了,就算你成績再優秀,學校也會覺得,既然你覺得我們這裡的課沒什麼可以教到你,你完全可以家裡自學,沒必要在我們學校浪費時間了,所以請你回家自學吧。

抄襲?沒有任何話可說,英國對待抄襲這件事的態度是很嚴肅的。一次兩次可能是掛科,次數再多的話,也是會遭到被請回家的待遇的。

英国硕士只有一年,又“水”又“贵”?

在中國,學生們下了課,大部分是各種玩樂絕。圖書館是學霸們的、是小情侶的、是午睡的。

在英國,如果你想順利畢業,那麼沒事泡泡讀書館是必須的,因為老師大多數沒有考試範圍,僅有的一些老師的範圍也可能是她給出過的書單裡面的書,甚至是這些書的作者的其他作品,基本認真讀還是可以及格的,但是想拿高分,那麼你就必須泡圖書管裡了。

其實一些說英國課程水的人都沒有真正的去看這些英國學校的教育。英國是全世界第一個有教育體系化的國家,牛津大學迄今已經900多年,快滿一千歲了。而英國其他超過500年的名校也起碼多過2隻手的數量。

所以,不要再隨隨便便給英國課程套上“水課”的帽子啦。

2、英國碩士為一年制 ≠ 水

英國碩士的特點就是“短平快”,但這並不意味著它的含金量會降低。

因為在這1年的時間裡,密集地安排了各種教學課程.一年三個學期,學習8-12門課程,學生基本上沒有什麼假期,相當於把兩年的時間濃縮在了1年,學生在1年的時間裡學到的東西並不少。課程形式除了lecture(講座),還有tutorial(導師輔導)和seminar(小組討論)等,充分鍛鍊了學生的學術研究和思考表達能力。

英国硕士只有一年,又“水”又“贵”?

用咱們自己的話說就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社會主義的接班人。這種做法的好處是既能幫學生減少時間還能夠節省費用。但這種課程其實對學生本身要求非常高,因為節奏快強度大,學生必須要學術能力很強,適應能力很強。如果你只是想混個文憑,估計會延畢,自己也吃不消;如果你的確是想把留學當成提升自己的方式,一年的課程絕對是個挑戰,認真做個學生狗,相信你這一年的收穫會很大。

3、有時間旅遊吃飯玩耍 ≠ 水

很多人都會說:“看英國留學生一天到晚曬出去旅遊吃飯的照片,看起來很輕鬆的啊。”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朋友圈裡有個普遍的規律,就是整天發自己又如何如何熬夜加班的都是偽學霸。真正的學霸都是“偽裝”成整天到處浪的樣子,然後等出了成果之後再po出來秀一下。其實也不是故意裝悠閒,只是很多默默努力的人習慣把自己努力的過程埋藏於心底,而不是到處張揚。

英国硕士只有一年,又“水”又“贵”?

再說了,光看人家的吃喝玩樂,怎麼不看看人家為了幾百頁的論文焦頭爛額熬夜趕工的時候呢?只看到了別人的光鮮就一口咬定這個人一直在玩,這個人課程很水,毫無說服力呀!在異國,出去旅個遊,週末看個展,太正常不過了,感受一下異國文化也是留學的一部分,還不能允許別人美美的發個朋友圈咋滴?

再再說了,如果在國內,休息的時候出去玩一玩吃一吃,都沒人覺得不正常,怎麼把環境放到國外,就會造成一種有空餘時間放鬆自我是課程水導致的歪理呢?留學生就一定要給人一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印象嗎?

這水鍋,還真不能背。

4、畢業回國找不到好工作 ≠ 水

很多人經常存在疑惑說,去英國留學畢業了回國真的不好找工作嗎?小編覺得就業擇業這方面更多的是這四個字——事在人為。不要因為去了某個國家留學再回國遇上找工作瓶頸就把責任推給了留學。

“你看隔壁家誰誰誰沒出國也找到了好工作啊,你一個英國留學回來的竟然還不如人家國內大學生。”這種話就當耳旁風吹過吧。我們的變化永遠難以追趕時代的變化,並不是說你是海歸就有鐵定的出色前景。

英国硕士只有一年,又“水”又“贵”?

想去英國讀碩士的學生最怕的就是就業問題。如果我一年花了三四十萬拿了個研究生文憑回來卻得不到認可,工作待遇和我本科的同學一樣,那我費這錢和精力幹啥?但是國家近幾年鼓勵培養複合型人才,在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政策中可以看出,國家是鼓勵大家出國開闊眼界的。目前但凡是正規的企業,都會對留學生提供文憑補助。比如同一個單位的職員,留學生的文憑補助要遠遠高於其他人。這也是國家明文規定的。所以不要擔心您留學回來以後,文憑會不值錢。

5、大學排行榜不靠前≠水

排名榜多由非政府的商業機構頒佈,每種排名榜的參考標準和數據來源並不一致,建議大家在看排名榜之前首先應瞭解排名榜的排名依據。不要盲目迷信某種和某年的排名,成為排名榜的“奴隸”,“認真你就輸了”。排名僅是作為一種有價值的參考,不能當做選校的唯一標準。

而且排名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新建的院校設施,新封的榮譽校友,發表的學術研究成果等等,都將左右院校的排名。而且排名種類繁多,不同新聞報社的排名也有較大出入,保不定哪家報社不爽就把某學校強行墊底了。

英国硕士只有一年,又“水”又“贵”?

具體如何看待呢?

那就要根據你的需求,綜合地權衡各項指標來選擇自己將要就讀的學校。

對於有些學生來說,可能面臨著兩所待選學校排名相差幾十名,排名靠後的學校也許會提供獎學金,並告知學生該校會由教授直接授課,而非助教,並有研究項目可以分給學生做。而排名高、學校規模大、名氣大的學校,現實情況是教授帶的學生太多,加之教授有自己的研究項目在進行,上課很多時候都是講師或助教來上,一年到頭學生很難有與教授進行深入學術交流和探討的機會。

總的來說,追求學術質量的學生建議選擇前者,崇尚名校的則可以選擇後者。

6、沒聽說過的大學≠水

中國除了清華北大就沒有好學校了?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同理除了英國的牛劍帝國理工,英國仍然還有很多好大學。大學的知名度受各方面的因素影響,例如新聞報道以及名人效應都會影響學校的曝光度。

英国硕士只有一年,又“水”又“贵”?

比如說CASS商學院,它的專業認可度在行業內非常高。CASS商學院擁有AMBA和EQUIS及AACSB組織認證,是全球少數獲得三重認證的商學院之一。學院由管理系、金融系和精算與保險系所組成。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商學院排名,CASS全英位居第4, 歐洲第19。其精算學科尤其出色,位列歐洲第一,全球第二(僅次於沃頓商學院),也是英國精算師體系內最富盛名的學校。

所以說有很多大學,學術非常優秀,由於曝光率不高,人們對它的瞭解相對少些,既便如此,這些大學仍然是好大學。

英國一年制碩士五大優勢

1、含金量高

在教學水平較高的學校中,由於生源控制較好,入學標準也高。在這種學校學習,會讓你學到很多東西,有效提升我們自身的實力。

2、專業廣,名校多

據有關統計,英國一共有數十萬個不同的專業和課程。英國不僅有傳統的優勢專業,會計金融、金融、商科、傳媒、教育、工程、建築、藝術等金牌專業,更在計算機、酒店管理等新興專業方面拔得頭籌。也開設像紅酒、高爾夫、戶外領導力等個性專業,專業選擇面十分廣。

另外,同比其他國家,英國名校比例高。申請英國碩士,同等條件下可以選擇的名校更多。

3、可以轉專業

英國碩士不僅提供了很多可轉的專業,同時還提供了大量的碩士預科課程,非常適合希望通過留學來轉專業的小夥伴。

4、性價比超高

學制短、花費合理、課程安排緊湊,短時間就能拿到含金量高的學位,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5、理論實踐並舉,畢業好就業

英國大學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很多創造發明或先進理論和技術都產於英國大學的校園裡。學生畢業後,大多都能在工作中獨立“上手”,更有很多優秀的小夥伴在未出校門前就可以獨自創業。

如果您有任何留學相關問題

回覆“

中英網

祝各位留學英國開心~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