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央視9次“點名”,旗下一車,續航500km不足14萬,還賣得不錯

眾所周知被央視315點名,對於車企發展是相當不利的。當然,做得不好被人指出問題,也是有利於自己改正。然而那些優秀的車企受到表揚,卻是值得大家學習。前段時間,廣汽新能源被國家工信部力薦,接受央視《焦點訪談》採訪,不由得發現,這家車企前前後後共計9次登上中央電視臺,成為國產自主品牌中當之無愧的翹楚企業。

它被央視9次“點名”,旗下一車,續航500km不足14萬,還賣得不錯

廣汽新能源對旗下產品的打造,近幾年在國內的地位,可謂是風生水起。當然這也離不開優秀的產品質量和親民的整車售價。就Aion S(埃安S)而言,超過500km的長途續航,以及不足14萬的起步售價,在新能源汽車之中,還賣得相當不錯。並且,Aion S紮根於純電動車市場,不俗的綜合表現,獲得諸多用戶一致好評。

它被央視9次“點名”,旗下一車,續航500km不足14萬,還賣得不錯

Aion S定位於緊湊型轎車,整車的"三圍"尺寸分別為:4768mm*1880*1530mm,以及長達2750mm的車身軸距,較之競品帝豪新能源、奔騰B30EV有著更佳的車廂空間。另外,Aion S指導售價區間為:13.98—20.58萬, 與之匹配的是410km——510km的巡航里程。那麼,這臺來自龍頭企業的Aion S,整車的綜合表現是讓廣汽新能源數次榮登央視節目的一個因素嗎?

它被央視9次“點名”,旗下一車,續航500km不足14萬,還賣得不錯

整車造型採用了未來抽象設計,比先前兩款基於燃油車型改造而來的傳祺GS4新能源、GA3S PHEV更具新能源代表性。其中,前臉的設計造型較為簡潔,非常具有科技感。以往中網位置使用了電動車貫用的封閉式設計,能夠有效降低風阻,同時搭配的T型LED前大燈,有著極高辨識度,並且視覺衝擊力十足。而霧燈區域的造型非常誇張,當然這樣的做的目的,不僅可提高車輛觀賞性,還利於降低風阻。

它被央視9次“點名”,旗下一車,續航500km不足14萬,還賣得不錯

來到車身側面,長達2750mm的車身軸距,較之幾何A、秦Pro EV有著更好的空間尺寸。顏值上,懸浮式車頂顯然繼承了廣汽傳祺的經典設計,而Aion S採用懸浮式車頂設計,有效地增加了自身獨特性和辨識度。其次,流暢的車身在幾條腰線加持下,風阻係數低至0.245Cd,為最佳510km的巡航,奠定了一定基礎。相較於車側的極致流暢,而貫穿式尾燈搭配性感的小鴨尾,算得上是緊跟時代潮流,而且尾燈內部燈腔採用了"參數化鐳雕設計",在視覺上十分特別。

它被央視9次“點名”,旗下一車,續航500km不足14萬,還賣得不錯

它被央視9次“點名”,旗下一車,續航500km不足14萬,還賣得不錯

簡潔的車身外觀,在內飾設計中也得以運用。Aion S的內飾雖然通過簡單的線條勾勒,但是內飾的整體氛圍更加註重優雅和檔次。其中,中控臺大量採用軟質材料進行包裹,有著不錯質感,並且做工和配色同樣符合車身定位。同時,中控臺富有大量橫向線條點綴,在鋼琴烤漆飾板搭配下,彰顯出一定的檔次,但也因為烤漆飾板的運用,像指紋和灰塵在平時使用中,比較容易出現,打理起來較為麻煩。

它被央視9次“點名”,旗下一車,續航500km不足14萬,還賣得不錯

門板內襯有著鹿皮包裹,內飾的舒適性也得到不錯提升,同時也得益於2750mm的軸距和電機的動力佈局,車廂空間明顯優於同級燃油車。例如身高175cm的模特,前後排能獲得1拳和3指的頭部空間,而後排的腿部空間可輕易取得超2拳的優秀水準,並且後排地板的隆起十分輕微,總之乘坐Aion S的舒適性,比較不錯表現良好,屬於中上水準。何況還有著令人滿意的儲物空間。

它被央視9次“點名”,旗下一車,續航500km不足14萬,還賣得不錯

隨處可放置兩瓶500mL水瓶的儲物格,對於日常使用而言,無不例外是最好的幫助。當然,對於日常用車,科技配置自然不能有所懈怠。Aion S搭載的智能互聯(ADIGO)生態系統,包含了自動駕駛、雲平臺、大數據等。而且,搭載ADIGO生態系統的Aion S,成為國內第一個實現量產交付的L2級自動駕駛電動車。

它被央視9次“點名”,旗下一車,續航500km不足14萬,還賣得不錯

科技引領前沿,而Aion S搭載的動力系統,為一臺135kW的前置電機,可輸出300N·m的車身動力,同時在58.8kWh(或49.4kWh)三元鋰電池加持下,可獲得510km的超長續航(或410km),進一步提升了車輛的長途續航能力。

它被央視9次“點名”,旗下一車,續航500km不足14萬,還賣得不錯

它被央視9次“點名”,旗下一車,續航500km不足14萬,還賣得不錯

最後總結一下,廣汽新能源憑藉出色的品質,能夠9次榮登央視節目,再次奠定國內自主研發品牌的一步步成功。而由廣汽新能源所研發的Aion S,最高持有510km的巡航里程,僅不足14萬的起步售價,比之同級的北汽新能源EU系列更為出色,較之門檻更高的進口特斯拉,也毫不示弱。顯然自主品牌從實力和實惠出發,有朝一日定當能夠趕超國外。

"


分享到:


相關文章: